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口袋鼓起來了更要講文明隨筆

口袋鼓起來了更要講文明隨筆

經常出國的人可能發現,近年來在國外的景點、商店等場所,中文標識越來越常見。

口袋鼓起來了更要講文明隨筆

這次國慶長假我赴英國旅遊,剛抵達倫敦希思羅機場就看到“銀聯”的廣告——“歡迎在英國全部ATM用銀聯卡取現,免貨幣轉換費”。機場的許多免税商店也都有“歡迎使用銀聯卡”的提示,甚至有的店員還能用中文直接交流。在海關退税區的招牌上,有包括中文在內的多種文字對照。

在我遊覽過的大英博物館、温莎古堡、巨石陣、愛丁堡城堡、巨人堤等景點,都可以租借到中文語音導覽器,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丘吉爾莊園、約克大教堂、斯特林城堡等地,購買門票時可獲得摺疊的中文簡介,此舉大大方便了中國遊客對當地名勝古蹟的瞭解。在劍橋康河河畔有一塊白色大石頭,刻着中國著名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詩句,讓到此一遊的中國人直觀感受到了中英兩國的緣分。

當然,在國外見到中文未必都是好事。在英國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巴斯,古羅馬浴場遺址旁的廣場上有個垃圾箱印着繁體中文字樣:“請勿喂海鷗。請把你的垃圾丟入垃圾桶。大家都來保持巴斯的清潔。”我注意到,這個提示只有中文,沒有其他種文字,顯然是針對包括台港澳同胞在內的中國遊客。離約克大教堂不遠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還有這麼一個僅用中文寫的提示:“衞生間只對在本店消費的顧客開放,如需使用,請先在本店消費。”原來店裏的`衞生間是上了密碼鎖的,只有在該店消費後獲得密碼才能進入衞生間。

在國外中文提示增多,無疑是中國綜合國力增強的直觀體現。近年來中國出境遊遊客逐年增加,遊客在境外購買力大幅提升。但是,從國外不同場合的中文標識可以看出,外國人與中國遊客交往的複雜心態——在歡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前來觀光旅遊、購物消費的同時,也提防着少數素質不高的中國人把不良習慣帶到他們那兒去。我想,咱們中國人在口袋漸漸鼓起來的同時,文明素養也要快快跟上,這樣才能真正得到世人發自內心的尊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q7p3k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