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圓明園的毀滅 >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模板十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模板十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模板十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1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條重要途徑。下面就《圓明園的毀滅》課例來談談我是如何在信息技術環境中進行語文教學的。

教學設計思想: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要多讀、多想、多體會,獲得真切的感受,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本篇課文雖語言簡潔,但內容距離現實生活較遠,學生頭腦中缺少文中所描繪事物的表象,課文的優美詞藻在他們眼中也就成了單調、抽象的符號,尤其是農村孩子對那些名園景觀知之甚少,學生很難由文字描述展開想像。我設計的方案就旨在通過創設一個信息量大且極具感染力的網絡環境,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自身感悟、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式下積極主動地去獲取、整理、加工信息,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信息素養。

媒體設計思路:

為了彌補學生認知上的不足,我製作了《圓明園的毀滅》的學習課件,其中包含名園風光(名園四十景的部分畫面)、課文賞析(對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解釋並顯示圖片,比如:眾星拱月、亭台樓閣、山鄉村野、平湖秋月等)、拓展延伸(整理了《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明園文物今何在》、《明園浩劫》等文章)等幾個版塊,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和擴展性學習提供了資源,搭建了平台。在圖、文、聲、像等多元信息的共同作用下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由這些感性認識深入到對文章中心的感悟。

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①瞭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以及毀滅過程。

②理解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通過毀滅前後圓明園的對比,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語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識。

②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感受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難點:①在輝煌與毀滅的強烈對比下,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②體會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三、教學過程

(一)板書引入,提出探究問題。

讀了題目,你想了解些什麼?

(歸納總結兩個問題:①圓明園是怎樣的一座園林?②它是怎樣被毀滅的?)

(二)初步讀文,整理概括。

1.讀文思考兩個問題。

2.議答。文中怎樣讚頌圓明園?

(板書:博物館藝術館瑰寶精華)

(三)藉助課件深入感知。

1.學生自由瀏覽名園風光、課文賞析兩個欄目,感知圓明園的輝煌,進行自主學習。

2.説圓明園為什麼會得到這麼多的評價?

3.感情朗讀24段,體會它的美。(欣賞、讚美、自豪之情。)

4.這麼一座萬園之園是怎麼被毀滅的?(出示幻燈文字)(感情朗讀、讀出痛恨、仇恨之情。課後練習)

5.我們應該牢記這一恥辱的歷史:(出示課件句子:有把火曾把恥辱寫在每一箇中國人的臉上,同時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裏烙上了深深的仇恨,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一個擁有億萬雙有力的手和億萬雙淚汪汪眼睛的民族,卻只能握着空拳,眼睜睜的看着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説説此刻心中的感想。

6.大家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烈的感受?

討論: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麼用較大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四)拓展延伸。

1.選讀課件:拓展延伸中的三篇文章。

2.瀏覽網站:

3.進入論壇,發表貼子(應不應該重建圓明園?)

4.以圓明園為主題製作電子文稿,可以查閲網上資料。

教學反思

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非常投入,獲得了強烈的感受(這在交流當中有明顯的表現),這是單純靠讀書所達不到的。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間,不僅可以掌握相關的學習內容而且會體驗到用多媒體形式表達和組織信息的特點,逐漸掌握通過多媒體形式學習知識的方法,最終形成一種信息素養。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課本114頁的插圖,讓學生説説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曾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現在我們看到的只是殘牆斷壁。那麼圓明園以前是什麼樣兒,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1課《圓明園的毀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意思?課文主要講了幾部分內容?(兩部分:(1)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2)圓明園的毀滅。)

3.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抽讀生字詞卡片,可採取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比賽讀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三、自學課文,小組交流討論

1.自學生字詞,不懂的詞語可通過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2.默讀課文,想想當年的圓明園是什麼樣子的,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3.遇到不懂的問題,在小組討論後,把你們認為有價值的記錄下來。

(1)小組討論:每人提出自己的問題後,小組進行整理,寫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大問題。

(2)出示每組同學提出的問題,並對所有問題進行分類歸併,歸納整理出幾個大問題。

四、交流自己從課外書中查到的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1.這節課的主要任務就是把你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過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

2.明確本節課主要解決的問題。(投影出示)圓明園以前是如何的輝煌,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

二、討論、交流、解決難點

1.自讀課文,自己思考上面的問題。

2.小組討論,相互交流。

(四個人為一小組,由小組長進行組織,爭取小組成員共同參與討論。)

3.交流討論結果

(1)通過交流體會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

①先從圓明園的佈局來理解它的輝煌。

(簡單説説圓明園的佈局是怎樣的,然後畫圓明園的平面圖, 教師作簡單解説,重點理解“眾星拱月”一詞,通過這個詞,體會兩點a.小園多;b.當時景色美。)

②通過想象,描述圓明園的美景,以體會它的輝煌景觀。

(結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説感受的一句話,然後對這句話簡單理解。老師讀這一段,請同學們充分展開想象,看看在你頭腦中的圓明園是什麼樣的。老師讀時要把學生帶入情境。)

③學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圓明園的美景。

(用投影出示一些美麗的圖片,讓學生結合圖片想象美景,然後指導他們用優美的語言描述出來。描述時不必每一處景點面面俱到,可選擇學生熟悉的:如“金碧輝煌的殿堂”“買賣街”“平潮秋月”“獅子林”等。同學之間可互相補充。對於“西洋景觀”等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學資料談談。)

④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提示:把圓明園夢幻般的美讀出來。)

⑤結合第二、三自然段,説説為什麼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可先引導學生找出書中評價圓明園的這句話,然後在理解“瑰寶”“精華”的意思後,讓學生簡單概括。)

⑥通過了解圓明園的文化,以體會它的輝煌。

結合第四自然段,説説為什麼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主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回答:a.東西多;b.物品珍貴;c.年代久遠。)

⑦此時,當你瞭解了圓明園的燦爛文化和輝煌景觀之後,你對它產生了什麼樣的情感?

(學生可自由發言,進行德育滲透,結合學生回答 板書:愛)

⑧ 教師點撥: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紹了圓明園以前的輝煌景觀。請同學們想一想: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麼用較大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

(2)通過交流體會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①出示圓明園被毀滅後的圖景,引導學生觀察。

(在出示圖景之前, 教師可用語言進行過渡,感染學生由愛到恨。)

②結合第五自然段,談談英法聯軍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

(在學生簡單概括後,可放錄像,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恨併產生共鳴。看完錄像後,説説自己此時的心情。)

(學生暢所欲言,結合學生的回答, 教師 板書:恨)

③聯繫重點詞句深入理解這一自然段。

(可投影出示這一段,引導學生抓住“闖進、凡是、統統、實在、任意”等詞語談理解。)

教師:圓明園,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奇恥大辱,是英法列強侵略中國。踐踏人類文明的鐵的罪證。

⑤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帶着無比痛恨之情來讀。

(3)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齊讀,説説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

②聯繫全文説説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為什麼是不可估量的?(提示學生聯繫 板書説。)

(4)聯繫時代背景,進行思想 教育

①聯繫當時的背景,談談侵略者為什麼膽敢如此為非作歹(因為清政府的腐敗、落後、無能。)

②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需要你們這一代去努力、去奮鬥,那麼,怎樣做才能肩負起振興中華的重任呢?(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總結全文

1.總結;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拓展延伸

關於要不要重修圓明園,有幾種不同的意見,你的意見呢?和同學們討論討論,説説你的理由和主張。

五、佈置作業

假如此時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想説些什麼?把想到的寫下來。

附: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蒐集、查閲有關圓明園的資料;自學課文、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直奔 教學重難點,深入探究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圓明園的毀滅這兩部分,運用多媒體演示、朗讀訓練、講解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體會,激發學生情感,然後引導學生回到課文的第一部分,深刻體會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探究活動

1.課後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影片《火燒圓明園》,並組織學生討論看完影片後的感受,最終完成觀後感。

2.讓學生蒐集有關資料,愛國詩歌、散文、小故事等,學完課文後,可以組織學生舉辦一次一愛國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

3.出一期有關圓明園的主題牆報。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3

近日拜讀了《該段移至末好》,該文認為把《圓明園的毀滅》的開頭一段:“園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移至文章最後更合適一些,筆者認為不妥,理由如下:

其一,小學生對圓明園是一座什麼樣的園林,是如何被毀壞的,毀壞的程度如何等知識瞭解較少,所以在文章開頭寫圓明園是祖國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教師可由此讓學生質疑,讓學生饒有興趣並帶着疑問去學習課文,其積極性就可以調動起來。隨着課文學習的深入,學生也會隨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其二,文章在講述完圓明園被毀的經過後,用“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一片灰燼”。這一感歎句作結,給人意猶未盡之感。精妙之處在於給了學生一個無限遐想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縱橫於歷史的時空轉變中,更能激起他們對侵略者的強烈憤慨及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其三,在大力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而特殊的結構方式正是對傳統章結構的挑戰,是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一個很好的範例。若迎合學生的思維習慣而採用傳統的按事情發生、發展的記敍順序把第一段移至末,則會使文章變得模式化,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文章不應拘於形式,形散而神聚,對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的訓練都是有好處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該段移至末並不好。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一、主導思想

已成廢墟的圓明園依然屹立在那裏,成為中華民族恥辱的象徵,這一切的一切,怎能是一個“情”字了得!激發學生情感,自得自悟。

1、自主課前初現:

提前讓學生查找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學生積極性較高,通過網絡,電視,書籍等,收集到豐富的資料,圖片,通過交流,學生初步瞭解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對當年圓明園的美景產生由衷的讚歎。而對被燒後的圓明園,充滿了憤怒,痛恨,惋惜之情。

2、自主在課堂呈現:

課堂基本模塊是:

自由讀書時間──自由問答天地──自由創作空間組成。

以翻開歷史書籍為線索連貫全文。

課堂的中心任務:以讀促講,將學生領入情境,激發情感。

3、自主在課後體現:

給學生布置了一道辯論題:圓明園需不需要重建。

課堂按“自由讀書時間──自由問答天地──自由創作空間”的線索統領全文。學習時採用倒序的手法,先用圓明園毀滅前後的鮮明對比,來觸發學生的激

,在反覆指導朗讀的過程中,一種愛國的熱情油然而生。再回到第一自然段,當學生不得不接受這個慘痛的歷史事實時,學生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讀,説,寫,此時安排自由創作空間,給學生一個表達心聲的平台。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

⑴學會本課14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⑵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⑶能背誦感受最深的段落。

⑷訓練學生在讀中認真思考,體會,從而獲得真實的感受,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2、德育滲透點:

通過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培養學生對美與醜的識辨能力。使學生深刻理解“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想象當年圓明園的樣子並瞭解它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理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內涵。

【教學準備】

上網蒐集圓明園輝煌時和被毀時的圖片製作成相關的課件,節選《火燒圓明園》的錄象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名言引題,激趣導入

翻開歷史的長卷,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便歷歷在目。今天,讓我們把目光鎖定在1860年,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建造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法國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曾這樣説:“在世界東方的中國,有着人類的一大奇蹟,這一奇蹟,就是圓明園。”

讓我們一起走進圓明園,去欣賞這萬園之園的精華吧!

板書:

圓明園。

二、再現歷史的美景,感悟交流體會

自由讀書時間:

(大屏顯示)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一邊讀一邊勾畫,批註。

3、讀後談談感受:

分別請同學讀感受最深的自然段,讀後説感受。

如果同學讀第二自然段,學生説感受時,引導出“眾星拱月”,課件展示,重點理解。

如果同學讀第三自然段,讀後説感受。帶領學生欣賞幾處景色的圖片,進入情境。書上還給我們舉例介紹了著名的建築物和風景區,我們用引讀方式到課文中找一找。

如果同學讀第四自然段,讀後説感受。欣賞圖片。

請你隨着這悠揚的古曲再讀三四自然段,將你心中的感受一讀為快。

4、(出示全景圖)就在這座歷經六代皇帝花費了150年的時間修建的圓明園中,有風格別緻,巧奪天工的民族建築,有引人入勝的西洋景觀,再加上收藏了無數稀世珍寶,中外的史學家們給與他至高的榮譽,(出示每段中心句)指導學生朗讀: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呼喚它的名字,(圓明園)

讓我們再一次自豪地呼喚它的名字。(圓明園)

三、面對現實的殘酷,激發愛國情感

老師引語:

然而今天,我不得不在它的後面加上兩個字,這兩個字寫起來不容易,讀起來讓人心裏也沉甸甸的。指導“毀”字的寫法。輕輕讀一讀課題,加入你的理解再讀課題。

讀了課題,進入“自由問答天地”。學生提出疑惑。

讓我們再一次把歷史的長卷翻開,撕開那道在中國人的心底裏永遠不可能癒合的傷疤。

(看錄象。)

老師引語:

此時此刻的圓明園就像一個被遺棄的孤兒一樣束手無策,被無情地踐踏,掠奪,就讓我們到這些充滿着血雨腥風的文字當中去尋找這些強盜們罪惡的嘴臉吧!

引導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

1、先分別請三位同學讀課文,談感受。老師分別適當點評。

2、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時間,再請2位同學讀課文談感受。或請同座位一起讀一讀,讀後談談感受。

3、願意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4、劃出所有暴露侵略者殘暴罪行的詞語。還想讀嗎?

5、此時此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用最精練的文字概括。

6、一個人的憤怒代表不了一個民族的覺醒,億萬炎黃子孫的憤怒才能讓我們看見幾縷微弱的曙光。所有憤怒的同學們,把你的滿腔怒火讀出來吧。

7、為什麼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如入無人之境,為什麼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可以任意的搶,砸,燒。這是引起我們憤怒的根源所在,請同學們課下閲讀《中國上下五千年》等相關史籍,相信你的感受會更加深刻的。

四、痛定思痛,接受現實

文章第一自然段開篇明意,告訴一個慘痛的歷史事實,用您的眼睛去發現,用你的心靈去揣磨,哪些詞語最能觸動你的心絃,自由讀一讀。

學生説感受後,指導齊讀。

五、自由創作空間

師引入:

是啊,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永不停息。144年的風風雨雨都已過去,已成廢墟的圓明園此刻依然屹立在那裏,只留下民族的恥辱,那是一道至今讓人隱隱作痛的傷痕。歷史是殘酷的,不回憶歷史的殘酷,又怎能來鞭策現實,不回憶歷史的殘酷,又怎能去展望美好的未來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在這蕩氣迴腸,讓人遐思萬千的音樂聲中,拿起筆來,表述你的心聲吧!

(配入《我的中國心》歌曲。)

大屏顯示:

自由創作空間:

1、語句通順。

2、達真情實感。

生自由創作,老師巡視鼓勵。

生交流感受。

學生説到的精華可以寫在黑板上,(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落後就要捱打等)學生想寫什麼都可以,最後齊讀作為結束語。

【課後反思】

1、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愛國熱情,課堂實現了情誼融融,書聲朗朗的教學目的。“自由讀書時間──自由問答天地──自由創作空間”環環相扣,課堂結構十分嚴謹。自由創作空間以作業紙的形式出現,其中有收集課外資料,培養了學生綜合概括資料的能力。

2、自由問答天地中,通過讀書,解決了“誰要燒?怎樣燒?”的問題,而學生隨機問到的問題,應及時指導學生課外閲讀《中國上下五千年》。

3、學習圓明園的輝煌這部分時,應注意出圖的順序最好與課文相符,這樣無形當中學生又遊覽了一遍課文。

4、對於課文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提前預設,設計幾種不同的思路,使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增強民族感;明白“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

2、學重點字、詞語,積累知識。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圓明園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明白“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對侵略者的強盜行徑的仇恨。圓明園的毀滅精品教案教學設計

2、有感情朗讀。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簡介圓明園的歷史

2、交流蒐集的資料

3、板書課題,讀題

二、檢查預習

1、理解生字(出示:瑰、剔、瑤、萊、燼)

神話傳説,在東海中有“蓬萊”、“瀛州”、“方丈”三座山,是神仙住的地方,人稱三仙山。

2、生默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還需要再做記號的,師檢查學生的書

3、交流讀書感受。(5、6個生)

4、指導朗讀最後一段

三、學習“毀滅”(5段)

1、出示課件:圓明園被毀滅的圖片

2、質疑:眼前慘景,使你想了解什麼?談感受。

3、指名讀。師生評議。你認為他讀得怎樣?為什麼?

四、自學“輝煌”(2——4段)

1、小組學習:請你從2——4段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段話,認真閲讀,提出問題與小組同學共同學習。比一比,誰是提問專家,誰是解題高手?

2、小組代表彙報學習情況。

教師隨機指導。

⑴結合課件(圓明園鳥瞰圖)瞭解圓明園的結構佈局

⑵結合課件(圓明園四十景)瞭解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⑶結合課件(圓明園文物)瞭解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過渡:讓我們睜大雙眼,再看清侵略軍的滔天罪行吧!

五、總結

1、演示課件(圓明園的殘垣斷壁)直到今天,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仍在空曠的田野上矗立。它不會説話,卻年復一年地仰天長歎。它的毀滅向給我們什麼啟示?(明白“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

2、當我們站在它面前,你想説些什麼?

反思:

上完這課想了很多。

1、在這課的教學設計中,關於蒐集、交流圓明園的資料這一教學環節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我認為學生已有一定的能力去做好這一件事,事實也是如此。可惜的是整理資料的方法我忽略了,指導不夠。

2、“三仙山”神話傳説的介紹,是必要的講解,知識的傳授,以後繼續注重這種介紹。

3、學生讀書第一感覺很重要,整體入手,就是從學生的感覺入手。我應該一開始就貫徹“落後就要捱打”這樣的價值導向,而不要在“仇恨”過分強調。

4、邊讀書邊寫點批註;抓關鍵詞,中心句,這些閲讀策略今後在預習中還要繼續狠抓,落實到實處。

這節課上下來,總感覺缺少一種“宏觀調控”的那種能力,引領性的指導太少了。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情分析】

因為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並展開想象,使學生對當年的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瞭解。可以憑藉插圖,也可以通過收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使學生歸圓明園有更多、更形象的瞭解。

【教學目的】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説説自己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我們曾經學過一篇課文《頤和園》,知道了北京的頤和園是一座擁山抱水、氣象萬千的古典園林,在園內外享有很高的盛譽。在北京西北郊還有一座被譽為“萬國之園”的皇家園林。遺憾的是,這一園林藝術傑作,被英法聯軍劫掠和焚燒,使一代名園化為廢墟。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瞭解一下昔日園林的風采和侵略者對它的毀滅情況。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己默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被毀滅。)

2、或聯繫上下文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⑴ 記清字形:

“置”是上下結構,下面的“直”字裏面是三橫。

“統”是左右結構,右邊是“充”字,不要寫成“流”字的右邊。

“略”是左右結構,左邊是“田”字,右邊是“口”,不要把兩部分顛倒了。

注意“損”和“捐”;“銷”和“鎖”;“徵”和“證”幾個形近字的區別。

⑵ 理解詞語的意思:

西洋:泛指歐、美各國。

先秦:即秦統一中國以前,一般指春秋戰國時期,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距離清朝20xx多年。

瑰寶:特別珍貴的東西。

估計:量,讀“liang”,推算、計算的意思。

眾心拱月:拱,環繞。無數星星環繞着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着一箇中心。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不要把“碧”誤寫成“壁”。

玲瓏剔透:玲瓏,精緻靈巧;剔透,剔除多餘的部分,使透空明晰。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緻奇妙。

三、簡單介紹圓明園

四、鞏固練習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層次

1、自己讀課文,想想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練習分段。

2、全班討論課文的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具體介紹當年圓明園的輝煌景觀。

第三段(第5自然段):講英法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強盜行徑。

二、學習課文內容

朗讀第二大段,瞭解圓明園的過去。這部分主要介紹了圓明園輝煌的景觀。是從三方面具體介紹的:先介紹了圓明園的位置與總體佈局;再介紹園中的各種景點;然後介紹了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

1、先讀第2自然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舉世聞名”的意思是全世界都有名。

2、讀讀第3自然段:

畫畫圖內有哪些美不勝收的景觀,從中你能想像出什麼?

第一句中有個分號,包括兩個分句,從第一個分句“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可以想像出園內不計其數的宮廷建築各具風格,千姿百態。第二個分句“有象徵着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着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這句中的“象徵”是用具體東西表現事物的某種意義。封建帝王為了變變花樣,換換口味偶爾也想上街逛逛,到農村看看,就在園特造了一座“舍衞城”(即買賣街)和“北村山村”。一旦皇帝興致來了,要逛街,就得馬上把買賣街佈置起來:宮監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藝人、遊人,各處響起叫賣聲,做各種交易,很像個熱鬧的街市。

第二句到第五句介紹了圓明園在園林建築上的幾個主要特點。請同學一一説出來。想想自己説明了什麼?

一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帝王們為了享樂,不惜代價把全國名勝移置園中。

二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

三是吸取了西洋建築的風格。

第六句對全段進行了概括總結。寫出了在園內遊覽的感受,通過這些感受來讚歎圓明園匯聚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中外風格的建築藝術,讚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所創造的這一世界園林奇蹟。

3、讀第4自然段:

想想為什麼説圓明園“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有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歷代名人書畫、各種奇珍異寶。)

老師適當補充一些具體內容,讓學生易於體會圓明園的文物價值。

從收藏時間看:先秦~清有20xx多年。

從收藏時間看:有20xx多年祭奠用的青銅禮器;有歷代名人書畫,而這些絕大部分是真跡,許多是孤本;還有很多珍寶及外國進貢的珍稀禮品。所有這些文物,對於研究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文明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不少都是無價之寶,所以用“最珍貴”來形容。

三、鞏固練習

熟讀前兩部分課文,請同學交流讀後的體會、心情。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讀讀課文:

想想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2、展開討論:

把最讓你氣憤的地方讀一讀、説説你為什麼氣憤?

重點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闖進”説明他們簡直是強盜,接着一層深一層地揭露侵略者的強盜行徑:只要能拿的,一點兒不留;拿不動的,用大車、牲口搬運,也不落一點兒;拿不動、運不走的,沒有辦法了,也不放過,想辦法也要破壞掉,毀掉。多麼令人氣憤!有資料記載,講強盜們“遇珍貴不可攜的如銅器、瓷器、楠木陳設等,則以棒擊毀,必至粉碎而後快”。

侵略者們搶掠、毀壞還不成,進而放火焚燒,“大火連燒三天”,不僅使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名園化為一片灰燼,而且國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也被大火燒掉了。

二、學習第一段

讀第一段,體會“不可估量的損失”的意思。

(説明損失巨大。)

三、討論問題

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可為什麼用較大篇幅寫了它輝煌的過去?

課文用較大篇幅寫了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突出了他的雄偉壯觀和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而正是這樣一座世界聞名的園林,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這兩部分內容緊密聯繫,更能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無比憎恨的感情。

四、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想

(自由發言,暢所欲言。)

圍繞兩方面內容:對優美園林和勞動人民的讚歎,對侵略者的憎恨。不忘國恥,激發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使命感。

五、鞏固練習

分段練習背誦課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7

一.切點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那作者又是怎樣的感受呢?(誰能用書中的話説一説)

師:圓明園裏究竟有些什麼?我們説它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昔日的圓明園。

二.剖析課文

1.同學們自由讀2—4段,採用讀或講的方式告訴大家圓明園裏有什麼?

2.學生彙報

3.出示句子:所以圓明園的的確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生齊讀)

師:讀到這裏,作為人,你感覺怎樣?誰能理直氣壯,自豪地讀一讀這句話?

三.引讀,欣賞畫面渲染氣氛

1.欣賞圓明園的美景

2.師:所以我們由衷地感慨(出示句子齊讀(1)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2)圓明園也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3.師:我們也用“是······也是······”把這兩個句子合成一句,那就是(齊讀)

4.思考:圓明園裏究竟有什麼?(師:透過你所看到的,跳出你所體會到的,濃縮成一個詞,那就是······)

5.師:原來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了,圓明園裏擁有的是祖國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就是這個不可估量的文化,卻成了不可估量大損失。那是因為1860年······(引讀)

6.思考:你能用舉例或用自己的理解講講英法聯軍是怎樣掠奪的?

7.生彙報

四.播放錄像

1.師:不僅如此,為了銷燬罪證,他們竟放起了大火,大火籠罩整個北京城(播放錄像)

2.引讀:看哪,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成了一片灰燼,從此圓明園沒有了(齊讀)也沒有了(齊讀)沒有了(齊讀)也沒有了(齊讀)不僅沒有了(齊讀)還沒有了(齊讀)那些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還有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景物都沒有了,那些上自(齊讀)沒有了,下至(齊讀)也沒有了。

3.師:一句話,這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化成了一片灰燼,圓明園什麼都沒有了,圓明園徹底地毀滅了。剛才我們用那麼多那麼多的時間去體會圓明園所擁有的不可估量的家產,可就這3天功夫卻被毀滅了。課文為什麼不直接寫沒有了什麼,或按課題就寫毀滅,而偏要寫有什麼,還有什麼呢?

4.生討論探究

5.師:親愛的同學們,我想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記住的不僅是損失,留在心裏的,引起我們思考的還應該是什麼呢?請同學們翻開書131頁,這是和我們同齡的學生讀後的憤怒與惋惜,此時此刻,請你們拿起筆,任選一幅圖題個字,題個詞或寫一句話,一段話。

6.傾聽學生來自心中的憤怒與惋惜

五.

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140多年前的這場噩夢,永遠記住寫在殘留柱上的恥辱,記住一個教訓,那就是落後就要捱打,因此,我們今天才會有勇氣,才會有自信地走向我們的未來!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研讀文本,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想象並再現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3、瞭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歷史,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之情。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學準備

1、課前收集圓明園的相關資料。

2、製作相關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

1、板書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這是一座圓滿無缺的皇家園林,這是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這座園林的名字就是——圓明園。然而這座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卻被無情地毀滅了!

2、齊讀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昔日究竟是怎樣的輝煌?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走進圓明園,瞭解圓明園的昨天與今天。

二、研讀文本

(一) 感知昔日圓明園(2-4段)

1、自由讀課文,小組交流:我知道了昔日的圓明園是怎樣的?

昔日的圓明園 (昔日的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昔日的圓明園建築宏偉。 昔日的圓明園有許多奇珍異寶。 圓明園中有……有……有……) (重點分析第三段)

2、仔細閲讀第三段,找一找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幾個

“有”? (學生讀課文)

説一説圓明園中有怎樣的7個“有”。 (生齊讀課文中的7個有)

2、圓明園中到底有幾個有呢?僅僅只有7個嗎?

有無數個。

圓明園的美是這短短文字無法例舉出來的。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圖片,感受一下這醉人的圓明園之美。

(播放圖片PPT)

在文中,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

(漫遊、飽覽、流連忘返,這醉人的圓明園!) 3、圓明園除了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這些宏偉建築之外,還有別的嗎? ( 珍貴文物 )

4、深入領悟圓明園的歷史文物

理解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學生帶着自豪與驚歎的口氣朗讀第四自然段。

這就是人間天堂的圓明園,這就是萬園之園的圓明園,

這就是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的圓明園。然而,這都成了我們的夢!我們再也看不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經化為了一片灰燼。

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是怎麼被一點一點毀滅的

呢?

齊讀第五段。

(二) 研讀“毀滅” 1、是誰犯下了這滔天罪行?

2、“侵略者”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指名讀

“他們把園內凡是....統統.....;拿不走的.....;實在運不走的.......,就.....。”

3、聽到這裏,你有何感想?(憤慨、痛苦、痛惜.......) 4、請大家帶着你對這些殘暴的侵略者的憤恨讀一讀最後一個段落的最後兩句。

“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這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同學們,是什麼被化為了灰燼呢?

(是建築藝術的精華,文化藝術的瑰寶)

還有什麼被化為了灰燼?

(中國人民的最高智慧,中華民族的尊嚴........。) (三) 體味“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同學們,你們怎麼理解這句話呢?讓我們親眼目睹一下當年這些強盜野蠻搶奪、肆意破壞的情景。 (播放《火燒圓明園》的視頻片斷

這把火燒燬了什麼?請你把它寫在紙上的任何一個空白地方,把它寫到你的心上。 (學生寫自己的感受,理解)

生:這把火燒燬了中國人心中的天堂啊。 生:這把火燒燬了中國最珍貴的文物、珍品。 就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偉、最珍貴的皇家園林,卻在一場空前的浩劫中化為灰燼。所以作者要説: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3、面對這把罪惡之火,面對如今只剩下的殘垣斷壁,此刻,你最想用一個什麼詞語形容你此時的心情?

生:悲痛、痛惜、痛恨

同學們,在歷史的學習中你們會找到更多的答案,我想告訴你們的是,落後就要捱打,我們除了痛恨甚至仇恨英法聯軍的強盜行徑,還應該反觀自省,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三、教師總結:

師激情朗誦詩:圓明園裏,荒野的風, 嗚咽地講述着—— 一個古老的故事;殘留的柱,痛苦地書寫着——一個國家的恥辱。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讓我們時刻銘記 學生讀: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燬、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玲瓏剔透、亭台樓閣、詩情畫意、天南海北、奇珍異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搜索、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

難點: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像,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的輝煌景觀,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獨特之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題

1、談話:北京的風景名勝有哪些?

2、導入課題

同學們,北京還有一個著名的園林,就是圓明園。(板書:圓明園)

圓明園上一座著名的皇家園林,它是十幾代勞動人民,歷史150多年,耗資5億3千萬兩白銀修建而成的。但是今天,我們來到北京卻只能看見幾根柱子,因為----(板書完整課題)齊讀

二、初步感悟損失“不可估量”

課文第一自然段這麼説——引讀(出示: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讀了這一句話,你知道了什麼?

2、理解“不可估量”並板書

3、連續出現兩次不可估量説明什麼?

是啊,圓明園毀滅了,這個損失是無法估量的。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昔日的圓明園看看。

三、走進圓明園,感受價值的“不可估量”

1、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我們一起來看看,圓明園是一座怎樣的園林?把你知道的記下來。

2、交流:抓住“舉世聞名、博物館、藝術館、宏偉建築、珍貴文物”

出示這三句話。

①理解“舉世聞名”。那個字表示“全”?

教師引導:

全世界都知道誰?

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

不僅中國人知道,就連外國人也知道,它就是------圓明園!

②圓明園為什麼舉世聞名?練習説話:

因為,所以圓明園舉世聞名。

3、瞭解獨特佈局

圓明園有多大?出示圓明園平面圖

理解“眾星拱月”

這奇特的佈局,是多麼壯麗的景觀呀!

4、再現宏偉建築

①、園內有什麼樣的景觀呢?誰給大家介紹一下?個別讀第三自然段。

②、這麼多的景點,文中是用那個詞將它們連起來的?教師引讀。

③、孩子們,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飽覽天下美景。讓我們一起走到圓明園去漫步吧!(欣賞圓明園宏偉建築的圖片並配上音樂)

④、創設情境想像説話: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最想在哪兒漫步?

⑤、拓展:圓明園中四十景名稱

雨果説: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築,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築,這就是圓明園。

⑥引讀:

所以,我們在這宏偉建築的圓明園、奇珍異寶的圓明園、繁花似錦的圓明園中漫步-----(出示: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

圓明園美嗎?走進園中,你還想出來嗎?讓我們一起陶醉一起忘返吧!讀---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

5、再現珍貴文物

①、園中還有什麼?個別回答

②、從先秦到清代,歷經多少年?

③、如果一年只出一件文物,園內所擁有的可以怎麼形容?

④、欣賞(欣賞圓明園珍貴文物的圖片,)

⑤、所以,我們不難相信——引讀(出示: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作為一箇中國孩子,你感到怎樣?個別讀、齊讀

6、深入理解“不可估量”

雨果説:雖然是皇家園,可是歲月創造的一切最終都屬於人類的。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在1860年10月6日後被毀滅了。齊讀(出示: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孩子們,你們現在讀這句話什麼滋味?憤怒、惋惜、痛心(帶着感受讀)

四、目睹毀滅過程,深刻體會損失“不可估量”

1、這羣強盜是怎樣橫行霸道的,讓我們親眼目睹一下當年的情景。(視頻)

2、讀最後一自然段,哪句你感觸最深?

預設一:

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那是怎樣的掠呀?

那是怎樣的毀呀?

預設二:

大火燃燒三天的結果是什麼?

什麼化為灰燼?

3、什麼都沒有了,圓明園就這樣被毀滅了!

(教師隨機在板書中擦去舉世聞名宏偉建築珍貴文物)

它的毀滅,是——引讀: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語氣沉重)

五、練筆,抒發情感

1、站在這殘垣斷壁前,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話要説,就讓我們把心中的感受寫下來。(音樂二胡獨奏《江河水》渲染)

2、交流

3、總結昇華:孩子們,讓我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蒐集文字或圖片資料,瞭解舊中國曾經蒙受的恥辱和今日祖國的強大。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燬、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玲瓏剔透、亭台樓閣、奇珍異寶”等詞語,用聯繫上下文,查閲工具書,詞素分析法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對祖國文化、對侵略者的情感

4、領悟課文特殊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學案

教案 一、學習提綱

1、自學生字、新詞,用聯繫上下文,詞素分析法,查閲工具書等方法理解目標1中帶點的詞語。

2、讀通讀順課文:按“概寫→輝煌→毀滅”把文章分成三段,抓住二、三段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3、自讀第二自然段:

⑴ 圓明園是一座__的皇家園林。它由______組成,許多小圖分佈在__三面。

⑵ “眾星拱月”裏“拱”的意思是__,詞語的本意是__,這裏指__;説明圓明園的佈局__。

4、自讀第三自然段。建築藝術有____,還有__……園林藝術有____,還有__……説明圓明園是__漫步園中,有如__;彷彿__。

5、默讀第四自然段:

圓明園收藏的珍貴文物,上至__,下至__,歷時__;收藏了__。説明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__。

6、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從圓明園的佈局、__、__,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__,表達了作者對我國古代文化__之情。

7、自讀第五自然段:

⑴ 勾畫英法聯軍毀滅圓明園的動作,你從英法聯軍的滔天罪行中體會到了什麼?

⑵ 能不能把課文中“闖進”換成“進入”?能否把“凡是、統弦、實在、任意、連”這些詞去掉?為什麼?

⑶ 假如你正站在圓明園廢墟旁,你想説什麼?

8、討論:

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麼作者用大量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

二、練習提綱

1、聽生字、新詞,用“舉世聞名、瑰寶、眾星拱月,玲瓏剔透”等詞語,縮寫文章內容。

2、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學寫讀後感:讀《圓明園的毀滅》後感。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1、生字正音:

損、宏、侵、燼。

2、難字書寫:

剔、侵、瑤、瑰。

3、理解詞語注意交給方法揭示規律。

4、抓段與段的聯繫分段。

二、細讀探究二、三、四自然段,理解圓明園過去的輝煌,體會作者對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之情

1、佈局輝煌→眾星拱月:

圓林藝術的瑰寶。

2、建築輝煌:

建築藝術的精華。

3、文物珍貴→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熱愛古代文化的熱愛。)

三、細讀探究五自然段,瞭解圓明園毀滅的過程,體會作者對帝國主義滔天罪行的無比痛恨之情

1、自讀、句畫,批註體會。

2、換詞、增刪後,與原文比較,體會用詞的準確、恰當,深入體會作者對帝國主義的無比痛恨之情。

四、討論題目,體會作者佈局謀篇的精妙

先“輝煌”,後“毀滅”,一美一毀,愛恨交織。

五、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uimie/pvdl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