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校長職業化 呼喚整個的校長

校長職業化 呼喚整個的校長

      中國青年報     2002-08-28     文志傳 

校長職業化 呼喚整個的校長

 

     日前看到新華網的一則報道,深圳將用5年時間全面施行校長職業化。我以為這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改革,深圳又跨了一大步。 

     我想起另一則消息:2000年美國哈佛大學選聘新校長,有人推薦即將卸任的總統克林頓和副總統戈爾。據當時的民意顯示,兩人當選的呼聲都很高。但出人意料的是,哈佛大學聘任委員會對此類呼聲根本不予理睬。為什麼?校方解釋説,像克林頓和戈爾這樣的政治精英,可以領導一個超級大國,但不一定能領導好一所大學。領導大國和領導大學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領導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豐富深厚的學術背景和涵養,而克林頓和戈爾不具備條件。 

     深圳全面施行校長職業化的改革,正是從學校與政府的不同性質來考慮的。學校不是政府,校長不是官。教育是事業,校長當以事業為本,是事業家,更是教育家,至少是半個教育家;教育即使作為一種產業,校長也只能兼有企業家的角色,而企業家顯然也不是官(儘管企業領導曾經是官,但市場經濟浪潮捲去了他們頭上的官帽,因為做官是管不好企業的)。校長同樣如此,可惜他們依然還在做官。 

     嚴格地説,校長本來就該是教師,懂專業,但這遠不是當校長的充要條件。跟一般教師相比,校長要有管理教育、教學、科研的知識結構,而且善於不斷更新知識,掌握教育、心理以及管理科學的最新成就,只有這樣才能按照教育教學規律組織以教學為中心的各項活動。毫無疑問,這要求校長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科研的組織和管理中去。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整個的校長》一文中講的:“國家把整個的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然而校長一旦做官,成為官場中人,就會慢慢離開課堂,離開自己的崗位,疏遠教師疏遠學生,天長日久,難免不淪為編制在學校的官僚。 

     長期以來,校長被牢牢地捆綁在“官本位”的.馬車上,即便不想做官卻不得不做官,正所謂“人在官場身不由己”。政府行政部門的千條線,往往都要穿在校長這眼針上,學校也就不得不衙門化,既增加校長職位數,又增加與行政機關基本對應的處室。各種各樣的會議,不管與教育有無關係,動輒命校長參加;各種各樣的檢查,校長也要去應付。上面來個小科長,甚至來個小辦事員,校長也得以官場禮儀待之。如此送往迎來,不堪重負徒喚奈何。要錢要物要人,校長哪有?錢要“跑”物要“跑”人也要“跑”,比如想進個教師,不光要跑教委,還要跑人事局跑財政局,少拜一個菩薩也別想辦成;而要辭退一個不合格的教師,校長几乎沒有這個權力。試想,在這樣的環境中,誰還能“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 

     由此看來,校長做官乃是一種體制病,是“官本位”體制使然,即校長的選拔、任用和管理,完全套用政府行政級別的辦法,誰行誰不行,全由上一級黨政領導説了算。這樣的體制,顯然違背了教育教學活動本身的運行規律。論其弊端,總而言之,一是使得校長的權力限制在只能對上負責的範圍,上面不滿意,師生再擁護、社會再叫好也白搭;二是得設置各種機構與行政部門對應,學校無形中變成了“小政府”;三是給不具備校長資格的人開綠燈,一些跟教育毫無關係的官員,忽而搖身一變成為一校之長,這種現象絕非個別;四是把官場惡習帶進了學校,使聖潔的殿堂滋生腐敗的病菌。 

     職業校長相當於職業經理人,深圳市的改革,把校長從政府行政部門解脱出來,面對市場、競聘就業,可以使自主創新意識和敬業精神得到強化。校長職業化機制的建立,顯然有利於改變教育脱離經濟規律、脱離社會的現狀,變單一、封閉式辦學為多元化、開放式辦學,相信這一改革也將對深圳的發展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

 

標籤: 校長 呼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yy8z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