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端午節作文 >

端午節包粽子

端午節包粽子

端午節包粽子1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來了,我跟媽媽一起學包粽子,品嚐了美味的“五黃”,一起品味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包粽子

端午節這天我起了個大早,首先跟媽媽插菖蒲艾草。媽媽告訴我,過端午節的傳統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黃等其他風俗。端午節這天,家家户户須在門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的作用是不讓蚊蟲進入屋內。迷信的説法是可以辟邪。

接着,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材料媽媽早就已經準備好了,有棕葉、糯米、肉等。準備工作是這樣的:把粽葉放在清水裏浸泡5~6天再洗乾淨;把綁粽子的繩子剪成大約兩尺長的一段段;把洗乾淨的肉切成2、3釐米見方的肉塊,放在醬油裏浸泡一個晚上。包粽子之前,先把糯米淘洗乾淨,把水瀝乾後倒入盆中,放上調料拌勻;把粽葉和繩子用開水浸泡起來。下面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首先我取出兩張粽葉一頭一尾重疊,在一端葉子正面朝裏折成一個漏斗狀,放入一小碗糯米和肉塊,把它們壓實壓緊,右手先把外端粽葉向後折去,包好一端後再用同樣的手法完成另一端。然後用繩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綁結實。這樣,一個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時候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政治家、大詩人。當年他屢被放逐,便於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自己怒沉汨羅江。人們心想為了保護屈原的遺體不被小魚小蝦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漸漸地便演變成包粽子紀念屈原的節日。

紹興端午節還有吃五黃、巧果的習俗,所謂“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黃桃、黃酒。中午媽媽準備好了這些“五黃”,我們就開始品嚐起來。當然我們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哦!媽媽告訴我,吃五黃的習俗是從神話傳説《白蛇傳》的故事中流傳下來的。

端午節這個節日我過得很快樂。今天我品嚐了美食,關鍵還學會了包粽子,增長了民俗知識。

端午節包粽子2

“叮鈴鈴……”鬧鐘把我給吵醒了,我高興地從牀上蹦下來。剛走出房間,就聞到一股淡淡的藥草味,回頭一看,家裏的門的兩端都插上了艾草。哦,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

媽媽早早就起牀了,正在忙着包粽子呢。走近一看,洗好的糯米放在一個盆子裏,洗乾淨的粽葉放在框裏,備好的餡料有臘肉、紅豆、紅棗和鹹鴨蛋等各種餡料。

只見媽媽把兩片洗乾淨的粽葉疊成一個漏斗形,然後放上糯米鋪好,夾上一塊臘肉,加上紅豆等餡料,再鋪上一點糯米,然後再用粽葉包成一個立體三角形,用五彩線纏緊,打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

我按照媽媽包粽子的順序,包了一個粽子,可是因為沒有纏緊,糯米都漏出來了。我沒有灰心,再包了一個粽子,可是因為米放太多了,把粽葉都撐破了。媽媽看着我,她耐心地對我説:“我來教你吧!”

媽媽教我先鋪好粽葉,放上適量的糯米和餡料,然後小心地把糯米和餡料包裹起來綁緊。在媽媽耐心地教導下我用心地學包粽子,一個個漂亮的粽子終於做好了,我高興極了,接二連三接着包粽子。

媽媽把我和她包的粽子放進了高壓鍋裏,蒸了半個小時後,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嚐了嚐,好吃極了。

媽媽看着我笑了,她説:“你這個小饞貓,去照照鏡子吧。”我跑去看鏡子,鏡子裏的我,滿嘴都是糯米,我和媽媽四目對視,哈哈大笑起來。

今年端午節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還學會了包粽子,我從包粽子中還領悟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就會獲得成功。

端午節包粽子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決定今天包粽子。媽媽先買來優質的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和粽子葉。首先,先提前將蠶豆、紅豆、花生泡上,這樣利於煮蒸。再將粽子葉放在水裏泡。媽媽説:葉子泡泡就新鮮了。媽媽將葉子兩頭剪掉,將不好的挑出來。然後,開始包了。拿兩三個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拿一個花生堵住漏斗的口,再將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放到葉子裏,然後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後用線將粽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到媽媽包得這樣嫻熟,我好生羨慕,就對媽媽説:“媽媽,你教教我吧!”媽媽笑着點點頭。

我連忙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媽媽身邊,跟着媽媽學了起來:我也先將粽子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就慌里慌張的將大米等東西裝到裏面,當我用粽葉裹它們的時候,它們卻從漏斗下面竄了出來,“傻孩子,沒用花生米堵口吧。”我仔細一看,哎呀,都怪我粗心。重新再來吧,我又拿起兩片粽葉圍成漏斗形狀,我先用花生堵住下面的口,再往裏面填滿東西,最後放上一粒蜜棗,開始用粽葉裹的嚴嚴實實,然後用繩子將粽子繫上。我滿心歡喜,驕傲地讓媽媽看,可“砰”一聲就開了,米散了一地。媽媽説:“你係得太鬆了,一定要將繩子繫緊。”我再次拿起兩片粽葉,重新包了起來,這一次我認真掌握了包粽子的要點:圍漏斗,堵漏口,填東西,裹嚴實,繫結實。一個完美的粽子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包完為止。

最後,媽媽將粽子放到鍋裏煮。幾個小時後,香甜可口的粽子,終於出鍋了。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美好!

端午節包粽子4

説到端午節,我就會想到香噴噴的粽子,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要吃很多的粽子,不過幾年,我不僅要吃粽子,還要親手學一下包粽子。

端午節前一天,當我們回到老家時,爺爺早已準備好包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箬葉、方塊肉、板栗……想着它們馬上就要變成噴香的粽子,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開始包了,只見媽媽捏起兩片箬葉輕輕一卷,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可我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箬葉一角,右手將另一角往裏卷,下面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角筒。接着往角筒裏放入一些糯米,塞上豬肉和板栗,再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可是糯米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幫我解了圍——倒掉多餘的糯米,然後按實,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喜歡吃粽子的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把粽子五花大綁後,別出心裁的打上一個可愛的蝴蝶結。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桶中,可是不小心扯到了線頭,只聽得“嘩啦”一聲,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散落在地上。我又得從頭做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於學會包粽子了。

煮粽子最需要耐心。我們把粽子放進大鍋煮開後用小火燜上一個晚上。端午節一大早,香噴噴的粽子才起鍋。我迫不及待地品嚐起自己包的粽子,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悦。

這次端午節我過得非常的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通過這次學包粽子,知道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都恆心毅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端午節包粽子5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令都對應一個節日,在這諸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瀰漫着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着冒着熱氣的粽子會吵着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於可以吃了,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後,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説:“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為這一年裏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裏,才會有不同於往日的味道。

説到端午吃粽子,這裏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他最後投江了。後人是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裏。後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湧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這裏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粽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裏。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着精緻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了,我深深地期盼着。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紮下了根,我熱切地盼望着它的到來。

端午節包粽子6

六一我和媽媽去超市,看到好多人在買粽子,我問媽媽為什麼這麼多人買粽子,媽媽説明天是端午節,媽媽問我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

我記得老師給我們講過端午節的由來。我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

傳説屈原是出國的一位大臣,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屈原眼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而國王又不聽他的建議,去抵抗秦國的侵略,他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他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媽媽説咱回家包粽子好嗎?我很爽快地説:“好,咱包八寶粽子吧”。

包粽子的過程:第一,先把、糯米、紅豆、葡萄乾、花生、綠豆、豇豆、芸豆、玉米粒泡半個小時。這是把粽葉洗洗,造好捆粽子的線。

第二步,包粽子時先把兩片粽葉疊在一起,握成錐形,然後放進泡好的粽子餡,再把粽葉對摺過來把餡包嚴用線捆住,一定要捆緊了。因為煮的時候,米受熱會膨脹。

第三步,就是煮了,煮半個小時就好了。

我感覺自己包的粽子比超市賣的還好吃,因為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所以自己感覺好嗎。

端午節包粽子7

端午節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奶奶教我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三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四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三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裏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啊,我終於學會了。

端午節包粽子8

今天是端午節,在媽媽的催促聲中起了牀。媽媽端上了一盤茶葉蛋作早餐。“為什麼呀!”我問道,“今天早上怎麼改吃雞蛋了?”媽媽笑着説:“端午節吃雞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啊!”“是嘛!”我趕緊拿起一個雞蛋剝起來。“我小時候外婆還把雞蛋染成紅色,用自己變得網兜裝着,掛在我的胸口呢!”媽媽邊説邊回憶着。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見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超市貼出了一張張關於端午節促銷活動的大海報。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樓梯,看到外婆家大門上懸掛着幾簇綠色的植物。只見這些植物有着細細的莖杆,葉子長長的。“這是什麼呀?”我問來開門的外婆。“這是艾葉和菖蒲。”外婆回答。“為什麼要把它放在門口呢?”“這樣可以防止蚊蟲進到家裏,還可以避邪呢!”

一走進房間,廚房裏飄出的粽香令人饞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練的包着粽子,我也想來一試。便開始對外婆説:“讓我包一個粽子吧!”外婆擺擺手不肯,我又説:“我要試試看嘛!”

外婆教我包粽子了。先把粽葉捲成圓錐狀;把卷好的粽葉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下來,葉尾捏籠,將多餘葉尾上卷,接着用葉絲繫牢。最後,剪掉多餘葉尾。啊!我終於包出了一隻粽子,雖然沒有外婆的那樣好看,可我還是覺得很好。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高興!我既學會了包粽子,又嚐到了美味,更關鍵的是,小小的粽子讓我感覺到了祖國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我更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端午節包粽子9

端午來了,我們學校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到學校包粽子,用特殊的方式慶祝了這個美好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瞧,大家剛吃完飯,就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早早地來到食堂,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女孩子們挽起袖子三五成羣地圍在一起洗粽葉,不一會兒工夫,一張張粽葉在同學們的手中變得乾乾淨淨。家長們忙着給糯米拌調料,加入適量的醬油和油攪拌,讓糯米更入味。我們的粽子陷是梅乾菜肉,聞着味道就很香,這可是我最喜歡的口味。

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外婆包起粽子來。我先拿兩張粽葉一葉搭一葉地排好,折成一個三角形的兜。外婆説,這個三角兜的大小決定整個粽子的大小。我反覆折了好多次才成功。接着我用左手托住三角兜,右手抓一些糯米放入,在糯米中間挖一個小槽,好讓梅乾菜肉舒舒服服地躺下去,然後再蓋上一層糯米,慢慢地把糯米鋪平,最後把左右兩邊的粽葉向裏面折。折粽葉可真不容易,由於我折得過緊,裏面的糯米偷偷地往兩邊的縫隙逃出來了。有的同學折得很鬆,粽子好像穿了一件大衣裳,裏面的糯米和肉都快要晃盪出來了。在外婆的幫助下,我終於把粽葉摺好。然後把長出來的粽葉順着尖尖角往下翻,用棉繩紮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雖然包得有點醜,但我看着還是很開心的。

更讓我們開心的是,同學們包粽子,一邊嬉笑,一邊學習。你幫我,我幫你;你教我,我教你,多有趣啊!

傍晚時分,我們的整個校園都飄起了濃濃的粽香。同學們在自己的教室裏品嚐親手包的粽子,一個個都狼吞虎嚥地吃起來,美味無限,快樂無限!

端午節包粽子10

你知道端午節吃什麼嗎?沒錯,是粽子。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對,傳説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大詩人屈原。小粽子還有許多的謎語 ,我來給你們講兩個:“四角六邊斜,掉入鍋中間。鍋底翻跟斗,起來脱棉襖;四角六邊長,珍珠裏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解衣裳。”對了,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傳千里。回到家裏,也是粽飄香。

粽子外面包着粽葉,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深綠色的,它還有四個角,六條斜斜的邊,有四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樣子非常好也非常可愛。不知道粽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歡的金雕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還有我喜歡的恐龍和火龍的形狀呢?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瑞安有甜鹹的粽子,四川有辣粽,廣州有酸粽。甜的粽子有:蜜棗,豆沙,水晶粽等等;鹹的粽子有:肉粽,鹹蛋,菜乾,蠶豆,香菇粽等等。其它種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粽子的味道應有盡有。 要是你想吃粽子也要有講究,首先要解開繩子,再剝開粽葉,裏面露出黃色的糯米糰,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個小朋友露出了黃色的笑容,誘人極了!你把粽子放在鼻子底下一聞,又誘人又甜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我還想再吃一個。

我真是太喜愛粽子了,因為粽子色香味俱全,非常好吃,我真想每天都能吃到粽子。如果我也會包粽子,那就太棒了。還有,要是粽子有冰激凌味和巧克力味,那真是太棒了。

端午節包粽子11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它的來歷據説是這樣的:20xx多年前,楚國危機重重,楚王聽信小人的謠言,把屈原趕出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汩羅江自盡,大家得知消息,紛紛划龍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及在那天吃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家家户户都會包粽子,我也想體會這個過程,就向姥姥請教。姥姥告訴我,剝粽子要先拿兩片葉子,向中間折成一個類似金字塔的圓錐形,放一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棗,再用糯米鋪平,用葉子把糯米包的嚴嚴實實,包成一個三角錐形,然後用繩子給紮緊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輕鬆,可真正操作起來卻沒我想象的那麼容易,我包的粽子不是糯米漏出來,就是葉子散開,根本沒有辦法包完整。原來包粽子沒我想得那麼簡單,就象學習一樣,要想學好,就要勤學苦練。經過多次失敗,最後在姥姥的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小粽子,雖然樣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加上水開始煮。一會兒廚房就飄來了陣陣香味,饞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廚房跑,就想看看粽子熟了沒有。過了一會兒粽子好了,我剝開嚐了一個,糯米軟軟、粘粘的,蜜棗甜甜的,美味無比。尤其是嚐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不但讓我嚐到了美味的粽子,又讓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包粽子12

端午節的重要活動就是划龍舟、吃粽子、懸艾草,。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每家每户也都在忙着打掃院子,採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節,奶奶就會把早買來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於是,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剛開始,我不會包粽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給我。先拿兩片包粽子的粽葉,弄成像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者豆沙之類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後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後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裏蒸。我按照奶奶説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粽子。然後把粽子放到鍋裏蒸,熟了之後,只要你一揭開鍋蓋,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你垂涎欲滴。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粽子,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們一家人去江邊看風景。看着看着,又想起當年屈原投江時的情景。我就問奶奶:“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奶奶笑着説:“是為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就把粽子拋入江中給魚吃。”“哦,那為什麼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彷彿總也問不完似的。“因為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奶奶講完後輕輕地撫摩着我的頭。我突然覺得我現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才對。

是啊,其實共建一個和諧的家園,並不是那麼難的事。只要我們遠離硝煙,遠離戰爭,全世界人們攜起手來,留下那茂密繁盛的叢林,珍惜那蔚藍無際的大海,保護每一寸空間,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藍,那我們一定會建造出一個美麗、和諧、温馨的家園!

端午節包粽子13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説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説,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説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愉快的端午節_快樂的端午節300字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早早的叫我們起牀,要帶我們去市場。我問:“幹什麼?”媽媽説:“今天是端午,正好是三裏大集,要帶你們去趕集。”趕集可是新鮮事,我們立即出發了。

到了市場上,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我和媽媽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來,我們買上了粽子,坐下來吃粽子。一盤香噴噴的粽子,外皮包裹着綠綠的粽竹葉,看上去形狀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似的,打開竹葉一看,青青的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大棗,好誘人啊!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甜,這是人間一大美味啊!

吃完粽子,我看到了幾個夥伴,我們又在一起捉迷藏,我隱蔽在車底下,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找到我,我看見其他人都被一網打盡了。我放了空槍,他們跑過來把整個停車場搜了一遍,我被抓住了。

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包粽子14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説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姥姥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着,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説:“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説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粽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包粽子1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轉眼間又來了,一想到那香噴噴的粽子,我就垂涎三尺。在我軟磨硬泡下,媽媽才答應讓我跟她學包粽子。

只見媽媽拿起一片粽葉,雙手一捲,粽葉變成空心圓錐形。我學着媽媽那樣包,想把粽葉捲成空心圓錐形,卻捲成直筒形了。我撓撓後腦勺,着急地問:‘媽媽,你是怎麼卷的呀?"媽媽微笑地指點我:"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我眼前一亮,按媽媽的辦法終於卷好了粽葉。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卷好後,我自作主張地放入浸好的糯米,塞上二大塊我愛吃的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洋洋地説:“好簡單啊!這真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我邊説邊把粽葉蓋上包好,沒想到,糯米像頑皮的小孩子爭先恐後地從粽葉縫裏跳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媽媽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説:“把糯米取掉一些就行了,你也能把粽葉裝好。”終於等到最後,也是最簡單的步驟了——扎粽繩,我要大顯身手啊!“我用粽把粽子五花大綁地捆了一圈,覺得媽媽扎的太小氣,自作主張地綁個漂亮的蝴蝶結,湊滋滋地放到盤子。誰知一不小心,我把最短的粽繩輕輕地一拉,“嘩啦”隨着這聲響,粽葉全朝了。我後悔莫及。心想“失敗是成功之母。”從頭再來吧!我吸取了教訓,吸引了教訓,終於包好了粽子。

通過學包粽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晚上,我吃着自己包好的粽子,感覺比吃一百個巧克力還甜。

標籤: 端午節 粽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uanwuzuowen/yoywr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