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未選擇的路》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未選擇的路》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未選擇的路》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教學要點:作者介紹  詩歌理解  象徵手法的運用

一,導入新課

1,、導入語

   同學們,你們在預習的時候有沒有去找一些關於路的句子呢?你們所知道的有哪些呢?(學生自由發言),很多的詩人作家都對“路”有過精彩的描寫,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寫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有我們常説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吧!”還有南宋詩人陸游的《遊山西村》中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代詩人岑參的“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李白《行路難》中的“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還有魯迅的那句“.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們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一條路,把人生的選擇比做對路的選擇。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這首詩《未選擇的路》有着特別的意藴,它正是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於人生之路的思考。

2、作者介紹

現在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位作者,弗羅斯特,美國詩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他徒步漫遊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他處在傳統詩歌和現代派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因此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與艾略特同為美國現代詩歌的兩大中心。其代表作有詩集《少年的意志》《白樺樹》《山間》《波士頓以北》等。

二、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1、在昨天我就把這首詩中的生字詞給大家説過了,現在請同學們聽我給大家朗讀一下,你們在聽的時候要注意節奏,字音等等。

2、現在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一下這首詩,感受一下。

3、現在又哪位同學願意給大家朗讀一下這首詩?抽同學朗讀,點評。

4、現在請同學們多讀幾遍這首詩思考一下詩中的“路”有什麼含義?(抽同學回答歸納總結:詩的表面是寫自然界的道路,實則借寫自然界的路來表達詩人對人生之路的思考。這裏其實運用的是文學藝術上常用的象徵手法。在後邊總結寫作特點的時候再給大家講關於象徵的有關知識。)

三、具體分析

1、請同學們六七度以下這首詩的第一小節,思考這一小節主要寫了什麼?(讓同學們思考,詩歌一開始就告訴了我們有幾條路?對,兩條。那作者在面對這兩條路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呢?“可惜”一次就説明了作者不能同時去涉足時的遺憾,她長時間的站在路口,你們覺得作者站在路口在想什麼?作者呢就在想我到底該走哪一條呢,很猶豫,他的猶豫也告訴我們在選擇人生道路是一定要慎重。這一小節就主要寫到了詩人在認真思考人生之路,所以很猶豫。)

2、猶豫着的詩人到底選擇的哪一條路呢?請同學們齊讀第二小節。(詩人選擇的路是怎樣的?抽同學回答總結:雜亂的荒草長得很茂盛,十分的清幽寂靜,人跡罕至,但是也顯得很誘人很美麗。這一小節就寫到了詩人選擇了一條幽寂、誘人的路。

3、詩人在選擇了一條路之後又是什麼樣的感受呢?(請同學們討論,在歸納總結:詩人選擇了其中一條路,也就意味着選擇放棄了另一條路,他心想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去涉足,但是他又知道自己選擇的是一條延綿不盡的路,“恐怕”一詞也表達出了作者的惆悵心情。這一小節也就寫到了人生之路不能回返,告訴我們一旦選擇就要堅持不懈的走下去。)

4、最後一小節有些了什麼?(請同學思考,總結:是不是寫到了多年後的回顧歎息呢?詩人遙想將來對往事的回顧:在一個小樹林中,選擇了其中一條路,從此決定了自己一生的路。這裏,詩人並沒有沿着第三節的詩意寫下去,沒有告訴讀者他選擇的那條路結果怎樣,而是寫未選擇的路,留下想像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體會。是的,人生的道路,結果誰料得到呢?詩人帶着一絲惆悵。但這樣寫似乎更接近生活本真狀態,更能打動讀者的心。)

5、詩人為何把詩題取為“未選擇的路”? 

通過最後兩句詩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首詩實際是寫人生道路。詩人寫作的'重點不是那條已經選擇的路,而是那條未選擇的路。從題目我們就可以看出來,詩共四節,第一節寫兩條路,第二節寫選擇的路,第三、四節寫未選擇的路。詩人為什麼要這麼寫呢?這主要是為了深化主題。詩人感歎人生有許多道路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而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而只能放棄。人生道路的選擇帶有偶然性、隨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詩人不寫已選擇的道路,而重在對未選擇的道路發出感歎,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

6象徵與比喻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象徵”? 象徵:借用某種具體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這種以物徵事的藝術表現手法叫象徵。象徵的表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豐富人們的聯想,耐人尋味,使人獲得意境無窮的感覺;能給人以簡練、形象的實感,能表達真摯的感情。如紅色象徵喜慶、烏鴉象徵厄運、鴿子象徵和平,象徵謀篇立意的手法,一般統攝全篇。

同學們有時候可能會把象徵和比喻區分不開,比喻是用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説的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和象徵相比比喻只是在個別語句中起作用。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寫到“葉子(本體)出水很高,像(喻詞)亭亭舞女的裙(喻體)。

四、總結拓展

   《未選擇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詩,它表面平易,實則藴含着身隧的哲理,看似傾訴個人經歷,實則表達人們的共同感受。

   

 

韋碧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zyyx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