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好文 >

讀海底兩萬裏的收穫

讀海底兩萬裏的收穫

讀海底兩萬裏的收穫1

海浪滔天,波浪滔滔,這既驚險又刺激的海底世界,讓我感到非常緊張。那是1866年海上發生的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怪事。事情是這樣的,不久以前幾艘大船在海上碰見了一個“龐然大物”,形狀很像紡錘,身體細長,有時發磷光,它的體積比鯨魚還大,並且行動起來速度也快,這個東西就連科學家也不知道它是什麼。儘管海底有多麼驚險,但在它的深處還是非常美麗的。陽光以相當傾斜的角度投射在海面上,經過折射以後產生分解,照在海底的花、石、植物、貝殼、珊瑚上面,在其邊緣顯現出七種不同的顏色。這些有濃有淡的顏色錯綜交織,簡直就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

讀海底兩萬裏的收穫

讀海底兩萬裏的收穫2

當我從媽媽手中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對它充滿了期待,看着內容簡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打開它。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看到了一個奇特的海洋世界的生物,看到了海底的神奇,作者的字裏行間透露着對海底世界的痴迷。書中的主人翁阿龍納斯在不幸落水後被“囚於”“鸚鵡螺號”,但事實並不像他想的那樣糟糕。因為他遇到了尼摩船長,一個同樣對海底世界痴迷和熱愛的人。尼摩船長可以説是一個神祕莫測的人,他對海底世界的瞭解遠遠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出來的,他帶領我瞭解了海底的生物,讓我知道了海底是一個物產豐富的世界。同樣尼摩船長也非常善良,寬容,在危難之時會想着別人。

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裏》值得一讀,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噢!

讀海底兩萬裏的收穫3

凡爾納在作品是我所十分喜愛的。之前看過他寫的《神祕島》,給我的感覺十分震撼。他描寫的場景和人物的生活真可以用“栩栩如生”來形容,誰能想到這是純粹的科幻小説呢?《海底兩萬裏》是他的三部曲第二部,風格和我兒時看的《神祕島》非常相象。這本科幻小説講述的故事真可謂是大膽至極。凡爾納以第一人稱寫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和僕人康賽爾、加拿大人尼德·蘭誤進“鸚鵡螺”號後的種種經歷。儘管凡爾納沒有下過海,但是在他的文章裏絲毫看不見虛偽的痕跡,反而真實又驚險的冒險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凡爾納是個聰明的人,也許有人説他是賣弄知識,可他的確是很富有智慧地將許多科學知識結合到了文中,細細看來竟然涉及了許多領域。比如生物學、氣象學、物理學、化學等等。由此可見,他能把海底世界寫得如此生動和美麗也是不足為奇的了。

我很喜歡和佩服《海底兩萬裏》的原因是它有眾多的知音。現在的中小學生都很前衞,不太喜歡看傳統的名著,也包括我,對於語文新課標推薦的小説、古文我不僅都不喜歡,而且是有點厭惡情緒的。這些所謂的名家之筆在我看來是無聊之至,有很多語句是前後不通,大有賣弄文采之嫌。可是《海底兩萬裏》不一樣,它雖然是語文新課標的推薦書目,又是一部本身非常棒的作品。它的風格可以跟當代風靡全球的`《冒險小虎隊》、《雞皮疙瘩》書系想媲美。一本寫於八十年代的外國作品等在當代仍然有那麼多的知音,這的確是非常了不起的。

撇開別的不談,就來説説內容情節吧!開頭小説就讓我走進了它所描述的世界,什麼飛逝的巨礁啊、巨大的怪物啊,都讓我看了刺激不已。法國人阿龍納斯、康塞爾及捕鯨手尼德·蘭進入神祕的“鸚鵡螺”號之後,和尼摩船長一起在海底作類似的環球旅行。海底的世界非常美妙,我記得“海底森林”那一章,雖然沒有真正的樹木,但是海里柔軟的珊瑚礁讓我極為享受,閉上眼睛似乎也能看見那飄動的海底生物。而文章也不失驚險,其中在南極被困冰下的缺氧經歷寫得最為精彩。幾個人在海底無法呼吸到新鮮的氧氣,對缺氧症狀的描寫讓我都不禁感到難受,開始大口大口地呼吸氧氣,也讓我由衷感歎:人能活着,真好!

雖然文章的結尾讓我有些恍惚,但我是真地沉浸在這部優秀的作品中了。其實我覺得文章中的人沒有明顯的好壞之分,包括尼摩船長。尼摩船長可以説是一個傳奇人物,他自己隱瞞了全世界造成了性能非凡的“鸚鵡螺”號,並和着那麼多忠心耿耿的水手們在海底探險,這並非是常人能夠完成的。也許他的思想有些扭曲,他的做法有些偏激,他的行為是在逃避。但是他仍然是位勇士,是位尊重大自然的勇士。他的消失也是悽美的,讓我看後感覺鼻子也是酸酸的。

無論如何,這次在書中的勇敢者的探險讓我深深熱愛上了浩瀚的海洋,讓我更加明白了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haowen/g40y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