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我的專業成長故事 教師隨筆

我的專業成長故事 教師隨筆

 

我的專業成長故事 教師隨筆

十一年講台,昔日夥伴盡成“驕子”暢遊着大千世界,而我卻願堅守着三尺講台,用自己畢生的心血去灌溉祖國未來的花朵。因為“這裏有天真的孩子,還有姑娘的酒窩,這是個美麗新世界!”終身學習是我的信念,破繭而出是我的心願,不斷進取是我的承諾,為教育服務是我的目標。

2001年我從吉首師範學校畢業,被分配到吉首市矮寨鎮陽孟小學,那是一個偏僻的鄉村小學,條件簡陋。那裏的孩子説得全是苗語,而我卻聽不懂。現實與理想的`強烈落差,讓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也曾懷疑自己成為教師的選擇。可當我面對那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目光,面對勤勞樸實家長的殷切希望,我那彷徨、遲疑的念頭頓時煙消雲散,於是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沒有工作經驗,我就虛心向老教師請教;聽不懂苗語,我就放棄休息時間向年長的本地教師學習,另外還請幾個優秀的六年級學生當自己的“小老師”和“翻譯官”,慢慢地我學會了很多苗語,比如説苗語裏的“阿”表示漢語裏的“1”,“黛帕”表示“女兒”。日積月累,我就能夠把苗語和漢語融會貫通,也使得我的教學水到渠成。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學年統考中,我所接的四年級成績在全鎮由第十名上升至第二名。在那裏教只短短的五年,但也就是那五年的經歷,讓我從此進入了教育這“美麗的新世界”。還記得當年執教的四年級中有一位女學生,姓石,是個苗族小女孩。這個女孩子性格內向、孤僻,無論何時,何地,她總是孤零零地躲在一邊,不與任何人交談、玩耍。後來我瞭解到她父親早逝,母親改嫁,家境困難,又有嚴重的自卑感,加上她成績特別差,老是拖班上的“後腿”,同學們都討厭她,不願意和她玩。後來我驚奇地發現這位同學智商並不低,學習上只要一點撥就懂,而且體育成績特別好,在以往的學區運動會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於是,我就經常和她“套近乎”,時常鼓勵她、並耐心地輔導她,同時動員同學們一起幫助她,還暗地裏囑咐同學們玩耍時邀請她。“醜小鴨”終於變了,石同學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性格變得開朗了,也願意和同學們一起玩了。一番“良苦用心”下,她在期末考中取得了81分的好成績,欣慰不已中我終於體會到了作為教師的偉大,至今我還能記得她那羞澀笑容中露出的那兩個淺淺酒窩。

2008年,帶着對家鄉教育事業的一片熱忱,帶着對學生的一片愛,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吉首市雙塘中心完小任教。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潛心鑽研,努力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研培訓活動,努力提高着自己的專業水平。

我知道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而課堂教學能力是衡量一個優秀教師的重要指標。承擔公開課教學活動成為了我專業成長的一個重要途徑,在認真查找資料備課、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積極進行課前準備、認真聽取評課意見、積極進行教學反思幾個環節中都認真對待,毫不含糊。在其中,我曾為如何更好地展示學生創造成果而傷腦筋;曾為使自己的教學語言能更精練而反覆修改……在這一切辛苦之後,我也得到了可喜的回報。

另外,在教學實踐中,我還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教學案例、科研論文等,讓實踐中的“感觸”通過文字進一步提升。經常性自覺地進行自我教學反思、教學總結,使我進步不少,同時讓我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督促着自己不斷前進。

冬去春來,花謝花開,轉眼間踏上講台已十一載。流逝了永遠難忘的歲月中,我經歷了喜怒哀樂,也品味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無怨無悔、樂在其中!點點滴滴的成績與進步,源自於信念的力量,也是領導、老師、親人、朋友像一塊磚石鋪砌成一級又一級的台階,讓我邁進這個“美麗新世界”。我以後將會更加努力愛崗敬業。

 

 

張利萍

標籤: 教師 隨筆 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xowo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