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兩段有關晏子的古文閲讀附答案

兩段有關晏子的古文閲讀附答案

有關晏子的古文,回答小題(14分)

兩段有關晏子的古文閲讀附答案

【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日:“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辭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使吏致千金與市租①,請以奉賓客。晏子辭。三致之,終再拜而辭。 (選自《晏子春秋》)

【注】①市租:税款

【小題1】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停一處)。(2分)

(1)縛者曷為者也?

(2)是寡人之過也。

【小題2】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字詞。(4分)

(1)坐盜( ) (2)其實味不同( )

(2)寡人反取病焉。( ) (4)晏子辭( )

【小題3】請從【乙】文中找出一個與“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中“之”的意義、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小題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2)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

【小題5】從[甲][乙]兩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樣的人?(2分)

答案

【小題1】(1)縛者/曷為者也? (2)是/寡人之過也。

【小題2】(1)犯罪,(2)它們的果實,(3)辱 (4)推辭,不接受

【小題3】是寡人之過也。

【小題4】(1)莫非楚國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於偷竊嗎? (2) 晏子正在吃飯,齊景公派的使臣到了。

【小題5】機智、善辯;清廉、簡樸。(意思對即可)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1)“縛者曷為者也”的含義是“被綁着的人是什麼人”,根據句子含義,可以把這句話分解為“被綁着的人、是什麼人”,即“縛者/曷為者也”。(2)“是寡人之過也”的含義是“是我的不對”,根據句子含義,可以把這句話分解為“是我的、不對”,即“是/寡人之過也”。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給文言句子斷句的能力。

點評:給文言句子劃分節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題型,正確地進行句中停頓,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詞意和語法結構為前提的。因此解答這類題時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將句子翻譯出來,正確理解文意,把意思結合緊密的文字,看成一個“意義單位”,“單位”與“單位”之間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頓;二是分析語法結構。在分析語法結構時可先抓動詞,把跟動詞有關的前後各詞聯繫起來,觀察句子的整體,往前找主語,往後找賓語或補語,再考慮其它成分,這樣就可以確定句子的語法結構,依此確定句中停頓。

【小題2】試題分析:①“坐”,古今異義詞,古義:犯罪。②“其實”,古今異義詞,古義:它的果實。③“病”,古今異義詞,古義:辱。 今義:疾病,患病。④“辭”,一詞多義,推辭。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

點評: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閲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繫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動詞的使動用法、通假字等,儘量做到翻譯準確、恰當。

【小題3】試題分析:“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中“之”是結構助詞“的”,“是寡人之過也”中的“之”也是結構助詞“的”。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

點評: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閲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繫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動詞的使動用法、通假字等,儘量做到翻譯準確、恰當。

【小題4】試題分析:翻譯(1)時,要注意把“得無”(莫非)、“善”(善於)這些字詞翻譯準確。翻譯(2)時,要注意把“方”(正在)、 “使”(前一個“使”:派)、“至”(到)這些字詞翻譯準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

點評: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閲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把關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儘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

【小題5】試題分析:楚王想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機制善變,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當楚王取笑齊國人偷盜時,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説:“大王怎麼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從和使者分食食物和不接受景公的贈送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清廉簡樸的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評價能力。

點評:做人物形象分析類題目時,要結合人物具體的言行來分析其精神品質。平時在閲讀文章時,要善於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g0l88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