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江村》閲讀答案

《江村》閲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閲讀題,而與閲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江村》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村》閲讀答案

《江村》閲讀答案1

江村小景(節選)

長子 我想逃,沒逃脱,被他們抓回去,又打。後來到了河南才被我逃出來了。一位姓趙的老人家收留了我,叫我幫他種地,我就規規矩矩地幹了好幾年活,可是後來老是打仗,到處有土匪,地也沒有法兒種,姓趙的老人家也被剿匪的大兵把他當土匪給打死了。我那時已經十八了,無依無靠地,碰上招兵,我就去當兵。山東,北京,奉天,哪兒都到過,起先幫吳佩孚打張作霖,後來又幫張作霖打吳佩孚。

母 孩子,你怎麼這樣沒有主張呢?總該幫一個好的打那壞的呀。

長子 我那時什麼也不懂,又不識字,能有什麼主張?只曉得有糧就吃,有仗就打。再説吳佩孚也好,張作霖也好,都是差不多的,也分不出誰好誰壞。娘,瞧我這邊臉上不是有這麼大一個創疤嗎?這是第一次奉直戰給子彈刮過的,差一點兒就死了。左手這手指頭不是沒有了嗎?這是第二次奉直戰打掉的。

母 哎呀,孩子,你幹嗎要替人家瞎賣命呢?

長子 不賣命沒有飯吃啊,娘。

1、長子的第一段話,主要説了什麼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長子的這三段話,可以看出造成這個人物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為什麼這樣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個獨幕劇的主題是揭露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在這段對白中哪些句子有力地説明了這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説了他離家出走的經歷。(意對即可)

2、根本原因是社會原因。他本來也想安分守己做一個“規規矩矩”的老百姓,但是兵匪橫行。(意對即可)

3、“到處有土匪,地也沒有法兒種”;“再説吳佩孚也好,張作霖也好,都是差不多的”;“不賣命沒有飯吃啊”。

《江村》閲讀答案2

苦霧寒煙一望昏,秋風秋雨滿江村。

波浮衰草遙知岸,船過疏林竟入門。

儉歲四鄰無好語,愁人獨夜有驚魂。

子桑卧病經旬久,裹飯誰令古道存③?

【注】①作者乘船入江村探望一位貧病交加的朋友。②沈德潛,滿腹才學,40年間屢試落第,六十七歲才中進士,此詩作於屢試不第期間。③尾聯典出《莊子》:子與與子桑是好友,子桑生活貧困,大雨十日,子與擔心子桑得病,故“裏飯而往食之”。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既破題又描繪了一幅悽風苦雨中的江村畫面,渲染出悲涼的氣氛。

B.頷聯,作者將行船的動態與主觀感受交融在一起,頗有“景中有人”的妙理。

C.頸聯轉為對人事的感歎,年成歉收導致鄰里失去了笑語,詩人孤獨捱過秋夜。

D.沈德潛主張詩歌應採取“怨而不怒”的表現形式,本詩正是這種理論的實踐。

2.本詩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1、C C.“詩人孤獨捱過秋夜”錯誤。頸聯寫自己登岸訪友,是寫朋友窮困潦倒的生活、悲苦的心境,説自己不妥。

2、①對朋友的同情。作者乘船入江村探望一位貧病交加的朋友,通過景色的描繪及作者的感觸,反映窮苦知識分子的悽苦生活。②對能弘揚古道的呼籲。作者以子輿自況,遠道來訪貧病中的友人,符合人與人之間重視道義、互相接濟的古風。③自己不遇之悲。詩句內容與註解結合,可以讀出作者屢試不第,有懷才不遇的感慨。

詳解】此題考核學生理解分析思想感情的能力。

分析詩歌的情感注意以詩歌的抒情方式、註釋、標題和詩中的表情達意的重點詞句作突破口,答題時先答出情感,然後結合詩歌的內容解説。首聯通過“秋風秋雨”“苦霧寒煙”渲染窮苦知識分子的潦倒不堪的悲苦生活,表達對朋友的關愛、體貼和同情;頸聯“儉歲四鄰無好語”寫年成歉收導致鄰里失去了笑語,表現人情冷漠淡薄,“愁人獨夜有驚魂”寫朋友無人關愛的孤寂寂寥悽苦,尾聯作者用《莊子》“裹飯而往食之”的典故,是為了表達對子輿弘揚道義的讚賞,對比中批評當世人情多世故,缺少温情,再通過子與與子桑的故事啟發人們應該富有同情心,人與人之間相處時多些友善和人情味;結合註釋可知作者“屢試落第”,人生不順,仕途坎坷,懷才不遇。

《江村》閲讀答案3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1)題目中的事在全詩中指的是什麼?(3分)

(2)有人説不繫船是全詩關鍵,請簡要説明理由。(4分)

閲讀答案:

10. (1)本詩的事指江上釣魚者歸來不繫船這件事及由此勾起的心事。(意合即可,3分。)

(2)因為不繫船三字領起後面三句,統攝全篇(2分):第二句上承該句點名船停在江村,時已深夜月亮落下人也已經疲倦,該睡覺了,因此連船也懶得系。但不繫船能安然入睡嗎?三四兩句給與了明確的回答。詩人用這個細節,生動地寫出了寧靜優美的景色和釣者悠閒自在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讚美或嚮往。(2分)。(共2個得分點:作用2分,具體分析2分。)

譯文

漁翁夜釣歸來懶得系船,漁翁隨即讓漁船在水上漂泊。此時,已深夜,月亮也落下去了,人也疲倦了。即使一夜風吹去,沒有拴住的船最多吹在長滿蘆花的淺水邊,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譯文二

垂釣歸來,卻懶得把纜繩繫上,任漁船隨風飄蕩;而此時殘月已經西沉,正好安然入睡。即使夜裏起風,小船被風吹走,大不了也只是停擱在蘆花灘畔,淺水岸邊罷了。[

相關閲讀練習一

這首小詩表現了怎樣的意境?

閲讀答案:

這首詩描繪了富有詩情畫意的江村生活: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經很疲倦了,漁翁垂釣回來懶得系船,而讓漁船任意隨風飄蕩。且不説夜裏不一定起風,即使起風,沒有繫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長滿蘆花的淺水邊,又有什麼關係(步驟一) 意境真切而甜美(步驟二)詩人通過心理活動及細小動作的描寫,使得釣者悠閒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寧靜優美的景色躍然紙上(步驟三)。

閲讀練習二

(2)請簡述這首詩歌營造了這樣的意境。(2分)

答: 恬靜優美之意即可

4.一、二句詩展現了怎樣的情景?請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2分)

答案:漁翁夜釣歸來不想系船,漁翁隨即讓漁船在水上隨風漂盪。此時, 夜已深,月亮也落下去了,人也疲倦了,正是酣睡之時。(2分,意思對即可。)

5.第三句詩中縱然二字體現了詩人當時怎樣的心境?(2分)

答案閒適寧靜自由處在無拘無束等。(2分,意思對即可。)

閲讀練習三:

①首句寫漁人 漁人夜釣歸來,懶得系船,任那漁船在水中飄蕩。

②次句承首句點明釣罷歸來的 地點 、 時間 及漁人的 行動 與心情。

③縱然、只在兩個關聯詞 前後呼應 ,把詩意更推進一層: 縱然夜裏起了風,沒有繫纜的小船,至多會被吹到長滿蘆葦的淺水邊上,那有什麼關係呢?

④全詩主要寫釣者 悠閒的生活情趣 和江村 安定的生活樂趣。

賞析:

這首詩題為江村即事,描寫的卻是詩人幽雅閒適的情趣,通過情趣的描寫,使人感受到江村景色的優美。

(1 2)釣罷歸來,是特定情境,本身就流溢着閒適的趣味,江村月落,是環境背景,由此又營造出幽寂的氛圍。在此閒適幽寂的情境中,正堪眠是理所當然的了。

問題:有人説不繫船三字之意,在全詩中首尾相貫,請結合全詩分析

不繫船是詩眼,以下三句由此生出。第二句點出不繫船的原因:寧靜的江村,月落夜深,魚翁夜釣晚歸已是睏倦欲睡因而懶得系船。最後兩句點明不繫船的原因,縱然,明天蘆花邊可找到。三個字細節統攝全篇,生動表現出寧靜優美的景色和釣者悠閒的生活情趣。

(3 4)縱然盪開一筆,只在將筆收回,由此將推想的情景逼真地展現出來,即使因為不繫船,使船被夜風吹走,那也沒關係,最多隻會飄到那蘆花掩映的淺水之間。通過如此推想,則不僅使閒適的心情更為輕鬆,而且間接地描繪出江村幽靜曲折的水景。正因這樣的幽靜的水景,才造成詩人如此閒適的心境。因此,詩的表面雖屬抒情,但深層卻實為寫景,情景互為因果,互相交融,藴蓄着濃濃的詩味。

問題:詩中表現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情調?請坐概括分析

這首詩表現的是漁翁隱逸生活的悠閒自在的情調。漁翁的`深入檢出,自食其力,閒適散淡:環境寧靜優美,江月相應,蘆花搖曳:不繫船體現了人物和環境之間和諧而有生趣的關係。

賞析二:

《江村即事》是唐代詩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詩敍寫一位垂釣者在深夜歸來連船也顧不得系就上岸就寢之事,描繪了江村寧靜優美的景色,表現了釣者悠閒的生活情趣。詩名雖題江村即事詠景,實則體現了詩人無羈無束的老莊思想。全詩語言清新自然,不加任何藻飾,信手寫來,反映了江村生活的一個側面,營造出一種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這首詩寫江村眼前事情,但詩人並不鋪寫村景江色,而是通過江上釣魚者的一個細小動作及心理活動,反映江村生活的一個側面,寫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釣罷歸來不繫船,首句寫漁翁夜釣回來,懶得系船,而讓漁船任意飄蕩。不繫船三字為全詩關鍵,以下詩句全從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點明釣罷歸來的地點、時間及人物的行動、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時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經疲倦,該睡覺了,因此連船也懶得系。但是,不繫船能安然入睡嗎?這就引出了下文: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這兩句緊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問題。縱然、只在兩個關聯詞前後呼應,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進一層:且不説夜裏不一定起風,即使起風,沒有纜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長滿蘆花的淺水邊,也沒有什麼關係。這裏,詩人並沒有刻畫幽謐美好的環境,然而釣者悠閒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寧靜優美的景色躍然紙上,表達了詩人對生活隨性的態度。

這首小詩善於以個別反映一般,通過釣罷歸來不繫船這樣一件小事,刻畫江村情事,由小見大,就比泛泛描寫江村的表面景象要顯得生動新巧,別具一格。詩在申明不繫船的原因時,不是直筆到底,一覽無餘,而是巧用縱然只在等關聯詞,以退為進,深入一步,使詩意更見曲折深藴,筆法更顯騰挪跌宕。詩的語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詩情畫意的幽美意境十分和諧。

《江村》閲讀答案4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注:本詩為杜甫到成都後草堂初成時所作。

(1)請從寫景和傳情兩方面簡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處。(3分)

(2)“事事幽”是統攝全詩的核心,請結合二、三兩聯簡要説明詩人是如何來表現“幽”的。(3分)

(4)最後一聯,詩人的感情轉為悽婉,請作具體分析。(4分)

參考答案:

9. (1)【參考答案】運用了擬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圍的環境,一彎清流繞宅而過(1分);傳達出詩人與周圍自然山水的融合無間,體現了詩人的自適和愜意。

(2)【參考答案】兩聯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賦的鋪陳手法;從景物(環境)和人事(人物活動)兩個方面展開描寫,典雅的環境和閒適的人物活動相互映襯;細節描寫。(每點1分,寫出三點即得滿分)

(3)【參考答案】眼前悠遊閒適的生活,是建築在故人供祿米的基礎上的,曲折地表達出漂泊異地的窘迫;(2分)一旦俸祿供米發生了問題,一切就都談不到了,流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憂慮。(2分)

22.“事事幽”體現在哪裏?請簡要作答。(2分)

23.尾聯兩句,有人説是幸詞,有人説是苦情。你是怎樣認為的?請結合全詩作分析。(4分)

《江村》閲讀答案5

閲讀下面的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7分)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樑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鈎。

但有故人供祿米, 微軀此外更何求?

(1)從體裁上看,這首詩屬於 (1分)

(2) 江村的景物特點是怎樣的? (2分)

(3) 頸聯寫了哪兩個生活場面?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心境。 (4分)

參考答案:

(1)七言律詩(1分)(2)幽靜。(1分)(意思對即可)

(3)老妻畫紙,稚子敲針 (2分)表現了詩人長久漂泊,終於安定之後的寧靜。 (2分)

標籤: 閲讀 江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yglv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