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曇鸞的足跡雜文隨筆

曇鸞的足跡雜文隨筆

大自然的懷抱裏留下了無數歷史的蹤跡,讓後人追尋不盡。去年偶然遊了次淨土宗祖庭山西玄中寺,為曇鸞燒掉陶弘景所授十卷長壽仙經《眾憔儀》的故事所吸引,今年決定再去尋覓一下他的足跡。

曇鸞的足跡雜文隨筆

縱觀曇鸞一生,似乎與泰陵有着密切的關係。從唐朝道宣的《繼高僧傳》、迦才的《淨土論》上看:曇鸞的出生地一説在代縣;一説在文水。兩位作者是同時代較知情的僧人,且離曇鸞的時代也不算太遠,古人又很重視人物屬於何方人氏,應該不致有如此差異。在尋訪他曾經結草為庵過的五台山金剛窟、和佛光寺的路上,我推測當時他家裏一定事發生了什麼變故,而從一地遷到了另一地。但一個才十四歲的未成年人,突然決心出家為僧了,是耳濡目染所致?還是動亂年代“高門”裏另有的緣故?就很費人猜想。

出家後的曇鸞一心撲在鑽研各種典藉上,為的是尋找實現存在價值的途徑。但長期的腦力勞動時他在體力上出了問題,在為《大集經》寫註解時,氣疾發作,只得停筆尋醫,有意思的是:他去的地方是文水縣,當時得泰陵故城。即漢、晉的大陵縣(現在文水縣北的武陵村)。一到城東門病就好了,這顯然與他跋涉的運動有關;同時註解難解的《大集經》時,也許他已經懷疑道註解本身的意義,從而引起精神上的憂慮,我想:這些都是導致他過敏性氣管發病的原因。如果對他出生在文水的推測不錯的話,那麼現在他回到了自小適應的環境,所以病也痊癒了。

這場病以及他51歲的.年齡,使他感受到短促而脆弱的生命難以支撐自己完成為脱離輪迴而努力的心願。於是他憑着自己已有的成就,千里迢迢到南北對立的樑朝,不僅折服了博學的梁武帝,還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陶弘景親授的“長命仙經”。然而他與菩提流支見面時,對方對“仙經”竟如此不屑一顧!就這樣“仙經”被曇鸞付之一炬了。因為他已經悟到人生的意義不在長壽,而在於精神的永生,要抱定一種有利社會、人類的基本信念,不為任何惡劣的環境所動搖。1942年日本淨土宗高僧常盤大定,繼26年前發現祖庭玄中寺之後,在抗戰的殊死戰鬥年代,率領道眾來祖庭參拜,反對那場戰爭,大概也是基於這種信念。

北魏孝靜帝非常敬重他,稱他為“神鸞”,並敕住幷州大寺。日本“真宗三國七祖”為:印度龍樹、世親;中國曇鸞、道綽、善導;日本源信、源空。親鸞是源空的弟子,所以他在贊曇鸞時,必然要提到了幷州大巖寺。很多學者認為:“晉祠十六景”的“大寺菏風”在晉祠東二里許,很可能就是“幷州大寺”所在地。從晉祠東沿開化溝進入蒙山腹地,在寺底村找到了大巖寺的下寺開化寺的磚構連理雙塔,就可以向東北遠眺到村民稱之為“大肚巖”的寺廟遺址,正好與“幷州大寺”的方向大致相同,而所謂“幷州大寺”也不可能沒有一個正式的寺名,那麼“大巖寺”無疑就是幷州大寺了,山腰的大佛也與其特徵相符。

曇鸞晚年居玄中寺,並常去介山之陰聚眾清修,玄中寺離那裏也不算太遠,有他傳道的“鸞公巖”。還有一座來歷不明的“曇鸞和尚墓”,因為有明確記載:他入滅於平遙山寺,敕葬於汾西泰陵文谷。平遙城遷址過,平遙山寺當為今文水縣,位於玄中寺“鸞公巖”的中途,應為他經常活動的地方,很可能就是現在僅存殘塔的“梵安寺”前身。有意思的是:今武陵村的“泰陵”,既是他生病時要去的地方;又是他死後的葬地。於他有着特殊的感情聯繫。村西的文倚村,方立天主編的《曇鸞法師傳》説:原名“文峪村”,和以前的文谷水一樣,現在也被稱為了“文峪河”,那裏元代還有“聖壽院”,也許就是他入滅後敕建的“汾西泰陵勝地靈廟”的“文谷”了。從近人羅振玉所藏北齊天寶五年的拓本《敬造太子像銘》中所記名字有:“比丘僧曇鸞”計算,他入滅時已過八十高齡了。“曇鸞和尚墓”可能是另一位曇鸞的墓,也可能使後人將它遷葬於此。

曇鸞把淨土思想從寓宗的地位中分枝出來,開創了獨立的淨土宗,提出了賢愚易修的“易行道”,也就是在自己的心中,要保持一方淨土,而不是把達爾文生物學的適者生存,運用到社會的一切方面來。這種“易行道”到了無知者手裏,雖然不免淺薄,也容易被利用成組織羣眾的工具,但面對“濁世”,主張保持一種正直做人的基本信念,而不是隻看到眼前的利益,或者一味的被環境的壓力牽着鼻子走。只要這種精神不滅,或者就可以説是無量壽了。我想:其目的也就是我們現在説的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了。

標籤: 雜文 隨筆 足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o308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