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教育,從細微處入手 教師隨筆

教育,從細微處入手 教師隨筆

 教育孩子,從細微處入手

教育,從細微處入手 教師隨筆

          

説起對孩子的教育,我覺得十分慚愧。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以後,我就沒有進過孩子的學校,也沒有開過一次家長會,完全是把孩子交給了他的爺爺和學校老師。

我的孩子可以説是一個留守兒童。在孩子上一年級這一年來我明顯感覺到了孩子的成長和懂事,這都多虧了高新一小這片充滿大愛的土壤,多虧了一年級三班的班主任和代課老師不厭其煩的教育以及家校的密切聯繫,使我們做家長的能及時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並與學校針對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形成合力共同制訂矯正的方案。

還記得一年級第一學期過半的時候,我去看望孩子。看到孩子長大了、長高了,我感到很欣慰。再聯想到自己平時對孩子太缺乏關心,我決定好好陪陪孩子。孩子看到我也很高興,跟前跟後,又蹦又跳。可是在我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孩子的語文和數學書上都畫了很多奇形怪狀的圖案,像兩個小人打仗。我上學時的經驗告訴我孩子課堂表現肯定存在問題。他在書上畫的是什麼呢?我按捺住火氣,輕輕地問孩子:“文欣,你能告訴我你書上畫的是什麼嗎?”孩子看了一下我的臉,有些膽怯地説:“我畫的是奧特曼打小怪獸。”“那你畫了畫不就耽誤了上課嗎?你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嗎?”孩子不以為然的説:“老師説的我都會。”真的是這樣嗎?我決定向老師瞭解孩子上課的紀律表現。

誰知,從老師電話裏瞭解到的情況令我震驚,同時我也非常難過。老師真誠地向我反映了孩子在課堂上説話、做小動作等壞習慣,聽得出老師為此很傷腦筋,也做出了最大努力,但是效果都不明顯。聽了老師的`話,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這些情況我知道嗎?我管過嗎?我的孩子為老師帶來了多大的煩惱啊!既然我知道了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我就要正確面對,承擔起我應盡的義務。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我把孩子叫到身邊,指着書上亂畫的圖,讓孩子用橡皮把它擦了,有些畫的重的地方我就幫他擦掉。然後,我耐心地教育他上課時一定要認真聽講,不要做小動作,更不能在書上亂畫。並且警告他,課本要每天讓爺爺檢查,該填寫的都要完成,如果再發現書上亂畫,就會受到懲罰。孩子都答應了。

為了監督孩子真正改掉上課不聽講的壞毛病,我和孩子的爸爸每天給孩子打一個電話,問他的學校生活。還經常向孩子的班主任張老師瞭解孩子的課堂表現情況。而且基本上堅持做到每週週末陪孩子一起度過,給孩子輔導輔導作業,做做飯,一起看看動畫片,出外散步。在老師和我們全家人共同的努力下,我覺得孩子比原來多了一份自信,臉上的笑容也明顯增多了。

這學期的期末考試結束後,孩子的班主任張老師給我報告了一個好消息:孩子的考試成績都是91分,有了很大的進步!我的心裏很高興,孩子對學習也更有信心了。孩子的變化讓我認識到教育孩子要從細微處入手。

放暑假前,我第一次參加了學校的家長會,也是讓我感觸很深的一次家長會。老師對學生的紀律、學習、行為習慣,進步還是退步都瞭如指掌,還表揚了很多學生的家長。我覺得比我這個做母親的更精心。家委會的家長們也令人感動。他們不顧炎熱,提前來到會場,精心組織並主持了家長會,而且在學校組織的每一次活動中都有他們踴躍的身影,他們不僅愛自己的孩子,更是有大愛的人,他們無私奉獻,把愛獻給了高新一小。

《老子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育孩子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作為家長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只有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其他各項工作才可以順利完成。

   最後,祝每個學生乘着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賈海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zzv3x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