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柴禾閲讀題及答案

柴禾閲讀題及答案

柴禾

柴禾閲讀題及答案

①我們搬離黃沙樑時,那垛燒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幾乎一根不留地裝上車,拉到了元興宮村。元興宮離煤礦很近,取暖做飯都燒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來。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徵。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頭壯牲口、一輛好車、一根又粗又長的剎車繩,當然,還有幾個能幹的人,這些好東西湊巧對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這些好東西又很難全對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頭壯牛,車卻破破爛爛,經常壞在遠路上,滿車的東西扔掉,讓牛拉着空車逛蕩回來。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輛新車,能壯幾千斤東西,牛卻體弱得不行,拉半車乾柴都打擺子。還有的人家,車、馬都配地道了,剎車繩也是新的,人卻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幹不動活。

③我們剛到父親的住處時,家裏的牛、車還算齊備,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雖不高,柴禾底子卻很厚大排場。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氣氣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後父帶我們進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單獨趕車進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單獨進沙漠拉柴時,我們已另買了頭黑母牛,車軲轆也換成新的,柴垛更是沒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碼得跟房一樣高,劈一根柴就能燒半天。

④現在,我們再不會燒這些柴禾了。我們把它們當沒用的東西亂扔在院子,卻又捨不得送人或扔掉。我們想,或許哪一天沒有煤了,沒有暖氣了,還要靠它燒飯取暖。只是到了那時我們已不懂得怎樣燒它。劈柴的那把斧頭幾經搬家已扔得不見,家裏已沒有可以燒柴禾的爐子。即便這樣我們也沒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還會帶上它們,它們是家的一部分。那個牆根就應該碼着柴禾,那個院角垛着草,中間停着車,柱子上拴着牛和驢。一個完整的家院就應該是這樣的。許多個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裏,儘管從沒人去動它們。但我們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們在心裏需要它們,它讓我們放心地度過一個個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這樣在院牆根呆了20年,沒有誰去管過它們。有一年擴菜地,往牆角移過一次,比以前輕多了,扔過去便斷成幾截子,顏色也由原來的鐵青變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蘆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葉子幾乎把柴禾全遮蓋住,那該是它們最涼爽的一個夏季了,秋天我們為摘一棵大葫蘆走到這個牆角,葫蘆卡在橫七豎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時我又一次感覺到它們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沒有人動過。在那個牆角里它們獨自過了許多年,靜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後,它們變成一堆灰時,我可以説,我們沒有燒它,它們自己變成這樣的。我們一直看着它們變成了這樣,從第一滴雨落到它們身上、第一層青皮在風中開裂我們就看見了。它們根部的`茬頭朽掉,像土一樣脱落在地時我們看見了。深處的木質開始發黑時我們看見了,全都看見了。

⑦當我死的時候,人們一樣可以坦然地説,他是自己死掉的。牆説,我們只為他擋風禦寒,從沒堵他的路。坑説,我沒陷害他,每次他都繞過去。風説,他的背不是我刮彎的。他的臉不是我吹舊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説,我只淋濕他的頭髮和衣服,他的心是乾燥的,雨下不到他心裏。土説,我們埋不住這個人,夢中他飛得比所有塵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會説。沒誰聽見一個死掉的人怎麼説。

⑨我一樣沒聽見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後説了什麼。

(有刪改)

1.根據全文概況柴禾在文中的含義(5分)

2.第3自然段主要敍述了什麼內容?這些內容在全文結構中的作用是什麼?(6分)

3.第6自然段的畫線句子運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文章內容賞析其表達效果。(5分)

4.這篇文章有人認為重在寫柴禾,有人認為重在寫人,你贊成哪種看法?請説明理由(6分)

答案:

1.【解析】本題考查形象的含義、理解文章的能力。柴禾形象在文中的含義是豐富的,有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首先要弄清本文采用了象徵手法,以柴禾來象徵家力;其次要找出物與人的聯繫點,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資,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後隱涵着人們的生活方式,精神寄託。

答案示例:

生活物資,家力象徵,家的一部分,傳統生活方式,精神寄託。

2.【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概括內容的能力,以及表達效果。首先要弄清本文第3自然段主要敍述了的內容,然後在思考在全文中的作用。因為文章中間,故考慮呼應、鋪墊等方面作用。

答案示例:

內容:主要敍述了我家柴垛積累過程。作用:通過敍述父子兄弟辛勤積累柴垛的過程,賦予柴垛物質以外的意義,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徵,又與文我們在心裏需要他們呼應,併為柴火在今後的生活中的巨大變化做鋪墊。

3.【解析】本題考查鑑賞句子表達技巧修辭手法運用鑑賞的能力。該畫線句子運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極富情感的三個細節描寫,層層渲染,再現再現柴火被冷落忽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我的感情變化和感受。

答案示例:

運用反覆的修辭手法逐層再現柴火被冷落忽視、逐漸朽去過程中的三個細節,層層渲染,畫面生動,富有感染力;四個看見了突出柴火朽去過程中我始終在場又始終旁觀的態度,傳達出深深的自責和無奈情緒。

4.【解析】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進行個性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屬探究能力考查。本體是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可以從形象、主題和結構等角度來談理由。答題時要聯繫全文,不要斷章取義。應從形式和內容上去探究,立足文本,談出理由較難。

示例:

重在些柴火。因為柴火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柴火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變化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通過柴火的描寫表達出了對傳統生活方式的留戀,對細微生命的關注。

重在寫人。雖然寫人的篇幅不多,但寫柴火的目得是為了寫人,對柴火的生命過程的關注就是對人的生命的關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顯志,凸顯了對人的生命的感悟。

標籤: 閲讀 題及 柴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ryxdj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