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端午粽子作文十篇

端午粽子作文十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粽子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粽子作文十篇

端午粽子作文 篇1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在粽葉飄香的端午節裏,我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包粽子。

上課了,老師説要上一節不一樣的作文課,我們都很好奇,會是什麼樣的呢?老師也不賣關子,直接告訴我們,今天我們來包粽子。對於一次粽子沒包過的我更是心裏一陣激動。

老師為我們準備好了原材料,有翡翠般的粽葉、珍珠白的糯米、暗紅色的蜜棗、香甜的葡萄乾。老師把包粽子的方法告訴我們,我們便開始自由創意了。

我本想先把粽葉捲成圓錐形,可粽葉根本不聽我的話,想讓它轉個身,它非得拗在那裏不願和另一端合作組成圓錐形,經過我多次的“撮合”,它終於肯扭過去了,但這個調皮的圓錐形不僅漏米還漏水,仔細一看,原來圓錐底部有個小洞。沒辦法,我只好把所有的食材都倒了出來,又把兩邊粽葉向中心緊了緊,這才不露米了。接着,我把上面的粽葉折下去,再把兩邊多餘的粽葉捏下去,最後,把多出來的粽葉向一邊折去,哈哈,一個完美的三角形出現了。再看其他同學,不是折不成三角形,就是漏了一堆米,我暗暗誇了自己一句“天才!”,就哼着小曲用麻繩纏起來粽子來,但是繩子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像一隻小泥鰍一樣在我的手中活蹦亂跳,就是不乖乖地呆在粽子上,直接導致了“完美的三角形”許多的“bug”,時不時的還會鬆開。

千辛萬苦,我的粽子終於下鍋了,想一想那味道我的口水就“直流三千尺”,好了好了,不説了,我要等待粽子出鍋了。

端午粽子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家,我也體驗了端午節包粽子的傳統習俗。

我們先拿出一疊曬乾的粽葉,量取足量的糯米,赤豆作為主要原材料。然後,我們先燒一大鍋開水,水開後把幹粽葉放進去煮,大概過了八九分鐘的樣子,粽葉的香味從鍋子裏飄了出來,奶奶説有香味出來就可以了,她立刻把剛煮好的粽葉撈了起來。接着奶奶教我把盛鬥裏的糯米和赤豆攪拌均勻,接着,我們就要去小溪洗粽葉和糯米了。

我們去小溪洗好了粽葉和糯米,接着就開始包粽子。我先拿兩片粽葉疊在一起,向裏一攏,做出了一個“碗”的造型,往裏面填上洗好的糯米。再把這個“碗”的“碗沿”用一隻手稍微攏進去一點,再用另一隻手把其它多出來的粽葉給蓋在上面,捏緊,最後,用細繩子捆上幾圈,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可別小看包粽子這幾個動作,説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可不容易。我包第一個粽子,到最後一步的時候,剛要捆起來,可是糯米一股腦兒地漏了出來,沒辦法,只好拆了重包。第二次包粽子的時候,剛要把多出的葉子蓋好,可是怎麼也蓋不上,原來是糯米放太多了,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將多出來的糯米給挑掉,可是一不小心,捏着粽子的那隻手放鬆了一點,糯米灑了一地。第三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訓,終於,第一個包成功的粽子出現了,接着,熟能生巧,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

我喜歡包粽子,更喜歡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

端午粽子作文 篇3

“哇,好香啊·”香噴噴的粽子終於出爐了。一個個三角形的粽子進入了我的眼簾。“啊嗚!還真不錯。”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的心像打翻了的蜜罐甜絲絲的。

那已經是去年端午節的事了。“吃粽子,賽龍舟,歡歡喜喜過端午。”我哼着小曲,一邊走在回家的路上,手裏提着幾把綠油油的竹葉。我們先把葉子放在水裏浸泡。接下來就是準備包粽子的配料了。奶奶準備了糯米,紅豆,五花肉,還有我最喜歡吃的蛋黃了。真是應有盡有,色香味俱全。let's go 我來告訴你怎麼做吧!

首先,要選出2片大小几乎相同的竹葉,把它們交叉捲成圓錐形;放進糯米,接着加入餡料,最後再蓋上一層糯米。再用凸出來的竹葉向下折蓋住糯米,用手捏住中間。然後用麻繩紮起來。我看了會奶奶包粽子,就照着她的做法試着包了一個,可是最後不是餡溜了出來就是“犯人”逃脱了麻繩的管束。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我有點灰心喪氣,就想溜了。奶奶説:“做什麼事不都是容易的,只要你認真學習,你一定行的。”於是我就在奶奶的指導下認真地學起來了。奶奶笑眯眯地説:“餡放進去的時候,你可以用湯匙壓平,再把竹葉緊緊蓋住,扎麻繩還是要講究技巧。就像這樣。”奶奶隨手拿起竹葉包了起來。她動作是那樣的輕巧靈活。扎粽子的手蝴蝶一樣一上一下地舞動着。過了一會兒,一個“綠裏透白”的小胖子,立刻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包了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成功了。“一個,兩個,三個......”我越包越起勁,越包越熟練......

每想到端午節,我心裏總會有一種包不住的喜悦。

端午粽子作文 篇4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節就在奶奶的歌謠中跟隨而來,充實的一天在歌謠中開始了。

端午節是非常有趣的,可以帶上五彩繩,看賽龍舟等,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粽子了。

端午節的氣氛吹來了粽葉的清香,墨綠的葉子有竹葉可愛的形狀和艾草味的清爽,奶奶將兩束葉子散亂的鋪在搪瓷盆裏,再燒一壺滾燙的水,水温升起,攜帶着裊裊的清香,如同沸水沖茶,將葉子特有的清香渲染出來,在蒸騰的水汽裏夾雜着活了似的香氣。原來在奶奶手裏,清香是可以生長的啊。

還有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飽滿,懶懶的依在了一起,好像泛了一夜的瓊漿。

奶奶的粽子簡單異常,只放蜜餞和米,三層的竹葉錯落着擺好,輕輕展開,彎成一個小圓錐,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腳裏,捏一甜蜜餞點在中間,又用米把它蓋上,奶奶的大手緊緊捏着粽葉,再繫上粽繩,一個精緻的粽子便包好了。看着奶奶包好的粽子,我躍躍欲試,可是怎麼都包不好,我們大家哈哈大笑。

粽子在鍋裏咕嘟的響,到了中午粽子便好了。輕輕一拉線繩,粽子便掙脱了束縛,展開粽葉,四個角的粽子都煮得透亮,還微微的染了一層青綠。吃一口,滿嘴的清香和米的軟糯,浸染了蜜餞的甜香,不放糖卻更加香甜。

今天奶奶生病了,沒有包粽子,但是我覺得外面賣的鹹肉粽,八寶粽,紅棗粽,蛋黃粽都沒有奶奶包的好吃,奶奶的粽子在每一個端午節都輕輕地敲打着我的味蕾。

奶奶的粽子牽動着家鄉的端午,吃一口清香的粽子,幻想着美好的傳説,家鄉的端午節變得更有味道了。

端午粽子作文 篇5

轉眼又是一山粽葉綠,贛州的街頭巷尾,已飄起了粽葉的清香,那粽兒飄香季節,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扳起手指一數,離開家鄉已十五載,在城市的鋼筋水泥間,家鄉的粽葉,如同家鄉的的端午節,早已被歲月拉成了長長的記憶。

記憶中,採摘粽葉是端午節的前奏。那時,親戚、鄰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來了,燒草灰制鹼水,採洗粽葉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説有笑,那是我記憶中難忘的鄉村生活情景。節日前幾天,我們小夥伴們便相約到山澗採粽葉。村莊附近的山上是沒有那種植物的,我們要步行很遠一段距離,到深山的清泉邊採摘。

採粽葉是不易的事,不僅要爬山越嶺,還要經受蚊叮蟲咬,相當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噴噴的金黃色的粽子,我們就興奮無比,唱着歌撒着歡,如小兔般跳躍在林間,尋找着粽葉。找到之後,小心翼翼地將這種紡錘形的粽葉摘下,一枚一枚疊放好。採完粽葉回來,我們往往是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但扛着一編織袋粽葉,小夥伴們都有一種收穫的喜悦,雖然腰痠背痛,卻依然嘰嘰喳喳個沒完。

採完粽葉回來,奶奶就把又寬又長的青翠粽葉,一紮一紮捆好,泡在水裏,用大鍋煮透,此時,濃郁清香便瀰漫滿屋,把過節的意味薰濃。端午節頭天下午,奶奶從米缸裏舀出白白的、珠圓玉潤的糯米,裝在水桶裏,清涼明澈的水細細地清洗糯米中的雜質,再摻上幾把紅棗,紅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時,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滿了糯米和粽葉的鍋盆前,等着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説是“一起”,其實,用奶奶的話説,是“瞎摻和”。但奶奶卻從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還未及開煮就脱線散架,或者樣子奇形怪狀四不像,都不會被指責半句。不一會兒,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個個精神飽滿,可愛極了,還沒煮就有一股隱隱的清香。

吃完晚飯後,在灶里加些木棍雜柴,把粽子倒進鍋裏,翻騰幾遍後,大人們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則聞着粽香,心裏如翻滾的粽子,興奮,難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輕解開來,那嫩黃色彩的粽肉,升騰着蒸氣,散發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輕咬一口,過節的滋味就從舌尖瀰漫到全身。

又到粽葉飄香時,城裏的繁華,擋不住我思鄉的情緒,我決定利用假期,馬上回到家鄉尋找粽葉。是的,我尋找的不僅僅是粽葉,我尋的是那段有着粽葉香的歲月與情懷:質樸而沉靜,悠遠而綿長……

端午粽子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我飛快地跑回家想早點跟奶奶學包粽子。回到家,只見奶奶已經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業。忽然,我聽到奶奶的喊叫聲:丁檸,作業做完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廚房。到了廚房,我一看,奶奶已經包好了幾隻粽子,它們像列隊的士兵整齊挺立,心想:奶奶包得這麼好,一定有決竅吧。於是,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像模像樣地包了起來:先拿起一片幹竹筍葉,把它捲成凹鬥形;然後加一點米,在上面鋪一點紅豆,把竹筍葉的一邊蒙貼在凹鬥上,再用繩子纏上幾圈,打一個結,一隻粽子就包好了。然後,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包了好幾只粽子。奶奶一邊包粽子,斜眼看看,邊樂呵呵地誇我。吃晚飯的時候,我看着桌子上一盤盤自己包的粽子,心裏有説不出的甜蜜。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300字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粽子,餐桌上擺着肉菜粽子。我們一邊吃着粽子一邊談論着屈原的故事。爸爸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歷史上,屈原是楚國朝廷的還原,是忠臣。可是他卻受到了朝廷中的奸臣的陷害,沒辦法為國家效勞。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情,屈原跳進大江中,以死來表明自己的愛國之情,楚國老百姓害怕江中的魚吃屈原,就包了許多粽子,以此來堵住魚的嘴,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了。不過,這已經晚了。老百姓都很後悔冤枉屈原。所以,每到端午節時,人們就用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屈原。今天我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年年都要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端午粽子作文 篇7

話説古代有一個叫屈原的大作家,因為自己報效君王的抱負不得施展,憂心如焚,無處發泄,就寫了大量抒發憂憤的詩作,最後在絕望中投汨羅江自盡。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裏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人們為了紀念他,所以在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這一段歷史是我剛剛受了教訓後查到的,因為我忘記了這段歷史卻得到了一個“吃乾飯的”罵名!事情還是要聽我從頭説起。

“屈原為什麼要投江呢?他怎麼那麼廢材呢?”妹妹好奇地問。

我快速地搜素記憶,但還是記不清楚,於是回答道:“我也忘了。”

妹妹氣呼呼地説:“你是吃乾飯的?這麼重要的事你都敢忘?”一聽妹妹這麼説話,我就生氣了,一把抓起笤帚,追着要打她。她一邊躲閃着一邊還説:“你個吃乾飯的,你敢打我?你還夠資格!”説着就咯咯地笑着跑出了房間。

“我怎麼就成了吃乾飯的了呢?”我在心中憤憤地想:“這小丫頭,説話也忒狠了,她老哥的面子可要當抹布了。”

過了一會兒,我的氣還沒消的時候,她又笑嘻嘻地走過來,對我説:“哥,別生氣了,我們玩個遊戲吧,我把你捆住,看你能不能跑?”説完,她又奸詐地笑了笑。我並沒有看出其中的詭計,説:“好啊!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能耐!”

五分鐘後,我已經被她捆成了大粽子了,正當我要想辦法逃生的時候,只見妹妹她拿起笤帚,向我的屁股打去,一邊打一邊還嚷嚷着:“我打死你,什麼都能忘,你這吃乾飯的!”由於我被捆的很緊,一時半會還弄不開,只好被她打個痛快!

大約打了十分鐘,她把我放開了,但我的屁股卻痛的像火燒的一樣……

教師評語:小作者形象地描寫了他經歷的一次戲弄。通過對調皮的妹妹的動作、語言等細節的刻畫,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增添了一份頑皮與不屑,對於推進事件的發展,也起着促進的作用。

端午粽子作文 篇8

端午節到了,粽子也來到各家各户。

晚上吃過飯後,我看到奶奶正在包粽子。我對奶奶説:“我可以和你一起包粽子嗎?”奶奶笑着説:“你認真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奶奶包粽子。奶奶手拿粽葉一卷,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體,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後裝上蜜棗和米,把粽子裏塞結實後用一根線捆好拉緊。

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也把它捲成圓椎體,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在旁邊指點説:“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把蜜棗和米裝進去,然後兩手捏緊粽葉,用線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並繫好,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粽子作文 篇9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這天投江,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囊、賽龍舟等風俗。

端午節這天,老媽一大早就把我從温暖的被窩裏拽了起來,嚷嚷道:“快起來,學包粽子了”。我慵懶地坐起來整理着頭髮,慢吞吞地洗漱。等這一切都進行完,我默默地走到餐桌旁,看到桌子上昨天就泡上的江米,花生,紅豆,還有幾天前就買好的蜜棗問媽媽:“我幹啥呀?”媽媽説:“你拿上透明膠跟着爸爸先把艾葉插門上。”“好嘞!我爽快地答應着。”艾葉的味道非常香,我喜歡它的味道,而且它還防蚊蟲呢。接下來就是包粽子了,起初,我是一點也不會,手足無措的站在那裏,傻傻地看着爸爸媽媽在包粽子,看了一會兒,感覺也沒那麼難,我也學着媽媽拿起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然後用手捏住粽葉的兩端,捲成漏斗形,可是粽葉不聽我使喚,卷出來的形狀奇奇怪怪的,媽媽看到後手把手的交我,還一直鼓勵我。好了,漏斗形弄好了,我抓了一小把江米,放上三個花生,一個蜜棗,當我蓋上粽子葉準備用繩子扎的時候,手抓不住粽子鬆開了,裏面的東西全撒了出來,我有點生氣,氣自己太笨了。媽媽再次鼓勵我:“你再試一次,可以用牙齒咬着繩子,一隻手抓粽子,一隻手纏粽子,這樣你手上就有勁了。”我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前面的動作已經熟練掌握,到了後面,我怕還弄不好,我沒有放那麼多東西有點扁扁的,媽媽也一直提醒我慢點,不要急。我用了媽媽交給我的方法,拿着繩子,抓緊粽子,在粽子外面纏了好幾圈,最後紮緊打結,終於包好了一個。拿給媽媽看,媽媽一直誇我,我心裏美滋滋的。

“呼”我們總算包完了全部,累死我了。想着以前都是媽媽自己一個人提前準備材料,一個人包。我感覺到了媽媽的辛苦,媽媽的累。媽媽説“休息休息,等着吃粽子吧,自己包的吃着更香。”“出鍋嘍”隨着爸爸地喊聲,我們聞着粽香味走過去,一人拿了一個自己包的品嚐起來,好香呀!

端午節這天,我們一家人邊吃自己包的粽子,邊看電視,其樂融融。我一連吃了三個,嗯,還是自己做的東西最好吃。

端午粽子作文 篇10

一股濃濃的粽香,飄入我的鼻子。一聲聲強而有力的擊鼓聲,伴隨着堅定的吶喊聲傳進我的耳朵。不錯,今天就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它的活動項目有很多。吃粽子、吃鹹鴨蛋、賽龍舟、撞蛋……在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有趣的“賽龍舟”。

據説,賽龍舟是因為愛國詩人屈原投江,人們不想讓魚羣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開船驅散魚羣而由來的。還有的説是漁夫捉到了一條小水蛇,剝掉了它的一片鱗,解除了它的封印,結果小蛇變成了一條龍。為了紀念這件事,人們就舉行了賽龍舟。

龍舟比賽快要開始了。選手們個個都摩拳擦掌,信心十足。徐徐吹過的微風,彷彿在為選手們加油助威。河面上,水流靜靜地流淌着,也靜靜地期盼着比賽的開始。天空中,雲朵悠閒地飄着,好似也想看看這場激烈的比賽。快看!運動員那健壯的體魄,有力的雙手,正蓄勢待發,準備書寫一篇新的龍舟篇章。

比賽開始了,一隊又一隊的隊伍出發了,我數了數,一共有六隊。每一隊都穿着統一的服裝,戴着統一的帽子,齊頭並進。看,他們那整齊劃一的動作,好似只有一個人在操作。他們的手不停地揮舞着,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往後,吶喊聲一陣高過一陣。他們的眼神是那麼堅定,動作是那麼賣力,在擊鼓手一聲聲響亮的擊鼓聲中,奮起直追前面的隊伍。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轉眼已經到了後半段了。人羣的歡呼聲越來越響了,選手們又進入了他們的“戰鬥”。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彷彿龍羣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50米,20米,1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最後6號隊伍把後面的五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後面,衝線了!

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標籤: 十篇 端午 粽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7rpok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