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寺夜遊》閲讀答案

《記承天寺夜遊》閲讀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閲讀答案了,閲讀答案有助於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閲讀答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記承天寺夜遊》閲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記承天寺夜遊》閲讀答案

閲讀《記承天寺夜遊》,回答8-11題。(12分)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8、下列各組句子和詞語中,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兩組是:( ) ( )4分)

A、相與步於中庭/ 寸步不離 B、念無與為樂者/ 念念不忘

C、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D、欣然起行/ 見機行事

9、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10、全文沒有一處直接寫友情,但可以從字裏行間看出來。請找出能表現蘇軾與張懷民友情的句子(寫出兩句),並以其中一句為例,説説你選擇它的理由。(2分)

能體現友情的句子:

理由:

11、請參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説説為什麼作者稱自己為“閒人”,這體現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3分)

背景材料:蘇軾才華橫溢,有濟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對王安石變法的激進之處持有不同意見,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實際如同流放。《記承天寺夜遊》即寫於此時。

答:

答案:

8

4分

A、D

9

3分

月色灑滿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1分;水中藻荇縱橫交錯,1分;原來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1分。

10

2分

句子1分,理由1分。示例:例句一: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張懷民可以同樂。例句二:懷民亦未寢。理由:心境相同欣賞趣味相同。例句三:相與步於中庭。理由:關係親密。例句四: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運相同

11

3分

蘇軾才華橫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所以稱自己為閒人,2分。心境:仕途失意的落寞,自己排遣的曠達,1分。

拓展:《王嘉傳閲讀答案》文言文閲讀附答案及譯文

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也。輕舉止,醜形貌,外若不足,而聰睿內明。滑稽好語笑,不食五穀,不衣美麗,清虛服氣,不與世人交遊。隱於東陽谷,鑿崖穴居,弟子受業者數百人,亦皆穴處。

石季龍之末,棄其徒眾,至長安,潛隱於終南山,結菴廬而止。門人聞而復隨之,乃遷於倒獸山。苻堅累徵不起,公侯已下鹹躬往參詣,好尚之士無不師宗之。問其當世事者,皆隨問而對。好為譬喻,狀如戲調;言未然之事,辭如讖記,當時鮮能曉之,事過皆驗。

堅將南征,遣使者問之。嘉曰:“金剛火強。”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百步而策馬馳反脱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牀一無所言。使者還告,堅不悟,復遣問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鹹以為吉。明年癸未,敗於淮南,所謂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衣服在架,履杖猶存,或欲取其衣者,終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覆杖諸物亦如之。

姚萇之入長安,禮嘉如苻堅故事,逼以自隨,每事諮之。萇既與苻登相持,問嘉曰:“吾得殺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萇怒曰:“得當雲得,何略之有!”遂斬之。先此,釋道安謂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嘉答曰“卿其先行,吾負債未果去。”俄而道安亡,至是而嘉戮死,所謂“負債”者也。苻登聞嘉死,設壇哭之,贈太師,諡曰文。及萇死,萇子興字子略方殺登,“略得”之謂也。嘉之死日,人有隴上見之。其所造《牽三歌讖》,事過皆驗,累世猶傳之。又著《拾遺錄》十卷,其記事多詭怪,今行於世。

(選自《晉書》,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輕舉止,醜形貌,外若不足輕:輕視

B.好為譬喻,狀如戲調好:喜歡

C.卿其先行,吾負債未果去果:實現,完成

D.當時鮮能曉之鮮:少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乃遷於倒獸山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問其當世事者而莫得其涯

C.門人聞而復隨之項王按劍而跽

D.嘉之死日鄰之厚,君之薄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嘉這個人,其貌不揚而幽默內秀,孤立於世而精通事世,料事如神而又不明説事情結局,是一個創作了志怪小説的隱士。

B.苻堅南征之前,兩次派使者向王嘉詢問吉凶,王嘉用語言和行動向使者表達自己的預言,可是使者和苻堅都沒能明白他的真意。

C.姚萇進入長安以後不久便開始與苻堅爭權,遇到事情就要向王嘉徵詢意見,但因王嘉説的`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心生惱怒殺了王嘉。

D.王嘉先隱居東陽谷,後至長安,隱居終南山,最後遷於倒獸山。或鑿崖穴居,或結菴廬而止,都有弟子門人隨之穴處,受業學習。

4.用“/”給文中劃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百步而策馬馳反脱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牀一無所言。

5.把文中畫線的文字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苻堅累徵不起,公侯已下鹹躬往參詣,好尚之士無不師宗之。(4分)

(2)其所造《牽三歌讖》,事過皆驗,累世猶傳之。(3分)

1.A(3分)

【解析】:輕,輕佻,輕浮。

2.D(3分)

【解析】:A副詞,表示時間的緊相銜接,可譯為“就”;表示兩事情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譯為“卻,竟”。B代詞,他;代詞它的。C連詞,表順承;連詞,表修飾。D結構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3.D(3分)

【解析】:文中並未交代王嘉“遷於倒獸山”時有沒有弟子門人追隨。

4.答案: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百步/而策馬馳反/脱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牀/一無所言。(3分)

【解析】:解答文言斷句題,要依據對文意的理解明確句意;同時還要藉助文言虛詞,特別是句首語氣詞.句末語氣詞等來判斷;還可以參照文言句式的特點來判斷。本句説的是王嘉的一系列動作,比較緊湊,可根據“正”.“脱”“棄”“下”等動詞加以判斷。

5.(1)苻堅多次徵召,他總不應徵,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親自拜會,好學之士無不推崇他為宗師。(“起”“躬”“參詣”各1分,句子順暢.大意正確1分)

(2)他所寫的《牽三歌讖》一書中的事情過後都能夠應驗,歷時幾代還在流傳。(“驗”“累世”各1分,句子順暢.大意正確1分)

譯文:

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他舉止輕浮,形貌醜陋,外表像是無用之輩,而內心聰敏明慧,喜好滑稽談笑,不吃五穀,不穿豔麗的衣服,置身清虛之中服氣養性,不與世人交遊。隱居在東陽谷,鑿崖為洞穴居住。數百名受業學習的弟子,也全部進入洞穴居住。

石季龍末年,王嘉丟開他的眾弟子,隻身來到長安,在終南山潛隱,居住在自己蓋的草菴之中。他的門人聽説了,又隨之前來,他又遷入倒獸山中。苻堅多次徵召,他總不應徵,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親自拜會,好學之士無不推崇他為宗師。人們向他詢問當今之事,都隨口而答。很喜歡運用比喻,其情其狀如同在調戲人們一般;預言未來要發生的事,辭意隱晦,當時很難知道究竟,但事後都一一應驗如神。

苻堅準備南征,派使者向他詢問吉凶。王嘉説:“金剛火強。”説完便跨上使者的馬,端正衣帽,慢慢向東走出數百步,然後策馬返回,脱掉衣帽,丟掉鞋帽而歸。下馬之後盤坐在牀上,一言不發。使者回來後據實相告,苻堅不能悟解,又派人前來問他,説:“我們的國運如何?”王嘉説:“未央。”大家都以為是吉利。第二年是癸未年,苻堅在淮南被打得大敗,這就是王嘉所説的未年有災殃的印證。拜候他的人如果心誠,他就出見,心不誠就隱形不見,只見他的衣帽掛在衣架上,手杖仍在原處。如果有人想取他的衣服,始終夠不着,伸長手臂去取,衣架會變得更高,鞋杖各物也是如此。

姚萇進入長安以後,禮遇王嘉像從前苻堅一樣,並逼着王嘉跟隨他,每件事情都要向他徵詢。姚萇不久便開始與苻登爭權,問王嘉説:“我能殺掉苻登平定天下嗎?”王嘉説:“略得之。”姚萇惱怒了,説:“得就説得,哪裏有什麼略呢?”於是就殺了王嘉。這以前,釋道安對王嘉説:“世事正沸騰暄擾,可以走了。”王嘉回答説:“你先走吧,我欠的債還未還清,還不便離去。”不久,釋道安就死了,到這時王嘉被殺,就是前面所説的“欠債”。苻登聽説王嘉的死訊後,設壇哭祭,贈號太師,諡號“文”。姚萇死後,他的兒子姚興字子略殺了苻登,這便是王嘉所説的“略得”的意思。王嘉死的那一天,有人在隴上看見過他。他所寫的《牽三歌讖》一書,事情過後都能夠應驗,歷時幾代還在流傳。又著有《拾遺錄》十卷,所記載的事蹟大多荒誕詭怪,直到如今,仍舊風行於世。

歐陽修《醉翁亭記》

【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選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節選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1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 樹林陰翳( ) (2)遊人去( ) (3)樂其樂也( ) (4)念無與為樂者( ) (5)蓋竹柏影也( )

16.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7.【甲】段寫太守日暮醉歸這一段有描寫、敍事、更融入了和兩種表達方式,表現出全文主旨。(2分)

18. 【甲】【乙】兩文都是作者在被貶期間所寫,請比較其在思想感情上異同。(4分)

閲讀答案:

15.(5分)⑴翳:遮蓋;⑵去:離開(3)樂:以…為快樂(4)念:考慮、想到(5)蓋:大概是(共5分。每空1分)

16.(4分)⑴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⑵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清閒的人罷了。(2分)

17.(2分)抒情 ;議論 (共2分,每空1分)

18.(4分)示例:相同:面對貶謫不沉淪,在大自然中尋找精神寄託,表現出曠達情懷。

不同:蘇軾情感複雜,既有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又有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歐陽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寬和仁愛之心“與民同樂”。(共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hengtiansi/7mvk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