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讓善行成為習慣閲讀練習及答案

讓善行成為習慣閲讀練習及答案

2月14日,《光明日報》頭條刊載了黃岡武穴籍的90後大學生劉普林“幫媽媽掃大街”的故事,故事中的一幅幅生動畫面記錄着劉普林行善之舉:不怕髒、不怕累、不怕丟面子,堅持利用休息時間幫媽媽掃大街;為了省錢,每天在學校撿破爛,用換來的錢給同學買西瓜吃;為了能幫助外地貧困生,把自己得到的補助讓給他人;為給生病的同學捐款,每天只吃幾個饅頭;為了愛,去獻血;為了幫助他人,受苦受累都願意。

讓善行成為習慣閲讀練習及答案

從劉普林的故事中裏我們可以讀出一種精神,一種境界,一種覺悟,就是無論何時何地、身處何境,都要行善不止。孔子説“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孟子認為“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從善,是一種竭忠盡孝、寬厚包容的心理素養,是一種求真務實、尚善愛美的價值品質,是一種謙遜和藹、播恩施惠的生活態度。要求我們存善心、養善念、行善事、做善人,真誠待人,謙和處世,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誠心誠意善待每一個人。我們必須用忠心孝情感恩父母、用關懷奉獻感激鄉鄰、用忠心赤誠回報祖國。

行善貴在堅持。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生活中,有的.人因善小而不屑為,有的人因善要常為而不能為,有的人因善要付出而不願為。殊不知,行善就在身邊,貴在堅持。對人常保持微笑,是善行;原諒別人的無心之過,是善行;發一條給人力量的短信,也是善行。

2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普林的善行之舉很平常,只是不怕髒、不怕累、不怕丟面子,利用休息時間幫媽媽掃大街。

B.無論何時何地、身處何境,都要行善不止,正是劉普林事蹟體現出的一種精神境界和覺悟。

C.存善心、養善念、行善事、做善人,真誠待人,謙和處世,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誠心誠意善待每一個人,是對從善的要求。

D.生活中,我們對人常保持微笑,原諒別人的無心之過,發一條給人力量的短信,都是一種善行。

26.劉普林同學的“善行”給你哪些啟示或感想?請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寫兩句話。

善行,如黑夜中的一盞明燈,能夠照亮人們渴望文明、積極向善的心靈;

標籤: 閲讀 善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0rzm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