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教師讀書故事隨筆

教師讀書故事隨筆

寫作教育隨筆是第一線教師及時反映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教師們每天接觸新的教學內容,為大家提供了教師讀書故事的隨筆,歡迎大家閲讀!

教師讀書故事隨筆

教師讀書故事隨筆1

手中的書頁翻過。牽起一絲風,夾帶着書本特有的氣味。這樣的味道是那樣熟悉,細細追究,卻又似乎有些不同,思緒亦被那一頁紙、一縷風引向往昔4歲。我躺在暖暖的被窩裏,媽媽讀着一本安徒生童話,猶如被窩一樣暖暖的聲音。我被夜鶯所感動,我為小人魚兒而悲傷。

我羨慕變成天鵝的醜小鴨,我同情在聖誕夜死去的小女孩……

我總是縮縮脖子,把自己埋得更深,鼻尖是吸滿了陽光的棉絮的,味道。我便一直以為,童話便是那種味道,和陽光一樣的温暖、明媚,和棉絮一樣的柔軟、温馨。

8歲。學會認字的我粘上了太婆家的書櫃,那個彷彿藏寶箱一樣的小櫃。或許,對於那時的我來説,那裏面的確藏着寶貝。

我會一整天坐在書櫃邊,看那帶着大段圖片的古老的小人書。那比它更古老的傳説。我相信了女媧造人,我崇拜追日的夸父,我向往奔月的嫦娥,我難過牛郎織女的分隔……我總是埋在那堆發黃的紙頁中,鼻尖劃過的歷史的味道,帶着點點黴味,卻更多的是種未知的神祕,出奇的好聞而吸引人。

12歲。不知不覺,我有了自己的書櫃。我開始讀四大名著,艱難地啃着,囫圇地吞着,卻依舊興致勃勃。我開始讀詩,讀冰心的《繁星》與《春水》,讀泰戈爾的《飛鳥集》和《吉檀迦利》。

我懵懵懂懂地讀魯迅的雜文,安安靜靜地讀朱自清的散文,津津有味地讀歐,亨利的小説……腦海中漸漸形成一個由書構成的世界。深吸一口氣,那是書的味道,是世界的味道,那是思想的味道。

16歲。我依舊讀書,讀《瓦爾登湖》,讀《一個人的村莊》,讀《相約星期二》,讀《行者無疆》……但是。依舊沒有故事,沒有特別的故事。我想,或許讀書並不需要故事。紙張翻過,絢麗的顏色――花朵皆故事。是啊,每一本書。讀每一本書,它們難道不是故事麼?那每一種思想的激盪,每一種靈魂的'感動,他們難道不是故事麼?讀書,本來就是故事吧。

20歲。我走上了教育生涯,非常欣賞歌德説過的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從那時起,在我眼中,書是知識的源泉,力量的翅膀,智慧的海洋,生命的方向盤。

書是我生活中一道可口的“美餐”,我每天都要去“品嚐”它。

《周恩來的故事》告訴我要從小心懷天下,關心百姓;《海倫,凱勒》啟迪我要笑對人生,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三國演義》使我瞭解到古代歷史上的戰爭故事;《綠野仙蹤》則使我浮想聯翩現在,雖説年齡大了,可始終不忘讀書。心情好了,翻上幾頁,有點心得也好,沒有也罷;晚上上牀睡前,披衣而卧,念上幾章散文,在飽嘗書香的韻味之後便安然入睡,何嘗不是一種幸事。讀書是樂事,是容易的事。舉手之勞的小事,我也嚴格遵守歐陽修老先生所諄諄教導的“讀書三上”,“枕上”“廁上”。只不過把歐老師的“馬上”改成了“車上”。

一本書,它改變不了世界。但它影響着讀書人的心。

自己讀書多了,收穫多了,又當了30多年教師,也就“好為人師”了,我常常説給我的學生:讀書要廣,要有獵奇心理,而且什麼都要涉獵,面要廣,當然了也要精,對一個方面要深讀下去,深讀,也是慎獨,君子慎獨。

讀書不是做樣子,不是在人面前擺擺“我要讀書了”的樣子,而是給自己看,給自己的心看,要人前人後一個樣,這就是所謂的讀書慎獨。要想着如何挖掘自己的思想,一日三省,對自己嚴格要求,要廣泛閲讀,而且還要專門地去讀一些哲學著作,要上知老子,蘇格拉底,下知老子自己,對自己生命的思考追問。遠知上古先秦,近知今人學者,所以要更多地去讀哲學類書籍,哲學。萬學之母嘛!

是啊,書,是我們無聲的老師,在學習和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隨時向它們“請教”。是書,開闊了我的眼界;是書,啟迪了我的智慧;是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要感謝書,是它們為我插上理想的翅膀,飛向美好的明天。

書頁翻過,翻過春夏秋冬,翻過喜怒哀樂,讀書知書識禮。

讀書皆故事……

教師讀書故事隨筆2

我喜歡讀書,雖然讀的書並不多。

上小學的時候,我痴迷於那種黑白的連環畫小人書。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的只是那種小人書,雖然想讀但再無其他課外讀物。那個時候,一本小人書只要三角五角,可是我們大多數農村孩子依然買不起,所以也難得有人會買書。那時候,我只要瞧見誰手裏有小人書,就四處打聽書的主人,然後想方設法借到手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閲讀。有時我在課間讀,有時我在油燈下讀,有時我在上學、放學的路上讀,經常的我會與對面的行人撞個滿懷,又或者碰上大樹,頭上起個大包,那個時候的我竟會不覺疼痛,繼續讀着小人書前行。

讀初中的時候,家裏的日子也稍稍寬裕了些,我省吃儉用訂了一種刊物--《少年文藝》,還買了一些其他的課外讀物,只要有時間,我就捧起書來讀。我讀書,什麼也不為,只是喜歡,從心底裏喜歡。也許,是因為我喜歡讀書的緣故,我上學讀書時的語文成績一直優秀。

後來我站在了三尺講台,成為了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接着結婚生子,書也就離我漸行漸遠,偶爾讀讀書也只是教學方面的書籍罷了。

直到2011年暑期培訓,新教育走進了我們南和,走進了我的視野。河南焦作市的張碩果老師精彩的講座,喚醒了我對讀書的渴望,激起了我加入新教育的衝動。然而種種原因,這艱難的一步始終沒有邁出去。而我們南和縣第一小學的師生們已經積極加入,並行動起來,他們的晨誦、午讀和暮省,他們的讀書活動在短短的時間內已經初見成效。

數次到我們南和縣第一小學學習,數次聆聽我們南和主管新教育的王素平老師的講座後,我們的祕建民校長堅定了走新教育之路的決心,2013年暑期,祕校長在網上為我們全校教師訂了許多新教育書籍,特別是薛瑞平的各個系列的圖書我尤其喜歡。從《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我們二年級了》,再到《書聲琅琅的三年級》……一本本記錄薛瑞萍老師帶領孩子們成長的真實記錄深深吸引了我。如果説河南焦作市的張碩果老師精彩的講座是喚醒,那麼,薛瑞萍老師的書就是引領。

我深深的震撼,薛瑞萍所踐行的班級閲讀和日有所誦,她影響了無數位教師,同時也使廣大學生享受到了閲讀的樂趣。我想薛老師所提倡的,難道不就是我所期望走的教育之路嗎?

我願在孩子們心田播種母語,撒下閲讀的希望,我願像薛老師一樣播下了閲讀的種子,給孩子讀故事、讓孩子們天天沐浴着祖國優美文字的芬芳。雖然我的孩子們開學已經二年級了,但我想,只要我們開始加入,就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2013年9月,經過幾次和家長們溝通,我的新教育夢得到了家長們的支持,可是網上購書沒貨,還好,祕校長每個年級都發了一本《日有所誦》,每天的《日有所誦》就由我抄寫在黑板上,孩子們再抄寫在自己的小本上進行背誦,至於故事書麼,暫且讀孩子們手裏的《5分鐘小故事》好了!我和孩子們在漫長地等待中,度過了四個多星期,至今我也忘不了,第一次發圖書的情形,孩子們歡呼雀躍,那興奮勁兒簡直無法形容。

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我給孩子們讀了《365夜故事》《中國神話故事》《木偶奇遇記》《海底兩萬裏》,還有讀了大半的《稻草人》。

雖然我天天給孩子們讀書,但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讀的書也不過那麼區區幾本而已,一次偶遇教研室的王素平老師,我道出了自己的困惑。王老師熱情地鼓勵我要堅持把讀書活動開展下去,並提出在教室內建立班級圖書角,讓孩子們自由借閲讀書,還給了我適合我們三年級孩子讀的圖書單。我想:是啊!孩子們都三年級了,可以自己閲讀啦。我們的祕校長聽我説想建立班級圖書角,立即表示支持,特地為我們班購置一個圖書櫃,如今網上訂購的適合我們三年級孩子讀的圖書就要來了,我和孩子們現在的心情就像我們班祕永樂在日記中寫的“好期待哦”!

我堅信:閲讀是教育底色,是知識根基,是教與學的根本。所以,我要將自己的新教育夢進行到底!

教師讀書故事隨筆3

小時候,爸爸是我最要好的“哥們”,雖然他不苟言笑總是一副很嚴肅的樣子,有的時候我也有點怕他,但是,大多數時候他顯得很可愛,因為他是我忠實的“書友”。

爸爸有個皮包,在我們眼裏那是個有魔力的神奇包包,因為每次爸爸從外地出差回來,那個包包都是鼓鼓囊囊的,裏面塞滿了妹妹喜歡的糖果,更多的則是我喜歡的童話書,爸爸帶着狡黠的微笑,像個大魔術師一樣從裏面掏出過無數令我歡呼雀躍的寶貝——《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三百六十五夜》、《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鐵臂阿童木》……

因為這些寶貝,我和爸爸有了無數的共同語言,只要逮着機會就嘰嘰呱呱説個沒完,有段時間我和爸爸很狂熱地讀《鐵臂阿童木》,故事裏有個被壞蛋們利用來做壞事的隱形電光人,阿童木很希望把它變成“好人”,就給它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帶它去學怎麼做好事,電光人扶着一位過不去馬路的老奶奶過了馬路,老奶奶感激得直唸佛,電光人一高興,舉起帽子鞠了一躬,低頭唸佛的老奶奶一抬頭看到一個沒有臉的怪物,嚇得大叫着“鬼啊!”飛一樣地又跑回了馬路另一邊,我和爸爸都特別喜歡這一段,於是這個橋段成了我們樂此不疲的遊戲,爸爸説:“南無阿尼陀佛……”我就叫:“鬼啊!”然後心照不宣地哈哈大笑,媽媽被我們笑得莫名其妙,直説“又發什麼神經呢?”然後,她總會被我們更加誇張的笑聲搞得落荒而逃。

不太有興趣讀書的媽媽當然不會理解我們的樂趣,她有時候會因為家裏書太多害得她整理起來很辛苦而抱怨,也為我天天把腦袋紮在書本里從不熱心學做家務而頗有微詞,因為她覺得女孩子的本分應該是學會照顧家,但是,媽媽並不是很堅決地反對我看書,相反,在我還沒學會識字的時候,媽媽也曾經為我讀過童話,告訴我那個美麗的金髮女孩為什麼會光着腳丫走在雪地上,告訴我那條小青蟲是如何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的。在那些寒冷的冬夜裏,温暖的爐火和燈光,爸爸和我的讀書遊戲,還有媽媽温柔的朗讀,是我心中永遠的亮色,所以,成為媽媽之後,我為自己的兒子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處蒐羅好看的書,當我和兒子頭碰着頭讀着同一個故事,當我們一起把某一本書裏的好笑的話編成遊戲樂此不疲地玩了又玩,我彷佛又看到自己小時候的快樂時光,親情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

標籤: 隨筆 讀書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o08yo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