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紅樓夢 >

初一紅樓夢讀後感範文

初一紅樓夢讀後感範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一紅樓夢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一紅樓夢讀後感範文

初一紅樓夢讀後感範文1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粧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這段話出自紅樓夢第70話。《紅樓夢》已成為我喜愛的書的一本,我對它愛不釋手。

這本書主要講了嫻靜如嬌花照水的林黛玉,在母親去世後,被住在京城賈府的外祖母——賈母接過來和她一起住。黛玉和寶玉最親近,他們互相喜歡。但不久後,林黛玉聽聞賈寶玉要和薛寶釵結婚,就病倒了。後因王熙鳳使用了掉包計,寶玉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滿心歡喜的與薛寶釵舉行了婚禮,但事後發現是薛寶釵,吵着要見林黛玉,可惜黛玉已經去世了。寶玉大病一場後,去做了和尚。故事傳説也已悲劇結尾。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林黛玉的愛而不得,與被迫接受的心酸,雖是“主子姑娘”,卻又被稱作“小肚雞腸”,她除了一顆對寶玉的痴心以外,被無其他。對於的愛情的悲劇,我認為重要的因素是:林黛玉性格過於清高,她與世俗格格不入,難以融入整個家族,她的自卑卻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人生悲劇的開始。林黛玉是那樣的令人憐憫,而薛寶釵也是那樣的無情。薛寶釵——堂堂千金大小姐,卻以別人之名嫁給了一人不愛自己的人,她難道不怕寶玉掀開紅蓋頭後因失望離她而去,這又叫她如何是好,她沒想到一個“任情無情也動人”會落得獨守空房的下場。

世俗之人恐怕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花落,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境,無法釋懷,情不自禁的痛哭流涕。在金川投井後,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捱打後,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作為冤枉遮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只是一味的哭,將眼睛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而是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聲援寶玉,才能使得愛的更深。

當我合上《紅樓夢》這本書,一遍一遍的回想着黛玉和寶玉的不幸,真是“説不盡紅樓夢啊!”這真是一個悽慘的故事傳説。我想:若沒有王熙鳳阻撓,他們一定會很幸福的。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知兩不知。

初一紅樓夢讀後感範文2

書,是寒冷冬日裏一縷温暖的陽光;書,是那炎熱夏日裏一縷涼爽的清風;書,是那醇美的香茗,令人回味無窮;書,是人類神聖的.階梯,引領人們攀登上至高無尚的知識寶座……我喜愛讀書,我願伴着鍾情的書成長。

在暑假裏爸爸給我買了一本《紅樓夢》之書。讀着讀着,書中的精彩片段時而讓我高興,時而讓我憂傷,時而讓我憤怒,時而讓我感慨萬千,更讓我思緒萬千浮想聯翩。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做人也如此。最讓我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最終得到是淒涼的結局。《紅樓夢》是一本百科全書,讀後會讓你愛不釋手。

《紅樓夢》以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寶黛釵三人的愛情悲劇為主線,廣泛的寫了賈家榮寧二府由盛轉衰的過程。小説刻畫了一個個血肉豐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大到府中夫人,小到不起眼的丫鬟,我想書中的每個人無不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黛玉留給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他的才華。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界的梅花一縷香”:一句”質本來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一句“冷月葬花魂”;一句“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黛玉,你就如水,生命似水的蔚藍,心志似水的靈動。正是因為你又如水的嬌弱,最終還是在真愛與他人的良辰之時淚盡而逝。“木石前盟”伴着如雨般的淚水,化為永久的遺憾。

《紅樓夢》真是本奇書,讀完它,我得到了《紅樓夢》帶給我的精神上的洗禮。而今年暑假,是我第一次讀《紅樓夢》

讀《紅樓夢》讓我悟到了更多,寶黛的愛情悲劇始終如清澈的山泉,純潔無暇,發自內心,兩人更多的是在彼此理解的基礎上情投意合,兩人也互相猜忌過,爭吵過。但歷經這些矛盾,兩人最終達到了靈魂深處的信任與默契,《紅樓夢》博大精深,常讀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這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初一紅樓夢讀後感範文3

説到《紅樓夢》,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原名《石頭記》,全書由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婚姻為線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興衰史為軸線,濃縮了整個封建社會的內容。

《紅樓夢》的開卷詩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兩句詩,把作者曹雪芹的情感揮發得淋漓盡致,那句“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更是頗為耐人尋味,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名著!

《紅樓夢》的主要人物有:率性單純,温和善良,無功利心,同情心強,反對封建思想禮教的賈寶玉;美麗而敏感細心,易傷感,絕頂聰明,悟性極強,蔑視高官權貴的林黛玉;穩重隨和,野心勃勃,城府極深,極會拉攏人心,恪守封建婦德的薛寶釵;精明能幹,尖酸刻薄,兩面三刀,心狠手辣,天下陰毒之能事的王熙鳳。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弱西子勝三分。”明明是這樣一個妙人兒,卻寄人籬下,只能悽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真是令人惋惜!

熱鬧的“元妃省親”;有趣的“劉姥姥進大觀園”;悽慘的“黛玉焚稿”......作者曹雪芹幾乎是用生命去完成《紅樓夢》的創作。“披閲十載,增刪是十五次”就是這樣認真的態度,成就瞭如今的傑作《紅樓夢》。且看那金陵十二釵,就這麼十二個人,在作者的筆下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徵,作者把這些人物刻畫得是那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就是作者嘔心瀝血的結果!

《紅樓夢》寫的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實也是當時封建社會的高度縮影。故事傳説中的主要人物最後的結局都很悲慘,賈母歸天,賈寶玉出家,林黛玉含恨而亡,王熙鳳魂歸金陵,一個風光無比的的賈氏家族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合卷沉思,令我感懷不已。生活在封建社會裏的他們,悲慘命運是自然註定的。相比之下,我們則是無比的幸福,我們生活成長在如此美麗的社會裏,家庭是如此的和睦幸福,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學習中我們應該持之以恆地勤奮努力,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去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ongloumeng/ovl4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