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試題 >

《黃英》 蒲松齡古文練習題

《黃英》 蒲松齡古文練習題

馬子才,順天人。世好菊,至才尤甚。歸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從油碧車,丰姿灑落,漸近與語,少年自曰陶姓。因與論藝菊之法。馬欣然曰:“僕雖固貧,茅廬可以寄榻。不嫌荒陋,無煩他適。”陶趨車前向姊諮稟,車中人推簾語,乃二十許絕世美人也。顧弟言:“屋不厭卑,而院宜得廣。”馬代諾之,遂與俱歸。日過北院為馬治菊,菊已枯,拔根再植之,無不活。陶姊小字黃英,雅善談。陶一日謂馬曰:“君家固不豐,僕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為常!為今計,賣菊亦足謀生。”馬素介,聞陶言,甚鄙之,曰:“僕以君風流雅士,當能安貧;今作是論,則以東籬為市井,有辱黃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為貪,販花為業不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務求貧也。”馬不語,陶起而出。自是馬所棄殘枝劣種,陶悉掇拾而去。未幾菊將開,聞其門囂喧如市。怪之,過而窺焉,見市人買花者,車載肩負,道相屬也。其花皆異種,目所未睹。心厭其貪,欲與絕;而又恨其私祕佳種,遂款其扉,將就消讓。陶出,握手曳入。見荒庭半畝皆菊畦,其蓓蕾在畦者,罔不佳妙,而細認之,盡皆向所拔棄也。陶入室,出酒饌,設席畦側,曰:“僕貧不能守清戒,連朝幸得微資,頗足供醉。”漸而舊日花畦,盡為廊舍。至秋載花去,春盡不歸。而馬妻病卒。意屬黃英,微使人風示之。黃英微笑,意似允許。課僕種菊,一如陶。黃英既適馬,於間壁開扉通南第,日過課其僕。馬恥以妻富,恆囑黃英作南北籍,以防淆亂。不半歲,土木 大作,馬不能禁。經數月,樓舍連垣,兩第竟合為一,不分疆界矣。然遵馬教,閉門不復業菊,而享用過於世家,馬不自安。黃英曰:“妾非貪鄙;但不少致豐盈,遂令千載下人,謂淵明貧賤骨,百世不能發跡,故聊為我家彭澤解嘲耳。然貧者願富為難,富者求貧固亦甚易。牀頭金任君揮去之。”馬曰:“捐他人之金,抑亦良醜。”英曰:“君不願富,妾亦不能貧也。無已,析君居: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何害?”乃於園中築茅茨,擇美婢往侍馬。馬安之。然過數日,苦念黃英。招之不肯至,不得已反就之。隔宿輒至以為常。黃英笑曰:“東食西宿,廉者當不如是。”馬亦自笑無以對,遂複合居如初。 (選自《聊齋志異》,有刪節)

《黃英》 蒲松齡古文練習題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因與論藝菊之法 藝:種植。 B.黃英既適馬 適:到,往

C.恆囑黃英作南北籍 籍:登記 D.課僕種菊,一如陶 課:督促完成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馬子才“安貧”的一組是(3分)

①馬素介,聞陶言,甚鄙之 ②自食其力不為貪 ③心厭其貪,欲與絕

④馬恥以妻富 ⑤ 享用過於世家,馬不自安 ⑥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馬子才家世世代代愛好菊花,傳到他更是愛得厲害。路遇少年,論菊投契,因此並邀姐弟倆回家借住。

B.馬子才看不慣陶姓少年出售菊花的行為,但因為他私藏了好的菊種,又不得不虛以委蛇,和他一起喝酒。

C.黃英向馬子才解釋賣菊花的'原因:不是貪圖富貴,而是為貧窮愛菊的陶淵明揚眉吐氣。

D.黃英一開始不能説服馬子才改變自己對販菊富貴的看法,就選擇了和馬子才分居;馬子才因思念黃英,最後還是和她住到了一起。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君家固不豐,僕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為常!(3分)

(2)怪之,過而窺焉,見市人買花者,車載肩負,道相屬也。(4分)

(3)捐他人之金,抑亦良醜。(3分)

參考答案:

5.B。(適,出嫁。)

6.C。(2是陶三郎的話,6是黃英説清濁自可分開。)

7.B。(“因為他私藏了好的菊種”是臆測。)

8.(1)你家境本來不富裕,我還天天因為吃飯增加知交的負擔,長期下去怎麼行呢?(“固”1分,“口腹”1分,“胡可為常”語氣1分)

(2)馬子才感到奇怪,走過去悄悄觀看,只見來買花的市民,車拉肩挑,一路上接連不斷。(“怪之”1分,定語後置1分,“相屬”1分,語句通順1分)

(3)花別人的錢,也是很可恥的。(“捐”1分,“良”1分,“醜”1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shiti/xgp2l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