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閲讀理解題及答案:賀卡里的宛轉流年

閲讀理解題及答案:賀卡里的宛轉流年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8分)

閲讀理解題及答案:賀卡里的宛轉流年

賀卡里的宛轉流年

丁立梅

①第一張賀卡,是送給我的語文老師的。

②那時,我在鄉下中學讀初中,語文老師是新分配來的大學生,説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彈一手好鋼琴,朗誦的聲音像電台播音員,他很快贏得了我們所有學生的喜歡。新年了,我很想送他一件特別的禮物,然而鄉下孩子,窮,有什麼可送的呢?剛好我的一個同學在城裏的舅舅,給我的同學寄來一張賀卡。那是我第一次見到賀卡,淺白的底子上,飄着一盞盞紅燈籠,真別緻啊。

③當時,賀卡只在城裏有,鄉下沒得賣。我挖空心思説服父親陪我進城,手裏緊緊攥着平時積攢下來的碎幣。細細挑,慢慢選。最後選中一張,畫面上,一個小女孩半蹲着,在吹蒲公英,她身後的草地,碧綠青翠,一望無際。我只覺得它很配我的老師。回家,我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寫下一行字:“敬愛的老師,喜歡您!祝您新年快樂!”想了想,最終沒署名。我想我的老師到現在,也不知道是誰送他那張賀卡的吧。年少時喜歡一個人,很聖潔,把他當作心中的神。

④高中時,有同學在一張賀卡上寫了一闋詞:“誰翻樂府淒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只看一眼,心肺便被貫穿,我後來才知那是納蘭性德的詞。同學把這張賀卡當作新年禮物送我,他説:“不久的`將來,我們都老了。”我聽了,心裏劃過一道深深的波,一瞬間,彷彿老了去。現在回頭看,有的,只是微笑與感動。青春無敵,哪怕是憂傷,哪怕是疼痛。

⑤讀大學時,我曾寄過一張賀卡給我的父親。在賀卡上,我很是鄭重地寫下“父親大人”這幾個字。賀卡飛到我出生的那個小村莊,引起不小的轟動。鄉人們哪見過這個呀,且稱自己的父親為父親大人。我父親從村部取回賀卡,一路之上,不斷有人索要了看,他們一臉羨慕地對我父親説:“你家丫頭出息了。”這讓我的父親非常得意,那張賀卡,父親一直收藏着。我現在每次回家,他都要説起,臉上的表情很沉醉很生動。這讓我很懷念那時的自己,那麼單純懵懂地對待這個世界,一往無前。

⑥時光是隻櫓搖的船,咿咿呀呀的,這邊還沒在意,它已搖過一片水域去了。很快,我大學畢業了,工作了。頭幾年,真是熱鬧,同學之間書信往來不斷,過年時,賀卡更是少不了的,我會收到一堆,也會寄出一堆。去買賀卡,慎重得不得了,一家店一家店去淘,一張一張的精挑細選,在腦子裏回想同學的模樣,和他們的糗事,一個人,偷偷笑。

⑦賀卡買回來,先自個兒欣賞了。然後淨手,開寫。在夜晚,在燈下,是最好的。那時,一個天地都是寧靜的,思緒可以放牧得很遠。白天就在腦中構思好的一些話,掏出來,左斟酌,右思量,這才在賀卡上寫下。賀卡寄出了,那種喜悦與真誠的祝福,無與倫比。

⑧後來,成家了,漸漸被紅塵俗事淹沒,再沒了那顆歡愉和跳躍的心。同學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稀疏,直至無。

⑨也會在新年裏,收到賀卡,是我的學生或讀者寄來的。賀卡一律的喜氣洋洋,花團錦簇,大好的年華,畫在上面。我對着它們看,心中輕輕蹚過一條歲月的河。誰還在賀卡里的巧笑倩兮?一地落葉黃,宛轉流年,流年宛轉。(選自《雜文報》2010年1月12日)

小題1:整體感知全文,説説作者圍繞“賀卡”寫了哪些往事?(5分)

小題2:品味下列句子中劃線疊詞的表達效果。(3分)

手裏緊緊攥着平時積攢下來的碎幣。細細挑,慢慢選。

小題3:前五段中,作者在敍述“賀卡”往事的過程中,注意用“議論”語句點示而今的自己對昔日瑣事的看法,請找出相關語句。(3分)

小題4:説説文中劃線語句的表達效果?(3分)

小題5:在生活中,你一定寫(寄)過不少賀卡吧?假如明天就是春節,讓你寄一張賀卡給自己的母親,在賀卡上,你會寫些什麼話語呢?“秀”出來吧。(8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 ①初中時,送賀卡給自己的語文老師;②高中時,同學抄納蘭性德的詞於賀卡上贈我;③大學時,寄賀卡給鄉下的父親;④工作後,寄賀卡給同學;⑤現在,收到學生和讀者的新年賀卡。

小題2:“緊緊”體現了“我”對碎幣的珍視;“細細”和“慢慢”突出了“我”挑選賀卡的細心和慎重。

小題3:年少時喜歡一個人,很聖潔,把他當作心中的神。現在回頭看,有的,只是微笑與感動。青春無敵,哪怕是憂傷,哪怕是疼痛。 這讓我很懷念那時的自己,那麼單純懵懂地對待這個世界,一往無前。

小題4:從內容上看,劃線語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時光”比作“櫓搖的船”,形象地揭示了光陰的易逝。從結構上看,劃線語句起到了過渡(承上啟下)的作用。

小題5:示例:親愛的母親,走近您,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您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您卻給了我整個大海;我原想擷取一片紅葉,您卻給了我整個楓林。祝您新年快樂!(注意修辭手法的運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yjkmq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