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不可複製的魏晉風度》閲讀答案

《不可複製的魏晉風度》閲讀答案

許多士人的縱情越禮達到怪誕駭俗的程度。歷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劉伶“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之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阮修則“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飲”。阮籍“鄰家婦,有美色,當壚酤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醉便眠其婦側”。“鄰家處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與無親,生不相識,往哭盡哀而去”。這些都令後世讀者心嚮往之而行不敢至。

《不可複製的魏晉風度》閲讀答案

他們公然蔑視禮法。阮籍當眾放言:“禮豈為我輩設也!”他在《大人先生傳》中説出這樣大逆不道之言:“無君而庶物定,無臣而萬事理。”他們中的很多人視仕途為污穢之地,在權力面前表現出的傲慢令人吃驚:為拒做官,嵇康忍痛與山濤絕交;為拒權貴,阮籍曾一醉六十餘日。《晉書•王羲之傳》説,“王羲之既少年時期就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招他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吏部尚書實在是不算低了,而且還是頻招,可王羲之卻“皆不就”,傳統中國社會以功名利祿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衡量體系在魏晉時代坍塌了。

從這些言説、舉動和故事中,我們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戰國時代士人的傲視天地和獨立不羈。如果説士族社會中的漢朝和唐朝更像貴族時代的西周,整飭有序,禮樂輝煌,文化雍容大度,那麼魏晉就像貴族時代的春秋戰國,是一個個性和才情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極富創造力的時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魏晉時代的社會背景,與春秋戰國時代高度相似。這個時代戰爭連綿,動亂不斷,皇帝如同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

與皇權的不穩定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世家大族的穩定性。許多世家大族勢力急劇膨脹,甚至發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類似領主狀態。許多士族富厚過於王侯。東晉士族莊園遍佈江左,他們“勢力傾於邦君,儲積富乎公室,……僮僕成軍,閉門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滿堂,妓妾溢房。園林擬上林,館第僭太極”。正如柳詒微所説:“魏晉以降,易君如舉棋,帝國朝代之號如傳舍然。……當時士大夫以地方紳士,操朝廷用人之權。於是朝代雖更,而社會之勢力仍固定而不為動搖,豈惟可以激揚清濁,仰亦所以抵抗君權也。”因此世家大族對皇權形成強大的牽制,以至於出現“王與馬共天下”的諺語。

在這種情況下,鐵桶一般的大一統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許多舊門士人憑藉門第資本,不再對權力俯首帖耳:“雖朝代推移,鼎遷物改,(世族們)猶昂然以門第自負。”一些門第高貴的士人,甚至對門第不如他久遠的皇帝抱一種隱隱的睥睨之態。面對政治權威,他們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許多人甚至不屑於為皇帝服務。 (選自2013年2月下《雜文月刊》,有刪改)

1.下列説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

A.許多魏晉人士多才多藝又落拓不羈,其縱酒放達、縱情越禮達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如劉伶、阮修等。

B.“或閉門視書,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羣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從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縱性任情。

C.魏晉人士崇尚清淡,見面必玄談,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談間得到了完美的`展現,這讓後人羨慕不已。

D.阮籍與王安豐追求個性自由發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簡曠達,縱性任情,追求享樂,這些行為讓後人內心向往卻不敢仿效。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徵召,但他都沒有去赴任。由此説明,在魏晉時代,王羲之的社會價值相當低。

B.魏晉士人多不願意與統治階級合作,視仕途為污穢之地。為此,嵇康與山濤絕交,阮籍曾經一醉六十餘日。

C.魏晉士人頗有春秋戰國遺風,從他們的言行中,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戰國時代士人的傲視天地和獨立不羈。

D.相對於漢朝和唐朝,魏晉時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個性和才情。魏晉時代是一個極富創造力的時代。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魏晉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春秋戰國時代非常相似,戰爭連綿,動亂不斷,皇帝更換頻繁,皇權極不穩定。

B.從魏晉時代“王與馬共天下”這句諺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勢力很大,甚至能夠牽制皇權。

C.在魏晉時代,世家大族的勢力比較強大,許多士族富過王侯。只有經過朝代的更替,世家人族的勢力才會動搖。

D.在魏晉時代,一些門第高貴的士人,面對政治權威,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他們甚至瞧不起門第遠不如他久遠的皇帝。

試題答案:

1.C(“這讓後人羨慕不已”錯誤,原文中説“魏晉士人縱性任情,飲酒嘯歌,其風度一直被後人追慕——除卻清淡一面”。)

2.A(“王羲之的社會價值相當低”錯誤,文中説“傳統中國社會以功名利祿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衡量體系在魏晉時代坍塌了”。)

3.C(“只有經過朝代的更替,世家大族的勢力才會動搖”錯誤,文中説“於是朝代雖更,而社會之勢力仍固定而不為動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oo0g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