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兄弟閲讀答案

兄弟閲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並對今後的學習做出調整。還在為找閲讀答案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兄弟閲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兄弟閲讀答案

兄弟閲讀答案1

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

春旺不大喜歡福生,因為他一直覺得爹孃偏心,對福生好。小時候村裏家家都不寬裕,偶爾有了好吃的,爹孃總是由着福生吃,還反覆對春旺説:“你是哥,多讓着弟弟。”春旺二十歲的時候,爹孃叫他把福生帶去打工,春旺心裏不情願,可拗不過爹孃,還是把福生帶了出來,不過春旺告訴福生,自己所在的城東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紹到了城西工地,那個工地有他們村裏的大牛。春旺讓福生有事找大牛,別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倆就見了兩次面,每次見面福生總告訴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讓春旺不要擔心。

中秋節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兒多,沒有放假,但發了月餅,一共四個,四個品種。春旺拿起一個最貴的肉餡兒月餅,喜滋滋的。他聞了聞,口水差點兒流出來。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這個月餅。因為吃的快,他沒吃出月餅的滋味,只是覺得特別好吃。春旺想自己是哥,過節還是該去看看福生。

吃過晚飯,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見福生,得帶月餅,就一個就行。春旺挑了一個最便宜的椒鹽月餅,然後往城西走去。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問:“你去哪裏?”福生説:“哥,我正準備去你那兒,在這裏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月餅説:“哥,這是我們公司發的月餅,給你一個嚐嚐!”春旺一看,正是剛吃過的那種很好好吃的肉餡兒月餅,他説:“福生啊,哥也發了月餅,也給你帶了一個!”説着從口袋裏掏出那個椒鹽月餅,一把塞給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給他的月餅,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個地方坐下來。春旺抬起頭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頭看看天上的月亮。春旺説:“爹孃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説:“肯定在看!他們肯定很想我們!”春旺説:“吃月餅吧。”福生説:“好,吃月餅吧。”春旺隨口問:“好吃嗎?”福生説:“好吃。”福生也問:“哥,好吃嗎?”春旺説:“好吃,真好吃!”春旺這回可吃出味兒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樣,也吃的很香,不免尷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餅就説:“回去吧,太累了,明天還得幹活。”福生點頭説:“回吧,明天還得幹活呢!”

三天後,大牛來找春旺,説要跟他借點錢,給他上大學的兒子買電腦。儘管春旺不情願,可是自己才發了工資,況且大牛是村裏人,不借説不過去,只得把工資借給了大牛。大牛接過錢,興奮地説:“太謝謝了!我知道你們哥倆都是好人!前幾天中秋,公司什麼都沒發,福生去超市花十塊錢買了兩個肉餡兒的月餅,非要送我一個。”春旺聽得愣住了。

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邊,捂着臉留下了眼淚……

兩天後,福生進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進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牀挨着春旺的牀。睡覺,兩人頂着頭,捱得很近很近。

13.哪件事使春旺對福生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用一句話概括回答。(2分)

答案:

春旺得知福生特意買月餅送給他。(意同即可)

14.春旺把福生介紹到城西工地,這對下面的情節安排有什麼作用?結合具體情節回答。(3分)

答案:

為兄弟互相送月餅的情節做鋪墊,與福生搬進春旺的工棚相照應,引出人物大牛。(意同即可)

15.根據具體情景,回答下面問題。(4分)

(1)兄弟吃月餅時,為什麼福生總附和着春旺説話?(2分)

(2)春旺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樣吃得很香,為什麼會“尷尬”?(2分)

答案:

(1)福生對哥哥很尊重,很順從。(2分)

(2)春旺覺得自己給福生的月餅沒有福生給的好,有點過意不去。(2分)

16.分別分析下面句中加點動詞的表達效果。(4分)

(春旺)説着就從口袋裏掏出那兩個椒鹽月餅,一把塞給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給他的月餅,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答案:

“塞”表現了春旺想用自己的熱情掩飾自己的死心;“捏”表現了福生感受到春旺情誼時的欣喜和對兄弟情誼的珍惜。(意同即可)

17.請展開想像,根據要求填空。(3分)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

(1) 春旺問:“你去哪裏?”福生説:“哥,我正準備去你那兒,在這裏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月餅

(2) 地説:“哥,這是我們公司發的月餅,給你一個嚐嚐!”春旺一看,正是剛吃過的那種很好好吃的肉餡兒月餅,

(3) 他説:“福生啊,哥也發了月餅,也給你帶了一個!”

要求:

(1)填寫一個描寫福生動作的句子

(2)填寫一個描寫福生神態的詞語;

(3)填寫一個描寫春旺心理活動的短語。

答案示例:

(1)福生邁着大步匆匆趕路

(2)興奮

(3)心中一喜(每空1分)

兄弟閲讀答案2

兄弟

鄭小玲

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

春旺不大喜歡福生,因為他一直覺得爹孃偏心,對福生好。小時候村裏家家都不寬裕,偶爾有了好吃的,爹孃總是由着福生吃,還反覆對春旺説:你是哥,多讓着弟弟。春旺二十歲的時候,爹孃叫他把福生帶去打工,春旺心裏不情願,可拗不過爹孃,還是把福生帶了出來,不過春旺告訴福生,自己所在的城東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紹到了城西工地,那個工地有他們村裏的大牛。春旺讓福生有事找大牛,別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倆就見了兩次面,每次見面福生總告訴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讓春旺不要擔心。

中秋節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兒多,沒有放假,但發了月餅,一共四個,四個品種。春旺拿起一個最貴的肉餡兒月餅,喜滋滋的。他聞了聞,口水差點兒流出來。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這個月餅。因為吃的快,他沒吃出月餅的滋味,只是覺得特別好吃。春旺想自己是哥,過節還是該去看看福生。

吃過晚飯,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見福生,得帶月餅,就一個就行。春旺挑了一個最便宜的椒鹽月餅,然後往城西走去。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問:你去哪裏?福生説:哥,我正準備去你那兒,在這裏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月餅説:哥,這是我們公司發的月餅,給你一個嚐嚐!春旺一看,正是剛吃過的那種很好好吃的肉餡兒月餅,他説:福生啊,哥也發了月餅,也給你帶了一個!説着從口袋裏掏出那個椒鹽月餅,一把塞給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給他的月餅,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個地方坐下來。春旺抬起頭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頭看看天上的月亮。春旺説:爹孃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説:肯定在看!他們肯定很想我們!春旺説:吃月餅吧。福生説:好,吃月餅吧。春旺隨口問:好吃嗎?福生説:好吃。福生也問:哥,好吃嗎?春旺説:好吃,真好吃!春旺這回可吃出味兒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樣,也吃的很香,不免尷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餅就説:回去吧,太累了,明天還得幹活。福生點頭説:回吧,明天還得幹活呢!

三天後,大牛來找春旺,説要跟他借點錢,給他上大學的兒子買電腦。儘管春旺不情願,可是自己才發了工資,況且大牛是村裏人,不借説不過去,只得把工資借給了大牛。大牛接過錢,興奮地説:太謝謝了!我知道你們哥倆都是好人!前幾天中秋,公司什麼都沒發,福生去超市花十塊錢買了兩個肉餡兒的月餅,非要送我一個。春旺聽得愣住了。

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邊,捂着臉留下了眼淚

兩天後,福生進 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進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牀挨着春旺的牀。睡覺,兩人頂着頭,捱得很近很近。

(選自《中學時代》20xx年 第4期,有刪改)

1.哪件事使春旺對福生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用一句話概括回答。(2分)

2.春旺把福生介紹到城西工地,這對下面的情節安排有什麼作用?結合具體情節回答。(3分)

3.根據具體情景,回答下面問題。(4分)

(1)兄弟吃月餅時,為什麼福生總附和着春旺説話?(2分)

(2)春旺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樣吃得很香,為什麼會尷尬?(2分)

4.分別分析下面句中加點動詞的表達效果。(4分)

(春旺)説着就從口袋裏掏出那兩個椒鹽月餅,一把塞給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給他的月餅,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5.請展開想像,根據要求填空。(3分)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1)____。春旺問:你去哪裏?福生説:哥,我正準備去你那兒,在這裏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月餅(2)_____地説:哥,這是我們公司發的月餅,給你一個嚐嚐!春旺一看,正是剛吃過的那種很好好吃的肉餡兒月餅,(3)______。他説:福生啊,哥也發了月餅,也給你帶了一個!

要求:(1)填寫一個描寫福生動作的句子;(2)填寫一個描寫福生神態的詞語;(3)填寫一個描寫春旺心理活動的短語。

答案:

1.(2分)春旺得知福生特意買月餅送給他。(意同即可)

2.(3分)為兄弟互相送月餅的情節做鋪墊,與福生搬進春旺的工棚相照應,引出人物大

牛。(意同即可)

3.(4分)(1)福生對哥哥很尊重,很順從。(2分)

(2)春旺覺得自己給福生的月餅沒有福生給的好,有點過意不去。(2分)

4.(4分)塞表現了春旺想用自己的熱情掩飾自己的死心;捏表現了福生感受到

春旺情誼時的欣喜和對兄弟情誼的珍惜。(意同即可)

5.(3分)示例:(1)福生邁着大步匆匆趕路(2)興奮(3)心中一喜(每空1分)

兄弟閲讀答案3

武松兄弟為何一高一矮

①景陽岡上打老虎的武松,是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漢。他身長八尺,相貌堂堂,渾身上下似有千百斤力氣,一隻斑斕猛虎,竟然被他赤手空拳地打死了。可他的親哥哥武大郎,卻身不滿五尺,只有武松的一半多點兒,且面目醜陋,頭腦可笑,因此人們都稱他為“三寸丁谷樹皮”。同是一母所生,為什麼這兩個親兄弟的身高竟如此懸殊呢?

②人體裏有兩類腺體,一類是有管道的腺體,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這些腺體產生的物質,如汗液、唾液、胃液、腸液等均通過導管排放出來。另一類是無管道腺體,即內分泌腺。影響人的身體高矮的因素主要與人體的內分泌腺有關係。

③人體重要的內分泌腺有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腦垂體等。它們能分泌激素(即“荷爾蒙”),這些激素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有一丁點兒進入血液,就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不同的激素,各有不同的功能,與人體身高有關的激素主要是由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分泌的。

④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骨骼與生殖器官的發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長不大,矮小且不成熟。性腺對男女青春期的影響很大,那時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長。腦垂體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體,它分泌的多種激素能影響其他激素的分泌,與人體身高關係極大。要是它們太多或不足,都會影響人體發育,這就叫內分泌失調。分泌過多,就會長成巨人;分泌過少,就成為侏儒。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過少的結果。

⑤生長激素是怎樣促進人體長高的呢?美國的兩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研究後認為,生長激素對骨骼並無直接作用,它先作用於肝臟等組織,並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產生生長因子,再通過生長因子來促進生長。要是兒童有了肝病、腎病或營養不良,由於生長因子的產量不足,人就長不高。

⑥人的身高也有人種的因素,如白種人通常比黃種人高。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遺傳的因素,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也高。因此有的科學家認為,人的身高75%取決於遺傳因素。英國有份調查材料説,45%的身材矮小兒童是由遺傳造成的。1995年,有位中國學者調查了50對一起無恙長大的雙胞胎的身高,異卵雙胎的平均相差4.4釐米,而同卵雙胎的平均只差1.7釐米。顯然,這是因為同卵雙胎遺傳基因完全一致的緣故。

1.關於人體身高的影響因素,下列哪一項是沒有起作用的(3分)A.有管道的腺體,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B.無管道腺體,即內分泌腺C.肝臟等組織D.父母遺傳的因素2.關於武大郎身材矮小的原因,以下表述屬於不可能的因素是(3分)A.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骨骼與生殖器官的發育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B.對青春期的影響很大的性腺分泌較少。C.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體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過少的結果。D.父母遺傳的因素。3.生長激素是促進人體長高的原理,下列説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生長激素先作用於肝臟等組織,然後就產生生長因子。B.生長激素分泌太多或不足,都會影響人體發育。C.生長激素是先通過生長因子,然後再對骨骼起直接作用。D.如果有了肝病、腎病或營養不良,由於生長因子的產量不足,人就長不高。

答案:

1.A

2.D

3.B 答案解析: 試題分析:

1.A(原文第二段中説“影響人的身體高矮的因素主要與人體的內分泌腺有關係”,而A項是屬於人的外分泌腺,故沒有對人體身高起影響作用。)

2.D(同是一母所生,兩個親兄弟的身高竟相差懸殊,顯然不是父母遺傳的因素。原文“有的`科學家認為,人的身高75%取決於遺傳因素。英國有份調查材料説,45%的身材矮小兒童是由遺傳造成的”,僅是對單一個體而言,並非普遍現象。)

3.B (A項表達錯誤,缺少條件,“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C項説法錯誤,生長激素對骨骼並無直接作用。D項的前提條件應該是兒童,範圍擴大。)

兄弟閲讀答案4

桓南郡小兒時,與諸從兄弟各養鵝共鬥。南郡鵝每不如,甚以為忿。乃夜往鵝欄間,取諸兄弟鵝悉殺之。既曉,家人鹹以驚駭,雲是變怪,以白①車騎②。車騎曰:“無所致怪,當是南郡戲耳!”問,果如之。

【注】①白:告訴。 ②車騎:車騎將軍桓衝。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4分)

(1)甚以為忿 ( ) (2)家人鹹以驚駭 ( )

(3)雲是變怪 ( ) (4)果如之 ( )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無所致怪,當是南郡戲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結合文章內容談談桓南郡是怎樣的一個人?(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1)很、十分 (2)都 (3)説 (4)果真 、果然

小題2:(2分)沒有什麼能引來怪異,應該是桓南郡開玩笑罷了!

小題3:(2分)鬥鵝“每不如,甚以為忿”表明他心胸狹窄,“夜往鵝欄間,取諸兄弟鵝悉殺之”表明他也是一個兇殘的人。(“心狠手辣”也可)

小題1:試題分析:甚可以聯繫《智子疑鄰》“其家甚智其子”中“甚”的翻譯,很、非常、十分的意思。鹹可以聯繫到《桃花源記》“鹹來問訊”鹹是都的意思。雲可以聯繫到《桃花源記》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的雲,是説的意思。果可以聯繫到《童趣》“果如鶴唳雲端”,果然,果真的意思。

小題2:試題分析:這一句是一個判斷句,要翻譯出判斷句式。“致”是“引來”的意思,“當”是“應當”,戲是開玩笑,耳是罷了的意思。

小題3:試題分析:找到寫桓南郡的語句:“南郡鵝每不如,甚以為忿。乃夜往鵝欄間,取諸兄弟鵝悉殺之。”從中概括出,“每不如,甚以為忿”説明他心胸狹窄,“取諸兄弟鵝悉殺之”,説明他為人比較兇狠毒辣。

兄弟閲讀答案5

新文學運動的四兄弟:新詩、小説、散文、戲劇,同氣連枝,而各有炎涼際遇。文苑春秋,也像世俗門庭,散文一支,似乎門楣偏低,矜貴不如新詩,顯赫不如小説,風光不如戲劇,卻也獨樹一幟,別有一番清華氣象,五四一代的前輩朱自清説散文不能算作純藝術品,與詩、小説、戲劇有高下之別。劉知幾認為作史有三長:才、學、識。章學誠認定三者得一不易,兼三尤難,而更增一德字。袁枚以為寫詩也須三長,而識為最先。王國維倡言文學二原質,曰景曰情。當代董橋説,散文須學、識、情,合之乃得深遠如哲學之天地,高華如藝術之境界。綜合諸家,神而化之,當可得散文三味。

《中華散文名家名作》這部全景式的散文選集,給讀者提供了多維的欣賞空間。讀者一可以鳥瞰:通讀全編,縱覽全局,宏觀散文世界的發展變化。人文世態的冷暖浮沉,時代潮流的推蕩磨洗,也可以由此略見端倪。二可以平視:和素昧平生的作家一一相對,如傾肺腑。文心不同,各有其面,有的淵博,有的深秀,有的嚴峻,有的真摯,有的雋爽,有的風趣,有的嫻雅,有的自然。三可以凝睇:心領神會,賞析美文之美。美在何處?大概離不開體貌、風神、襟懷、素質這些着眼點。而所有這一切,全部體現於抽象的文字符號。司空圖品詩,説不着一字,盡得風流,歷來為人津津樂道。但這句名言,只宜意會,不可粘滯,因為文學的建築材料只能是文字。要做到韻外有致,弦外有音,也只好通過文字的誘發暗示。白話文運動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功高北斗,缺點在於沒有把白話文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明確區分。藝術性的白話文,不能以明白如話自給自足,應當有聲有色有光有味,能靜能動能歌能舞,善達意,善表情。五四至今,白話文成熟到什麼程度,大可在散文中測量深淺。四可以遠眺:看紙上煙雲,字裏風濤。散文家的心聲常和時代的聲音互相呼應,從散文的興衰中,可以隱然看到一代的政治史、思想史、風俗史、心靈史。五可以瀏覽:工餘無聊,假日休閒,枕邊案頭,窗前燈下,隨興所至,信手翻閲,是最有味有益的消遣。

(節選自柯靈《散文欣賞的多維空間》,略有刪改)

1.結合文章有關內容,解説綜合諸家,神而化之,當可得散文三味的含義。(6分)

2.作者認為《中華散文名家名作》為讀者提供了五維的欣賞空間,其中第一維指的是瞭解時代世態變化,請概括其他四維的內容。(6分)

3.作者引述司空圖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名言,是要表達什麼樣的見解?(6分)

答案:

1.綜合劉知幾、章學誠、袁枚、王國維、董橋諸家的見解,領悟其精義並靈活運用於實踐,可得散文三味。(6分)

2.和作家作精神交流;賞析散文文學之美;瞭解認識一代歷史;獲得有味有益的消遣。(6分)

3.散文創作不必拘泥於司空圖的觀點,創作者要善於發揮文學的誘發暗示功能來表情達意;讀者要善於通過散文文字來領悟作者情意、賞析作品。(6分) 答案解析: 1.

試題分析:從位置上來説,本句話是對本段的總結,因此,通過對上文的分析可以理解本句話:綜合諸家是指綜合劉知幾、章學誠、袁枚、王國維、董橋諸家的見解, 領悟其精義並靈活運用於實踐,可得散文三味。

2.

試題分析:第二維指的是和素昧平生的作家一一相對,如傾肺腑,意為和作家作精神交流;第三維是指心領神會,賞析美文之美,意為賞析散文文學之美;第四維是看紙上煙雲,字裏風濤,意為了解認識一代歷史;第五維指的是最有味有益的消遣意為獲得有味有益的消遣。

3.

試題分析:聯繫上下文,美在何處?大概離不開體貌、風神、襟懷、素質這些着眼點。而所有這一切,全部體現於抽象的文字符號。司空圖品詩,説不着一字,盡得風流,歷來為人津津樂道。但這句名言,只宜意會,不可粘滯,因為文學的建築材料只能是文字。要做到韻外有致,弦外有音,也只好通過文字的誘發暗示。,由此可以概括為散文創作不必拘泥於司空圖的觀點,創作者要善於發揮文學的誘發暗示功能來表情達意;讀者要善於通過散文文字來領悟作者情意、賞析作品。

兄弟閲讀答案6

閲讀下面的一篇小説,完成15題。

①我們從嘉峪關趕往敦煌,要去看鳴沙山和月牙泉。鳴沙山很高,主峯海拔有一千七百多米,遊人要騎着駱駝上山。山下有幾百峯駱駝,聽説都是當地農民的,每天各家各户牽着自家駱駝來這裏做生意。五峯駱駝組成一個小駝隊,前後相連,由一人牽引上山。

②為我們牽駱駝的是一位老漢,典型西北農村老人的樣子,粗糙,滄桑,有六十多歲了吧,也許沒有,他們這些人看上去總要比實際年齡老許多。騎在駱駝上顛得很厲害,剛上去時叫人有點害怕,不時聽到駝背上花容失色的女士們的驚叫聲。有風,越往上走風越大,裹挾着沙子,沒頭沒臉掃過來,有時眼睛都睜不開。

③我們是七月去的,但我穿着薄外套還感到涼嗖嗖的,又一陣大風颳來,身子趕緊趴在駝背上,雙手緊緊抱住了駝峯,駝峯熱乎乎的,一下子覺得身下的駱駝竟是那樣的親切。

④快到鳴沙山峯頂時,有一平台,遊人紛紛下來,還剩最後一段沙坡就到最高峯,很陡,要自己爬上去。花了吃奶的力,手腳並用,真正是爬上山去。

⑤到達山頂,風狂沙猛,呼吸都困難了,人要雙腳分得很開才能站得住,有時還不得不趴倒以躲過一陣更猛烈的風沙,以免被刮下山去。

⑥峯頂插着一面紅旗,我撲過去,一手扶着紅旗,一手高高舉起,嘴裏喊着同伴趕緊給我拍張照,那姿勢神氣極了,彷彿我登上的是珠峯,真是過癮。平日我不是一個喜歡刺激的人,散散淡淡,慵慵懶懶,但那一刻,人一下子被刺激得精神了起來,真想像高爾基那樣大叫一聲:讓風沙來得更猛烈些吧!

⑦下山,駝隊要繞過一個沙坡,把我們送到月牙泉去。要沒有駱駝,上山下山這一趟,可真吃不消,早就累趴下了。我俯身摸摸駱駝,心存感激。忽然發現駱駝的耳朵上有一個小牌牌,上面寫着一個數字,再前後一看,每峯駱駝都有這樣的牌子,原來這是它們的編號。我這隻駱駝的編號是258,這可是一個吉祥號呢,可對駱駝來説,毫無意義,它註定一生辛苦。到了月牙泉,老漢和駱駝們這一趟的任務就算完成了,把我們放下,趕緊再去拉下一趟遊客。

⑧我從駝背上下來後,拍了拍駱駝腦袋,心想,和它告個別吧,幾百峯駱駝,我獨獨騎的是它,成千上萬的遊客,它獨獨馱的是我,也算有緣。

⑨我一看,駱駝竟有眼淚流下來,很奇怪,趕緊問老漢,老漢説,駱駝累了就會流淚。我心頭一緊。它也是血肉之身啊,它也會累的。我抑制不住一陣衝動,一把摟過駱駝的脖子,將自己的臉和它的臉緊緊貼在一起,喃喃道:保重,我苦命的兄弟。( 選自《揚子晚報》,作者孫香娥,有刪改 )

1.第③段最後説,一下子覺得身下的駱駝竟是那樣的親切,請仔細品味一下子和竟等詞語的使用,如何理解此句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④⑤⑥三段主要描述的是什麼?作者這樣寫的主要用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説老漢和駱駝把我們放下,趕緊再去拉下一趟遊客,作者很好地使用了趕緊一詞,請回答好在什麼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文章標題和全文內容,可以看出作者對駱駝什麼樣的感情?對你有何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結尾寫我對駱駝喃喃道:保重,我苦命的兄弟。聯繫全文説説我為什麼把駱駝稱作是我苦命的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一下子和竟詞語的使用,準確地寫出了我在感到涼颼颼情況下,對駱駝帶給自己的意想不到的温暖的感激,猛然感到的親切。

2.主要描述的是沙坡高而陡,風沙猛烈,遊人行走困難。這樣寫的主要用意是為下文做鋪墊,襯托駱駝的幫助作用,以便進一步寫出的駱駝的感情。

3.通俗而明瞭的寫出了老漢和駱駝要抓緊時間多掙錢的情形,形象準確。

4.作者對駱駝懷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對駱駝表達了一定的同情。啟示:愛護動物,和動物交朋友;人要有感恩之心。(意對即可)

5.作者旅途勞累,離不開駱駝的幫助,心生感激、親切之情,眼看着駱駝因勞累而流淚,還要去拉客,想到它們也是血肉之軀,不免心疼,所以稱駱駝為我苦命的兄弟,願它保重。

兄弟閲讀答案7

他和小虎在一個院子里長大,上同一個小學,中學,一起逃課去游泳。十四歲的時候,他們學武俠小説裏的樣子,結拜兄弟。小虎問他,我們現在是兄弟,你會怎麼對待我?他説,如果有人用刀砍你,我就替你擋着。小虎説,你盡拿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發誓,誰一輩子老遇到刀砍啊?他想一想,就説,如果你死了,我就替你養你爹媽和你弟弟。小虎於是和他笑着打成一團。

沒想到成了真的。他醫學院畢業,當醫生的第二年。有天深夜,有人敲門,他打開門,門口站着小虎的弟弟小江,渾身是傷,纏着繃帶,小江告訴他,他們全家人,包括小虎在內,在這天早晨去郊遊的時候,遇到了車禍,只有小江倖存,從此,他在這世界上沒有親人,也沒有人可以投奔,只有來找他。十二歲的小江,帶着他的遊戲機,還有一雙破球鞋,來投奔他。他大哭着,留下小江。那一年,他二十四歲。

他的女朋友問:“這個孩子什麼時候走?”他大怒:“他還能到哪裏去?”温室長大的女孩子,沒有被人這樣吼罵過,轉身離開,再也沒回來。他沒去追她,從此下定決心,如果要結婚,就必須是個能將接受小江的女子。此後的十六年,他沒有遇到這樣的人。

他爹媽接受了這個孩子,但是很多問題,還是要他解決。他真沒想到,家裏添個半大上學的孩子,真不是添雙碗那麼簡單。他拼命加班,生活還是緊張。有天他去學校看小江踢球,這孩子穿着一雙綻了口的球鞋,已經破了很久,不敢跟他要新的。他轉身去賣血,用那錢買了五雙球鞋。那年,他二十八歲。

小江高中畢業,死也不肯考大學,怕給他增添負擔。他綁着小江,把他送進考場。那一年,他三十歲。小江快要畢業的時候,他得到一次機會,去美國進修。他放棄了。這一年,他三十四歲。

電視台和報社知道了他們家的事,要他上一個“人間真情”之類的節目,他拒絕了:“我把弟弟養大,很正常啊,怎麼就要上電視了?”這年,他三十六歲。

小江有了女友,帶回家給他看,那女孩子明知道他的身世,事後卻還問他:“你這個所謂的哥哥怎麼還不結婚,是不是有問題?”小江站在街上,悲哀地看看這個純潔清白的女孩子,轉身離開,任她在背後連哭帶叫。小江從此下定決心,一定要找一個能夠接受哥哥的女子做妻子。這一年,小江二十五歲。

終於遇到一個善良的女孩子,是一年後。在二十八歲那年,小江結婚。這個女孩子和小江本不打算舉行婚禮,但是,他不願意,他拿出他十年來積攢下的所有加班費、手術費,為他們操辦了婚事。婚禮上,新娘和小江慎重地叫他“哥哥”。全場安靜了整整一分鐘。那天晚上,他被鬧新房的人灌醉了,新人讓他睡在新房裏。恍惚中,他覺得自己真是老了。這一年,他四十歲。

1、在小説的情節中作者為什麼反覆交代兩人的年齡?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他大哭着,留下小江” ②“他大怒:‘他還能到哪裏去?’” 兩句中他“大哭”“大怒”的原因是什麼?體現了人物什麼性格特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説的題目具有怎樣的含義?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兄弟》閲讀答案:

1、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揭示主旨,歌頌。

刻畫人物形象:恪守承諾,勇於擔當,堅持不懈,漸漸成長,理解,分憂,報答。(意對即可)

2、大哭:為失去夥伴而痛 大怒:為愛人不解而怒。情深意重,犧牲自己幸福,恪守承諾的男子漢形象。(意對即可)

3、兄弟既是人物關係,又是人物情感,不是血肉兄弟,更勝兄弟親情,有着雙關意。

作用:小説的中心線索圍繞兄弟選擇材料,組織材料,表達主旨。(意對即可)

兄弟閲讀答案8

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呀

葉傾城

我是“外地來京務工人員”,初到北京,一切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狂喜。在車上一直憑窗張望;一會兒看到一大堆金髮外國人,又一會兒留意遙遙的過山車,突然我大叫:“馬,馬,活的馬,馬在走路。”滿車人大笑。

的確。我是來了北京,才能想象城市裏還有馬車。時常是賣水果的,夏天是西瓜、香瓜,其他季節什麼都有,但都是廉價的,絕對沒有賣火龍果的。攤主不怎麼吆喝只是坐在車幫上,手裏玩弄着一根系了很多七彩化纖繩子的鞭子。而他的馬,就在車前站着,有時候啃一點兒乾草。我觀察了很久,才確定馬不能像駱駝或者大象那樣跪下來,草在地上,它就把雙腿分開,脖子探得長長的,頭控得低低的,默默咀嚼,默默反芻。人和馬,都很安靜。

我喜歡馬,覺得它美麗,頸背的線條既柔和又矯健。拉車的馬大概沒什麼名種,灰白、黃褐、泥色、雜色斑駁,馬尾偶爾擺盪一下——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電影,因為有個堅持的知識分子,不管其他人如何打擾他,都要講完“馬尾巴的功能”。馬兒們都有明亮的大眼睛,眼皮垂着,有一種良人處子般的温馴。我想去輕觸它的鬃毛,但我不敢。

“馬,咬人嗎?”我終於忍不住問。攤主嘩地笑開:“不咬,它可聽話呢。”“那,我能餵它點東西吃嗎?”

我找到一顆巧克力,手欲伸不敢伸地,給它。馬是聞到了食物的味道或者出於本能判斷,知道那是個餵食動物?它低頭來俯就,滾熱的鼻息噴在我手心,像火車的汽笛。我害怕,手越壓越低,都快“低到塵埃裏,從塵埃裏開出花來”,馬突然一個猛低頭。捲走了巧克力,它的舌頭,粗糙而熱濕,令人印象深刻。

因為有一匹馬吃過我的糖,我覺得我與全世界的馬,都交上了朋友。每次在路上遇到馬,我都會多看幾眼。夏天時,馬的鬢毛被剪得極短,齊齊整整,像時髦男孩子的板寸。我看着就想笑,也覺得心裏很暖,農業社會人與牲口的情,還留存着。

下午時分,我在三環上,車少人稀,對面車道卻突發混亂,幾輛車緊急剎車、避讓,帶出一片刺耳的摩擦聲。而一輛馬車,正逆行疾馳,車主策馬揚鞭,馬蹄在柏油路上打出一片“答答”。我正錯愕,身邊的的士司機説:“得,遇到城管的了。”我憂心忡忡地問:“抓到會罰多少呀?”“咳,這一車果子,都不夠罰的。”

很久我都忘不掉那在三環上逆向狂跑的馬,四蹄如此驚惶。我問朋友:“如果一輛車和一匹馬撞上了,誰會贏?”他大笑不已:“你居然還是理工科出身,”然後才説,“你忘了馬力這個詞嗎?捷達的馬力最高可以達到300多。”那麼這場PK,一旦發生,車會完勝!霎時間我想到了悲嘶、血肉橫飛、粉身碎骨……

我當然知道北京是一所城市,而馬屬於鄉村。我完全承認馬不應該進來,但是,誰有頭髮願意裝禿子?誰開得起寶馬會自駕一輛馬車?報上有這樣的新聞,為了躲避城管的追捕——他們是一定是開着車的,咆哮的機器怪獸,着急的馬車主用小刀刺馬:馬兒你快點跑呀快點跑……血,點點滴滴,灑了一路。那是同一隻手,同一把刀,為它剪鬃的,以及刺向它身體的。

我想起很多年前,尼采在路上,看到一個農夫在鞭打自己的驢,尼采不顧一切上前救護,抱着驢頭失聲痛哭: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呀……

19.就文中“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呀”一句話,回答問題。(4分)

(1)“兄弟”在全文中的具體對象指哪些?

(2)“受苦受難”在文中包含哪些內容?

20.文章着力敍寫給馬喂巧克力和馬車逆行疾馳這兩件事的意圖是什麼?(4分)

21.作者對馬車進城現象持怎樣的觀點和態度?你是否認同她的這種看法?請説説理由。(4分)

22.本文原題為“馬在走路”你認為原來的題目和現在的題目哪一個更好一些?請説明理由。(6分)

參考答案

19.(1)明指拉車的馬,尼采提及的驢,暗指進城做小本買賣的農民。(2分)

(2)對牲畜而言指逆向疾馳有着血肉橫飛、粉身碎骨的危險,以及被主人鞭打甚至刀刺,血灑一路;對人而言指為生計辛苦勞碌,甚至為躲避城管不惜拿性命相搏。(2分)

20.寫給馬喂巧克力是為了表現馬的温馴,以及“我”對馬的喜愛,併為後文作鋪墊,和後邊的悲劇性場面形成對比。②寫馬車逆行疾馳是為了表現進城做小本買賣的農民這一弱勢羣體的可悲可憐的處境,表達對這一羣體的哀憫和同情。(每點2分)

21.①作者認為馬不應該進城,但也對這種現象表示極大的同情和理解。(2分)

②我同意作者的看法。馬車進城於理不合,但是實在是情有可原,所以根本的解決辦法不是加強城管的管轄力度,而是要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2分)

22.現在的題目更好一些。答題要點:①意思更明白,更能彰顯文章主旨;②語意雙關,更有韻味;③更有情感性,更具衝擊力。(每點2分)

兄弟閲讀答案9

父親是個很隨和的人,我很少見他發過脾氣,對待子女,從無疾言厲色。他愛孩子,喜歡孩子,愛跟孩子玩,帶着孩子玩。我的姑媽稱他為“孩子頭”。春天,不到清明,他領一羣孩子到麥田裏去放風箏,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們那裏叫“百腳”),是用染了色的絹糊的。放風箏的線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結實而輕,這樣風箏可筆直的飛上去,沒有“肚兒”。用胡琴弦放風箏,我還未見過第二人。清明節前,小麥還沒有“起身”,是不怕踐踏的,而且越踏會越長得旺。孩子們在屋裏悶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裏奔跑跳躍,身心都極其暢快。他用鑽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狀的小塊,再一塊一塊逗攏,接縫處用膠水粘牢,做成小橋、小亭子、八角玲瓏水晶球。橋、亭、球是中空的,裏面養了金鈴子。從外面可以看到金鈴子在裏面自在爬行,振翅鳴叫。他會做各種燈,用淺綠透明的“魚鱗紙”紮了一隻紡織瓣,做了一個重瓣荷花燈,真是美極了。在小西瓜(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罵瓜”)上開小口挖淨瓜瓤,在瓜皮上雕鏤出極細的花紋,做成西瓜燈。我們在這些燈裏點了蠟燭,穿街過巷,鄰居的孩子都跟過來看,非常羨慕。

(節選自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小題1:請用“‖”將上段文字分為兩層,並概括各層大意。(4分)

第一層:

第二層:

小題2:文中寫了父親的哪三件事?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6分)

小題3:從本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父親具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2分)

小題4:試指出下列句子中引號的用法。(2分)

我的姑媽稱他為“孩子頭”。

小題5:父親帶着孩子們“玩”,你覺得這像一個父親嗎?談談你的看法。(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孩子頭”。║春天……

第一層:總寫父親的為人。第二層:具體寫父親對孩子的隨和。

小題2:⑴父親帶着孩子放風箏;⑵父親為孩子做玻璃玩具;⑶父親為我們做玩具燈。

小題3:父親喜愛孩子,愛帶着孩子玩,是一個很隨和的人。

小題4:特定稱謂

小題5:(言之成理即可)如:其實,父子關係是很微妙的。中國的父子一般是缺乏溝通的,大多時候是互相的心領神會。就這樣在沉默中,雙方度過一生。臨了,回頭一看,説是父子,莫若兄弟!做父親的能儘量保持一點童心,與兒女處成兄弟一般的關係,或許是一種較高的境界。那麼,推而言之,多年夫妻能否成兄妹?多年母女能否成姐妹?倘如是,人間親情將更温馨,更融洽。

兄弟閲讀答案10

兩 兄 弟

林語堂

①熙寧四年(1072)七月,蘇東坡攜眷離京前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他弟弟子由這時在陳州充任教授,淡泊自甘。陳州正在蘇東坡治下的視察行程之中,他隨後幾年都常常利用機會到弟弟家盤桓小住。

②子由高大,豐滿的圓臉,兩頰附近的鬆肉很多,而東坡則健壯結實,骨肉勻停。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動、強而有力的嘴脣。他的臉色紅潤,熱情洋溢,會由歡天喜地的表情一變而成抑鬱沉思的幻想狀。子由沉穩、實際、拘謹、寡言;而東坡則輕快、開闊、好辯、天真、不顧後果就猶如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由各自的才氣上看,威廉原應當寫小説,而亨利應當寫心理與哲學性的論文。可是威廉詹姆斯卻把他的才華和詼諧注入了通常乾燥無味的心理學和哲學教科書,而亨利詹姆斯則在小説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觀察這樣充實的內容,這對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無損。子由沒有哥哥才氣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內容充實,具有深度,使他在這一類文章之內,足稱大家。

③那幾個月,兄弟二人常到柳湖去划船,或是在城郊漫步,談論政治、家事、前途。蘇東坡的一個短處就是老向客人談論自己的心思,寫文章也是發揮自己的見解。當時不是什麼好年月,子由對哥哥太瞭解。一天,二人正在討論國家情勢,子由對哥哥説:空閒不見得是壞事,一日空閒長似兩日,人若一生七十年都在空閒中過,他實際上等於活了一百四十年。這是求長壽最容易的辦法。哥哥卻回答道:可是我就是閒不住。我一發現什麼事情不對,就像在飯菜裏吃到個蒼蠅一樣,非要唾棄不可!

④蘇東坡知道弟弟的婉勸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於接受的。但是問題是他不是。我們論到蘇東坡就不能避免孟子所説的氣這個字。以蘇東坡的情況而言,其意義正同於偉大的精神,一個人高升到無極限的精神,至大至剛,激烈衝動,因其本身充沛的精力必要發之於外而不可抑制。佩服蘇東坡的人和批評蘇東坡的人,就常説到他這種至大至剛之氣。蘇東坡既然天賦這樣生氣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與矛盾遭遇,一方面要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與生俱來的大無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顧到同樣重要的明哲保身這一人生的本分。在蘇東坡一生的官宦生涯中,有某些時期此種衝突特別尖鋭,正是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⑤蘇東坡與子由及家人共度一箇中秋後就要奔赴新任了。臨別時,二人難分難捨,子由送兄長至穎河下游八十里外的穎州。在蘇東坡開船出發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穎州河的船上共度一夜,吟詩論政,徹夜未眠。那天夜裏,蘇東坡寫了兩首詩,其中有這樣的詩句

悟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

⑥飛蓬一詞正足以象徵蘇東坡的一生,因為從現在起,他就成為政治風暴中的海燕,直到他去世,就不會再在一個地方安安靜靜度過三年以上的時光。

(節選自林語堂英文版《蘇東坡傳》,張振玉譯)

5.選出下列對文章分析有誤的兩項 ( )

A.文章第一節巧妙地借情況介紹將兩兄弟性格進行了對比,這樣不僅突出了兩人的不同性格,更為下文作了鋪墊。

B.文章採用點面相映的手法,既概括地介紹了兩兄弟的一些基本情況,也在具體的事件中再現了人物形象。

C.作者認為蘇東坡要顧到同樣重要的明哲保身這一人生的本分,在歷史的背景下客觀寫出了蘇東坡形象的豐富性。

D.蘇東坡之所以生如飛蓬,主要緣於他一發現什麼事情不對,就像在飯菜裏吃到個蒼蠅一樣,非要唾棄不可的性格。

E.文章最後一段凸顯了蘇軾悲觀厭世的思想。

解析:A項,開頭一節沒有將兩兄弟性格進行對比,應當是第二節。E項,曲解文意了,文章最後一段表現出了蘇軾積極進取的思想。

答案:AE

6.兩兄弟的區別表現在哪些方面?你認為兩兄弟分別像文中提到的哪一位西方作家?請加以闡釋。

答:

參考答案:

①外貌、性格、文學才華。

②東坡像威廉,子由像亨利。

③相對而言,東坡沒能把他的全部才氣傾注到文學創作上,而更多地關注時事;子由雖然才華不敵東坡,但是他專注於一類文章而成大家。

7.第三段寫那幾個月兄弟倆的事情,有什麼作用?

答:

參考答案:(內容上)①增加讀者對兄弟倆那幾個月生活的瞭解,豐富讀者的認識;②突顯子由對哥哥的瞭解,也表明兄弟情深;③突顯兩人的不同點。

(結構上)①進一步照應第二段的兄弟倆的區別(或豐富了二人的有別之處);②為下文的深入分析做鋪墊。

8.根據文章內容,説説作者對兩兄弟各有什麼樣的評價?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蘇東坡性格中閒不住的特性的?請列舉二親人(兄弟、姐妹、父子、母子等均可)或二摯友間的不同點。

答:

參考答案:①子由沉穩實際,恬淡沉靜,才華不及東坡;東坡開朗天真,直言無隱,才華出眾。

②作者高度肯定了蘇東坡閒不住的性格,認為那是一種至大至剛之氣。舉例説明略。

兄弟閲讀答案11

父親是個很隨和的人,我很少見他發過脾氣,對待子女,從無疾言厲色。他愛孩子,喜歡孩子,愛跟孩子玩,帶着孩子玩。我的姑媽稱他為“孩子頭”。春天,不到清明,他領一羣孩子到麥田裏去放風箏,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們那裏叫“百腳”),是用染了色的絹糊的。放風箏的線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結實而輕,這樣風箏可筆直的飛上去,沒有“肚兒”。用胡琴弦放風箏,我還未見過第二人。清明節前,小麥還沒有“起身”,是不怕踐踏的,而且越踏會越長得旺。孩子們在屋裏悶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裏奔跑跳躍,身心都極其暢快。他用鑽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狀的小塊,再一塊一塊逗攏,接縫處用膠水粘牢,做成小橋、小亭子、八角玲瓏水晶球。橋、亭、球是中空的,裏面養了金鈴子。從外面可以看到金鈴子在裏面自在爬行,振翅鳴叫。他會做各種燈,用淺綠透明的“魚鱗紙”紮了一隻紡織瓣,做了一個重瓣荷花燈,真是美極了。在小西瓜(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罵瓜”)上開小口挖淨瓜瓤,在瓜皮上雕鏤出極細的花紋,做成西瓜燈。我們在這些燈裏點了蠟燭,穿街過巷,鄰居的孩子都跟過來看,非常羨慕。 (節選自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1.請用“‖”將上段文字分為兩層,並概括各層大意。

第一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寫了父親的哪三件事?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本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父親具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試指出下列句子中引號的用法。

我的姑媽稱他為“孩子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親帶着孩子們“玩”,你覺得這像一個父親嗎?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孩子頭”。║春天…… 第一層:總寫父親的為人。第二層:具體寫父親對孩子的隨和。

2.(1)父親帶着孩子放風箏;

(2)父親為孩子做玻璃玩具;

(3)父親為我們做玩具燈。

3.父親喜愛孩子,愛帶着孩子玩,是一個很隨和的人。

4.特定稱謂

5.如:其實,父子關係是很微妙的。中國的父子一般是缺乏溝通的,大多時候是互相的心領神會。就這樣在沉默中,雙方度過一生。臨了,回頭一看,説是父子,莫若兄弟!做父親的能儘量保持一點童心,與兒女處成兄弟一般的關係,或許是一種較高的境界。那麼,推而言之,多年夫妻能否成兄妹?多年母女能否成姐妹?倘如是,人間親情將更温馨,更融洽。 (言之成理即可)

兄弟閲讀答案12

烏鴉兄弟

烏鴉兄弟倆同住在一個窠(kē)裏。

有一天,窠破了一個洞。

大烏鴉想:“老二會去修的。”

小烏鴉想:“老大會去修的。”

結果誰也沒有去修。後來洞越來越大了。

大烏鴉想:“這一下老二一定會去修了,難道窠這樣破了,它還能住嗎?”

小烏鴉想:“這一下老大一定會去修了,難道窠這樣破了,它還能住嗎?”

結果又是誰也沒有去修。

一直到了嚴寒的冬天,西北風呼呼地颳着,大雪紛紛地飄落。烏鴉兄弟倆都蜷縮(quán suō)在破窠裏,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烏鴉想:“這樣冷的天氣,老二一定耐不住,它會去修的。”

小烏鴉想:“這樣冷的天氣,老大還耐得住嗎?它一定會去修的。”

可是誰也沒有動手,只是把身子蜷縮得更緊些。

風越刮越兇,雪越下越大。

結果,窠被吹到地上,兩隻烏鴉都凍僵(jiāng)了。

1.選字填空。

(1)鴉 鴨 ( )子 鳥( )

(2)結 潔 ( )白 ( )果

(3)修 休 ( )理 ( )息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大——( )緊——( )落——( )

後——( )冷——( )下——( )

3.讀句子,找出與例句意思一樣的句子,並畫上“√”。

例:難道窠這樣破了,它還能住嗎?

(1)窠這樣破了,它能住。( )

(2)窠這樣破了,它不能住。( )

(3)窠這樣破了,它怎麼不能住。( )

4.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1)窠破了一個洞,烏鴉兄弟沒去修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嚴寒的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烏鴉兄弟還沒有去修窠是因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鴨 鴉(2)潔 結(3)修 休

2.小 鬆 升 前 熱 上

3.(2)√

4.(1)它們以為對方會去修(2)它們認為對方耐不住寒冷,一定會去修。

兄弟閲讀答案13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6分)

行舟憶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掛吳帆不計程,幾回繫纜幾回行。

天寒有日雲猶凍,江闊無風浪自生。

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

長年①忽得南來鯉,恐有音書作急烹!

【注】 ①長年:古時對船工的稱呼。

(1)簡析頷聯中“猶”“自”兩字的表達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達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猶”“自”分別是“仍然、尚且”和“依然、依舊”的意思,“雲猶凍”突出了天氣的寒冷和天色的陰沉,“浪自生”顯示了水勢洶湧、旅途艱辛,共同襯托出詩人離鄉遠行時黯淡、淒涼的心境。

(2)此處用了鯉魚傳書的典故,通過敍述船工捕得鯉魚,詩人期盼發現家書急令烹魚一事,表現了作者對兄弟、家鄉難以排遣的思念之情。

兄弟閲讀答案14

園僻青春深,衣寒積雨闋。

中宵酒力散,卧對滿窗月。

旁觀萬象寂,遠聽羣動絕。

只疑玉壺冰,未應②比明潔。

【注】①此詩寫於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變法後,司馬光處於不得志時期。南園:洛陽某處園林,或説即司馬光洛陽府第花園。詰朝:次日清晨。鮮于子駿,即鮮于侁;範堯夫,范仲淹次子範純仁;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範純禮:三人皆與司馬光有交情。②未應:一作“未足”。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詩人置身春天的南園,滿眼是春草萋萋,雖然連綿的春雨已經停息,身上的衣服依然難以抵擋料峭的春寒。

B.頷聯寫詩人夜半酒醒,但見滿窗皓月正與他的卧處相對,詩人頓時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情感深處生髮出閒適之情。

C.頸聯運用視聽結合手法,生動表現了夜深人寂、萬籟俱靜的寧靜氛圍,映襯出詩人此時此刻趨於平靜的坦然心境。

D.全詩寄慨頗深,由景而事,寓情於景,娓娓道來,雖語言顯豁,不事藻飾,卻並不顯得抑塞,反而有種清新之感。

15.有人認為本詩尾聯是讚美月色皎潔,也有人認為是詩人另有寄託。對此,你怎麼看?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14.【答案】B

【解析】“詩人頓時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情感深處生髮出閒適之情”錯誤,頷聯主要體現詩人因反對新法而遭遇排擠,內心是鬱悶的,情感也很悲涼。

15.【答案】

(1)我認為是讚美月色皎潔。詩人與友人在南園暢飲,一醉方休,到了夜半時分,酒力發散,清醒過來,見滿窗銀輝,心中頓感寧靜恬美。一鈎已足明天下,何況清輝滿十分。詩人觸景生情,心胸為之開闊,情感不由豪邁起來。

(2)我認為是詩人另有寄託。因為古詩中常以“玉壺冰”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盛唐詩人王昌齡就用“一片冰心在玉壺”來自比光明澄澈的品質。司馬光雖然反對新法受挫,但他心懷黎民百姓,心繫江山社稷,認為“玉壺冰”這個比喻還不足以用來比擬自己明潔的品性和操守,以此向友人表白心跡,抒發人生志向。(大意如此即可。如談既是讚美月色皎潔,又寄寓詩人理想志向,言之成理亦可給滿分。每點2分,共6分)

【賞析】

首聯寫時節。時值初春,詩人卻覺得春深,是因為置身於偏僻的南園之故。連綿春雨方停,覺得身上衣裳有些難以抵擋料峭春寒。中間兩聯寫夜半酒醒。在這雨後添寒的夜晚,詩人與好友相聚,痛飲一番後,酩酊大醉。夜半酒力發散,方才清醒過來。睜開眼睛一看,只見滿窗皓月正與他的卧處相對,十分晃眼。沉醉中醒來,再難成寐,於是便遊目旁觀,側耳遠聽,頓感萬籟俱寂、羣響畢絕。有心事的人往往如此:狂歡的時候,可以把一切都拋在腦後,一旦孤身獨處,尤其是寂寂長夜難以成眠的時候,心頭就會泛起陣陣漣漪。此時詩人正處於此種心境中。他是想起了朝廷中那場關於變法的紛爭。當初,他在神宗面前與王安石爭得很激烈,還給王安石寫過兩封信進行勸阻,可是王安石不聽,皇帝也支持王安石,新法終於推行了。司馬光並不認為新法有什麼進步意義,也認為自己確是出於一片忠心,因此詩末兩句寫道:“只疑玉壺冰,未應比明潔。”南朝詩人鮑照《代白頭吟》中説:“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後人便以“玉壺冰”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盛唐詩人王昌齡用“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來自比光明澄澈的品德。然而詩人在這裏卻説:我只懷疑“玉壺冰”這個比喻,還不足以用來比擬自己的明潔的品性和操守。這最末兩句是點睛之筆,表白了詩人的心跡,也向朋友們流露了壓抑於內心的一縷淡淡的委婉曲折之情。此詩雖然寄慨很深,卻出以淡筆,由景而情,緩緩道來,語言顯豁,不事藻飾,因而有一種清新之感。

兄弟閲讀答案15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這首詩的題目是《 》,本詩的作者是_______代詩人________ 。關於他的作品,我還知道

《 》《 》。

2.解釋下列詞語在詩中的意思。

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寫出前兩句詩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詩中的佳節指的是__________,它在農曆的___________這天。關於中國的佳節,我還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浣溪沙

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答案不唯一)

2.獨自; 別的;

遇到; 更加。

(意思對即可)

3.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意思對即可)

4.重陽節 九月初九

端午節 元宵節(答案不唯一)

標籤: 兄弟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3pppe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