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甲乙兩篇文言文閲讀訓練及答案

甲乙兩篇文言文閲讀訓練及答案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甲乙兩篇文言文閲讀訓練及答案

【乙】靖郭君將城薛①,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②者:“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③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靖郭君因見之。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反走。君曰:“客有於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為戲。”君曰:“亡④,更言之。”對曰:“君不聞大魚乎?網不能止,鈎不能牽,蕩⑤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⑥,奚以薛為?失齊,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君曰:“善。”乃輟城薛。

註釋】①薛:靖郭君的封地。②謁(yè):引賓客進見。③言:字。如七言詩就是每句七字的詩。④亡:同“無”。⑤蕩:放肆、任性。⑥陰:同“蔭”,蔭庇。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詞語

(1)今齊地方千里地方( )

(2)益一言,臣請烹益( )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皆以美於徐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請三言而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結合甲文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在評論乙文時對“海大魚”三字連連稱“妙”,通讀全交,你認為妙在何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兩文都講勸諫術,簡要説明甲文的鄒忌與墨變;的“客”在勸諫方法上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土地方圓(2)增加,增添

2.(1)都認為我比徐公美。

(2)請允許我只講三個字。(意對即可)

3.由於“私王”、“畏王”、“有求於王”,導致王身邊的人對王從不講真話。

4.(1)造成懸念,使靖郭君對客所講內容產生了興趣。(2)打破了進諫的限制。

5.鄒忌是從生活中的事例,推己及人去進諫;客是通過打比方講後果的方式去進諫。(意對即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3mje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