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弟子規 >

弟子規讀後感1000百字

弟子規讀後感1000百字

弟子規》被稱為我國的國學,是我國清代非常流行的一種啟蒙課本,用三字一句的方式進行倫理道德的教育,對後世的啟蒙教育影響極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1000字三篇,供大家參考。

弟子規讀後感1000百字

《弟子規》讀後感1000字一: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這個世界是紛繁錯雜的,在爾虞我詐的名利競爭背面,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泰然處之?又有多少人可以拋開一切物質追求,來尋找真正的精神慰藉?翻開一本《弟子規》,這裏有你要找的答案。《弟子規》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活規範,它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

讓我們追逐聖人的步伐,感受傳統文化的磅礴力量。

聖人説:“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入則孝”做為本書的第一個章節,可見古人對孝道的重視。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這些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但是當今社會追求平等,許多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同齡人來看待,甚至許多孩子對父母的管教不僅充耳不聞,而且還會頂嘴,這是有悖於孝道的。兩千多年前的人都奉行的孝道,竟在時間的推移中被消磨掉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

聖人説:“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我們要使用別人的物品,必須事前對人講清楚,如果沒有得到允許就拿來用 ,那就相當於偷竊的行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歸還,以後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時,就不會有太多的困難。這些淺顯易懂的道理,孔子那個年代的人們都懂得,但是在現在的社會裏,卻存在着許多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他人的行為。我們應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處事更有效率,待人更為和諧,創造一個身心調和的環境。

聖人説:“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對於大眾有關懷愛護的心,如同蒼天與大地,絕對沒有私心,不論好人、壞人、聰明、愚笨、寶貴、貧賤、種族國界都一樣給予保護和承載,純是一片仁慈之心,不為名利毫無虛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載”的大同境界。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正是應了他“泛愛眾而親仁”的言論。雖然現在也很少有人用婢僕,但是上下尊卑的關係仍然處處可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仁德君子的泛愛眾 ,多為大眾着想,共同營造一個相互關懷、相互體諒的温馨社會。

聖人説:“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對於一位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他,仁者説話不會故意隱諱 扭曲事實,臉色態度也不會故意向人諂媚求好。能夠親近仁者,向他學習就會得到無限的好處,自己的品德自然進步,過錯也跟着減少。如果不肯親近仁者,無形中就會產生許多害處 ,小人會乘虛而入,圍繞身旁,事情就會弄得一敗塗地。俗話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這個道理。

雖然説《弟子規》不是孔子的原著,但是根據他的言論改編的。可以體現出兩千多年前的他過人的社會感知能力。各位一定要拜讀《弟子規》,並且按照內容實行,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這個世界需要傳統美德,讓傳統美德成為一盞明燈,照耀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吧。

《弟子規》讀後感1000字二:

讀《弟子規》有感 今年暑假,媽媽要我學習<弟子規》。她説這本手冊主要講述了學生和生活上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要對照自己的行為認真閲讀,我一聽來了興趣,心想自己平常是許多大人誇獎的好孩子,應該不會與書中所説的有多大差距吧。

我每天認真閲讀《弟子規》慢慢地,我發現在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上還存在許多缺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dizigui/lrqkl0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