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説課稿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説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説課稿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説課稿1

一、説教材

這節課的教材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40頁的內容。《比多少》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進行教學的,這節課將為以後進一步學習數的比較打下基礎。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及生活中的廣泛用鋪路。

二、教法學法

數學應該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本課設計不斷創設富有生活意義的操作活動,激勵學生在操作中體驗生活的數學,從操作中發現,從發現中體驗,讓“做數學”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基礎和紐帶,成為課堂發展的原動力,體現新課程“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須的數學”的教學理念。基於以上的知識,並結合本教材的特點,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2.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係,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3.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估計,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等多種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估測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100以內的數比較大小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比較的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數學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內數的多少,使學生感受數學無處不在,生活豐富多彩,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教學難點:

數感的培養、理解多一些, 多得多, 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和相對性。

三、教學過程

分四層次:

1.導入部分:

猜班級人數:“我班級的人數比40多、比45少”,誰能猜一猜

我班有多少人?通過猜數,集中學生注意力,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2.新課部分

現在科學認為“知識並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的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針對這樣的認識以及本課的知識特點,本環節我通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實踐等方法探索新知,具體設計如下:

課件出示魚缸圖(花金魚15條、黑金魚10條)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個詞來描述二者之間的數量的多少關係。

再出示“紅金魚48條”的魚缸圖,學生再次依照前面的方法嘗試着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三者間數量的多少關係,在描述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概括力。

3.練習部分

基於一年級學生課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易疲勞的特點,我特將此環節設計為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新知,同時也使學生能力主動參與,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4.總結部分

總結課上所學內容,並將課上所學知識用於生活,也要在生活尋找數學知識,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參與意識,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在主動探索求知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創新意思,鍛鍊動手操作,應用知識的能力。

四、教學反思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反思

這部分的教學內容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感知多一些、少一些、多的多和少的多,建立數感,並且學會區分它們之間的差別,知道多一些和少一些表示比較的兩者之間的數量差別不大,多的多和少的多表示兩者之間的數量差別比較大,掌握區別方法。

針對教學目標,我認真地研究了這部分教材,決定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落實在以下幾個方面:1.着力於學生的語言發展,能用完整的語言,準確地描述“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係;2.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充分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3.採用歡快輕鬆的教學方式,避免單調的模仿和枯燥的説教。

一、我先從現場環境引入新課,通過比較聽課老師的人數與女生人數,讓學生理解女生比老師多一些,老師比女生少一些;接着比較學生人數和講課老師的人數,讓學生感知學生比講課的老師多很多,講課的老師比學生少得多。讓學生自由表達,教師注重引導。

二、接着我在新授過程中,創設了情境――-金魚圖。學生的反映要比我想象中的好些,激發學生運用語言描述兩個數大小關係的積極性,先讓學生之間估一估、比一比、説一説、説一説,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鞏固練習,應用拓展。在練習中讓學生自己讀題、思考,並先交流想法,再全班交流,培養學生讀題、審題的習慣,在交流時,要學生説説為什麼選這個,不選別的,這樣就有了一個比較的過程,找出最合適的答案。

四、根據以上結論,要求學生自己能談收穫,得出:在兩個數相差不大的時候,用“多一些和少一些”來描述;在兩個數相差大時,用“多得多和少得多”描述。

在這節課的教學後,我反思了自己,存在一些不足:1.過高的估計了學生的整合能力,在開始出現比較的時候,應該是用提問和板書順序引導學生一步接着一步的思考,比如:“黑金魚比紅金魚少得多”學生就説成了“少得少”錯誤的説法。以後爭取注意,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教學方式。2.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尚不足,比如説 “兩隻松鼠採松果”做的一些生活應用的題時,個別學生們反應不強烈。看來,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體會數學生活,的確是一個長期的教學目標。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説課稿2

一、説教材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這部分教材是在孩子認識100以內的數,並學會比較數的大小的基礎上安排的,通過教學,讓孩子會用“多些”“多得多”“少些”“少得多”等詞描述兩個100以內數的大小關係,進一步培養數感。這部分內容是以前教材所沒有的。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孩子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目標:在具體情境中,把握100以內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語言描繪。

能力目標:藉助直觀和經驗,學會用“比較”進行猜數,並對猜數策略有所感悟。

情感目標:在輕鬆愉快的遊戲過程中,能樂於表達交流,善於合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具體含義,能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來描述兩個數的關係。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或根據對方的提示進行一對一的猜數。

 四、説教學法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將先以孩子原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為背景,組織孩子進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性學習,讓孩子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後進行廣泛交流,體現數學課堂的`開放性。

五、説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若干

 六、説教學過程

教學思路:直觀感知——表象認識——概念形成——拓展運用

根據教學思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1、課前談話,引入課題

課前談話的時候我讓學生自由地數了數聽課老師的人數,問老師的人數和小朋友的人數比怎麼樣?接着就自然地開門見山引出了課題。

2、在猜中學習新知

課的開始,我從孩子們喜歡的彈珠引入,和他們一起玩猜彈珠的遊戲。先出示10顆讓孩子觀察,然後出示紅珠子,讓學生通過和10顆藍珠子進行比較以後猜一猜紅珠子有多少個,接着讓孩子觀察14顆紅珠子,猜綠珠子,在孩子猜的過程中,適時提問為什麼猜這個數,自然就能引導孩子説出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這四個詞語,孩子可以從圖上直觀地對這些詞有一個初步的感知,通過這樣的“猜珠子”的遊戲還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

當出現這四個詞語後,我在課件中設計了讓三種顏色的珠子一起出現,讓學生用新學的這四個詞語來比一比,既讓學生鞏固了新知,又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最後,把珠子去掉,就剩下三個數讓學生再來説一説,這時從直觀慢慢地過渡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所以學生能夠通過跳一跳輕鬆摘到果子。

3、在玩中鞏固新知

在孩子有了初步的認識後,我和孩子們再玩猜一猜的遊戲,首先是猜實物小棒,通過讓學生觀察10根黃色小棒,相比較後再猜紅色小棒,讓孩子在猜數並説理由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多得多”;接着是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猜抽象的數,在猜數的過程中感知100以內數的大小關係,進一步培養數感。最後我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孩子去體會這四個詞語的具體含義。

4、在活動中拓展延伸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些活動,比比身高(孩子和孩子比、老師和孩子比)、比比教室裏和身邊的一些數量大小,讓孩子嘗試用語言描述的同時體會數量之間的大小關係,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最後由一個同桌猜數遊戲,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量之間的大小關係,增強合作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w9d3m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