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導學案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導學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在古代眾多的送別詩中,此詩堪稱是千古絕唱、婦孺皆知的壓卷名篇。千古傳唱的名作。表達了詩人與老朋友依依惜別之情。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導學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導學案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的內容,想象詩所描繪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

教學難點:

感悟詩境,指導朗讀。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播放歌曲《送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你們想聽嗎?(播放)。

二、談話導入課題。

剛才聽到的是李叔同的《送別》。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因為送別而憂傷落淚,並揮筆寫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請同學們看屏幕上的圖畫,猜一猜這是哪一首詩的內容?出示:《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送別詩,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李白去學習李白的另一首送別詩。

生:(齊讀課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解題,指導書寫生字。

師:詩題中有一個特殊的字,是哪一個字呢?之”是什麼意思呢?

生:(去,到)

自己再輕聲讀讀課題,看看題目中告訴我們哪些送的內容。

生:送別的地方是黃鶴樓,要去的目的地是廣陵,送的友人是孟浩然。

師:你真能幹!一下子找到了三處!黃鶴樓瞭解嗎?(課件播放黃鶴樓片斷,學生觀賞。)

生: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師:滕王閣,岳陽樓是另外兩個。

生:它在武漢。

師:而且位於長江邊上。

生:崔顥還為黃鶴樓題過一首詩呢!

師:嗯!李白還誇過這首詩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指導書寫)那我們先來看看“鶴”這個字。這是一個形聲字,它是左右結構。黃鶴樓就留下了仙人乘鶴昇天的傳説。著名詩人崔顥曾經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就在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天下名樓,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分別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詩題吧,

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四、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師:好,讓我們打開課本100頁,請大家自由地朗讀這首詩歌,讀兩遍,要讀準字音,讀通順,讀出節奏來。

生:朗讀

哪位同學願意給我們字正腔圓的讀讀這首詩?聽的同學有個任務,他把5個生字讀準了嗎?

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不但字音準確,而且還頗有韻味。我們把這種韻味再來感受一下。

(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真是富有韻味啊!讓我們來自由的練讀這首詩吧,按自己的速度和節奏讀,讀出自己的味道來,讀出自己的感覺來。

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五、品詩句、悟詩情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自讀這兩句詩,想一想哪一句詩用詞更準確?對比練習: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故人辭別黃鶴樓,煙花三月去揚州。這兩句詩有什麼地方不同?

“故人西辭黃鶴樓”:故人?辭?何謂西辭?西辭準確指出送別的位置(簡筆畫:長江、黃鶴樓、揚州)老朋友辭別了西邊的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下?(相當於詩題中的之?為什麼用“下”比如説咱們去北京説不説下北京?用“下”可以看得出孟浩然乘船順流而下,從“西”和“下”看得出來作者用詞特別準確。)

李白是什麼時候送孟浩然去揚州的?

生:李白是在三月送孟浩然去揚州的。

師:李白説是“煙花三月”,三月份正是春天,我們來想象一下煙花三月的長江兩岸是什麼樣子的?請同學們用一個詞、一句詩或者一段話描述春天的美景。

生:三月的長江兩岸鮮花盛開,綠樹成蔭。

生:三月的長江,江水是碧綠碧綠的。

師:此時的長江兩岸,那正是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百花盛開,春意盎然,使我們感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千里鶯啼綠映紅……春色滿園關不住。(播放課件)一枝紅杏出牆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師:剛才同學們説到春天來了,提到的都和鮮花有關,那就説“鮮花三月”好了,為什麼説“煙花三月”呢?先議一議。

生:因為花多,像浮動的煙霧。

師:對!註釋中提到的。

生:李白當時在長江邊送孟浩然,江邊水氣大,映襯着藍天的水氣像“煙”一樣。

師:這就叫發現!這就叫智慧!

師:就在這煙花三月的美好季節,兩位情深意重的朋友分別了。望着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於是一首千古別詩誕生了,讓我們放聲讀讀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孟浩然去的是什麼地方?

生:孟浩然去的是揚州。

師:你瞭解唐代揚州嗎?那時的揚州是我國整個東南地區最繁華的城市,是當時的大上海,是一座東方名城。揚州的繁華熱鬧吸引了許多詩人,同時也留下了許多詩文,老師收集了兩句描寫當時揚州城的。(課件出示: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杜牧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王建)生讀詩句

師:孟浩然在煙花三月乘船去遊賞一個繁花似錦。熱鬧非凡的揚州,此時李白會產生一種怎樣的情感?

生:我認為李白此時非常羨慕孟浩然。(板書:羨慕)

  拓展閲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講解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係。“故人”一詞説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黃鶴樓”是天下名勝,是詩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説中仙人乘鶴昇天之處。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帶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煙花三月下揚州”,緊承首句,寫送行的時令與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揚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爭豔的季節。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錦簇、繡户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李白對友人的這次旅遊自然十分欣羨。“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與嚮往。但李白又是富於感情的詩人,當友人揚帆遠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從《李太白集》裏,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着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鬆雲。”可見李白對孟浩然是多麼敬佩,兩人的情誼是多麼深厚。

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着詩人鮮明的形象。“孤帆”絕不是説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隻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隻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後終於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了多麼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託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

另外在詩歌的用韻上,詩人也頗具匠心地選擇了“樓”“州”“流”三個聲調悠揚的韻腳,吟誦起來餘音裊裊。這與孤帆遠去、江流天際的景象以及詩人目送神馳、情意綿綿的神態十分吻合。再加上語言清麗自然,意境雄渾開闊,這首詩真是令人越讀越愛,百讀不厭,無怪乎千古傳頌。

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品評李太白七絕的藝術特色時説:“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絕在詩壇上的確是獨步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guangling/mklg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