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奧斯威辛的風閲讀訓練及答案

奧斯威辛的風閲讀訓練及答案

2004年的10月,我獨走歐洲,出席第33屆華沙之秋詩歌節。

奧斯威辛的風閲讀訓練及答案

抵達華沙的當天夜裏,我就向東道主提出一個要求:明年是反法西斯勝利60週年,能否到奧斯威辛一看?説這話時,我不知道奧斯威辛距華沙有多遠,更不曉得東道主的具體安排。波蘭作協主席馬列克沉吟着,翻譯胡佩芳大姐也沒接話茬兒。

幾天時間匆匆過去,華沙的秋天留給我極美的印象,在一位演員的莊園裏舉行的詩人聚會讓我領悟到老歐洲的獨特魅力,而華沙之秋詩歌節在肖邦公園舉行,詩意便愈加濃了幾分。可我仍惦記着300公里以外的奧斯威辛。

10月18日中午12時30分,我終於踏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那一天早晨秋雨綿綿,出門還帶了傘,及至抵達奧斯威辛,卻陡然狂風大作。胡佩方大姐説,奧斯威辛是個奇怪的地方,參觀者常碰到陰雨連綿。她並沒有陪我到奧斯威辛,她説她受不了心靈的折磨!

這是一次奇怪而又匆忙的參觀,毒氣室、焚屍爐、鐵絲網、崗樓、絞刑架,還有一個小院子裏壓成方塊狀的7000多公斤的頭髮……在27樓展覽館,我見到裏面展出的一幅大照片:猶太婦女和兒童在德軍槍口下高舉雙手,一個小男孩的目光中滿是天真和無奈。這一幕極其令人震駭!在焚屍爐前,我和一羣中學生共同走過,孩子們默默無語,我不知道他們心裏想的是什麼,但我的心底卻陡然出現幾句詩:

此刻,我變成了一塊巨大的海綿,

迅速汲滿了歷史的汁液,

我的指尖也開始流淚,

為人類在那一個年代的無助與悲傷。

天上有巨大的雲朵掠過,秋風捲起落葉,風中有一種嚎叫和呻吟,在奧斯威辛,這人類為了消滅人類而手造的地獄裏,我感到寒意襲人,是噩夢又是現實。真的可能是因為奧斯威辛長眠着100多萬遇難者的冤魂,才形成了死一般的壓抑、魘一般的恐怖,以及變幻無常的氣候。

風仍在高天咆哮,吹動我的頭髮,吹動我的衣衫,我不知道這憤怒的風起於何處又生於何時,只感到腳下的土地也在風中戰慄,鐵絲網和絞刑架在風中搖晃,集中營的遊人們,想必心底的風暴更遠勝於自然界的狂風罷!

事後,我在自己的日記中記下這樣一行文字:歐洲,一個美麗的'深秋的中午,在大羣中學生的簇擁下,我走在奧斯威辛的土地上,快步疾走,有一種逃亡的感覺。

當天我見到一位叫何敢的中國女留學生,她説曾經陪同一個代表團參觀過奧斯威辛,然後連續難受了兩個多月,以後再也不願意去。由何敢聯想到在波蘭生活了半個世紀的胡佩芳大姐,她們對奧斯威辛的拒絕,是出於本能的對自己的保護。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地獄的別稱,正像美國副總統切尼在2004年1月27日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60週年紀念論壇上説的:在歐洲的死亡集中營裏,有人犯下了人類所不能想像的最嚴重的罪行。我們必須向下一代傳遞這樣的信息:我們在這裏感謝那些將我們從暴政下解救出來的解放者,同時我們必須有勇氣阻止那些邪惡捲土重來。

奧斯威辛是個小鎮,建鎮在800年前,二戰前被稱為波蘭的猶太人城,因為當時的1.23萬人口中有7000名猶太人。現在小鎮有些不堪歷史重負,因為人們無法想像小鎮如何在一個巨大的公墓旁生存。

這當然僅只是遊客的見解,事實上正是由於奧斯威辛的存在,人類的良知才凜然長存。

15.請聯繫上下文分析,選文第二段在我提出能否到奧斯威辛一看?的要求時,翻譯胡佩芳大姐為什麼沒有接話茬?(2分)

16.選文中奧斯威辛的風有什麼特點?你是怎麼理解這奧斯威辛的風的。(6分)

17.第五段中我的心底陡然出現的幾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8.文末最後一句話説正是由於奧斯威辛的存在,人類的良知才凜然長存,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並舉例説明。(5分)

參考答案:

15.(1)她説她受不了心靈的折磨(2)對奧斯威辛的拒絕是出於本能的對自己的保護。

16.(1)奧斯威辛的風常常是陡然來到,狂風大作;寒氣襲人,在高天咆哮;具有憤怒、狂暴的氣勢;發出嚎叫、呻吟的聲音。(3分)(2)奧斯威辛的風既是自然界的狂風;也是百萬冤魂形成的死一般的壓抑、恐怖的氛圍;也是人們心底的風暴。(3分)

17.心底陡然出現的詩句表現我目睹悲慘歷史的巨大震撼和為人類的無助與悲傷而無比的痛心的情感。(3分)

18.奧斯威辛的存在使人們正視歷史上的人類曾經犯下的滔天罪行;刺痛良知;並使人們警惕那些邪惡捲土重來。比如中國南京的大屠殺紀念館,能讓國人更團結一致,渴望和平。(理解3分,舉例2分)

【解析】

15.她沒接話茬説明她有苦衷,在正數第四段和倒數第三段都提到她沒什麼拒絕到那去。每段中只要提取一句話則可。

16.在文章中間天上有巨大的雲朵掠過這一段提到這裏的風的特點,還要注意,人們在參觀時內心的風則洶湧。

17.為人類在那一個年代的無助與悲傷。這是詩句的最後一句,也是點睛之句,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8.不忘歷史,才能更好的發展未來。歷史是令人痛心的,卻提醒着世人莫再犯下這樣的罪行。歷史在警醒着人們,歷史是一面鏡子。所以答題昌從正視歷史,警惕邪惡入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37w0d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