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采薇 >

詩經《采薇》的教學設計

詩經《采薇》的教學設計

《小雅·采薇》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經《采薇》的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詩經《采薇》的教學設計

詩經《采薇》的教學設計一

【學習目標】

1、閲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

2、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3、養成自主、合作的學習品質和習慣。

4、培養賞析詩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1、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2、培養學生賞析詩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

生:蒐集《詩經》、《采薇》、杜甫、四季之雨古詩的相關資料。

【學習課時】

一課時。

【活動流程】

第一板塊:走近詩歌,激發探究詩歌的興趣

1、談話:同學們,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我國的古典詩詞更是歷代先人們智慧的結晶,直到今天這些作品仍然影響着我們的語言表達。

當我們望着高掛下來的瀑布時,會情不自禁吟誦起了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當我們在外地過節時,要表達對家人的懷念,常引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當我們欣賞美如畫卷的西湖時,會想起蘇軾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

當我們回憶起濃濃的母愛時,就會自然地想起孟郊《遊子吟》中的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可以説,沒有源遠流長的經典詩文,就沒有當代漢語的多姿多彩。

3、揭題: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賞析詩歌,在詩歌的海洋裏,暢遊拾貝!揭題:詩海拾貝

第二板塊:學習材料《詩經采薇》,初探詩歌門路

1、解讀詩題

我們先來學習《詩經采薇》(板書:詩經采薇)。“薇”字比較難寫,是什麼偏旁?草字頭跟什麼有關?誰瞭解薇這種植物?你是怎麼知道的?

小結:古時鬧饑荒,糧食匱乏就才薇充飢,因為有了采薇充飢這個生活題材,才有《采薇》這首詩,所以説,生活是詩歌的來源。

大家再觀察題目,中間有個什麼號?間隔號表明什麼?説説對《詩經》的瞭解。(相機出示詩經簡介)

2、把握節奏

剛才我們解讀了詩題(板書:解讀詩題),下面我們要打開課文第100頁, 認真讀這首詩,要求大家讀正確,讀流利。(生自由讀)

這是幾言古體詩啊?哪位同學能大聲地讀出來?(指多名讀)

誰還能讀一讀? 讀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還有一定節奏。

要讀得好應該讀得滿一點,疊詞讀得長一點。聽老師來讀一讀。

這就是詩的節奏,自己試着讀出節奏。(生自己讀)

誰來讀一讀?讀出了節奏。

相信大家都已經掌握了這首詩的節奏,大家一齊來讀讀。

3、領會詩意

讀準了字音,把握了節奏,(板書:把握節奏)該來談談對詩意的領會(板書:領會詩意)。

要理解這首詩有哪些好辦法呢?

(1)藉助了身邊的工具。(2)藉助插圖更易理解,説説從畫中看到了什麼?(3)藉助註釋

請同學們看詩句下面的註釋,一條一條地看,一句一句地讀。看是不是跟課本上的。學習夥伴一樣聰明,會讀懂兩千多年前的詩。(生自學師巡視。)

同學們,我們來交流一下,誰來説,你讀懂了哪句? 誰讀懂了後兩句?

為什麼我來的時候楊柳依依,而回來時卻雨雪霏霏?我們先了解詩的.背景。(課件出示介紹背景資料。)

4、感悟詩情

行軍的戰士,心裏會想些什麼? (板書:感悟詩情)

是啊,歸家心切,路途艱辛,不可言語啊!所以,詩句接下來説:(出示後四句)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哪個字讓你心頭一顫?這兩句是説:(出示意思)沒人知道我們回憶戰友、生我養我的親人,這才是悲哀,一起讀全詩!

小結:讀到現在,我們的腦海中肯定會出現戰士那孤獨的背影。在藝術上,“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稱為詩經中最佳詩句之一。原詩很長,我們今天學的只是節選,有興趣的可以去找出來讀一讀。

5、總結學習方法

大家回顧一下,剛才我們是從哪四個步驟來欣賞這首詩的?詩懂詩題、把握節奏、領會詩意、感悟詩情。

詩經《采薇》的教學設計二

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生掌握詩歌的主題思想,理解戍卒遠別家室、歷久不歸的悽苦心情,詩中流露的保家衞國的自豪感,戍卒急欲回家和繼續在外抗敵的矛盾心。

2).學生能指出起興手法的運用,能説出重章疊唱的藝術手法及其作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本篇為古典詩歌,反覆閲讀,熟讀成誦。

2).聽《采薇》的吟誦音頻,掌握重章疊唱所營造的音樂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理解詩中,戍卒遠別家室、歷久不歸的悽苦心情,把握戍卒王朝強盛的自豪感,對不平等的憤怒,急欲回家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保家衞國的強烈掙扎的矛盾心。

2)理解古今戍邊戰士思家之苦、閨中女子思夫的共同情感。

3)學生能對和平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賦比興、重章疊唱的藝術手法。

2.教學難點

1)把握戍卒遠別家室、歷久不歸的悽苦心情,把握戍卒王朝強盛的自豪感,對不平等的憤怒,急欲回家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保家衞國的強烈掙扎的矛盾心。

2)理解古今戍邊戰士思家之苦、閨中女子思夫的共同情感。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預習:

1聽《采薇》吟誦音頻,並大致能唱,感受其中戍卒的情感變化。

2.思考:我們學過哪些表達類似情感的詩詞,這些詩詞都有什麼共同點?

3.自主選擇其他《詩經》篇目,對其簡要賞析。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已經預習了《采薇》,你喜歡《采薇》嗎?你從中讀出了什麼?

明確:悽苦的思鄉之情

《采薇》是一位久戍思歸的戍卒在回鄉途中吟唱的血淚之歌,是一幅淒涼的物是人非的圖畫。我想,每個同學讀完此詩,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閲讀感受。今天,讓我們一起讀這首詩,再次走進戍卒的內心,感受那份悽苦與淒涼。

二、1——3章,把握重章疊句,感受戍卒遠別家室、歷久不歸的悽苦心情.

1.吟誦1~3章,本詩前三章寫采薇有何作用?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將使用賦、比、興的詩句找出來?

賦: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比興: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2.1~3章的興詠唱的是什麼?“采薇”做什麼?為什麼要采薇?

采薇,採集野生薇菜,戍防戰士所為,糧草不夠,為了生計,辛苦坦然去做,不勉強,也不做作。淒涼的戍邊生活畫面,我們彷彿看到面帶飢色的戍卒一邊在荒野採集野菜,一邊思念着久別的家鄉,屈指計算着返家的日期。

3.1~3章在形式上有什麼特點?這種藝術手法叫什麼?具體賞析。

特點:章與章往往句型重複,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

這三章雖然採用重複的形式來表達同一種情緒,但是作者在字句上略加變化,便更深刻的表現了士卒的內心之苦。痛苦的感情層層遞進。

從“作”到“柔”到“剛”暗示了什麼?

第1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這是寫春天,薇菜剛剛綻出嫩綠的芽尖

第2章: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這是寫夏天,薇菜的葉片肥嫩。

第3章:采薇采薇,薇亦剛止。這是寫秋天,薇菜的葉莖老而粗硬。

從春到秋,一年將盡,何時才能歸家呢?這些意藴都是通過薇菜的變化表達出來的。

時間流逝,不得歸家

4.每章具體描寫思歸之情的是哪幾句?

第1章: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到了年底還回不了家,並抱怨:“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是獫狁害得他有家難歸。

第2章: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他因思鄉而心頭煩悶,好像火燒一樣,而且感到飢渴難耐,還想到:“我駐守的地方不確定,連捎個家信也不可能”。

第3章:眼看已經到了十月,回家還是沒有指望,戍卒不禁發出痛苦的呻吟:“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士卒極其痛苦,可又有誰能寬解呢?顯然隨着戍邊時間的延長,鄉愁也日益深重。

這種反覆吟詠,漸次深入的方式讓讀者一步步走入戍卒的心靈深處,體會他們與日俱增的思鄉之苦。

5.播放《采薇》前三章吟誦,歸納重章疊唱的藝術作用以及1~3章所表現的士卒的思想情感。

藝術作用: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性和感染力;使得思鄉之情更深沉,更加突出主題。

思想情感: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二、第二部分:4——5章。把握保家衞國的自豪感,戍卒急欲回家和繼續在外抗敵的矛盾心態,及歌唱中流露的士卒對不平等的怨恨之情。

1.第4章的比興句是哪一句?由棠棣之花起興,反覆詠唱的是什麼?4——5章寫什麼?讀了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馬匹高大、武器裝備精良。威武的軍容、高昂的士氣、頻繁的戰鬥。具體描述的是戍邊戰事頻繁。

詩人描述軍容威武、士氣高昂、戰鬥頻繁,從中能看出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王朝強盛的自豪感。

“豈敢定居,一日三捷。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保家衞國的責任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急欲回家和繼續抗敵的矛盾掙扎。

沒有寫思歸情愫,但苦澀的情味始終縈繞在詩人的歌聲中。

2.除了起興之外,還有什麼手法?寫出了什麼感情?戎車、四牡、象弭魚服都是描寫的誰?

對比。君子與戍卒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流露出不平等的怨恨之情。

三、6章,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齊讀最後一章,感受其中主人公的心情。

補充資料一:

【資料一】: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劉義慶《世説新語》)

謝公,指謝安。遏,謝玄的字。毛詩,由毛亨、毛萇父子所作的《詩》傳。

【資料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人體物之妙,侔於造化。然皆出於離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觀物亦真。(王國維《文學小言》)

侔,相等。

【資料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王夫之《姜齋詩話》)

1.對王夫之的論斷,有人表示懷疑,認為“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根本沒有“樂”可言,請大家認真思考一下,然後説説你同意哪種觀點,如果是同意寫“樂”的,説出“樂”在何處,如果是同意寫“哀”的,也要説出“哀”在何處,如果有不同於這兩種看法的,也可以談談。

2.談談對“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理解。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戍卒歸途中的艱辛。路途總是那麼遙遠,似乎總也走不到盡頭,他忍着飢渴,掙扎着往前走。在這艱難的歸途上,戍卒回憶起離開故鄉的種種經歷,默默地忍受着內心的苦楚。體會着自己的孤獨,最終他痛苦地吟唱:“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補充資料二:

《渡漢江》(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結束語:讀罷全詩,我們彷彿看見這個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雨雪,沿着泥濘的小路慢慢地走向畫面深處,走向白雪皚皚的遠方。只給我們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一聲幽怨的歎息。

五、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背誦《采薇》,儘可能會吟誦。

2.收集三首徵人思鄉、閨婦思夫詩,並作300字左右的小評

標籤: 采薇 詩經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aiwei/ovmdk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