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寫作是一場絕望的競賽閲讀理解附答案

寫作是一場絕望的競賽閲讀理解附答案

寫作是一場絕望的競賽

寫作是一場絕望的競賽閲讀理解附答案

宣金學

門羅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加拿大人。她也是在該獎項設立的100多年裏,第13位獲此殊榮的女性作家。而在此之前,她3次榮獲加拿大總督小説獎,以及英聯邦作家獎,歐·亨利獎,還有布克國際文學獎等。

門羅覺得,寫作是一場絕望的競賽。在過去的大半生裏,我沒有一天停止過寫作。

她生活在加拿大西部一個只有3000居民的小鎮,這是她第二任丈夫出生的地方。家境貧寒的門羅只完成了大學前兩年的課程,隨後就嫁給詹姆斯·門羅,來到温哥華的郊區,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在隨後幾年裏,她連生4個女兒。懷孕期間,門羅一直像瘋了一樣寫作,因為她覺得,以後有了孩子,就再也不能寫作了。

寫作對主婦門羅來講變成一件奢侈的事。孩子們還沒到上學年齡之前,門羅在她們睡午覺的時候寫作。等孩子上學了,她就在她們上學之後寫。她和第一任丈夫開了一家小書店,去打理書店之前,在家做完家務後的空餘時間也用來寫作。

她對自己每天的寫作頁數有一個定量,強迫自己完成,這是一種強迫症,非常糟糕。

有一段時間,她要照顧4個孩子,她試過一直寫到凌晨1點,然後第二天一早6點起牀。

在她有些絕望的時候,1968年,門羅37歲,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説集《快樂影子舞》終於問世這部集子的寫作時間差不多和她大女兒年齡相仿。而這本遲到的處女作一炮而紅,為她第一次贏下加拿大最高文學獎總督獎。

隨着聲名鵲起,她反而成了加拿大文學圈一個不折不 扣的逃離者。她搬回了自己出生的安大略省,在克林頓小鎮定居下來。

有記者稱她在避開與文學界的接觸方面是個高手。我想我是個友善的人,但不好交際。門羅淡淡地回答道,如果不是這樣,我可能已經喪失了自信。我會聽到太多我不理解的談話。

她從不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公眾意義上的作家,她説:唯一會阻止我寫作的就是把寫作當成一份職業。

門羅是個絕好的聆聽者,她小説中的許多素材,都來自她聽到的小鎮上的故事。她寫的基本都是在這個小鎮上演的平民愛情、家庭生活。

門羅共創作了11部短篇小説集和1部類似故事集的長篇小説。

我從不為尋找素材發愁。我只要等,素材就會冒出來,唯一讓我犯愁的是如何處理這些海量的資料。她説她永遠都不會離開這個小鎮。

她的作品地域性非常強,同時,她在小説中為我們呈現出這些地方人們的普遍共通的人性。《紐約客》小説編輯黛博拉·特瑞斯曼評價道。

但是很久以來,加拿大作家都不太敢觸碰與加拿大相關的題材和小城鎮的故事。我們被告知這些題材在市場上銷量慘淡。加拿大作家聯盟的執行主任約翰·德根表示,愛麗絲·門羅則為我們照亮了這條道路,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寫我們來自哪裏,我們是誰。這是她成功的祕訣。

門羅每天堅持走很遠的路。門羅給自己定的目標是5公里,如果哪一天不能走這麼多,以後必須在其他時間補回來。

你是在保護自己,這麼做會讓你覺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規矩和習慣,就沒有什麼可以打敗你。像每天堅持散步一樣,門羅也從沒停止寫作。其實,門羅所害怕的不是放棄寫作,而是放棄那種興奮,或者失去想要寫作的衝動。

她一直疑惑:一旦不需要一直工作了,大多數人會幹什麼?我唯一用來填補生活的就是寫作,我沒有學會如何多姿多彩地生活。面對法新社的記者,她謙虛地講道,我想我在文學方面成功,或許是因為我沒有其他的天賦。

在出版最後一本小説集《親愛的生活》之後,門羅宣佈封筆。該書獲得了安大略省的延齡草圖書獎。在歡呼中離去,感覺很美。門羅自我安慰道。

獲得諾獎,似乎又讓她燃起了寫作的衝動。門羅笑着説:我實在工作太久了,我想也許自己該放鬆放鬆了。但是,獲得諾獎或許會讓我改變封筆的主意。

宣佈門羅獲獎的彼得·英格倫評價道:短篇小説一直處於長篇小説的陰影中,門羅選擇了這種藝術形式,她將它很好地開墾,接近完美。

美國猶太作家 辛西婭·奧茲克曾稱她為我們時代的契訶夫,她將會比同時代的其他作家更長久地被讀者記住。

很多人想知道,贏得諾貝爾文學獎,對門羅來講是否算是贏得了這場絕望的競賽。

(選自《中國青年報》2013年10月16日)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 門羅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作家。而在此之前,她3次榮獲加拿大總督小説獎,以及英聯邦作家獎,歐·亨利獎,還有布克國際文學獎等。

B. 門羅是加拿大文學圈一個逃離者,因為害怕聽到她所不理解的談話,失去自信;但她創作的許多素材又都是聆聽來的,作者這樣寫有點前後矛盾。

C. 門羅寫作臻於完美,卻不把寫作當成一種職業。美國作家奧茲克認為她是當代短篇小説大師,她將會比同時代的其他作家更長久地被讀者記住。

D. 門羅認為如果你遵守了你認為的好的規矩和習慣,那麼你是在保護你自己,因為這樣就沒有什麼可以打敗你。

E. 本文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客觀、直白、真實地講述了加拿大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門羅的故事,語言樸實,同時引用了許多名家的評價,使文章更具説服力。

2、門羅是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她的作品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

3、門羅成功的祕訣有哪些?請簡要概括。(6分)

4、門羅為什麼説寫作是一場絕望的競賽?贏得諾貝爾文學獎,對門羅來講是否算是贏得了這場絕望的競賽?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

1、選E得3分,選C得2分,選D得1分,選A、B不得分。

2、①素材取自她所在的小鎮的平民愛情及家庭生活。②作品地域性強,並且寫的是這些地方人們普遍共同的人性。③ 選用短篇小説藝術形式,接近完美。(每點2分,共6分)

3、①善於聆聽,選擇自己熟悉的題材。②不受利益的`誘惑,看輕作品的銷量。③發揮自己的天賦,不把寫作當作一種職業,把寫作當作自己的樂趣(使命)。④利用一切空餘時間勤奮寫作,且堅持不懈。⑤獨立創作,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任選3點,每點2分,共6分)

4、第一問:門羅之所以把寫作比作一場絕望的競賽,是因為在門羅看來,寫作是沒有終止的,且寫作的最高境界是難以達到的。(2分)

第二問:

觀點一:門羅贏得了這場絕望的競賽。(2分)①在她過去的大半生中,她絕望過,逃離過,但她從未停止過。她抽出一切時間寫作,並且每天規定一定的頁數,強迫自己完成。②諾貝爾文學獎是全世界文學界最高的獎項,她獲此殊榮,就是贏得了寫作這場絕望的競賽。③約翰·德根評價説:愛麗絲門羅則為我們照亮了這條道路,這是她成功的祕訣。可見他認為門羅是成功的。(或:彼得·英格倫認為她的作品接近完美,可見他認為門羅是成功的。或:辛西婭奧茲克稱門羅為我們時代的契訶夫,她將會比同時代的其他作家更長久地被讀者記住。可見他認為門羅是成功的。)(三點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

觀點二:沒有贏得這場絕望的競賽。(2分)①門羅處女作一炮而紅之後,她繼續寫作;在最後一本小説集出版後,她宣佈封筆,但獲得諾獎後或許再繼續寫作。②彼得英格倫評價她的作品接近完美,但追求無止盡,接近並不等於完美。③辛西婭奧茲克稱她將會比同時代的其他作家更長久地被讀者記住,這表明她的作品還需要時間的考驗。④諾貝爾文學獎並不代表寫作的最高境界,獲此殊榮不等於贏得了這場競賽。(四點答出任意兩點得4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8vmw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