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文先生傳》閲讀答案

《文先生傳》閲讀答案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閲讀答案了,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先生傳》閲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文先生傳》閲讀答案

《文先生傳》閲讀答案1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15分)

先生金姓,採名,若採字,吳縣諸生也。為人倜儻高奇,俯視一切。好飲酒,善衡文,評書議論皆發前人所未發。時有以講學聞者,先生輒起而排之,於所居貫華堂設高座,召徒講經。經名聖自覺三昧,稿本自攜自閲,祕不示人。每升座開講,聲音宏亮,顧盼偉然。凡一切經史子集箋疏訓詁,與夫釋道內外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蠻之所記載,無不供其齒頰,縱橫顛倒,一以貫之,毫無剩義。座下緇白四眾②,頂禮膜拜,歎未曾有。先生則撫掌自豪,雖向時講學者聞之,攢眉浩歎,不顧也。

生平與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俠者流,一日以千金與先生,曰:君以此權子母③,母后仍歸我,子則為君助燈火,可乎?先生應諾,甫越月,已揮霍殆盡,乃語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適增守財奴名,吾已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後④,絕意仕進,更名人瑞,字聖歎,除朋從談笑外,惟兀坐貫華堂中讀書著述為務。或問聖歎二字何義,先生曰:《論語》有兩喟然歎曰,在顏淵為歎聖,在與點則為聖歎。予其為點之流亞歟。

所評《離騷》、《南華》、《史記》、杜詩、《西廂》、《水滸》,以次序定為六才子書,俱別出手眼。尤喜講《易》乾、坤兩卦,多至十萬餘言。其餘評論尚多,茲行世者,獨《西廂》、《水滸》、唐詩、制義、《唱經堂雜評》諸刻本。傳先生解杜詩時,自言有人從夢中語云:諸詩皆可説,惟不可説《古詩十九首》。先生遂以為戒。後因醉,縱談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幾遂罹慘禍。臨刑歎曰:斫頭最是苦事,不意於無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讀先生所評諸書,領異標新,迥出意表,覺千百年來,至此始開生面。嗚呼!何其賢哉!雖罹慘禍,而非其罪,君子傷之。而説者謂文章妙祕,即天地妙祕,一旦發泄無餘,不無犯鬼神所忌,則先生之禍,其亦有以致之歟!然畫龍點睛,金針隨度⑤,使天下後學,悉悟作文用筆墨法者,先生力也,又烏可少乎哉!其禍雖冤屈一時,而功實開拓萬世,顧不偉耶!予過吳門,訪先生故居,而莫知其處,因為詩吊之,並傳其略如此雲。

(節選自清代廖燕《金聖歎先生傳》)

【注】①內外諸典:佛教徒稱佛經為內典,佛經以外的典籍為外典。②緇白:指僧俗,僧衣緇,故稱僧為緇徒。四眾:四部眾的省稱。佛教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為四部眾。這裏泛指聽眾。③權子母:以資本經營或借貸生息。④鼎革:指改朝換代的重大改革,這裏指入清以後。⑤元好問《論詩》其三:鴛鴦繡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後以教人作詩文方法為金針度人。度,授與。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先生輒起而排之 排:分開

B.不意於無意中得之 意:料到

C.領異標新,迥出意表 迥:遠

D.顧不偉耶 顧:難道

10.下列六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金聖歎先生倜儻高奇的一組是(3分)

①善衡文,評書議論皆發前人所未發 ②稿本自攜自閲,祕不示人

③甫越月,已揮霍殆盡 ④後因醉,縱談青青河畔草一章

⑤雖罹慘禍,而非其罪,君子傷之 ⑥使天下後學,悉悟作文用筆墨法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1 1.下列敍述賞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金聖歎先生博覽羣書,學問淵博,講學時旁徵博引,極其透徹,讓聽眾歎服。

B.金聖歎一個月花光了好朋友王斫山給他去放貸營生的千兩銀子,王斫山也只是一笑了之。

C.明朝滅亡後,金聖歎將自己的字改為聖歎,自我期許為孔子弟子曾點一類的人物。

D.本文作者既批判了金聖歎的不識時務,又高度評價了他的偉大成就,還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傷。

12.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此物在君家,適增守財奴名,吾已為君遣之矣。(3分) 譯:

(2)則先生之禍,其亦有以致之歟!(3分) 譯:

參考答案:

9.A(批駁)

10.C(④是獲罪的原因,⑤是別人的感受。)

11.D(沒有批判)

12.

(1)這些東西在先生家,只是增加您守財奴的名聲罷了,我已經替您打發掉它們了。(適1分,為1分,句意1分,共3分)

(2)那麼先生的災禍,大概也有一些招致它的原因吧!(則1分,其1分,有以1分,共3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先生姓金,名採,字若採,吳縣生員,為人灑脱而不受世俗禮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視一切。愛好喝酒,善於評論書籍文章,對書籍文章的評論都是以前的人沒有説過的。當時有憑講授學問而聞名的人,先生總是站出來批駁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貫華堂設置很莊嚴的座位,招收學生講授經書。他所講授的經書名叫《聖自覺三昧》,講稿總是自己帶着自己看,從不公開給別人看。每次到講堂開設講座,環顧四周的樣子神采卓異,所有一切經史子集、箋疏訓詁,和那些釋道內外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蠻所記載的內容,沒有不被他引述評論的。議論縱橫捭闔,自始至終都講得極其透徹。座位下面聽講的僧俗侶眾諸色人等崇拜到了極點,感歎説從沒有聽過這樣的見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得意,即使以前講學的人聽説了,皺眉長歎,他也不理會。

先生向來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來也是俠義的人,一天他拿一千兩銀子給先生,説:先生拿這些錢去借貸生息,以後本金歸還我,利息就給你補貼生活,行嗎?先生爽快地答應了,可是剛剛過一個月,那些錢已經被他揮霍一空了。於是就對斫山説:這些東西在先生家,只是增加您守財奴的名聲罷了,我已經替您打發掉它們了。王斫山笑了笑沒當回事。

明清易代後,先生斷絕了做官進取的念頭,改名叫人瑞,字聖歎。除了和親人朋友談笑之外,只是獨自端坐貫華堂中,把讀書著述作為追求。有人問聖歎二字是什麼意義,先生説:《論語》有兩次喟然歎曰,顏淵感歎孔子,孔子讚歎弟子曾點,我大概是曾點一類的人吧!

先生所評論的《離騷》、《南華》、《史記》、杜詩、《西廂》、《水滸》等書,根據次序編定為六才子書,都是有獨到的眼光的。尤其愛好講《易》,對乾、坤兩卦的評述,多到十萬多字。其它的評論還有很多,如今流傳社會上的著作,只有《西廂》、《水滸》、《唐詩》、制藝、《唱經堂雜評》幾種刊刻版本。

傳説先生在解讀杜甫的詩時,他自己説有人在他的夢中傳話説:各種詩都可以評論,只是不能評論《古詩十九首》。先生於是把這個夢作為戒律。後來因為醉酒不受拘束地談《青青河畔草》一章,不久,就遭遇悲慘的災禍。面對行刑時感歎道:砍頭是最痛苦的'事,沒想到我在無意中竟受到了這種痛苦。

曲江廖燕説:我讀先生所評的各種書,標新立異,見解卓越,遠超乎常人所想,我感覺千百年來,到他這裏才開拓出極有生氣的一面。唉!多麼優秀啊!雖然遭遇悲慘的災禍,卻並不是因為他犯了罪,有德行的人都為他悲傷。然而評價他的人説文章奧妙的祕訣,就是天地奧妙的祕訣,如果闡明得太透徹,不可避免會觸犯鬼神的忌諱,那麼先生的災禍,大概也有一些招致它的原因吧!但是先生畫龍點睛的評論,教人寫作詩文的方法,使普天下後來求學的人,完全領悟寫文章佈局構思的方法,這是先生的功勞啊,這功勞又怎麼會小呢!他的災禍雖然冤屈一時,但是他的功勞確實為以後千年萬代開拓了局面,難道不卓異嗎!我路過吳門,去拜訪先生的故居,然而沒有人知道他的住處,於是我就寫詩來憑弔先生,並寫下象這樣一篇關於他的生平大概的傳記。

《文先生傳》閲讀答案2

文木先生傳

[清]程晉芳

先生姓吳氏,諱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顯者。先生生而穎異,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稍長,補學官弟子員①。襲父祖業,有二萬餘金。素不習治生,性復豪上,遇貧即施,偕文士輩往還,飲酒歌呼窮日夜,不數年而產盡矣。

安徽巡撫趙公國麟聞其名,招之試,才之,以博學鴻詞②薦,竟不赴廷試,亦自此不應鄉舉,而家益以貧。乃移居江城東之大中橋,環堵蕭然,擁故書數十冊,日夕自娛。窘極,則以書易米。

其學尤精《文選》,詩賦援筆立成,夙構者莫之為勝。辛酉、壬戌間,延至餘家,與研詩賦,相贈答,愜意無間。而性不耐久客,不數月,別去。生平見才士,汲引如不及。獨嫉時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則尤嫉之。餘恆以為過,然莫之能禁。緣此,所遇益窮。

歲甲戌,與餘遇於揚州,知餘益貧,執餘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處也,奈何?”餘返淮,將解纜,先生登船言別,指新月謂餘曰:“與子別,後會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構句相贈,而澀于思,當俟異日耳。”時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歿矣。蓋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詩説》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説為《儒林外史》五十卷,窮極文士情態,人爭傳寫之。

餘生平交友,莫貧于敏軒。抵淮訪餘,檢其橐⑤,筆硯都無。餘曰:“此吾輩所倚以生,可暫離耶?”敏軒笑曰:“吾胸中自有筆墨,不煩是也。”其流風餘韻,足以掩映一時。

(節選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員:明清稱縣學生員為弟子員。②博學鴻詞:科舉考試的一種名目。③時文:明清時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傷。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素不習治生 治:治理 B.性不耐久客 客:客居

C.不煩是也 煩:擔心 D.當俟異日耳 俟:等待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乃移居江城東之大中橋 惟虛心乃能進步

B.窘極,則以書易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

C.夙構者莫之為勝 夫晉,何厭之有

D.莫貧于敏軒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

10.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現吳敬梓“流風餘韻”的一組是( )

①窘極,則以書易米 ②夙構者莫之為勝

③飲酒歌呼窮日夜 ④此境不易處也,奈何

⑤生平見才士,汲引如不及 ⑥吾胸中自有筆墨,不煩是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8.A(“治”應譯為“經營”)

9.B.介詞,拿(A.連,於是/連,才C.代詞他/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D.介詞,比/介詞 ,對)

10.A.(②不是直接表現,④不能表現吳敬梓“流風餘韻”。)

《文先生傳》閲讀答案3

文木先生傳

[清]程晉芳

先生姓吳氏,諱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顯者。先生生而穎異,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稍長,補學官弟子員①。襲父祖業,有二萬餘金。素不習治生,性復豪爽,遇貧即施,偕文士輩往還,飲酒歌呼窮日夜,不數年而產盡矣。

安徽巡撫趙公國麟聞其名,招之試,才之,以博學鴻詞②薦,竟不赴廷試,亦自此不應鄉舉,而家益以貧。乃移居江城東之大中橋,環堵蕭然,擁故書數十冊,日夕自娛。窘極,則以書易米。

其學尤精《文選》,詩賦援筆立成,夙構者莫之為勝。辛酉、壬戌間,延至餘家,與研詩賦,相贈答,愜意無間。而性不耐久客,不數月,別去。生平見才士,汲引如不及。獨嫉時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則尤嫉之。餘恆以為過,然莫之能禁。緣此,所遇益窮。

歲甲戌,與餘遇於揚州,知餘益貧,執餘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處也,奈何?”餘返淮,將解纜,先生登船言別,指新月謂餘曰:“與子別,後會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構句相贈,而澀于思,當俟異日耳。”時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歿矣。蓋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詩説》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説為《儒林外史》五十卷,窮極文士情態,人爭傳寫之。

餘生平交友,莫貧于敏軒,抵淮訪餘,檢其橐,筆硯都無。餘曰:“此吾輩所倚以生,可暫離耶?”敏軒笑曰:“吾胸中自有筆墨,不煩是也。”其流風餘韻,足以掩映一時。(節選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員:明清稱縣學生員為弟子員。②博學鴻詞:科舉考試的一種名目。③時文:明清時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傷。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環堵蕭然——堵:牆壁

B.素不習治生——治:經營

C.延至餘家——延:延遲

D.夙構者莫之為勝——夙:素常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現吳敬梓“流風餘韻”的一組是( )

①飲酒歌呼窮日夜

②窘極,則以書易米

③夙構者莫之為勝

④生平見才士,汲引如不及

⑤此境不易處也,奈何

⑥吾胸中自有筆墨,不煩是也

A.②④⑥

B. ①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⑤

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吳敬梓生性聰明,讀書能過目成誦,長大後得到安徽巡撫趙國麟的賞識,但他卻無意進取功名。

B.吳敬梓善交文士,但對當時流行的八股文深惡痛絕,因而那些擅長寫八股文的人,就特別痛恨他。

C.吳敬梓家境不錯,繼承了不少家產,但由於種種原因,幾年之內耗盡家產,生活開始窮困起來。

D.吳敬梓模仿唐人小説創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寫盡了文士們的性情狀貌,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4.翻譯。

①餘恆以為過,然莫之能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吾輩所倚以生,可暫離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A

3.B

4.①我常常認為這是一種過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

②這是我們這些人所依靠的用來謀生的工具,可以暫時拋離嗎?

《文先生傳》閲讀答案4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餘自燥發時,則知吾吳中有文先生。今夫文先生者,即無論田畯婦孺,至“文先生”嘖嘖不離口,然要間①以翰墨得之。而學士大夫自詭能知文先生者,則謂文先生負大節,篤行君子,其經緯足以自表見,而惜其掩於藝。夫藝誠無所重文先生,然文先生能獨廢藝哉?造物者不以星辰之貴而薄雨露,卒亦不以百穀之用而絕百卉,蓋兼所重也。

文先生者,初名璧,字徵明。尋以字行,更字徵仲。八九歲語猶不甚了了,或疑其不慧,温州公獨異之曰:“兒幸晚成,無害也。”先生既長,就外塾,穎異挺發,日記數百千言。嘗從温州公官於滁,以文贄莊郎中昶,莊公讀而奇之,為詩以贈。歸為邑諸生,文日益進。年十六,而温州公以病報,先生為廢食挾醫而馳,至則歿三日矣。慟哭且絕,久之乃蘇。郡僚合數百金為温州公賻,先生固謝不受曰:“勞苦諸君,孤不欲以生污逝者。”其郡吏士謂温州公死廉而先生為能子,因修故卻金亭以配前守何文淵,而紀其事。先生服除,益自奮勵,下帷讀,恆至丙夜不休。於文師故吳少宰寬,於書師故李太僕應禎,於畫師故沈周先生,感自愧歎,以為不如也。吳中文士秀異祝允明、唐寅、徐禎卿日來遊,允明精八法,寅善丹青,禎卿詩奕奕有建安風。其人鹹跅弛②自喜,於曹偶③亡所讓,獨嚴憚先生,不敢以狎進。先生與之異軌而齊尚,日歡然亡間也。

先生為待詔,然居恆邑邑不自得,上疏乞歸,不報。又一年,再上疏乞歸,又不報。上相楊公以召入,先生見獨後。楊公亟謂曰:“生不知而父之與我友耶?而後見我?”先生毅然曰:“先君子棄不肖三十餘年,而以一字及者,不肖弗敢忘也,故不知相公之與先君子友也。”竟立弗肯謝。楊公悵然久之,曰:“愧見生,幸寬我!”至是楊公謀欲遷先生而先生愈迫欲歸至三上疏得致仕御史請留先生為翰林重朝論韙之。

(節選自王世貞《文先生傳》)

[注]①要間:大體上。②跅弛:放蕩。③曹偶:同輩。

16.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而學士大夫自詭能知文先生者 詭:妄言

B.以文贄莊郎中昶,莊公讀而奇之 贄:禮物

C.造物柄者不以星辰之貴而薄雨露 薄:迫近,靠近

D.上疏乞歸,不報 報:上報朝廷

17.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而惜其掩於藝 灌夫受辱於居室

B.莊公讀而奇之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C.至則歿三日矣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

D.慟哭且絕,久之乃蘇 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餘之歎息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些學士大夫認為文徵明的書畫才能掩蓋了他的出眾的道德品行,但是作者以上天對星辰、雨露等態度為類比,認為人們評價文徵明時不應該重德輕藝。

B.小時候文徵明並不出眾,到八九歲時説話都不很清楚,有人懷疑他不聰明;長大以後他勤奮學習,常常讀書到深夜還不肯休息,學業精進。

C.文徵明對父親非常孝順,父親去世後他悲痛欲絕,郡裏的同僚湊集了幾百金資助他辦理喪事,文徵明認為如果接受將有污先父清廉之名,因而沒有接受。

D.文徵明不僅刻苦讀書,還廣泛地求師交友,他向李應禎學習書法,向沈周學習繪畫,和擅長書畫的祝允明、唐寅等人交往,使他在德藝兩方面日益精進。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至是楊 公 謀 欲 遷先 生而 先 生 愈 迫 欲 歸 至 三 上 疏 得 致 仕 御 史 請 留 先 生 為 翰 林 重 朝 論韙之

20.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夫藝誠無所重文先生,然文先生能獨廢藝哉?(4分)

(2)先生與之異軌而齊尚,日歡然亡間也。(3分)

參考答案:

16、【答案A】B初見尊長贈送禮物,動詞,贈送。 C輕視,鄙薄。D答應。

17、【答案C】A於:表被動/介詞。B 而:承接/並列。C則:錶轉折 D之:音節助詞/的

18、【答案D】文徵明向李、沈學習以及和祝、唐的交往跟他道德修養的提高的關係於文無據。

19、至是/ 楊 公 謀 欲 遷 先 生 /而 先 生 愈 迫 欲 歸 /至 三 上 疏 /得 致 仕/ 御史請 留 先 生 為 翰 林/ 重 朝 論韙 之

20、【答案】(1)書畫才能確實無法使世人看重文先生,但是文先生難道能夠棄除書畫才能嗎?( “無所”、“重”、“獨”“廢”一點1分)

(2)先生和他們遵循的原則不同而喜好相同,天天歡快無間地在一起。

( “異軌”、“齊尚”、“歡然亡間” 一點1分)

《文先生傳》閲讀答案5

貞文先生萬斯同,字季野,鄞[yín] 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馴,弗肯帖帖隨諸兄,所過多殘滅,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頑,閉之空室中。先生竊視架上有明史料數十冊,讀之甚喜,數日而畢;又見有經學諸書,皆盡之。既出,因時時隨諸兄後,聽其議論。一日伯兄期年家課,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觀諸兄所造,亦易與耳。伯兄驟聞而駭之,曰:然則吾將試汝。因雜出經義目試之,汗浸千言,俄頃而就。伯兄大驚,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幾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幾失吾子。是日始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讀書。逾年,遣請業於梨洲先生,則置之絳帳中高坐。先生讀書五行並下,如決海堤,然嘗守先儒之戒,以為無益之書不必觀,無益之文不必為也,故於書無所不讀,而識其大者。

康熙戊午,詔徵博學鴻儒,浙江巡道許鴻勛以先生薦,力辭得免。明年,開局修《明史》,崑山徐學士元文延先生往,時史局中徵士許以七品俸,稱翰林院纂修官,學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請以布衣參史局,不署銜,不受俸,總裁許之。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審,先生閲畢,謂侍者曰:取某書某卷某頁有某事,當補入;取某書某卷某頁某事,當參校。侍者如言而至,無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雖其後不盡仍先生之舊,而要其底本,足以自為一書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時議意其專長在史,及崑山徐侍郎乾學居憂,先生與之語《喪禮》,乃知先生之深於經,侍郎因請先生遍成五禮之書二百餘卷。當時京師才彥霧會,各以所長自見,而先生最闇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無不呼曰萬先生,而先生與人還往,其自署只曰布衣萬斯同,未有嘗他稱也。

先生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師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館於督少為寬假,先生歷數其罪以告之。有運餉官以棄運走,道死,其孫以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錢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為之營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嘗倦也。父友馮侍郎躋仲諸子沒入勛衞家,先生贖而歸之。不衿意氣,不事聲援,尤喜獎引後進,唯恐失之,於講會中惓惓三致意焉,蓋躬行君子也。卒後門人私諡曰貞文。(選自錢儀吉纂《碑傳集》,有刪節)

2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先生欲豫焉 豫:參與

B.學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無爽者 爽:差錯

D.先生贖而歸之 歸:歸還

23.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以其頑,閉之空室中 先生之初至京也

B.汗浸千言,俄頃而就 而先生未嘗倦也

C.持之而泣,以告户部 浙江巡道許鴻勛以先生薦

D.乃知先生之深於經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4.以下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説明萬貞文為人和平大雅的一組是( )

①弗肯帖帖隨諸兄,所過多殘滅 ②先生讀書五行並下,如決海堤

③浙江巡道許鴻勛以先生薦,力辭得免 ④各以所長自見,而先生最闇淡

⑤其孫以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⑥先生請以布衣參史局,不署銜,不受俸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2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

A.萬斯同小時候十分頑劣,可聰穎異常,過目不忘,常跟兄長們討論學問,引起父兄重視,被送入私塾讀書,又經名師指點,終成大器。

B.萬斯同受邀參加《明史》的編纂工作,不計名利,擔當修訂審核重任;他學識淵博,目光敏鋭,態度嚴謹,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萬斯同對經學有精深的研究,應邀編纂禮學之書,貢獻很大;他為人也很低調,從不像別人那樣炫耀自己,受到當時人們的普遍敬重。

D.萬斯同嚴詞拒絕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遺餘力地為困頓者奔走,對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現出剛正不阿、看重情義的君子之風。

參考答案:

22D

23C

24C

25A

《文先生傳》閲讀答案6

臨川湯先生傳

鄒迪光

先生名顯祖,字義仍,別號若士。豫章之臨川人。生而穎異不羣。體玉立,眉目朗秀。見者嘖嘖曰:“湯氏寧馨兒。”五歲能屬對。試之即應,又試之又應,立課數對無難色。十三歲,就督學公試,補邑弟子員。每試必雄其曹偶。庚午舉於鄉,年猶弱冠耳。見者益復嘖嘖曰:“此兒汗血,可致千里,非僅僅蹀躞康莊也者。”

丁丑會試,江陵公①屬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應。曰:“吾不敢從處女子失身也。”公雖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鵲起,海內之人益以得望見湯先生為幸。至癸未舉進士,而江陵物故矣。諸所為附薰炙者,駸且澌沒矣。公乃自歎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敗乎?”而時相蒲州、蘇州兩公,其子皆中進士,皆公同門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館選,而公率不應,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時者。

以樂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則閉門距躍,絕不懷半刺津上。擲書萬卷,作蠹魚其中。每至丙夜,聲琅琅不輟。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書為?”曰:“吾讀吾書,不問博士與不博士也。”尋以博士轉南祠部郎。部雖無所事事,而公奉職毖慎,謂兩政府進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論之,謫粵之徐聞尉。居久之,轉遂昌令。又以礦税事多所蹠戾②,計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歸。雖主爵留之,典選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長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國守令以下,幹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時事,非公憤不及齒頰。人勸之請託,曰:“吾不能以麪皮口舌博錢刀,為所不知後人計。”指牀上書示之:“有此不貧矣。”公於書無所不讀,而尤攻《文選》一書,到掩卷而誦,不訛隻字。於詩若文無所不比擬,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蓮少陵氏。公又以其緒餘為傳奇,若《紫簫》、《還魂》諸劇,實駕元人而上。每譜一曲,令小史當歌,而自為之和,聲振寥廓。識者謂神仙中人云。

公與予約遊具區靈巖虎丘諸山川,而不能辦三月糧,逡巡中輟。然不自言貧,人亦不盡知公貧。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選自《湯顯祖詩文集》附錄,有刪節)

[注]①江陵公:指時相張居正,其為江陵人。②蹠戾:乖舛,謬誤。

5. 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每試必雄其曹偶 雄:稱雄

B.酬以館選 酬:應酬

C. 以樂留都山川 樂:喜愛

D. 為所不知後人計計:考慮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湯顯祖持身端潔,拒絕了時相張居正的利誘,海內士人都以結識他為榮幸。

B. 因為上書批評當權者徇私情、塞言路,湯顯祖被貶官至廣東,做了徐聞尉。

C. 湯顯祖辭官回家後,當地官員爭相與他交往,而湯顯祖不為私事開口求人。

D. 湯顯祖與鄒迪光相約三月份到江南一帶遊玩,但沒準備好糧食,因而作罷。

7.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見者益復嘖嘖曰:“此兒汗血,可致千里,非僅僅蹀躞康莊也者。”

(2)然不自言貧,人亦不盡知公貧。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8. 請簡要概括湯顯祖讀書為文的特點。

【答案】5. B 6. D

7. (l)見到他的人越發嘖嘖稱讚道:“這個年輕人(好比)是汗血寶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種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馬。”

(2)但他自己不説窮,別人也不都知道他窮。湯公不正是信從自己內心的人嗎?我即使為他執鞭駕車,也是樂意和嚮往的。

8. 讀書不為功名,樂此不疲;於書無所不讀,尤精《文選》;詩文無所不能,直追漢唐;戲曲創演結合,超邁元人。

【解析】

【5題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解答此題,除了將實詞放入上下文推斷它的語境義,聯繫以前所學知識也是判斷正誤的非常有效的方法。B項,“酬”意為“酬謝”。這句話意思是,用選任館職來答謝他。故選B。

【6題詳解】

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內容的題型,要基本瞭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後根據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後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現問題。D項,“相約三月份到江南一帶遊玩”理解錯誤,原文中“而不能辦三月糧”意思是不能準備三個月的糧食。故選D。

【7題詳解】

此題考查學生的文言翻譯能力。首先瀏覽句子,看有無特殊句式,有無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以及通假之類的詞語,然後將句子放回原文,結合上下文進行翻譯。翻譯時一定注意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1)要點:嘖嘖,讚歎;汗血,珍貴少有的人才;蹀躞,小步走路;康莊,通達的大路。(2)要點:不自言,賓語前置,不言自;執鞭,舉鞭為人駕車,表示景仰追隨;忻慕,高興而仰慕。

【8題詳解】

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篩選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應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從文本中篩選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後運用文中詞語概括作答。本題題幹為“概括湯顯祖讀書為文的特點”,要從讀書和寫作兩方面進行概括。關於讀書,根據第三段“擲書萬卷,做蠹魚其中。每至丙夜,聲琅琅不輟”可知他讀書沉迷專注;第四段“公於書無所不讀”“尤攻文選”,可知他讀書廣博而又有專攻。寫作方面,根據第四段“於詩若文無所不比擬”可知他寫文善於模仿;“實駕元人之上”可知他寫作水平高超。據此組織答案即可。

【點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先生名顯祖,字義仍,別號若士。從小聰慧過人,卓爾不羣。體格挺拔,眉清目秀。見到他的人稱讚説:“湯家有這樣的孩子。”五歲能寫文對詩。考驗他時就會作答,再考驗他還會作答。考驗多次沒有為難的神情。13歲時參加督學公試,補為弟子員。每次考試一定會在同類中稱雄。庚午年在鄉間被舉薦,年齡也就二十歲。見的人又再次嘖嘖稱讚:“這是汗血寶馬一樣的人,可以達到日行千里的才能,不是隻在寬闊平坦的大路上小步走的人。”

丁丑年參加會試,張居正派他的黨羽用中舉來引誘他,但是先生不答應。説:“我不敢像女子一樣失去貞潔。”先生雖然是一個老孝廉,但是更加的名聲鵲起,天下的人更把拜望他當做幸運。等到癸未年間考中進士,張居正已經去世了,那些依附的人都離開了。先生於是歎息:“假設我因為依附被任用,不也會因為依附而失敗嗎?”當時輔佐蒲州、蘇州兩個人,他們的孩子都考中進士,是同師受業之友。於是他們想要邀請他入幕,用選任館職來答謝他,但是先生全都不答應,也像當時拒絕張居正時的原因一樣。

因為喜歡留在山川,請求做南太常博士。到任後就關上門足不出户,沒有一點做官的想法。打開書,像書蟲一樣沉浸其中,每天到了深夜讀書聲也不停。家人笑話他説:“老博士看書幹什麼?”他説:“我讀我的書,不管是不是博士。”不久,憑藉博士調任南祠部郎。部裏雖然沒有什麼事情,但是先生對待職責非常謹慎。因為上書批評當權者徇私情阻塞言路,被貶官至廣東做了徐聞尉。待了很久,又調轉為遂昌令。又因為礦產的税務有很多錯誤,與計吏一同上京之時,便向吏部尚書請求辭官回家。雖然主爵、典選、御史大夫都挽留他,但先生卻義無反顧,辭官隱居而去不可挽回。

在家中,中丞惠文,郡國守令以下的儀仗往往停滿了巷子,但是他不邀請迎接。就算是有當時的大事,不是引起公憤的事情不會談論。別人勸他請託説情拉關係。他説:“我不能拿着我的臉面和口舌去博取金錢,做不知道後人怎麼評論的事情。”指着牀上的書説:“有這些就不貧困。”先生沒有不讀的書,尤其擅長研究《文選》,合上書背誦,不錯一個字。對於詩文沒有不模仿寫作的,尤其精通西京六朝青蓮少陵這些人的文風。先生又把剩餘的部分寫成傳奇,像《紫簫》、《還魂》這些劇本,水平確實是超出所有人。每寫完一個曲子,讓小史歌唱,自己為他應和,歌聲響震天際。認識他的人都稱他為神仙。

先生和我約定遊覽靈巖虎丘的山川,卻不能籌辦三個月的糧食,猶豫着放棄了。但是先生不説自己貧困,別人也不知道他貧困。先生難道不是堅信自己的本心嗎?我即使是給他拿着馬鞭趕車,也是高興欽慕的。

標籤: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npgm8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