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弟子規 >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約作於康熙年間;後經賈存仁(一説賈有仁)修訂改編,命名為《弟子規》。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錢文忠解讀《弟子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作者簡介:

復旦大學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儒藏》精華編纂委員會委員。

錢文忠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大學一年級起,開始撰寫並發表學術論文,獲“季羨林東方學獎學金“一等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印度與西藏曆史文化學系,師從著名印度學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學家ithausen 教授、著名伊朗學家rick教授,主修印度學,副修藏學和伊朗學。

錢文忠的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門立雪》、《天竺與佛陀》、《國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遊記》、《巴利文講稿》、《錢文忠內外學》、《醫聖李時珍》、《汶川集》(合著),《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大陸版的老師季羨林之學生時代》、《錢文忠説即墨》,《戊子草》,《班墨傳奇》,《傳統的再生》,《乙丑草》。譯作有:《繪畫與表演》(合譯)《唐代密宗》、《道、學、政》;另有資料編集與古籍整理十餘種,發表各類論文百餘篇。

第一講 規矩的作用

《弟子規》是繼《三字經》之後,儒家思想啟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讀本。《弟子規》告訴孩子們,按照聖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應該遵守哪些規矩。那麼對於學習了眾多知識與技能的現代年輕人來説,懂得規矩的重要性又在哪裏呢?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1}聖人:指儒家創始人孔子。

{2}訓:教導,教誨。

{3}悌:指弟弟服從兄長。

{4}謹:出言慎重,寡言。

{5}信:誠信。

{6}文:文化知識或文獻典籍,泛指一切學問

《弟子規》是一本只有一千來字的小冊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弟子規》中,它們有明確的行為規範。那麼這些行為規範,對於現代人會有什麼作用呢?《弟子規》為什麼會引起眾多現代人的重視?《弟子規》的作者是誰?成書於哪個年代?其中都有哪些嚴格的規定?又是什麼原因,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弟子規》呢?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弟子規》。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弟子規》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與《百家講壇》講過的《論語》、《莊子》、《老子》相比,《弟子規》是無法算作可以供奉在廟堂之中的經典之作的。哪怕跟《三字經》相比,《弟子規》從歷史悠久的角度也沒得比。《三字經》出現在南宋,至今有七八百年曆史,而《弟子規》什麼時候才出現的呢?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所以,在動輒上千年曆史的中國古籍當中,《弟子規》連小弟弟都排不上。

《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潛,號採三,生於康熙年間,卒於乾隆年間,生卒年不詳。一般認為這位李夫子是公元1662年出生,公元1722年去世,換句話説,活了六十歲。但是,也有人説,他活了八十三歲。前後相差二十三年,這充分説明當時社會對他就沒有什麼明確的記載。如果是個大人物,史書上不僅會詳細地記載着他的出生年月日,而且還有他的生辰八字。李夫子終其一生,獲得的最高學位是秀才,此後再也沒有高中過,舉人沒考取過,進士更跟他沒關係,更別説什麼狀元、榜眼、探花了,這些都跟他沒關係。

在當時,一個秀才能幹什麼?教書啊!秀才不是舉人,舉人老爺有的時候可以當官,進士也可以當官。唯有秀才只能教書,還教不了什麼好書,也當不了什麼書院的山長,只能開個私塾。

這位李先生為什麼寫得出《弟子規》?那是因為他畢生研究《大學》、《中庸》,雖然李夫子學位不高、學歷不高,但是,有的時候好多科舉不成功的人恰恰學有所成,這位李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科舉道路上,他是一個失敗者,但是,在研究《大學》、《中庸》的領域裏,他卻頗有建樹,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學者。後來,他創辦了一所學校,叫敦復齋,起一個齋號講學。李先生講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聽課,久而久之,他就被人尊稱為李夫子。所以,我們稱李先生是清朝早期傑出的教育家和學者,這一點是不為過的,這個稱號他也是當得起的。

後來,這位老夫子根據傳統對蒙童的規範方面的要求,並結合自己多年的教書實踐,寫成了一本教育孩子、啟蒙孩子的書,叫《訓蒙文》。訓者,教訓也;蒙者,啟蒙也。

當然,這位老夫子還有好多研究“四書”的作品,而且他在研究《大學》、《中庸》這樣的著作之餘,還堅持寫詩。也許是特別喜歡水仙花的緣故,他曾經寫了上百首歌頌水仙花的詩歌,後來結集為《水仙百詠》。現在,這本書在全國兩個地方藏着,一個是北京大學圖書館,另一個是他的家鄉山西省圖書館。

那麼,在他那麼多的著作裏面,哪部作品流傳最廣呢?不用説,就是《訓蒙文》。

既然李毓秀先生是《弟子規》的作者,又為什麼説在他留下的眾多著作裏,流傳最廣的是《訓蒙文》呢?如果説《訓蒙文》和《弟子規》是同一部書,那麼《訓蒙文》是怎樣變成《弟子規》的呢?

現在很少有人知道《訓蒙文》,那麼《訓蒙文》後來怎麼會叫做《弟子規》的呢?

那是因為後來有一個學者在《訓蒙文》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並把書名改為《弟子規》。從此之後,這本書在一些私塾裏面開始廣泛流行。如此説來,這個人該算是《弟子規》的大功臣了。

有意思的是,大家現在到書店裏買的《弟子規》有幾十種版本,雖然原著都是李毓秀,但修訂者居然有兩個人,一個叫賈有仁,一個叫賈存仁,兩個名字僅一字之差。現在幾乎一半版本説《弟子規》是賈有仁校訂的,還有一半版本説是賈存仁校訂的。孰對孰錯,我想應該是賈存仁,至於這裏面的考據就不用説了,太複雜,應該是賈存仁先生校訂的。

一部並不古老,作者和修訂者又不是鼎鼎大名的《弟子規》,為什麼會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呢?這當然是由這本書本身決定的。

《弟子規》是從《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開始的,講的正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四個字:孝、悌、仁、愛。《弟子規》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韻形式寫成的,毋庸置疑,這一點肯定是學習《三字經》。《弟子規》全文僅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對孩子的言語、行動、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詳細而明確的要求。《弟子規》的文字淺顯易懂,押韻順口,樸實無華,説理透徹,循循善誘,內容又來自於中國傳統基本的道德、倫理、規範,所以影響非常之大。從清朝中晚期開始,這本書就成為廣泛流傳的兒童讀本和啟蒙讀物,幾乎可以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這樣的一部書,正是我們今天迫切需要的,用來教育孩子、使之形成良好行為規範的傳統教材。那麼,對這樣一位先賢,我們怎能不懷抱一種感恩之情,怎能不去好好地誦讀他的作品呢?

《弟子規》是二三百年前,在私塾教育中對孩子們行為規範的一種要求,而現代教育與私塾教育完全不同,社會變了,教育制度變了,孩子們也變了,但是為什麼説,《弟子規》是今天迫切需要的,用來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呢?

從哪裏開始講《弟子規》呢?我想講一個故事開始我們對《弟子規》的學習。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北京平谷區金海湖派出所。這個派出所有一位非常優秀的所長,叫耿國豔。耿所長在平谷區當了二十多年警察,平時特別關注轄區內發生的青少年案件,但他覺得僅僅靠日常的這些治安管理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就在業餘時間主動承擔起給轄區十幾所中小學講課的任務。他去講什麼課?講法治課。有一天晚上,耿所長在值班的時候,也不知道從哪裏扽(d n)了一本古書來,打開一看,突然發現,自己在上法治課時絞盡腦汁想總結出來的話,全都在這部書裏。這是一部什麼書呢?它就是《弟子規》。

從此以後,耿所長就開始嘗試着講《弟子規》。這一講不得了,每次聽課的人數,少則七八百,多則一兩千。時間久了,耿所長髮現,很多家長也陪着孩子靜靜地坐在下面聽他講《弟子規》。有一天,耿所長講課中隨口吟誦了一兩句《弟子規》中的話,結果發現全場幾百個孩子都跟着他朗誦起來。從此之後,耿所長意識到,對那些因為不懂規矩而造成的過錯、違法、犯罪行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他們從小養成一種守規矩、守規範、懂道理的習慣。後來,他就越來越有意識地在轄區內的法治課和道德規範課上用《弟子規》做教材。不久,他發現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眾所周知,一個社會,如果人民道德水平高,行為規範好,這個社會的矛盾和犯罪就會減少,生活就會更加和諧。當金海湖派出所的耿所長,開始用《弟子規》對轄區內的居民和孩子們進行道德教育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麼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都是什麼呢?

在他轄區的金海湖畔有一個村莊叫中心村,中心村裏面有兩位街坊常年鬧矛盾,而且這個矛盾歷史悠久,平均每年要大打出手七八次。屢次調解,屢次處罰,但依然沒有效果。

有一次,耿所長又去調解,調解到最後,隨口説了句:“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出自《弟子規》。用現在的話説就是:但凡是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要相互關愛。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片大地上,何必為了一點小事,彼此反目成仇呢?耿所長沒想到,就這十二個字,四句話,徹底解決了他轄區之內一個老大難:一對街坊多年不能解決的問題。從此往後,這對街坊成了模範街坊,相互關愛,再也沒有打過架,再也沒有鬧到派出所來。

還有一件事,有一次耿所長到學校講《弟子規》,講完《弟子規》後他對孩子們説,你們知不知道,一個人去世以後,通過其骨骸,我一眼就能分辨出其生前的性別。孩子們當然很驚訝,這怎麼能看出來?他説:我告訴大家,白顏色的是男的,灰顏色比較暗淡的是做了媽媽的女性的,因為媽媽把自己的營養給了孩子,所以媽媽的骨頭是比較灰淡的。講完以後,他回到派出所,過了一兩天,突然收到了一封信,寫信的是學校裏一個嬌寵無比的女孩,她在信中説道:“所長叔叔,您講的《弟子規》,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突然意識到,我對媽媽説話的時候,都是‘你’:媽媽,你給我倒杯水;媽媽,你給我點零花錢;媽媽,你給我去買張遊戲卡。聽完您的講課後,我突然發現,我用‘您’來稱呼媽媽了。我再也沒有用命令的語氣去跟媽媽説話,我突然覺得應該用一種商量的語氣,一種請求的語氣去和媽媽説話。因為您講的《弟子規》感動了我。”這個女孩子後來成了這所學校最優秀的學生。

通過這些事例,我們只想告訴大家一件事情,我們要不要讀《弟子規》?我想答案已經非常清楚了。

也許大家會感到好奇,小小的《弟子規》怎麼會有這麼大的作用?現在的獨生子女教育問題,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一個被嬌寵慣了的小姑娘,為什麼學習了《弟子規》之後,就開始懂得感念父母之恩了呢?

我們發現,日常生活中我們做家長的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和身體健康,但是我們忽略了什麼呢?讓步了什麼呢?説到底,我們不重視的和我們讓步的恰恰是孩子的規矩。孩子在社會上成長,最終要步入社會,遵循社會的規矩,那麼這個孩子從小是否講規矩、懂規矩呢?

我的孩子在出生前,我父親就天天合不攏嘴,因為他知道自己要做爺爺了,這是一個輩分的提升,是很重要的。那兩天,他笑得很燦爛,我從小到大很難看到我爸爸的笑臉,現在才知道,我爸爸原來會笑的。有一次,我實在看不過他太高興的樣子,就跟他説:老爺子,您別高興得太早。老爺子説:為什麼不高興啊?我説:等您有了孫子,您可別以為您是爺爺;等您有了孫子,很可能您就是“孫子”,而孫子就是 “爺爺”了。後來的事實是,我小時候不能做的事情,我兒子都能做;我小時候做錯的事情,我父親當時都要教訓我一頓,教訓不聽,還要弄兩下,但現在是我兒子在做,我父親就滿臉堆笑,説:可愛啊,乖啊,這孩子怎麼這麼能幹,這麼聰明等。這説明什麼?説明我們現在家庭結構改變了,目前的獨生子女有一億多,一個孩子從小最起碼有六個大人寵: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我們往往會注意孩子讀書有沒有超過別人?今天怎麼考九十九分?為什麼不考一百分?孩子的身體是不是好啊?各種營養有沒有跟上?但是我們忽略的恰恰是孩子懂不懂規矩、守不守規矩,用一句大白話來講,懂不懂禮貌,懂不懂怎麼做人,懂不懂怎麼待人接物。孩子應該從小養成懂規矩、守規矩的良好習慣,按照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和禮儀規範接觸社會,進入社會,乃至為社會服務。如果我們現在束手無策,或者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怎麼辦?那麼,只有按照我們一貫的思路,按照我們人類的共同經驗:當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辦法和一條更好的路徑時,我們就要回過頭去,回到先民的智慧當中去,回到我們的傳統當中去,看看我們的先民留下了什麼遺產給我們,看看我們的先民的那些智慧,今天是否依然能夠繼承。

《弟子規》毫無疑問就是我們先民留下的文化遺產,就是我們培養孩子尊重規矩、遵守規矩、在社會公認的規範下健康成長的良好資源。這位派出所的耿所長,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他就是在當代社會活用《弟子規》的典範。

近年來,《弟子規》在全國各地都得到重視,許多企業招進很多學歷很高文憑很硬的大學生,可是後來發現這些大學生知識沒問題,技能也沒問題,就是不怎麼懂規矩,不怎麼守規矩。那麼,你怎麼能指望這樣的人來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呢?於是,選擇《弟子規》進行員工培訓,這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它的有效性,已經被許多成功經驗所證明。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年輕人如果不懂規矩,將會遇到許多麻煩和困難,那麼《弟子規》裏面,究竟為年輕人規定了哪些行為規範?一本二三百年前的小冊子,為什麼對現代社會的人還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

在讀《弟子規》之前,我首先給大家推薦一種熟讀《弟子規》的方法。每天背上四到六句,或者八句。這樣的話,一週我們就可以背四十多句。到了週末,再把前面背的四十多句重新温習一遍,這就是古人講的温書。温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弟子規》開篇的八句是總敍:“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八句出自《論語·學而》,接着從孔夫子的話講起。

什麼叫弟子?弟子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指年幼的孩子叫弟子,兒童和少年都可以算弟子;還有一層意思,指學生。這兩層意思在《弟子規》裏面都有。但是以前大多指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強調規矩要從小養成。作者首先聲明:“弟子規,聖人訓。” 意思是説:《弟子規》這部書裏面的道理,並不是我獨創的,而是聖人傳下來。那麼聖人是誰呢?孔聖人,孔夫子。這八句的意思很清楚:孩子,我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敬愛兄長,説話要恭敬、謹慎、誠信,要博愛大眾,親近仁義的學説,親近有道德的人。這樣去努力實踐,假如你還覺得有多餘的體力、有多餘的能力、有多餘的時間,那麼再去讀其他的書,再去講求其他的學問。學文在這裏,並不僅僅是學文字,也不僅僅是學文學,這個學文,泛指一切學問。中國的傳統,把做人的大原則和大規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樹立一個觀念,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一個符合基本的道德規範和準則的人,這個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也許沒有讀過書,也許不識字,但是,這不妨礙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我們中國曆來是把基本的道德規範準則放在知識之前,這是第一位的。我們一直認為,只有當一個人在道德規範準則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他的知識才越多越好。否則,一個壞人知識越多,他的危害性就越大。《大西洋底來的人》裏面有個博士叫舒拔,他是一位科學天才,非常有才華,但是天天想的居然是如何毀滅人類,摧毀地球。然而,我們今天實際上把孩子的學習知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為人處世的規範和準則。這一點,是非常不妥當的,今天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頻頻出現讓人擔憂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把次序顛倒了。

《弟子規》的總敍,不僅是以孔子和《論語》裏面的話為依據,講述為人處世的根本原則,實際上還有個作用,那就是它是整部《弟子規》的綱領。我們馬上就會看到,整部《弟子規》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個字,恰恰分成八個部分。哪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總敍,就是剛才講的“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八句。

第二部分講“入則孝”。

第三部分講“出則悌”。

第四部分講“謹”。

第五部分講“信”。

第六部分講“泛愛眾”。

第七部分講“親仁”。

第八部分講“餘力學文”。

可見古人在寫一部書的時候,是如何地用心思,如何地考慮周詳,哪怕是一部對孩子啟蒙用的書,也要考慮到結構方面、層次方面,根據儒家根本典籍《論語》做到了層層安排,環環相扣,相互呼應。我想,也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弟子規》擁有超強的生命力。

創作背景

清康熙年間,清朝作為少數民族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儒家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儒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為立國之本。清康熙九年(1670年),清朝朝廷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聖諭”十六條,作為人們的思想準則和行為規範;另外,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薦舉山林隱逸,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開設明史館,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薦舉博學鴻詞、網羅名士、弘揚儒學等舉措都促進了儒家的發展。

李毓秀經過屢次科舉考試而不中後,放棄了對仕途的追求,轉而跟隨老師黨成遊歷四方,潛心學問,講學育人,最終走上了“著書立説,教書育人”的道路。在此過程中,李毓秀根據自身經歷,完成了《訓蒙文》。後來,賈存仁對該文章進行了修訂並將名稱改為《弟子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dizigui/4gdx3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