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望廬山瀑布 >

古詩《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範文

古詩《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過程:

古詩《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範文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時學過一首古詩《夜宿山寺》(齊背),這首詩是誰寫的?是抓住哪一個詞來寫的?通過這首詩的學習,你認為李白的詩有什麼特點?(緊扣題眼,展開想象,且想象豐富,氣魄雄偉)。今天,我們再一次來領略一下詩人的這種浪漫風格。

二、緊扣題眼 品詞析句

(一) 抓住課題,引導發現:同學們能用望組詞嗎?(遙望、觀望、仰望)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課題,想想你能發現什麼?

(二) 學生自讀課題,探索發現

[發現一]:課題中的望就是遠望的意思。(或遙望)

[自主探學]:

1、你能到課文中找出你的理由嗎?

2、自課課文,品味詞句,找出理由。可採用以下學習步驟:

(1)讀:讀準字音,讀通全詩。

(2)想:這首詩大致講的是什麼意思。

(3)找:找出相關詞句。

(4)品:品味詞句的意思。

3、交流評議:重點讀通全詩,理解遙看的意思,大致説出詩人所看到的景象,整體感知古詩的內容。

Lu lu

[發現二]:詩人李白是到廬山遊玩的。(指導書寫廬)

[自主探學]:

1、根據平時的課外積累説説廬山的情況。

2、再讀課文想象廬山的特點。

3、觀看廬山光碟,進一步感受廬山的情況。

(光碟中語: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山峯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峯叫香爐峯,因為山上常有云霧籠罩,在陽光照耀下有紫色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所以取名叫香爐峯)。

4、細讀第一行詩,説説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所描繪的意境。(日:太陽,生:升騰, 煙:雲霧。)

[發現三]:詩人李白看到的是廬山的瀑布。

[自主探學]:

1、細讀古詩,想象廬山瀑布的特點。

2、觀看多媒體課件(靜態遠景),直觀感受,品味掛前川的意思。(掛:表明瀑布垂直而下,化動為靜,形象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包含了作者對大自然神奇的讚歎。川:河流的意思)

3、再觀多媒體課件(動態近景),體會瀑布從山下流下的動人情景。

4、精讀第三、四兩行詩,品味飛、三千尺、九天的意思。

(飛突出流得快,流得急,三千尺寫出了瀑布的高和長,九天進一步突出瀑布的高和長,真切地寫出了瀑布的新奇、壯觀。)

5、默讀全詩,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説説古詩的意思。

6、輕聲背誦詩,想象自己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7、交流評議。

(1) 誰能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瀑布給你的印象,可運用多種形式説出你的理由。如:畫一畫,演一演,説一説。

(2) 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李白説些什麼?

(3) 再讀古詩,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可採用以下學習步驟:

a、讀:讀出語氣、節奏、重音。

b、説:説説自己為什麼這麼讀的理由。

c、議:評議讀法,注意把握節奏、語速、重音,讀出詩美。

d、悟:回味詩意,整體感悟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

e、詠:將自己的情感讀出來。節奏和重音可以這樣處理:(僅供學生參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最後一句輕讀)

三、學法遷移,感悟創新

1、同學們想做李白嗎?請在座的小李白模仿老李白寫詩的方法,觀察一下教室門前的花壇,(可看錄像,可站在座位上透過窗子觀察)寫一首詩。

2、學生試作

3、評析學生習作,再次體會《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精美詞句。

(1)學生讀自己的詩作,並説説自己是從《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哪些地方得到啟發的?再次賞析詩句,體會生、掛、飛、落等詞的妙用,進一步明確文中這些詞都是圍繞題眼來寫的。

(2)再讀課文,品味詩句的精美

(3)根據評議結果,自我糾正,注意從題眼入手,借景抒情,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又發現了什麼?

五、作業:

依照本文寫法,觀察一處景物,再練習寫一首小詩。

【總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要引導學生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本着這一思想,本課教學着力引導學生從題眼入手,品詞析句,一改傳統的古詩教學之法,讓學生通過説詩悟意,想意悟境,畫圖悟美,讀詩悟情,寫詩悟法等一系列實踐活動,感悟廬山瀑布之美,體會作者用詞之妙,揣摩作者滲透在字裏行間之情,積累語言,在讀中感悟,在實踐中創新。整個教學過程,緊緊扣住題眼,從題眼入手,自讀感悟,適時跳出題眼,走向生活,最終又迴歸題眼,升化感悟,引導學生在教材與生活之間走個來回,使古詩教學生活化、趣味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lushan/nodel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