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説説 >

【精華】師説説課稿範文8篇

【精華】師説説課稿範文8篇

隨着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等相繼進入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在朋友圈發佈説説,用以宣泄自己的情緒,調節心情。朋友圈發什麼樣的説説才受歡迎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師説説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師説説課稿範文8篇

師説説課稿 篇1

各位專家、老師:

大家好!

我是海門中學的物理教師施永華,很高興能就《人造衞星 宇宙速度》一課的教學設計向大家作一彙報。

一、教學設計指導思想

1.順應時代的發展,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信息技術普及的今天,信息素養已成為新世紀每個社會成員必備的基本生存能力。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教師如何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當前學科教學面臨的一個問題。

2.改變學習方式,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改變以教師講授、課堂灌輸為基礎,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的傳統教學模式,向素質教育、創新教育轉變,其關鍵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過去的“教”為中心,向“學”為中心轉變,培養學生自我建構新知識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

網絡信息技術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良好途徑。結合網絡信息技術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我對《人造衞星 宇宙速度》一節內容進行了網絡環境下學科信息化教學的探索。通過引導學生在網上的探究活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通過學科的信息化教學,可以同時實現對學生信息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終身學習,後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方案就是結合網絡信息技術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學為中心”,為在多媒體網絡教室進行的網絡教學而設計,旨在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輔助學生自主、探究、協作學習,培養學生對Internet資料的收集、分析、加工和利用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

(1)知識特點:人造衞星是高一新教材第六章萬有引力定律中的最後一節課的內容,新教材的編排與原教材相比,稍有變動:①由選修內容改編為必修內容;②刪掉了原材料中的“人造衞星的應用”和“航天技術的發展”的內容;③加入了“向不同軌道發射衞星,火箭克服地球引力而做功不同”問題的分析;④把第一宇宙速度v= 的推導放入課後的習題中。新教材針對高一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刪減了部分內容,重點突出了“宇宙速度”的教學,並加強了邏輯的嚴密性。

(2)知識地位:人造衞星是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應用的一個實例,是人類征服自然的見證,體現了知識的力量,是學生學習瞭解現代科技知識的一個極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紹了人造衞星中一些基本理論,更是在其中滲透了很多研究實際物理問題的物理方法。因此,本節課是“萬有引力定律”中的重點內容,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研究天體物理問題的理論基礎。

(3)教學內容在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教材中,具有很大的侷限性,而且“人造衞星”是一個動態的知識體系,是隨時間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而教材內容在這一方面又是相對陳舊、滯後的。如果在網絡環境下將這節課進行信息化的教學設計,開放的網絡資源不僅會極大的豐富教學內容,還可輕鬆實現跨學科的知識交融,便於學生建立立體的知識框架,同時保證了教學內容與學科發展的同步。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導. (2)運行速率與軌道半徑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運行速率與軌道半徑之間的關係

3.教學對象分析

通過本章前面幾節內容的學習,學生對處理萬有引力有關問題已有了較好的基礎,而且學生經過初中和高中的信息技術學習,大多數都掌握了在網上查找資料,下載資料,發佈文章,在BBS留言等方法,這些為本節課學生在網上自主學習奠定了基礎。

4.教學目標確立

(1)知識目標

①瞭解人造衞星的有關知識;

②知道三個宇宙速度的含義,會推導第一宇宙速度;

③瞭解同步衞星的運行週期和軌道半徑;

④知道人造衞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等航天器進入軌道後,其中物體發生失重現象的原因。

(2)能力目標

① 通過用萬有引力定律推導第一宇宙速度,逐步提高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②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

③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①樹立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觀念,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培養科學的民主意識;

②通過學習我國衞星技術的發展情況,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③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4)發展目標

力求加強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利用網絡進行終身學習的意識。

5.教和學的方法

應用網絡信息技術,採用資源式、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開放的互聯網上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會利用資源進行學習、學會在數字化情境中進行自主發現的學習、學會利用網絡通訊工具進行協商交流,合作討論式的學習、學會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創作平台,進行實踐創造的學習。

三、網絡教學環境設計

1.提供—人一機的網絡教學環境,含Internet、Intranet和教學控制系統;

2.利用Frontpage製作網頁型課件《人造衞星 宇宙速度,其交互性強,瀏覽方便,軟件容量小,便於網上交流。

3.課件中設制“課前導學”“課堂在線”“網上測試”“開闊視野”“討論區”“E—mai答疑”等欄目。

四、教學過程設計 (見下表)

活動程序 教師活動(主導地位) 學生活動(主體地位)

情景導入 在科學技術欠發達的古代,“嫦娥奔月”只能是美麗的傳説;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從而開創了人類的航天新紀元;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艘“東方號”載入飛船 ,揭開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序幕;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的登陸艙降落在月球附近的靜海區,首次實現了人類登上月球的理想……人類進入了航天時代。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人造地球衞星方面的基本知識。 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和提出的一些問題進入網站,激發自己求知慾。

自主探究

交流協作 1.提出學習目標

2.教學控制系統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在“討論”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指導。

3.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必要的個別指導,這種指導有的是操作性的或技術性的;有的則是對學生的思維以啟迪或點撥。 1.明確學習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2.對照學習目標和教師提出的問題,瀏覽相關網頁,查尋有關資料。

3.遇到疑問,通過論壇及時與其他同學討淪,或與教師進行在線交流。

4.通過自學、討淪,形成自己的觀點,並能用小論文、圖片等形式呈現自己的觀點。

教學評價

(評價原則:自主性,綜合性,多向性,全程性

緯度:情感、能力、協作合作、操作技能) 藉助於網絡總結學生答題情況,並對學生問題較集中的題目,進行適當的提示或評 通過“在線自測”系統來進行自我測評,瞭解自己課堂學習效率如何,有疑問的可以通過“討論區”或“E—mai答疑”討論或請教老師。

總結建構

佈置作業 根據學生自學、討論及成果展示情況,引導學生總結知識結構體系,建構知識框架;佈置作業(查閲網絡資源,完成有關練習) 在教師的引導下,梳理知識結構,構建知識網絡;完成課後作業。

五、教學設計體會

應用網絡信息技術和資源,進行信息化的教學,有以下幾點優勢:

1.拓展教材內容,增加教學容量,實現跨學科的知識交融

互聯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不僅有效地拓展了教材內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教學內容具有時代性,與學科發展保持同步,且能輕鬆實現跨學科的知識交融,本節課就融人了化學、地理、社會、人文等學科的相關知識。

2.提高學習興趣,突出自主學習

強化個性絡的魅力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參與學習,並在收集、處理、交流信息的過程中,逐步提高了歸納、總結、分析、表述、應用等多種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進行的思考,學習的動機、效率及學習的愉悦感均得到增強。並從班級教學向小組教學轉變,改變了以前那種全體學生都學習相同內容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的教學。

3.改變知識傳播渠道,促進教師職能的轉變

以往學生的知識來源於教材、教師,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而且教師是知識的壟斷者和傳播者。在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知識來源於開放的互聯網,教師的職能也發生了轉變,教師在教學中更多的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幫助者、諮詢者和學習夥伴。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平等協作的關係,這也為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奠定了基礎。

總而言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有四個:

1.學生在課堂中佔主體地位。

2.網絡成為輔助學習的主要認知工具和組織課堂活動的基本平台。

3.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習資料的提供者和學習過程的組織者。

4.由於每個環節都在網絡環境中實現,所以該課程同樣適用於遠程教學。

師説説課稿 篇2

各位老師:

你們好!我説課的題目是《硫酸》,它是高一化學必修本第六章第三節第一課時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程序五個方面來説明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設想。

本節的內容是硫酸的性質和用途,硫酸的性質貫穿於元素化合物的教學過程,通過本節教學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酸的通性,認識濃硫酸的強氧化性,本節對學習其它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起着輔墊作用。

學生已初步認識硫酸的性質,但對濃硫酸的特性並不瞭解,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教學大綱和素質教育要求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硫酸的性質,尤其是濃硫酸的特性,瞭解硫酸的重要用途。

能力目標: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

教育目標:

通過掌握濃硫酸性質差異,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量變引起質變規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特點,把濃硫酸的特性定為教學重點,從知識本身看,濃硫酸的強氧化性是本節的難點,從學生能力看,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反應本質,有一定困難,所以把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定為本節教學難點。

我是這樣處理教材的:創設教學情境,引入新課,複習初中學過的硫酸性質,引出教學重點,通過啟發、實驗探索掌握濃硫酸的特性,突出重點。在實驗基礎上進行引導、分析實驗現象,認識反應本質,突破教學難點,這節課藉助於演示實驗和計算機動畫模擬,目的是加深學生對濃硫酸脱水性、強氧化性的理解。

為了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我採用了實驗探索法。運用了演示實驗、錄像、投影和計算機等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感性認識。

從常規角度看,一節好的化學課應該是“結構好、引入好、問題好、實驗好、語言好”,並且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本節課就是按以上要求設計的。

首先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情趣,引入新課。放一段錄像,內容:硫酸在化工生產中的地位,“酸雨”的形成及對環境污染,告訴學生要知其中緣由,就要認真學習今天上課的內容。

新課教學:分三步

第一步:通過複習討論,使學生明確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讓學生歸納總結稀硫酸的性質,設疑:稀硫酸為什麼具有酸的通性?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硫酸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電離生成氫離子。

第二步:主導思想是做好演示實驗,掌握濃硫酸的特性,分析反應實質,深入認識濃硫酸的強氧化性。

設問:濃硫酸和稀硫酸在發生上有什麼差異?指出:濃硫酸不僅具有酸的通性,還具有自己的特性。轉入本節這重點。

設問:實驗室常用濃硫酸乾燥氣體,利用濃硫酸什麼性質?引導學生得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對濃硫酸的脱水性,通過[實驗6-3]和[實驗6-4]:濃硫酸與紙屑、棉花、木屑、蔗糖的作用,由學生完成實驗,目的是強化學生對實驗基本操作,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實驗的興趣,增強實驗能見度,實驗後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認識反應本質,掌握濃硫酸的脱水性原因。

教師根據蔗糖炭化現象,引出濃硫酸的強氧化性,這是本節的難點,我採用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分析,突破教學難點。設問:稀硫酸與銅不反應,那麼濃硫酸遇到這些物質會有什麼變化?師生共同提出實驗方案,由教師演示銅與濃硫酸的反應,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組織討論:為什麼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跟銅反應?引導學生從實驗現象分析反應產物,寫出化學方程式,並從化合價變化上分析此反應屬於氧化-還原反應,得出濃硫酸具有氧化性,並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得出:濃硫酸可氧化大多數金屬。由計算機模擬動畫得出:濃硫酸可氧化某些非金屬。通過設疑:實驗室為什麼不用濃硫酸製取及乾燥硫化氫氧化,引導得出:可氧化某些還原性物質。師生共同總結濃硫酸特性,比較濃、稀硫酸的發生差異,説明事物量變引起質變規律。

第三步:安排時間讓學生自學硫酸用途,並佈置課後通過網絡查閲相關資料,讓學生通過自我努力,自我獲取知識,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圍繞本節重點、難點安排以下習題,將本節知識進行拓展、遷移。

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內容,教師深化補充。

板書採用條款式,使知識系統化、直觀化、清晰化,便於理解和記憶。

師説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要點:

第一,浮力;第二,物體的浮沉;第三,浮力產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對浮力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小學自然課和生活經驗中已經熟悉浮起的物體受到浮力並結合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的研究為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

3、教學目的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對這一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知道什麼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繹推理能力等。還要培養學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實踐觀點的教育。

4、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浮力概念貫穿本章始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繫,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對物體浮沉和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於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也是這節課的重點,這是素質教育對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學生分析

任教班級屬農村中學,多數學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5歲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託,可以藉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方法

這節課可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演示實驗、講授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體現以教師

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從實驗數據總結出結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教學程序

教學中要以瞭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學源於思,思源於疑,一上課便以課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講授新課:

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這節課主要採用實驗的方法來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將書中圖12-2這個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探索實驗,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為了使學生能認識到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託的力,這裏我增加設計一個用手託石塊使彈簧秤示數減小這樣一個隨堂小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概括總結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從日常生活和常見的自然現象中舉例説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在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這個重、難點時,日常生活中一些錯誤的經驗或思維定勢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模糊的觀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體下沉,輕的物體上浮"。這裏可以演示一個小實驗:一根小鐵釘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塊在水中會上浮,大木塊顯然比小鐵釘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學這時會提出小鐵釘下沉是因為鐵的密度大。教師可再演示一個小實驗:一個廢牙膏殼密度沒有變,空心時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團後在水中會下沉。説明密度也不是決定浮沉的條件。這樣經過演示,討論和分析,糾正了錯誤觀點,引導學生從運動和力的關係角度來討論物體的浮沉條件,對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係,根據二力合成知識,由學生討論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

這時強調物體上浮、下沉是運動過程,此時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結果是沉到液體底部,上浮的結果是浮出液麪,最後漂浮在液麪。並再演示一下浸沒在水中的木頭的上浮過程,以加深印象。漂浮與懸浮的共同點都是浮力等於重力,容易使學生產生“物體的漂浮與懸浮是一回事或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的錯誤觀點,這時我用一個乒乓球和一個空心金屬球投入水中分別演示漂浮與懸浮實驗。使學生直觀比較出漂浮是物體浮在液麪的平衡狀態,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懸浮是物體浸沒在液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整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強調同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產生的原因這又是一個重、難點。這時可請同學回顧做過的一箇舊實驗:六個面紮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體,當它浸沒在水中時,六個面的橡皮膜均向內凹進,而且前後左右面凹進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進的程度要大。引導學生密切聯繫原有的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係,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識,通過由淺入深分層次的分析,把突破難點的過程變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理解應用的過程,變成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過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浮力等於物體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最後再用如下演示實驗加以驗證:

(1) 將石蠟投入裝水的燒杯中,觀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將石蠟放在另一燒杯底使其和杯底緊密接觸,沿杯壁緩慢注水觀察其是否上浮從而通過實驗證明前面理論分析得到的結論。並指出這也是物理學研究的方法: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達到從小培養學生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的目的。至此,教材內容已經講授完畢,浮力作為同學們新認識的一種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瞭。

根據農村學校學生情況,我繼續引導同學們思考課文後的"想想議議",由此引入對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學生經過合理猜想,討論,設計出探索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方案。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沒後深度改變無關。受時間、器材限制,浮力大小與物體本身密度、形狀等因素無關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説明。這樣就為下一節學習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懸念,作好鋪墊,同時也有利於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3、反饋和鞏固: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所以反饋和鞏固主要留待課後完成。如果課堂上有剩餘時間,可請同學回顧板書內容,歸納出通過本節課學到的三種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稱量法,為下一節課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作準備。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懸浮和漂浮的區別。三是求壓力差法,指出這是浮力大小的決定式。

4、板書設計 :

第一節:浮力

1、 什麼是浮力

2、物體的浮沉(1)下沉:F浮<G

(2)上浮:F浮>G

(3)懸浮:F浮=G

(4)漂浮:F浮=G--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

3、浮力產生的原因

5、佈置作業:1、2、3、4、5

師説説課稿 篇4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角平分線的性質是全等三角形知識的運用和延續,它為後面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了一種新的更為簡單的證明方法。本節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讓學生動手探究角的平分線的畫法;第二課時主要探究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簡單應用。本節課是第二課時的內容,它不僅為學生動手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時也讓學生學習了怎樣從實際問題中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2 、重、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掌握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本節的難點是對角平分線

性質和判定的準確理解。

二、目標分析

(1) 知識與技能:掌握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並會運用它們解決實際

問題。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經歷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演繹推理的過程,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情感與態度:經歷對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的探索過程,發展應用

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及嚴謹的科學態度。

三、 教法、學法分析

針對八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心理特徵,本節課設計了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問題情景,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搭建平台;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將採用動手操作、觀察、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真正體現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

四 、過程分析

師説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説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19-20頁的例1以及練習五中的第1~3題。

2.教材簡析: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這一節內容。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寫法、意義與加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祛,這是本節課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3.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2)會讀寫乘法算式。(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義。

4.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是本節課的重點;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其中識別相同加數是本節課的關鍵。

二、説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教學設計從四導入手,導入新課、導學新知、導練、導總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着帶路人嚮導作用,學生困惑時給予啟發,阻塞時給予點撥,上台階時給予鋪墊。攀登時,給予鼓勁。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地發現新知,探究新知。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一、聯繫實際,設疑導新。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本節課一開始從生活實例引入,讓學生看圖,聽錄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況。這樣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興趣。然後設疑,問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這種困難?”讓學生產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從而導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為探求新知創下良好的開端。

二、由"扶"到"放",導學探究

葉聖陶先生曾説:”當教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師生共同擺紅花,教師指導寫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第三個層次是學生看圖説留意,獨立寫乘法算式: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先由教師指導寫算式的方法,然後讓學生小組交流小結寫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數",到運用"一看、二數"的方法讓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教師始終處於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比較到動口説一説,概括出乘法的含義,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展。

3.合理設計練習導練,強化新知。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覆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本節課的練習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基本練習,是讓學生看圖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並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綜合練習。形式上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徵,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師説課,標籤:二年級數學説課稿,小學數學説課稿,

4.指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新課後,教師引導學生對新課前提出的那幾個學習目標進行總結,這種總結既有知識的總結,又有學習方法的總結。這樣由新課開始想學什麼到結束時回憶總結學會什麼,這種做法,對整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的目標意識,有利於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

1.複習鋪墊,孕伏新知,設疑導新。

(1)讓學生看圖,聽錄音,從本班具體捐款的事實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況,產生下列三道連加的算式:2十2十2=6,3+3+3+3=12,5+5+5+5+5+5=30

(2)師:剛才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

從中揭示知識生長點,為認識乘法作知識遷移。

(3)導新:有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學們想不想學?這種方法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揭示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2.引導探究,掌握新知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讓學生説説你想學什麼?從而揭示學習目標。這樣,既增強學生的學習目標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學例1

通過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具體採用以下模式:

動手操作、敍述圖意(感知階段)——列加法算式,觀察説出加數的特點(建立表象)——寫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師生共同擺紅花,師指導寫乘法算式。

(2)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

(3)學生看圖説圖意,獨立寫乘法算式。

(4)分析比較,揭示本質。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黑板上的板書:

用加法算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讓學生看一看這三道算式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讓學生比一比這兩種算式,哪一種比較簡便?

(3)讓學生説一説"求幾個

師説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師説》的第一課時。《師説》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的散文名篇。千古傳誦,闡發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他,力舉復興“古文”的大旗,一反六朝以來浮靡文風的影響,以自己的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促進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為唐代散文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初中,我們學過他的一篇文章《馬説》,借千里馬難遇伯樂,來比喻賢才難遇知己,難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憤懣之情發揮得無餘,富有現實意義。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他的一篇著名的論説文——《師説》。

高中語文新課標強調學生應在“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方面獲得發展,同時要注重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據此我從語文課程和學生的特點出發設計了《師説》一課的的教學方案,現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等方面作如下説明。

一、説教材

1.教材的特點及在本單元的地位

課文的特點及地位

《師説》是魯人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對於剛入高中的學生來説具有教育意義。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提倡質樸的文風,注重反映真實的社會人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師説》正是韓愈反對駢文浮靡文風的創作實踐的代表之作。本文的文言現象比較典型,而且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因而指導學生學好本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中對學生“具有初步文學鑑賞能力和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A. [知識和能力目標]

通過點撥、歸納,使學生積累重要的文言知識,記誦積澱。瞭解“説”這種文體的特點;積累“師、傳、道、受”等12個常用文言實詞和“之、其”這兩個常用的虛詞;兩個通假字;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常見的文言句式。

B. [過程與方法目標]

掌握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閲讀能力,培養文言文的記誦能力。

C. [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初步感悟本文的語言美、思想美,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以上教學目標定位於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和記誦積累,重視欣賞文本而輕篇章的瑣屑分析。我認為,語文教學要教出語文獨特的美感來,教師要敢於根據自己的理解教課文,要善於品味教材,因此我在品味《師説》時品出了本文的“三美”(本教案後面附的全文教學構想中可以看到三美包括的具體內容),期待在教學活動中和學生共同品嚐。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本文的論證方法,通過學生質疑、討論和教師的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使語文課堂更具開放性。針對本篇文言現象比較典型,且本篇為教材規定背誦篇目,

我將該文教學重點確定為:掌握常見的文言詞語,文言文法及熟讀背誦課文。

二、説教法

教法的選擇是要看對象的,本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根據本課的教材特點及相應的教學目標,結合所教學生的基礎實際,我採用以下方法教學:

1.教師範讀,學生誦讀,整體感知的教學方法: ........

2.介紹歸納整理相關知識點的方法,點撥詞句,幫助學生學會積累文言詞語,培養學生髮........

現文言現象的能力。

三、説學法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存在着一種不好的現象,就是,教師搞“填鴨式”教學,學生被動接受。對文言文學習,學生無所謂主動觀念,對文言文學習也是望而生畏,不敢學,不願意學。文言文學習停留在一種教師單邊進行的層面上。文言文教學成為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瓶頸。

新教材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要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制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A.運用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B.參照註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C.指導學生正確的誦讀,指導學生運用意義記誦法,理解性的記憶,實現誦讀與背誦目標。

四、説教學過程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學情出發,首先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注意高視角、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再循序漸進進行教學;第二,.......

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的培養、因材施教。

其次採取如下方法:第一,充分預習。印發資料,包括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文體介........

紹,讓學生對本篇有一定的瞭解。

第二、分解重點、難點。本課擬分三課時進行。

第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的內容確立課型。

第一課時:串講和點撥,以誦讀和字詞積累為主;

第二課時:討論和分析,歸納文言詞語用法,理解本篇的寫法;

第三課時:閲讀鑑賞,熟讀成誦,擴展閲讀,學會知識的遷移。

為加大課堂容量和訓練密度,藉助微機等輔助教學手段。

師説説課稿 篇7

【説教材】

《我是什麼》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敍述方式,並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出的不同狀態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弊。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係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點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水的變化;水的形態;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

【説理念】

本課設計遵循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激發學生興趣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讓每個人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力求採用自主、合作地學習方式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相互啟發,拓展思路,分享學習之樂。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中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變“被動地學”為“主動地學”。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重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一課時可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説目標】

1. 學會10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

2. 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會用“温和”説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雲、雨、雹子和雪;瞭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教育學生愛護水資源,保護水資源。

4.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瞭解水的三態變化。

【説教法】

低年級閲讀教學應把詞句訓練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主、合作的精神。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三種教法:

1. 直觀演示法。

通過生生互動演示、師生互動演示,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參與訓練,激活思維,讀懂課文的詞句。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這節課,我製作了優秀的課件,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是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3. 鼓勵欣賞法。

在小組中、班集體中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學習的信心。

【説學法】

1. 自主學習法。

2. 合作學習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以上兩種學法的指導。通過教師

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説、讀、問、評、議等去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並根據閲讀教學的特點,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説教學】

在此基礎上,第一課時充分利用互動的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研讀全文。

一、巧設懸念,初步感知。

由師生互相介紹自己,引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誰,可是有個小朋友卻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幫他猜猜好嗎”?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迫切地想知道謎底。緊接着,教師範讀課文,學生積極地開動腦筋,猜出謎底就是“水”。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説説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2. 你喜歡這篇課文嗎?將你最感興趣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3. 全班交流,教師隨機指導認讀生字、新詞。

此環節是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交流,整體感知課文,達到生生互動。

三、師生合作,小組研讀全文。

1. 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向別的小組同學提問。但是,你必須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這個答案必須在書上。

2. 學生自由讀課文,準備問題。

3. 小組交流問題。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仔細地讀每一句話,精心地設計問題。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集思廣益,完善問題,進一步達到生生互動。

4. 學生一問一答,教師根據學生問題隨機重點指導。

教師通過本課的三種教法,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如:利用直觀演示法理解關聯詞“一……就……”;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區別“落下來、打下來、飄下來”,理解“暴躁”等詞語;通過想象和聯繫生活實際,學會用“温和”説話。並將鼓勵欣賞法貫穿始終,如:你聽得真仔細;如果你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

在這一環節中,從始至終教師在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充分體現了小組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師為主導,生為主體。

5. 梳理全文,完善板書。

6. 學到這裏,你還想了解哪些課文裏沒有的有關水的知識呢?學生自由提問。

此環節,教師並不急於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將問題延伸到課外,並教給學生尋找答案的方法,達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擴展練習。

出示三項作業,學生任選其一。

1. 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舉例子説説,再寫下來。

2. 收集有關水對人類所做的貢獻和帶來災害的資料。

3. 説説人類想出了哪些辦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你還有別的辦法嗎?

學生在學習上是有所差異的,此選擇性作業涉及到“説”、“寫”、“收集”三方面,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説效果】

按照上述教學方法施教,應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通過生生互動自己就可以解決,對於學生的難點則需通過小組互動和師生互動來解決。

師説説課稿 篇8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師説》的第一課時。高中語文新課標強調學生應在“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方面獲得發展,同時要注重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據此我從語文課程和學生的特點出發設計了《師説》一課的的教學方案,現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板書、教學反思等方面作如下説明。。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的特點及地位

《師説》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所選文章均為唐代散文,在單元説明中編者就指出,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提倡質樸的文風,注重反映真實的社會人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師説》正是韓愈反對駢文浮靡文風的創作實踐的代表之作。本文的文言現象比較典型,而且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因而指導學生學好本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①通過點撥、歸納,使學生積累重要的文言知識,記誦積澱。

②初步感悟本文的語言美、思想美。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質疑、討論和教師的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使語文課堂更具開放性。

[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通過感知文本和課堂探究,使學生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以上教學目標定位於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和記誦積累,重視欣賞文本而輕篇章的瑣屑分析。我認為,語文教學要教出語文獨特的美感來,教師要敢於根據自己的理解教課文,要善於品味教材,因此我在品味《師説》時品出了本文的“三美”(本教案後面附的全文教學構想中可以看到三美包括的具體內容),期待在教學活動中和學生共同品嚐。

3。教學重點和難點

①教學重點:品味感知,欣賞積累

②教學難點:積累文言知識

二、學生狀況

處於高一下期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閲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高中階段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始終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而學生目前對文言文的學習還存有不同程度的畏難情緒,有很多學生對文言文都不感興趣,所以,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現狀開展教學活動。

三、學法指導

① 誦讀法

本課時第二個環節安排了聽錄音範讀和師生齊讀。在進行名句賞析和第一段的賞析時都運用了此法。

②提問法

這是打破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質疑。本課時在進行第一段賞析時就讓學生採取自編問題的方式解讀課文,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③討論法

在本課時的第五個環節中特地安排了學生的討論活動,讓學生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以上主要介紹了本課時運用的三種方法,其次還運用了圈點法、練習法等常用學習方法,這裏就不作介紹了。

四、教法運用

①情境教學法

無論是自然美還是社會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對美的強烈感受和盡情想象,不能領略作者的情懷。在本課時的第一個環節——導入設計中,本人就通過兩個小故事把學生導入到《師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氛圍中,引導學生去感知《師説》一文中的思想美。

②點撥法

在本課時賞鑑名言的環節中學生進行翻譯時,教師需適時針對關鍵詞語、句式進行點撥排除障礙。在學生就能者為師的觀點展開討論時教師一樣要點擊要害,啟發學生思維。

③歸納法

從高一上學期開始,我一直注重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既便於記憶,又便於運用。例如《師説》第一課時講解古今異義詞便運用了歸納法。

五、教學程序分析

(一)導入設計:(5分鐘)

1。導語(由名人和老師的故事引入):人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一個沒有教師、沒有知識的社會,不過是一片貧瘠的荒漠。在中國歷史上,凡見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無不重視教育,尊重教師。下面請聽兩個小故事:

①程門立雪(內容略)

②秦始皇拜荊條(內容略)

古人云:“三教聖人,莫不有師;千古帝王,莫不有師。”《禮記·學記》中指出:“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之敬學。”意為:教師受到社會普遍尊敬之後,教育才能得到重視,教育得到重視後人們才懂得努力學習。三者的關係互為前提。教師受到尊重意味着人們重視教育,人們接受教育就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會重視學習,尊敬老師。如此良性循環,古人對其認識是相當深刻的。那麼我們作為今人,又該如何認識呢?今天,我們來看看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韓愈當年對我們説了些什麼?希望每位同學在學了《師説》之後都能重新思考,在自己該如何尊師重學的問題上用行動作出最正確的回答!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3分鐘)

1。作者簡介:

韓愈,河南河陽(今孟縣) 人,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任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文,又稱韓文公。在文學上,他提出“文以載道”“ 文道合一”的觀點,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

主張學古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認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與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倡導者,被列於“唐宋八大家”之首。

2。寫作背景簡介: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師説》寫於公元802年,是作者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韓愈寫本文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説:“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可用投影形式將其原文介紹給學生)由此可見,韓愈針對當時的弊俗寫了此文,在那個時代,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韓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不平則鳴,勇氣可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著名的文章《師説》。

(三)朗讀正音,初步感知(8分鐘)

1。聽配樂示範朗讀,然後老師強調讀準下列字音。(字音可用課件展示) 句讀.du 無長.zhǎng無少 或不.fǒu焉 近諛.yú 郯.tán子 萇.cháng 弘 老聃.dān 蟠.pán 經傳.zhuàn 貽.yí之

2。 師生一起朗讀。

(四)點睛名言,鑑賞語言(5分鐘)

1。要求學生找出在學習本文之前似乎聽説過的出自本文的名言。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2。學生試着翻譯名言並背誦。

(五)總結本文的重要古今異義詞(3分鐘)(通過做課堂練習題的形式解決,要求學生結合註釋口頭搶答,然後在書上做重點標記即可。)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意思:

1。古之學者必有師 ..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

3。吾從而師之 ..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

5。今之眾人 ..

6。小學而大遺 ..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

8。句讀之不知 ..

1。學生先齊聲朗讀本段一遍。

2。由學生針對第一段的七句話自編簡答題領會文章內容。

(1)教師示例:針對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可以提問:“老師的作用是什麼?”

(2)要求:①要使所問答案與我們劃定的課文語句一致;②問題要有啟示性;③題目的文字要簡練。

(3)在前面學生活動的基礎上總結第一段的主要內容: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

教師的作用:“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從師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學者必有師”。

擇師的標準:“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老師點睛本段重要實詞、虛詞和句式

(1)重要實、虛詞:師、道、受、乎、也(明確在本段中的意義和用法)

(2)重點句式: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此句判斷格式為:“??者,??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此句判斷格式為:“??也”)

4。關於能者為師的討論

作者在本段中總結出擇師的標準是“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你怎麼看待作者提出的能者為師的這個觀點?請自由討論,各抒己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huoshuo/w900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