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網絡文學現象探究

網絡文學現象探究

畢業論文

餘根新

內容摘要:隨着網絡的產生和發展,人們的語言行為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網絡與文學的結合帶來的網絡文學,便成為文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本文着重探討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網絡文學的現狀、以及對21世紀網絡文學的展望,讓人們從中得到一些啟發,以引起對網絡文學的關注.

關鍵詞:網絡 網絡文學 傳統文學 現狀 展望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網絡正一天天地走近我們的生活.要説起網絡對文化界的影響,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網絡文學.特別在高中生和大學生中,幾乎絕大多數的人都接觸過網絡文學.與網絡文學相關的電影、電視劇、書籍正大腳步地擠進傳統文化市場,自然而然有網絡文學連載的網站點擊率更是節節攀升.目前,人們對來勢兇猛的這股網絡文學風還沒來得及進行深入研究,對網絡文學的系統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網絡對於文學,文學對於網絡可能意味着什麼?文學一旦與網絡結合將會發生什麼變化?網絡文學的現狀及未來的前途在哪裏?這些都是網絡文學研究者應當回答的,本文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網絡文學作初步的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一、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

在中國,在21世紀最後幾年裏,一些作家開始考慮這樣的問題:在下一個世紀裏他們是否會失業?這樣的憂慮並非是對自己才華和能力的懷疑,而是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懷疑.在21世紀,人們已經相信網絡和生命科學正在重新建構我們的社會.在今天中國網絡文學受到的空前的歡迎.“網絡文學是一種新生的文學形式,它有別於傳統文學的外在形態,是與傳統的發表在紙質媒介上相區別的一種文學,是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產物,是人們抒發感情、表達感受、闡述觀點的反映人們生活狀態的一種載體.”〔1〕我所説的網上文學並不是那些已經在傳統出版中獲得成功的作品,這些作品在未授權的情況下已經上網了,我指的是那些在傳統圖書出版中還沒有得到機會的作者的作品.我閲讀了一些他們的作品,坦率的説這些作品並不成熟.可是這些並不成熟的作品在網上轟轟烈烈,這使我意識到了網絡的價值和意義.因為人們在網上閲讀這些作品時,文學自身的價值已經被網絡互動的價值所取代.網絡打破了傳統出版那種固定和封閉的模式,或者説取消了作者和讀者的界線.網絡開放的姿態使所有的人都成為了參與者,人人都是作家,或者説人人都將作者和讀者集於一身.我相信這是網絡文學的意義,它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和無限的自由,它應有盡有,它永遠源源不斷地提供着我們需要或不需要的一切.“電腦互聯網絡在全球範圍的文化溝通方面,具有更加強大的力量……來自全球四面八方的、具有各種文化背景的用户在網上分享各種文化信息,促進了多種文化的交流.”〔2〕

事實上,對於傳統文學來説,文學只是一個寫作者和一個閲讀者的關係,或者説一本書和一個世界的關係.這樣的關係似乎一直困擾着文學,同時也一直支撐着文學.想想巴爾扎克和狄更斯他們的作品,這些作品都是在報紙上以每天連載的方式完成的;再想想<<尤利西斯>>和<<百年孤獨>>,喬伊斯和馬爾克斯的這兩部作品在今天看來似乎充滿了閲讀的障礙,然而他們的作品在他們自已的年代裏曾熱銷一時,有時候文學的看法和時代的看法總是背道而馳,這是因為文學有着超越時代的持久不變的原則,而喜新厭舊差不多是每一個時代的原則.然而巴爾扎克和狄更斯,還有喬伊斯和馬爾克斯的例子説明了這樣的一個事實,這些經久不衰的作家一方面和文學心心相印,另一方面又和所處的時代緊密相連.他們都具備了上述兩種原則,文學的原則使他們成為了經典作家,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內心深處的朋友,而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原則則使他們的名字變得響亮和顯赫.一句話,無論巴爾扎克還是狄更斯,喬伊斯還是馬爾克斯,他們都通過了所處時代最便捷的途徑來到讀者中間.對於今天的作家,通向讀者的路似乎要改變了,或者説一條新的道路已經展現在眼前,就像是一條傳統的山間小路旁又增加了條快捷的高速公路,這又有什麼不好?

在今天,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已經是並駕齊驅了,那麼我們進一步來比較一下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以顯示其中的區別.它們的區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 語言上,“詞彙是語言中反映社會發展變化最敏感的要素.”〔3〕網絡的產生和發展同樣給網絡文學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新詞彙.網絡文學更注重語言本身外在的情感,而傳統文學更注重語言的內涵,看起來樸實無華的語言卻藴含了豐富深刻的意味

文學之於網絡,尤如絲綢之於美人.網絡文學拒絕深刻的沉默或者故作沉默的深刻,它是年輕的,需要喧譁、躁動和激情.而傳統文學彷彿沉睡在大海的波濤下,它只能選擇沉默,只有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才噴出誘人的水花.

2. 結構上,網絡文學的隨意性更強,它使網絡文學有時顯得鬆散、譁眾、不合情理.網絡文學的結構多停留於故事的表面,比如:倒敍、插敍、蒙太奇等,結構指向了文章本身.傳統文學的結構則要緊密得多,雖然它也在尋求自身的突破,但它必須遵循已有的結構原則,這種結構更注意文學和哲學的統一.

3. 思想上,網絡文學注重文學本身的可讀性,傳統文學則更看重故事的內在意義------傳統作家總是想方設法給他們的作品貼上思想的標籤.

二、網絡文學的現狀

現在,方興未艾的網絡文學勢頭強勁,風頭正足.”榕樹下”、 “黃金屋”、 “紅袖添香” 、“幻劍書盟” 等原創網站已經享有相當的知名度,新浪、網易、搜狐等門户大網不約而同地都為網絡文學開闢專區,加大扶持力度.與此同時,一些傳統文學刊物也紛紛與互聯網聯姻.網絡寫手痞子蔡、安妮寶貝、李尋歡、寧財神等成為媒體追捧的對象,炙手可熱.有人揚言,網絡文學是一種全新文學,使文學的概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極有可能是未來文學的主流樣式:有人則對網絡文學不屑一顧,認為不過是文學的卡拉ok和大眾遊戲;有人慎言網絡文學尚在襁褓,還沒有形成具有獨立成熟的文本樣式,目前無定論……一時眾説紛紜,各執一詞.

李尋歡在<<我的網絡文學觀>>中描述了他理想中的網絡文學的樣子: “我希望網絡文學始終是業餘而純淨的.不要讓文學成為作者的物質生存支撐點,從而使寫作本身成為作者寫作的唯一動力.我希望網絡文學是得到尊重的.不管是在網上還是在傳統媒體,網文作者的`勞動成果都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我希望網絡文學是清新自由的.不要沾染上現實社會中的某些習慣,那些使文學變成世故和技術的習慣.”〔4〕那現實的網絡文學是什麼樣的狀況呢,筆者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

1. 網絡寫家良莠不齊,水平差距大.網絡寫家的情況不一,他們的生活經歷、年齡狀況、個人信念五花八門.對世界的感受和理解的情況也千差萬別,共同的特點在於他們對文學創作的興趣.雖説網民的年齡空間很大,下至七八歲孩童,上至八旬老翁.但網民主體是青年和少年羣體,網絡寫家的主體也以 “七十年代的人” 和 “八十年代的人”為主,他們的價值取向決定着網絡文學的特質.他們基本上沒有過巨大的生活衝擊,生活於較為寬鬆的環境之中,沒有沉重的歷史包袱,但也缺乏深厚的傳統文化的積澱.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屬於學生或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社會閲歷淺.上網的最初目的是與人交流、聊天,並非衝着文學而來. <<大話西遊>>的流行從側面也反映了網上 “新新人類”的人生觀念.

從網絡寫家的整體特點可以看出,網絡文學的參與人由於自身條件決定,網絡文學的廣度和深度較傳統文學都有相當差距.網絡文學文體簡單,且趨於一致.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網絡寫家年齡羣體範圍的擴展,網絡文學的前景應該是非常樂觀的.王蒙對於年輕的網絡寫家們這樣的評價: “他們比我們年輕,對年輕人有更多的瞭解,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更能與青年讀者產生共鳴;其次,他們寫作的姿態比較放鬆、自在,有一種精神的自由感.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激情四溢、豪情萬丈,既敢於幻想,也敢於紀實,而這和我們寫作的時候是完全不一樣的.”〔5〕

2.網絡文學題材靈活且相對集中、短小精悍、風格獨特.結合網絡寫家們的情況來看,網上寫作流行以下幾年常見類別:

(1).情愛題材作品:其中愛情又佔絕大多數,初期多為青春期的個人經歷,網戀種種,文筆隨性,感性重於理性.繼而部分網絡寫手有意識地創作此類作品時,或用調侃語氣,或精巧設置情節,或擷取片斷攝影於文字,行文風格有所變換.但是欠缺全面把握的功力,極少有鞭辟入裏的深度,更多充滿留戀、失落、惋惜、痛悔諸多情調,或瀰漫玩世不恭的迷惘氣息,卻脱離時代社會的背景點睛.文學對生活的反映要 “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而網絡文學往往具備了前者,缺乏了後者.

(2).搞笑題材作品:各種搞笑題材的網文在網上大行其道.譬如 “雞為什麼過馬路”的滑稽闡釋,為雞過馬路附加了種種意義,最終達到對所加意義的諷刺嘲弄,成為網絡文學中不可忽視的 “雞過馬路現象”.針對各種節日慶典,每個文化界熱點,媒體大腕名流,作者一發而就,典型的網絡文學快餐.不追求如何深刻透徹,就是逗人樂呵,對某某人冷嘲熱諷,有時近乎無理取鬧.除了應景式的時效性搞笑網文,拽古人來表演喜劇作品也絡繹不絕.大凡歷史名人,從秦始皇到水滸好漢,從七仙女到觀音如來,盡皆穿上小丑服裝滑稽上場.世間萬物,沒有什麼不能用來搞笑的了.由此可知,此類作品多屬快速消化、快速消亡的搞笑網文,與文學本質有很大的差距,能夠稱得上精品的寥寥無幾.

(3).武俠題材,鬼故事 、童話雜文及其他:金庸古龍是網上永遠説不完的話題,大批網民在虛擬的武俠天地中留連駐足,笑傲江湖.郭靖、喬峯、令狐沖、黃蓉……皆是常説常新的焦點,其評論數量也令人歎為觀止.網民迷戀於扣人心絃的情節起伏、刀光劍影,津津樂道於主人公性格愛好、行為取捨,從而忽視作品本身的思想內涵,好其表不究其裏.因此網民創作的武俠小説鮮有大氣之作,謀篇佈局短小,中短篇為多,偶有新意.此外,以寧財神為代表的鬼故事系列帶來了極大刺激性,然而觀者雲集,作者卻屈指可數.縱觀之,雷同者多,模式固定,離純文學有很大一段距離.雜文則是網文中一大奇觀,隨心所欲,任性發揮,氣象萬千.童話在創作中並不突出,但它潔淨無塵,折射淡淡光明.

3.網絡文學的創作開始向功利化的方向躍進.不少評論家都曾強調過網絡寫作的非功利性,但非功利性一説值得商榷.網絡作家發佈自己的文章,冠之以各種各樣的名稱,如<<愛情螞蟻>> <<活得像個人樣>><<蚊子遺言>>等以及為自己取各種各樣標新立異的綽號,本身就反映了被 “點擊”的希望,而且點擊次數越多越好,這是一種對被承認、被欣賞或者説成就感的追求.現在,各大出版社紛紛將網絡文學結集出版,使之進入商品流通領域,從而在其文學性之外附加上了商品性.同時網絡作家的隱蔽性已失去,不少成名作家都從幕後走到前台來亮相,成為傳媒炒作和評論的熱點.過去默默無聞的網絡寫家通過自己的特色寫作名利雙收已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將成為網絡文壇的新偶像,從而影響和帶動廣大的創作隊伍向功利化的方向躍進.李尋歡就坦言: “至於能不能成為一年傳統作家,也就是按傳統的方式去創作,去出書,我想得到了當然也好,我不拒絕名利.”〔6〕當然也有些寫家在名利誘惑中依然故我的存在.

三 、展望21世紀的網絡文學

對於網絡文學,李尋歡在<<我的網絡文學觀>>中這樣説: “一個形象的比喻 :網絡文學的父親是網絡,母親是文學.”〔7〕對於這樣一個高科技與文學的結合體,它在未來的發展會如何呢?我們已經看到了電子網絡的讀者在不斷地迅猛增加,電子網絡將擁有任何一種平面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巨大的讀者羣和使用者;我們已經看到了網絡文學帶來了什麼,並將會看到文學還會得到新的未知的什麼.在網絡文學上,文本是完全開放的,交流是實時的,作家作為職業的合理性和權威性受到威脅和質疑,作家身份對於讀者身份的地位差別開始縮小.網絡文學的前途是在自身優勢的發揮:文學的深層次的思考傳統與網絡特異的傳播效益的結合.當然網絡文學供人宣泄情感和遊戲娛樂的功能也會充分地為文學網民所運用.由於審查制度、印刷方式無法控制網絡寫作,所以,它的本性中的交際性、私人性會更隨意地顯現出來.網絡文學的有趣終於私人性的公共化和分享方式.

在網絡時代的21世紀,文學尤其是小説會借用多媒體和全媒體進行發展.目前的網絡小説比起其他網絡文體,也將更引人注目.21世紀的文學由於網絡文學的興起,會催生更加大量,更加年輕的文學青年.每一個新生事物都需要有個成長過程,在這成長中難免幼稚、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它註定了會成長,而網絡的鼎盛時期正伴隨着它的成長.願網絡文學一路走好!

參考文獻 〔1〕_

〔2〕.吳文虎;<<傳播學概論>>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1年版 第344頁

〔3〕.岑運強主編:<<語言學基礎理論>>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4年

版 第139頁

〔4〕://

〔5〕://

〔6〕://

〔7〕.

標籤: 網絡文學 探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wevgm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