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心靈的等級》閲讀答案

《心靈的等級》閲讀答案

  心靈的等級

《心靈的等級》閲讀答案

初春是散步的好季節。我帶着我十歲的小外甥在郊外漫遊,消磨着開學前的最後時光。

雖春寒當前,但柳絲已不再像越冬時那樣刻板的低垂,隨着風兒的鼓舞有了些生機,以她婀娜的姿態飄蕩在道路兩旁。零零散散的農家攤位,擺設在飄蕩着的柳絲中間:蘑菇、紅薯、大棗、木耳、柿餅……惟有一個攤位與它們不同,在就地鋪設的一塊方巾上,擺下了一雙雙五顏六色、只有中國舊式婦女才穿的鞋子 ——三寸金蓮。它們在初春陽光的照射下,泛着奪目的流光。

我拉着小外甥的手,走近那席地而設的攤位,蹲下身來,端詳並挑揀着那一雙雙帶給這世界新奇和美妙的“金蓮”。就在那一瞬間,它足以將面對它的人們拉回到本世紀前的某一年、某一月或者某一天。它就像一個夢,穿越時空的隧道,為人們講述着久遠的、伴隨着血淚的故事,同時又極力地顯示着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誰這麼巧?把粗俗的東西變得這麼高雅!”我不知道,跟在我身邊的小外甥能否聽懂我這隨口而出的調侃。

“這是我閒着沒事,琢磨着做的,要是還看得過去,就多拿幾雙,回去送朋友吧。”這番話的語氣是那麼輕鬆,我忍不住抬起頭來,才知道面對的是一位七十多歲模樣的農婦。她的臉上沉澱着歲月的色素,略顯凌亂的銀絲在微風中輕拂……

“我現在唯一的朋友就是我的小外甥,就買一雙送給他吧,回家擺在他的'鋼琴上,作個裝飾!”我自言自語着,顯得有些漫不經心。

“不,我可不要!”小外甥不屑的語氣裏夾雜着幾分羞澀。

於是我趕忙説:“那買一雙我自己留着,多少錢呀?”我邊掏出錢包,邊打問着價錢。

“十元。”那農婦回答。

我用挑剔的目光審視着手中的鞋子説:“看上去雖然漂亮,可還是不夠精緻…… 八元怎樣?”我試着壓價。

“那,那就八元吧……”

老婦人的話音未落,我身邊的小外甥就使勁扯我的衣襟,我回過頭去,望見那雙明淨、帶有幾分責難的眼睛,他的嘴脣微張,好像要説什麼。在孩子面前,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由一個成年人自以為是的精明所導致的尷尬處境。我俯下頭去,對他説:“高梁説得對,我們不能跟老年人講價錢。”

我隨手拿起一雙小鞋遞給高梁,為了對剛才的行為表示歉意,我加倍付了錢。

歸途中,我小心地捧起那雙緞面小鞋,一改初見它時的挑剔目光細心打量。這雙紫色的提花錦緞“金蓮”,配以乳白色的鞋底、鵝黃色的沿口,給它本身的豔麗和華貴襯托出幾分典雅,幾分大方。一縷與鞋面近似的淡紫色長穗,將兩隻鞋子牢牢地固定在一起,使它們不至於因為主人的大意而各奔了東西。這巧妙的構思,不但牢固了兩隻鞋子彼此的關係,還增添了它們的藝術魅力,正可謂一舉兩得!再看那針針線線的均衡、略顯誇張的造型,都體現出製作者對它們的精心。

我尋思着,這樣的精心是否就是為了換取一份報酬?我設想,當有一天我不再為官方效命,而用自己年邁的餘力換以金錢來補貼家用時,我是否也會面對此情此景?我是否也會用以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凝聚而成的作品去面對慘淡的世事和寡情的人?

時光無法傷及美德的延續。在很多時候,一個久經世故的成年人未必會比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更能夠徹悟做人的道理,人們常常因忙於功利,俗事纏身而將原本的質樸消磨得杳無蹤影,哪怕是一些功名早已成就了的人,或許依舊不懂得該怎樣以一個“人”的姿態去面對眼前的世界。而美德,就像孩子的臉一樣淳樸自然,像這早春的天空一樣清澈透明,她代表着人類對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和對整個世界的愛心。我想,如果可以將人的心靈分為等級的話,那麼“愛心”應該是最崇高的一等。不管人們願意不願意,她都代表着一個人的身份,雖然這身份常常被追名逐利的人們所忽略,可它仍不失為一個舉世公認的做人標準。

16.文中畫線句説“他的嘴脣微張,好像要説什麼”,請根據上下文語境,模仿“小外甥”的語氣寫一段勸説的話。(2分)(注意理由充分,語氣恰當。)

17.作者筆下的“三寸金蓮”有哪些特點?(2分)

18.文中的“七十多歲模樣的農婦”是一個怎樣的人?請聯繫上下文簡要分析。(4分)

19.作者為什麼在最後一段説“時光無法傷及美德的延續”,這樣寫有什麼用意?(4分)

  參考答案:

16.參考答案:“大姨媽,老奶奶要的價錢並不過分,再説她都這麼大歲數了(或做人要有愛心),您怎麼還跟她討價還價呢?”語言通順,語氣恰當(1分),理由充分(1分)

17.參考答案:色彩搭配合理、構思巧妙、針線均衡和造型略顯誇張。任意答出三點給2分,任意答出兩點給1分,只答出一點不給分。

18.參考答案:勤勞(1分),七十多歲琢磨着製作“三寸金蓮”,“用自己年邁的餘力換以金錢來補貼家用”(1分);善良(1分),“以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凝聚而成的作品去面對慘淡的世事和寡情的人”(或以“輕鬆”美好的心境面對“我”的百般挑剔和無理還價)(1分)。

19.參考答案:久經世故的成年人常常因忙於功利,俗事纏身而將人類對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和對整個世界的愛心消磨殆盡(1分),可是不管人們願意不願意,屬於心靈最崇高等級的“愛心”,仍不失為一個舉世公認的做人標準(1分)。這樣寫既照應標題,又點明主旨(或卒章顯志)(1分),表現了作者對於心靈最高等級 ——“愛心”的禮讚(1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ywyje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