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老人與海 >

解讀《老人與海》的深層含義

解讀《老人與海》的深層含義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閲讀小説吧。小説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書寫內心想法、藴藏社會現實與時代印記所使用的一種載體。《老人與海》便是其一,為了讓您在閲讀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解讀《老人與海》的深層含義,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解讀《老人與海》的深層含義

解讀《老人與海》的深層含義

引導語:下面這篇論文是關於解讀《老人與海》這部經典文學作品的深層含義,歡迎大家閲讀!

摘 要:《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它不僅最集中地體現了作者的的語言特色,更表達了作者深刻的意義和感情,包含了作者對作品的精心雕鑿。其中不屈服於失敗命運的有着多重性格的主人公——聖地亞哥老人被認為是海明威的化身。本文試着從多個角度解讀了該小説的深層含義。

關鍵詞:老人與海;深層含義

《老人與海》可總體分兩大部分。開篇以“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the Gulf Stream,and had gone eighty-days without catching a fish.”(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住。)它直接道出了小説的主人公是個倒了黴老漁夫,他正處於逆境中。海明威並沒有急於告訴讀者他的名字,也沒有直接告訴讀者他是個樂觀、堅韌、強硬且孤獨的老人,可是他通過對老人容貌描寫的寥寥數筆就成功地將老人的性格突顯出來。“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象海水一般藍,……”。這樣一雙眼睛告訴讀者他是樂觀的、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老人接連84天出海都一無所獲,他是“倒了血黴”,可他並沒有就此失望,抱着希望和信心和強烈的意志在第85天,他又繼續出海捕魚。以下的話語可以證明老人的確如此:“Have faith in the Yankees my k of the great Dimagi.”(相信揚基隊吧,好孩子。別忘了那了不起的迪馬吉奧。)老人將自己與迪馬吉奧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個曾經了不起的棒球運動冠軍如今已失去了往日的青春和活力,但老人認為不僅力量可以,意志和堅韌一樣可以促成人成為強者。還有當他睡着的時候,“他不多久就睡熟了,夢見小時候見到的非洲,長長的金色海灘和白色海灘,白得耀眼,還有高聳的海岬和褐色的大山。他不再夢見風暴,不再夢見婦女們,不再夢見偉大的事件,不再夢見大魚,不再夢見打架,不再夢見角力,不再夢見他的妻子。他如今只夢見一些地方和海灘上的獅子。它們在暮色中像小貓一般嬉耍着,他愛它們,如同愛這孩子一樣。”儘管人人嚮往的年青與活力不再,老人夢到那力量的象徵——獅子,從中吸取勇氣與力量。此外老人在第84天回來與男孩交流的時候所説的一句話“八十五是個吉利的數目,你可想看到我逮住一條去掉了下腳有一千多磅重的魚?”它也足以證明老人確實是愉快不服輸的。接着老人滿載希望和信心以及他那頑強的意志出海了。

小説第二部分從第二天凌晨開始,他靜靜平穩地划進海的懷抱,划進清晨的海洋的清新氣息中,慢慢消失在黑暗中。老人在黑暗中聞着早晨來臨的氣息;聽着“飛魚出水時的顫抖聲”,還有它們在黑暗中“凌空飛翔時挺直的翅膀所發出的噝噝聲”;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妙。他就這樣出海了,帶着他的簡單的捕魚工具,光着腳隻身出海了。在茫茫的大海中,它對雨、鳥和自己或喊或叫,與天、海和魚為友為敵。

幸運的是,老人在那天下午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他把這條大馬林魚看成是自己的兄弟,並給予他高度的評價,但生為漁夫他要殺死它的決心從未改變。於是一場老人與大馬林魚之間激烈的生死搏鬥開始了。在搏鬥中,老人想起了已逝的青春和活力,想起了獅子,這讓他驕傲、自信、同時勇氣倍增,最終他克服了左手抽筋、右手受傷,忍受了疼痛和孤獨,憑着自己頑強的鬥志在第三天將大馬林魚殺死了。

不幸的是,世界上的許多事情總是不能讓人如願。當老人殺死了大馬林魚後,更的的災難和危險在後頭等着他,大馬林魚的血腥味引來了貪婪的鯊魚。一場於更加激烈的生死搏鬥開始了。老人勇敢地那起魚叉、刀插向鯊魚,刀斷了,他計劃着用短棍等與羣鯊搏鬥。儘管大敗羣鯊的希望渺茫,但他從不言放棄。他不僅僅是鯊魚與老人為求生存的搏鬥,更是對人的意志的一種考驗,使得故事發展到了高潮。然而大馬林魚最終只剩下一副沒用的巨骨架,他失敗了。老人拖着它回到家,他又夢見了獅子。

《老人與海》看似由兩部分簡單構成,它卻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學。

首先,《老人與海》揭示了人如何面對失敗保持英雄氣概和如何成為不敗的英雄

面對接連84天的一無所獲、唯一的同伴的離去和榮譽與尊嚴盡失的打擊,老人不沮喪、也不氣餒,他仍然滿載希望地堅持在第85天繼續出海捕魚。面臨大馬林魚隨時會害死他時,明知放棄就可全身而退,卻依然不放棄,發誓要與大馬林魚戰鬥到死。他説:“魚啊,我跟你奉陪到死。”憑藉自己的精神力量,他成功殺死了大馬林魚,保持了做人的尊嚴,是個英雄。當危險又一次降臨時(羣鯊的圍攻),老人意識到不能保全大馬林魚的悲劇命運,卻依然堅守自己當漁夫的崗位,行使漁夫的使命,與羣鯊搏鬥,保全獵物。他無意識地説出自己的心聲:“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儘管如此老人最終只能拖着一副沒用的巨骨架回到家。可是一次次的挫折並沒有打垮老人,因為老人在夢裏又夢見獅子,他在計劃下一次的出海。因此,《老人與海》通過主人公聖地亞哥揭示了人如何面對失敗時做個真正的人。

其次,《老人與海》揭示了人如何面對孤獨和戰勝孤獨

老人是孤獨的,他沒有家人,唯一的同伴也被迫離開了他,同時他也不被人理解。然而老人並沒有固步自封。他懂得享受孤獨,在孤獨中看清自己和學會戰勝孤獨。他對鳥、魚説話以排遣孤獨。如,老人如孩子般體貼地對待鳥兒:“你多大了?,你這是第一次出門嗎?”“昨晚上沒風,你不應該那麼疲倦的。”“好好休息一會兒吧,小鳥兒。”

再次,《老人與海》揭示了人在面對虛無的目標時,如何以自身的勇氣為依據進行拼搏

如果説,老人與大馬林魚搏鬥是為了實現他的物質理想,那麼當他預感到即將到來的悲劇命運時(物質理想的破滅),老人繼續與鯊魚搏鬥説明什麼呢?老人拖着無用的巨骨架回到家又意味着什麼呢?他又夢見獅子説明什麼呢?回答只能是它們説明老人除了物質追求,還有精神追求。在老人看來,物質追求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精神追求。老人追求的是種永恆——保持做人的尊嚴和不敗的精神。老人認為雖然未能保住大馬林魚,在物質上他失敗了;但是從精神意義來説,他是勝利者。面對這飄渺的目標,老人仍然能夠與鯊魚搏鬥,這顯示了人類的崇高與偉大。

綜上所述,《老人與海》通過主人公揭示了人面對失敗要保持英雄氣概,做個真正的人;揭示了人要敢於正視孤獨,戰勝孤獨;揭示了人不能成為物質的奴隸,而應該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海明威的名人故事

海明威其人

俗話説,亂世出英雄。海明威便是這樣的英雄。

他出生於一戰之前,還未畢業,戰爭就席捲了世界。海明威帶着他健壯的體格和獷悍的外形走入了戰場,卻不是參軍,而是參加紅十字會的戰地服務隊,成為戰地記者,用自己的作品宣揚着不屈不撓的硬漢精神。

説不清是戰爭成就了海明威,還是這樣一個決不認輸的海明威造就了戰爭最後的勝利,只知道海明威以他的文字為戰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上個世紀20年代末,被稱為美國的爵士時代的桂冠作家司各脱·菲茲傑拉德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海明威每寫一部小説都要換一位太太。

當時他説這話只不過是打趣,可是,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句玩笑話後來竟然成了預言。世人公認海明威有四大小説,即《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和《老人與海》。在時間上對應這四部小説,他的確先後娶過四位太太。

一次次分離,一次次陷入,是那些從他生命中游走過的女子造就了海明威,還是那些曠世鉅作造就了這些女子?

初戀:

鐵血硬漢無法忍受女人的背叛

海明威可謂是個性早熟者,13歲就有過性行為。17歲的時候便與一個30歲的婦人糾纏不清。1917年,海明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受傷, 在米蘭的戰地醫院療養期間,和護理他的護士阿格尼絲相愛了。——這絕對是海明威有據可考的初戀。

但海明威回國後,情況就變了。剛回國時,他們的通信還纏綿悱惻,但不久後阿格尼絲就和一個那不勒斯的美貌青年相愛了。那是一位富有的公爵繼承人,自然比毛頭小夥子海明威更適合託付終身。海明威憤恨、惱怒、惶恐不安,甚至大病一場。對他來説,女人的背叛是無法容忍和接受的。

因此,在他後來的小説中總是把女人作為妖女般進行抨擊。《太陽照樣升起》和《永別了,武器》這兩部小説就取材於海明威的這次受傷和戀愛經歷。

正因為海明威是海明威,他始終對愛情懷抱着完美主義的理想,所以這樣的背叛讓他久久不能釋懷。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這樣的影響,海明威由一個情竇初開的純情男生,徹底蜕變為一個放蕩的才子,也正因此,才有了他四次差強人意的婚姻,更多坎坷而荒唐的情史。

第一場婚姻:

她是被遺忘於紅塵的天使

1920年在芝加哥認識哈德莉時,海明威正陷於困境。之前一年,他身負200多處彈傷,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回國,既無退伍或傷殘軍人津貼,又無工作。

哈德莉當時29歲,比海明威年長8歲,性格靦腆內向,與果斷而有主見的海明威恰成性格互補。且哈德莉父親早亡,母親剛去世,從家鄉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來到芝加哥,這與寫作失敗前途未卜的海明威很相似。這兩個漂泊的人很快就由相識發展到熱戀,並於1921年9月結婚。

哈德莉不但長得粗壯,且不注意修飾,對文學的愛好只限於19世紀的小説;她雖然也常和海明威一起看鬥牛、滑雪、騎車、到處旅遊,可內心並不喜歡這種漂泊不定的生活方式,而是希望當個家庭主婦,過安定的'家庭生活。而她之後對海明威的追隨,不過是因為愛情。很可惜,正是這樣一種差異,為他們後來的分道揚鑣埋下了伏筆。

這次婚姻給困境中的海明威帶來了轉機。哈德莉繼承了一筆5萬美元的信託資金的遺產,年息可獲3000美元。這筆錢使他們可以到巴黎、瑞士等歐洲各國觀光旅遊,閲讀歐洲最新的文學作品,向意象派大師龐德和著名女作家斯泰因求教。在哈德莉的幫助下,海明威攻下了法文,開始閲讀法國大作家的原著。

此間海明威寫了一些短篇小説,如《大雙心河》、《雨中的貓》、《打不敗的人》等,最大的收穫便是1926年出版的長篇小説《太陽照常升起》。這部小説使海明威名聲大震,他成了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代表。

在一定意義上説,如果沒有哈德莉,沒有哈德莉為海明威的學習和寫作提供金錢上的幫助,就不會有《太陽照常升起》。可是,太陽不僅照常升起,它也會照常落下。當海明威自己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以後,那曾經照耀過他的太陽卻暗淡了。

在巴黎,海明威終於見到了女作家斯泰因,斯泰因此很欣賞這位漂亮的小夥子,熱心地指導他的創作,幫助他在巴黎文壇站穩腳跟。海明威在斯泰因面前則異常地温馴,甚至在戀母情結的驅使下,產生非分的念頭。海明威承認我總想要和她發生性關係,她明白這點,這是很健康的感情,比某些言談更能説明問題。

在斯泰因的幫助下,海明威在文學上不斷進步,佳作不斷,而他與哈德莉的夫妻關係開始惡化。當哈德莉懷上海明威的第一個孩子時,體型開始發胖。同時,他們之間八歲的年齡差別也越來越明顯,這使海明威感到煩惱。當着這位恩人老婆的面,海明威開始肆無忌憚地愛別的女人了,但深愛海明威的哈德莉將這種羞辱強忍了下來。

哈德莉對海明威的忍讓使海明威得寸進尺,他居然和哈德莉的好友保琳勾搭起來。保琳是一位性感苗條的富貴女郎,她與海明威一起勸説哈德莉同意建立一種三人家庭,哈德莉在1926年苦澀地寫道:三個早餐盤子,三件晾在繩子上的濕浴衣,三輛自行車。當這種方式也不能令他們感到滿意時,他們就將哈德莉推了出去,與之分居。

分居後不久,哈德莉提出一個條件,建議海明威與保琳分離100天,如果100天后他們仍然相愛,她就離婚。分離期滿後,保琳還真的又回到了海明威的身邊,海明威終於在1927年4月與哈德莉離婚,一個月後,與保琳在天主教堂舉行了婚禮。

在這一場婚姻裏,哈德莉無疑是一個受害者。她曾以天使的姿態降臨於海明威的身邊,卻被他遺忘在紅塵。

第二場婚姻:

她的深愛讓他逃

保琳確實是個優雅的女子,體態優美,穿着新潮得體。她是法國《時尚》雜誌的編輯,文化素養較高,讀的書也很新潮,這對海明威來説無疑是巨大的吸引。

他們婚後的第二年,海明威與保琳來到美國最南端佛羅里達羣島的基韋斯特。這是一個氣候温暖、風景優美的小漁村,保琳在這裏生下了一個男孩,而海明威則在這裏完成了他的不朽名作《永別了,武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laorenyuhai/7gleww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