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陋室銘 >

反思《陋室銘》教學

反思《陋室銘》教學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陋室銘》聚描寫、抒情、議論於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緻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兩袖清風的情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反思《陋室銘》教學,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

反思《陋室銘》教學

本課教學主要有三個環節:初讀、品讀和研讀。三個環節皆以讀為本,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提升感悟。第一個環節,讀文;第二個環節,讀人;第三個環節,學做人。

在初讀環節鋪路子。讀懂文意、熟讀成誦(爭取在當堂做到默寫的準確無誤)。品讀環節讀出理解,讀出韻味。把重點放在讀懂作者沒有説出來的意思上,穿越文字,尋幽探微。比如,要讀懂作者引用孔子“何陋之有?”這句話的用意,老師就要補充孔子的前半句話,然後讓學生思考,劉禹錫為什麼只引用了後半句呢?猜猜他寫這句話時心裏是怎樣想的,從而讓學生弄懂作者沒有説出來的意思。

研讀環節讀出問題,讀出作者,讀出自己。比如:可以從“談笑有鴻儒”和“苔痕上階綠”的看似矛盾處(既然有鴻儒談笑往來,地上怎麼可能會長青苔呢?)打開缺口,讓學生評説劉禹錫,這是讀出問題;借劉禹錫的文,拎出劉禹錫這個人,知人論世,這是讀出作者;創設虛擬情境,入情入境,讓學生和作者相遇、相識、相知,從而激發情感的共鳴,引領學生逐步走進劉禹錫的心靈世界,實現自己語文素養的積澱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提升,這是讀出自己。

而這種種理解怎樣才能內化為學生的`感受,使之從學生的心底自然而然地流出,這是對執教者教學功力的嚴峻考驗。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一句,可謂是《陋室銘》中的經典語句,他的意思是説,一個人應該讓環境因你而知名,不應該靠環境(山水)墊高自身的價值。這層層意思怎樣才能讓學生自己領悟到,這是本課教學的着力點,也是一個頗需思量的問題。

重點説説研讀環節。文字背後是人,是作者的人生,思想,境界。這個教學片斷,通過四讀,讀出了晴空一鶴,讀出了先生風骨,可謂是一唱四歎,餘音裊裊。蓄勢,盤馬彎弓射不發;朗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藉助背景材料和自己文本理解的引領,帶領學生入情入境,進行一段生命的旅程與情感的攀登。

但是,我還有一些顧慮:

是尊重?還是灌輸?通觀這個教學片斷,學生總共才只有兩次回答,四次齊讀,這樣的學習參與度,符合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對話”理念嗎?

誰才是文本意義的建構者?文本意義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建構的。而在閲讀教學中,文本意義應該是在老師教學推進下的學生個體的自我建構。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閲讀教學要注重學生自己的閲讀體驗。但是,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是老師在向文本提問並最終由自己作出了回答,這裏呈現的是老師的深度解讀,在這裏學生成了文本意義的消費者,因而,老師是否有灌輸的嫌疑?

閲讀教學的歸宿是情感?還是語言文字?再來考查這個教學片斷中的四讀:一讀,是明心跡;二讀,是感氣度;三讀,是增豪情鼓壯志;四讀,是讀出晴空一鶴先生骨。這樣的不是特別“煽情”的文本是否適合如此大肆“煽情”?(“煽情”一詞在語文教學中是貶義多些還是褒義多些這裏姑且不論。)學生解讀文本的歸宿應該是語言文字,是語文素養。本課例是否做到了從語言文字入手,讓學生用自己的心來觸摸語言文字,通過對文本語言文字的進一步體味,生成學生自己的文本意義世界,從而提升其語文素。

拓展知識:

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標籤: 反思 陋室銘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loushiming/l9eyr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