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誰先看見村莊》語文閲讀和答案

《誰先看見村莊》語文閲讀和答案

她們回來了。她們不久將會看見自己的村莊。幾分鐘以前,長途汽車“嘎”的一聲停下。她們從窗口扔下大包小包,匆匆擠出車門。汽車重新啟動,拖一股白煙,拐過溝岔不見了。一會兒,她們要跨過乾涸的溝川,沿着對面那條蜿蜒的小徑爬上去,然後,就能看到她們的村莊了。她們從南方趕回來過年,帶着一大堆顏色鮮豔的包裹行李。

《誰先看見村莊》語文閲讀和答案

她們站在路邊四下張望。才五點鐘剛過,太陽就已經看不見了,只在西邊的溝坡上殘留一些餘暉。溝川裏靜得很,霧氣瀰漫,既朦朧又透明,讓人覺得恍若幻影神祕莫測。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裏,這村莊、溝川、羊腸小道,曾經那麼執拗地,記不清有多少次在她們遙遠的異鄉的夢裏出現過。

她們不急於爬溝。她們需要平息一下心情,定一定神。再説,她們後頭還要進行一場比賽,看誰先爬上溝坡,第一個看見村莊。這是她們的約定。

現在,她們走到了溝川的西邊,抬頭打量那條像被野風吹得彎彎曲曲的灰布帶一樣的路。就是它,那麼親切地通向坡頂,通向她們的村莊。

“我不知道為啥一點兒也不激動,”她們中的一個説,“我想我們應該是激動的呀。你説這是為啥呀,二丫?”

二丫説:“你鬼迷心竅!我的心撲通撲通亂跳哩。你想想,為了省路費,咱們去年就沒有回來,快兩年了啊。我不知道我一走進家門會是啥情景,先叫爺還是先叫媽?”

不叫二丫的姑娘沒有應聲。

“我不想看見我媽的手裂的口子,”二丫説,“我媽每年冬天兩隻手都裂成了鋸齒,整天痛得吸溜吸溜的。”

不叫二丫的姑娘也張開自己的手指看。

“我想哭。”二丫説。她佯裝成哭的樣子,“啊嗚”了一聲,但她馬上又嘲笑自己説:“我這是幹嗎呀,神經兮兮的。”這時候她擔心起另外一些問題來。

“咱們寄的錢,家裏會不會沒收到?”

“不會。”不叫二丫的姑娘説,“咱們回去後翻開本子一筆一筆查對。”

“會不會有人認為咱們不乾淨?”

“你真能瞎操心。誰乾淨不乾淨在臉上會寫着字?”

“眾人口裏有毒哩,硬把白的説成黑的。”

不叫二丫的姑娘有些不耐煩,她哼了一句歌詞作為回答:“白天不懂夜的黑。”然後她説:“我要唱歌。”然後她扭動屁股,怪聲怪調地唱起來:“回到拉薩,回到了布達拉……”

“我也唱。”二丫説,“唱完咱們爬坡。”她看見太陽在東溝坡上只剩一點兒蠟燭光的顏色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她們唱歌。她們的歌聲一高一低,在溝川裏被凌厲的風撕扯得七零八落,實在不成什麼調子。

“呀,”二丫説,她突然住了聲,“我們的臉!”

不叫二丫的姑娘愣着。二丫頓了一下腳:“我是説咱們嘴脣上的口紅,還有描的眼影!”

不叫二丫的姑娘説:“你多漂亮啊。”

二丫説:“我給你説正經的`呢。我這個樣子怕我媽認不出來,説我是個妖怪。”不叫二丫的姑娘啞了聲。她看着二丫。她們互相看着。她們以前沒想到這會是個問題。她們每天都要化化粧的,包括在擁擠的火車上和顛簸的汽車上。

“一定得擦掉。”二丫説。

她們開始找紙巾。但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和小包,也沒有找出一片軟一點兒的紙。她們帶的紙巾一路上大手大腳地用光了。她們甚至用紙巾擦火車的茶几和汽車的玻璃,還擦了幾次鞋,惟獨沒想到最後會用它來清除嘴上的口紅。她們低頭四處探望,希望能看見一汪水。但是,沒有。溝川是乾的。她們盯住自己的衣服,可她們捨不得橘黃色和天藍色的外套上留下不同顏色的斑跡。她們快要恨死自己了。

“我説,咱們吃了它。”她們用唾沫把嘴潤濕,拿牙齒啃上脣,再啃下脣,讓舌頭轉了一圈兒,又轉了一圈兒。她們把唾沫吞下去,又“呸呸”吐出來,沾在手指上擦拭眼影。

不叫二丫的姑娘説:“呀,咱們的口紅不高檔,吃下去怕會中毒。”

“不管它,”二丫説,“這個不重要,毒不死人。”

她們擦呀,抹呀,臉上已麻麻的,只是不知道此時臉上的樣子。她們互相看也看不清,因為太陽早已熄滅了。她們想着這麼一弄她們的臉就很本色了呢。

“呀,天都黑了,”她們説,咱們快爬吧,看誰先看見村莊。”

黑夜像洶湧的黑水淹沒了她們。

(摘自《小説界》2011年2月期,略有刪改)

(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這篇小説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人物之間強烈的矛昏衝突,是一篇平淡無奇的作品。

B.“誰先看見村莊”既是“她們”比賽的內容,也表現了“她們”對家鄉的眷念,還暗示“回家”是她們一個永遠的期待。

C.“她們”用紙巾擦火車上的茶几和汽車玻璃,還擦了幾次鞋,這一情節表明“她們”已經完全融入到了城市文明中。

D.文中通過語言、動作、心理、肖像等手法來刻畫“她們”,小説中以“她們”作為主人公的代稱,暗示了平凡的“她們”具有普遍性,寫的是小人物卻有沉重感。

E.這篇小説具有一種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了一種人生況味,滲透着現實主義的蒼涼之美。

(2)請從手法、結構、意藴等方面對文章末尾劃線的句子“黑夜像洶湧的黑水淹沒了她們”進行賞析。(6分)

(3)作者安排“她們”擦掉口紅和眼影這一情節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4)“她們”是在南方謀生的農村姑娘,她們身上充滿了城鄉矛盾,結合全文探究“她們”矛盾的思想性格和普遍意義。(8分)

(1)E(3分),B(2分),C(1分)。

(C項“已經完全融入”不夠準確;A項“平淡無奇”錯,應是平淡中見波瀾;D項沒有“肖像”描寫)

(2)①運用比喻手法,將“黑夜”比喻為“洶湧的黑水”,形象地突出了黑夜力量巨大,將歸家的“她們”完全淹沒;(或者:運用雙關,“黑夜”既實指天黑了,又象徵一種看不見的巨大的力量,給人以無邊的恐懼和未知的兇險之感)

②結構上,按時間順序,水到渠成。從開

頭的“太陽就已經看不見了,只在西邊的溝坡上殘留一些餘暉”到“太陽在東溝坡上只剩一點兒蠟燭光的顏色了”再到“太陽早已熄滅了”再到“黑夜”,首尾照應,結構自然;

③以景作結,意藴豐厚。“她們”還未看見村莊,卻已經被黑夜淹沒,“她們”能歸家嗎?引人深思,含蓄地揭示了主題。(每點2分,共6分)

(3)①使情節有波瀾。在“常回家看看”的歌聲中準備爬坡歸家時情節陡生波瀾,突然意識到化粧的“她們”回家會被認為是妖怪,擦粧的情節使“她們”歸家的節奏再一次延遲放緩。

②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擔心化粧會被家人責罵,可見其內心淳樸;以為擦掉化粧就很本色了,可見其天真。

③使主題更深刻。“她們”回村前要先擦掉留有城市生活印跡的臉,否則很難被鄉村接受。城市不是“她們”的歸屬,而“她們”已不再本色,鄉村也難回去,“回家”只是她們心裏一個温暖的回憶,“回家”永遠在路上,引人深思。

(每點2分,共6分)

(4)①“她們”既節儉又養成了城裏人大手大腳的習慣。為了省路費兩年沒有回家,但又用紙巾擦火車茶几、汽車玻璃,甚至擦鞋。

②“她們”愛城市人的美麗而回到家鄉為了免遭非議又要保持鄉下人的本色。在城裏她們塗口紅、畫眼影,每天都化粧,但回到村莊須迴歸本色。

③“她們”眷念故鄉但又不得不在城市裏打拼。故鄉又不知多少次在她們遙遠的異鄉的夢裏出現。但為了省路費,多給家裏寄錢,不得不留在城裏打工。

④“她們”遊走在城鄉的夾縫間,處在想做城裏人而不得,想歸家而亦難的尷尬境地。在這種城鄉文化的碰撞中,“她們”矛盾的思想性格與生存現狀讓人心酸,具有普遍意義,引發社會思考。

(每點2分,共8分)

標籤: 語文 村莊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7okwz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