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中職語文也可以這樣教(教學論文)

中職語文也可以這樣教(教學論文)

 中職語文也可以這樣教

中職語文也可以這樣教(教學論文)

伴隨着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教育亦趨向國際化。這種變化已經給職業教育帶來了不小影響,我認為其中教育觀念和人才培養目標上的影響最為突顯。我校是一所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對象是初中中等基礎教育完成者。但當前的中等職校學生文化知識狀況不容樂觀,我看到過這樣一則調查報告:調查顯示,教師中認可“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職校學生‘差生多’”的佔80.70%,只有19.30%的教師表示“不同意”。教師認為學生“差”的理由,排在第一位的是“學習態度差”,第二位的是“行為習慣差”,第三位的是“學習能力差”。上面的調查可以看出,職校生文化基礎普遍太低而且綜合學習能力不強,但 21世紀將是人才競爭的時代,世界各國的教育家越來越重視人才這一最寶貴的資源,提出創造“人人可以成才,時時可以成才,處處可以成才”的環境。在這種思想的認識下,很多家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出”高考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徑”的認識誤區。所以語文基礎能力的培養和人文教育的實施必須並行。

      在具體的教學中如何將書本知識遷移為學生的實際能力呢?語文教學如何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有效幫助呢?作為一名職業教學一線的語文教師,近年來我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不斷的思考着,並且做了些創新嘗試!

      我一直教着兩個班的可愛的“笨小孩”。

      自從帶了這一屆的職高生,我就發現語文課上竟然容忍不了一首詩,這真真使我感到痛苦。怎麼會這樣?有人説這些已不適應時代了,那麼我們究竟處於怎樣一個時代?可以移用狄更斯《雙城記》的開首語:這是最好的年月,還是最壞的年月;這是智慧的時代,還是愚蠢的時代……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羣孩子,我們如何做一名語文教師?語文一直以來是被學生所忽視的學科,所以在課堂上往往出現睡覺;不注意聽講;不摸課本的現象!而語文對人而為人的培養,在培養人的道德修養素質方面又有不可估量的責任,所以如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感興趣“夠用性”的學習呢?首先,教師應有堅實的課堂基本功,增強個人的語言魅力,教學語言藝術是教師教學魅力和人格力量的體現,親和力的教學語言有利於消除學生羞澀和厭學感,有利於煥發學生和教師的活力。其次,要了解學生需要,思維特點,生活經驗等等。只有瞭解學生情況,教學才能有“針對性,有效性”。再次,教師應注意在“夠用,實際”的原則指引下,應突出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對課本重新整合,進行字,詞,句,文的認讀,在此基礎上適當進行能力訓練和提高,不能照搬照套普高學生的能力要求,這一點毋庸諱言.比如我現在教的是《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審定教材》第二冊,我把聽説讀寫的培養目標分別分開來上課,開設了速記課,普通話演講課,美讀欣賞課,書法課。課堂上往往是輕鬆愉悦的,職高語文課堂在“量”上和“速度”上不能要求過高,學生基礎不太好,所以要循序漸進,要興趣性和社會實用性相結合教學。最後就是“意”的培養,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它關乎到人的價值取向,人的生活觀念的樹立,我們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要替家長完成基本的人生信念教育和基本的性格改正。高爾基説“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認為立人先立己,教師首先要有較高的人文素養,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教師既要授業,更要傳道;既要教書,更要育人。在培養學生的同時尊重學生的自由和價值,才能真正的理解學生,達到教與學的和諧;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尊重差異。一位名人曾經説過:“教育成功的祕密在於尊重學生” 得到教師尊重和理解的學生往往精神生活充實,個性品質較為健全,這樣的學生更容易追求老師所導向的人生。職業教育要讓學生先成人,然後成才。

      因此新時期的語文教育必須追隨時代的腳步,擔負起自身的責任,構建新的'適應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教育教學體系,這個體系應當是以素質教育為宗旨、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中職學生不僅要學好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語文基本技能,更應在語文學科裏獲得一種深厚的人文修養。我們不防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據説有個人看了畢加索的抽象畫後非常不解,於是就去問畢加索,“你畫的是什麼東西,我怎麼看不懂?”畢加索就問他“聽過鳥叫嗎?”回答“聽過。”“好聽嗎?”“好聽啊。”“懂嗎?”“不懂”。畢加索的這個富有幽默感的提問啟發了我們:對於這些學生你不能要求他們一下子就能夠對某一個問題説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只要他們還有丁點兒的感覺,就不是完全沒有希望的。通過和同學們的相處,我發現交流最重要,它會讓我知道學生們的需要,同學們也會理解我對他們的用心是何等的良苦。我認為語文基礎能力的培養和人文教育的實施並不衝突和矛盾,正如韓愈所説,“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只要運用適當的方法加以正確的引導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q7po2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