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精品】大班教案範文10篇

【精品】大班教案範文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大班教案範文10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初步的時間意識,感知時間與活動的關係。

2、在活動中發展自己制訂計劃、執行計劃、調整計劃的能力。

3、在設計與調整計劃的過程中培養自我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製作計劃表的各種材料;鈴鼓一個;前期幼小銜接內容的牆面環境支持。

2、經驗準備:通過前期已開展過的“幼小銜接”的主題活動,幼兒對小學的生活有初步瞭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親身體驗“十分鐘”的長短,並瞭解哪些活動適宜在這段時間進行。

難點:理解活動內容和時間的關係及完善計劃的能力。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結合牆飾進行談話,引出“課問十分鐘”。

教師:前幾天,小學生哥哥給我們介紹了小學的活動,你們還記得都有什麼活動嗎?

幼兒:課間十分鐘、上課、做操……

教師:你們還記得課間十分鐘他們都做了什麼嗎?

幼兒:喝水、玩、準備書……

2、活動開始:討論並制訂“課間十分鐘”的活動計劃。

我沒踢球,要跑到操場上,來不及。

我上了廁所、喝了水,還看了書,但沒畫畫就上課了。

我沒上廁所,人多,後來就忘了。

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小結模擬活動的情況,使其感受內容與時間的關係,發現調整計劃的必要。

(2)集體總結:

教師:你們認為“課間十分鐘”必須要進行哪些活動?

幼兒:上廁所、喝水、準備下一節課的書、休息。

教師:你認為“課問十分鐘”做什麼內容的遊戲合適?

幼兒:與小朋友説説話、玩翻繩、玩摺紙、跳繩……

教師:怎麼安排這些活動呢?

幼兒:上廁所可以人少時去;應該先準備下次用的書;可以先喝水。

教師利用圖示,幫助幼兒梳理與提升經驗,獲得調整計劃的依據與策略。

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幼兒仔細觀察各種樹的特徵,使幼兒知道各種不同的樹,它們的樹葉、樹杆各不相同。

2、通過觀察活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觀察興趣。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參觀各種樹木。

2、標本若干或圖片若干。

3、繪畫用品。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

組織幼兒走去園門到公路旁,小學裏去觀看各種樹木,要求幼兒能按照一定的順序細緻地觀察樹木的根、莖、葉。

二、分組討論。

組織幼兒回到活動室,進行分組討論以下內容:1、你在外面看到了什麼樹?它是什麼樣子的,説説它的特徵,(它長的是什麼樣子它的主杆是怎麼樣的是什麼顏色?樹枝是怎樣的,樹葉長的象什麼?是什麼顏色)2、你還看到了什麼樹有什麼特徵?3、除了我們剛才看到的樹木,你還在哪裏看到什麼樹木?

三、大組活動:

針對以上內容請各組派小朋友在班級裏進行大組發言。這次要求小朋友能比較各種各樣的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都有根樹幹、樹枝、樹葉。不同點:可以從顏色上分,可以從特徵上分有高矮粗細之分……)

四、説説樹木的作用,教育孩子愛護小樹苗,

五、畫樹:要求小朋友把自己最喜歡的樹木畫下來。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園用自然聲音唱歌,吐字清楚。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3、通過學習歌曲,教育幼兒要認真學習,不驕傲。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歌曲圖譜:螃蟹、小鴨、小兔、大馬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律動。

二、歌曲前部分。

1、示丁丁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丁丁,丁丁特別愛畫畫,他總是對別人説自己畫畫好。那他對別人都是怎麼説的,我們來聽一聽。

2、範唱前部分歌曲。

教師:你聽到了什麼?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

幼兒學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後部分。

教師:丁丁説他什麼東西都會畫,你們相信嗎?為什麼?

教師:我們來聽聽丁丁到底畫了些什麼?

教師邊範唱邊出示圖譜。

教師:丁丁畫的螃蟹是什麼樣子的?同樣的方式提問鴨子、小兔、大馬。

幼兒學唱歌曲。

四、學唱附詞。

教師將圖譜調整,請幼兒嘗試演唱歌曲。

教師講解正確的演唱方法。

幼兒演唱。

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引出歌曲的名字,鼓勵幼兒不做粗心的小朋友。

教學反思

《粗心的小畫家》是一堂通過歌曲和歌表演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的音樂課。本課我採用“看—學—唱—演”的教學模式,首先,通過讓幼兒“認識丁丁、評價丁丁的畫”和“我問你答”的遊戲,以及“我當小畫家”的活動來進行歌詞的創編和歌曲的學唱整個教學在丁丁和幼兒的遊戲中進行,讓幼兒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樂趣,大膽、自信的參與音樂表演活動。

大班教案 篇4

要求:

1、在舞台上用歌唱、舞蹈、節奏樂器演奏等多種形式大膽表現2、培養幼兒的表演慾望和自信心,培養做文明觀眾意識。

3、幼兒自由結組,合作表演。

準備:

1、舞台表演的場景佈置:房子、樹、小花小草、氣球、彩色燈籠等。

2、幼兒表演用的演出的衣服、少數民族的服裝,道具(各種打擊樂器、紅綢帶、頭飾、鋼琴)若干。

3、幼兒表演用用到的磁帶錄音(圓圈舞、好朋友、我愛天安門、藏族舞曲兔子舞曲等)。

4、事先排練好的兩位小主持人。

重難點:

重點:通過豐富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表演慾望和同伴合作的精神。

難點:幼兒能在舞台上用自然的表情、語氣語調、動作大膽表演。並會初步評價節目。

活動過程:

一、回憶感知:(師)請小朋友們安靜的想一想,你給我們的大舞台帶來了什麼禮物,怎樣才能讓其他小朋友喜歡你的表演呢?

二、裝扮準備:請你和好朋友一起商量自己表演的節目,穿什麼服裝最漂亮,帶什麼樣的頭飾最合適,讓我們一起打扮起來吧!

三、觀看演出:

主持人:

今天的大舞台真熱鬧,小朋友們真快樂,今天我們在一起,唱歌、跳舞哈哈笑。

(節目開始表演,每個節目由主持人報幕。)

四、老師指導

1、節目“圓圈舞”後請小觀眾也來加入。

T:這麼漂亮的舞蹈,誰想來和小演員一起跳?

2、節目“我愛天安門”後請幼兒都來做遊客,拿照相機為幼兒拍照留念。

T:小朋友們,唱的真好,我們到北京去旅遊,站在天安門前擺一個好看的造型,我來為你們拍張照片吧!

3、節目“好朋友”後讓幼兒自由結伴,找到好朋友,進行“好朋友的”的音樂遊戲。

T:我們也去找好朋友玩遊戲怎麼樣?

4、節目“鋼琴演奏”後請小觀眾來評價。

T:他彈的好聽嗎?你覺得怎麼樣?誰想來説説?

5、節目“兔子舞”請全體幼兒當小演員進行表演兔子舞。

T,看誰跳的最像小兔子、小鴨子、小企鵝?

附:節目單

1、節奏樂:大中國(大二)2、舞蹈:圓圈舞(大一)3、歌表演:我愛天安門(大三)4、歌表演:好朋友(大五)5、舞蹈:藏族舞(大四)6、鋼琴表演:蝴蝶花(大二)7、韻律操表演:兔子舞(全體)活動反思體會:

這次活動是開學以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中幼兒音樂的一個縮影,幼兒通過與同伴一起合作協商在舞台上用歌唱、舞蹈、節奏樂器演奏等多種形式大膽表現,培養了孩子們的自主意識,不同班級的幼兒在這種多樣感受的活動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感受了不同的音樂作品,孩子們一直高興地用心的聽、看、並情不自禁地跟着學唱,自覺地投入到活動之中,在這種熱鬧的環境中,孩子之間產生了“愛祖國”的情感,這正是這次活動的亮點。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隨音樂節奏做模仿動作的興趣,感受春天的舒適感覺。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表示力。

3、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做模仿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並能根據音樂創編動作。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知識有一定的節奏感。

《春風》磁帶,鋼琴。

重點難點:

1、邊聽音樂邊做動作,發展幼兒協調性。

2、能夠聽音樂創編動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春天真美麗,到室外感受春風拂面。

二、展開

1、帶幼兒感受春風,進教室。

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麼?

小結:春風拂面,春暖花開,引導幼兒表達表達春風的感受。

2、聽音樂,感受節奏

這個曲子好聽嗎,你們聽到這麼歡快的曲子,想到了春天的什麼啊?

3、引導幼兒做動作,創編動作

春天風一吹,柳樹怎樣了,春雨沙沙,小鳥嘰嘰喳喳講不停。

教師可以現制定動作,然後可以請幼兒創編動作。

三、結束

春天太美了,小朋友要快樂的表示出來。

活動反思:

1.信息技術與本課整合提升了課堂效率

多媒體運用使課堂教學突破了時空限制,擴大了課堂容量。授課內容及要求即時呈現,清楚明白,節省了課堂時間;大量美景圖片的展示,突破了時空限制,讓學生受到了美的薰陶,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個性發展。

2.小組合作效果好

《大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小組合作學習很好地完成了這一要求。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營造了民主、和諧和富有個性的學習氛圍,給所有學生提供了充分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班的小組彙報輪流發言做得好,一些成績較差的同學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所提高,對學習也逐漸有了興趣。

不足之處:

小組內合作的參與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另外,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還需要加強訓練。

改進方法:

小組內成員輪流當組長,其他成員協助其完成記錄工作,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大膽回答問題。組內多一人蔘與彙報,多加一分組內分。

小百科:春風,是指春天的風,還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古詩中多用。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學習兒歌是幼兒喜愛的活動之一,但傳統的語言教學形式限制了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自由發揮和創造想象。因此,在這個活動設計裏我們嘗試用啞劇引入,將語言教學和表演形式相結合,整合成一個能有機開展的活動,引導幼兒在創造想象的過程中學習兒歌,激發他們學習兒歌的積極性,發展其語言能力和創造想象能力,同時配合表演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

活動目標:

1、用普通話獨立、清晰的.朗誦兒歌,理解兒歌的意義,學詞:瞧、鼓勵。

2、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讀兒歌並創編表演動作。

3、培養幼兒仔細觀察角色大膽表演動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熊過橋》的投影片。

活動過程:

1、啞劇引入,激發幼兒興趣。教師表演根據兒歌第一段改編的啞劇。

(1)表演力求生動,着重刻畫小熊站在橋上左右搖晃,不敢過橋的樣子。

(2)請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述,要求幼兒與教師表演的不一樣。

2、學習兒歌。

(1)引入兒歌第一段。

①教師出示投影片並有表情的朗誦兒歌第一段。

師:“請小朋友聽聽老師剛才表演的是怎麼一回事。”

②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掌握兒歌內容。

③學習第一段,鼓勵幼兒創編表演動作。

(2)學習兒歌第二段。

①提問:“小熊叫媽媽幫忙了,假如你是熊媽媽,你會怎麼幫助它?”

②請幼兒開動腦筋,想辦法幫小熊過橋。

教師正面評價,鼓勵孩子大膽想象。

③教師出示投影片並以熊媽媽的口吻朗誦兒歌第二段。

師:“小朋友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辦法幫助小熊,你們的辦法都不錯。咱們來聽聽熊媽媽到底是怎麼幫助小熊的。”

④學習第二段,認識並理解詞語“鼓勵”。

⑤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⑥集體朗誦整首兒歌。

3、分角色朗誦並表演兒歌。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

《綱要》中指出:音樂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活動體驗,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本節課我選用的音樂是《瑞典狂想曲》中的節選段落,此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再配以故事情節,通過多種感官通道,運用遊戲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音樂,體驗與同伴玩遊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旋律和分辨樂句的基礎上,能跟隨不同樂段做出相應動作。(重點)

2、初步學會根據音樂進行雙圈集體遊戲活動。(難點)

3、體驗與同伴一起合作進行音樂遊戲的樂趣。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1、從1到10的數字貼。

2、剪輯《瑞典狂想曲》A、B兩個片段。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二、欣賞音樂,感知A、B段音樂的旋律。

1、欣賞音樂,提問:“請你聽聽母雞是怎麼樣把狐狸找到的?”

2、再次欣賞,教師結合幼兒創編的動作完整地表現音樂。

3、分段欣賞,感知AB段音樂的旋律,並學習用動作表現音樂。

提問:

(1)公雞和母雞怎麼去找狐狸的,做了哪些動作?

(2)“狡猾的狐狸在哪裏?”這一組動作做了幾次?

(3)“仔細看一看,仔細瞧一瞧”這組動作做了幾次?

4、幼兒大膽用動作完整表現音樂2遍。

三、幼兒學習音樂遊戲《狡猾的狐狸在哪裏》

1、學習A段遊戲音樂動作和遊戲規則。

(1)教師不配音樂,示範內圈母雞的巡邏(往有標記右手的方向交換四次舞伴)提問:往哪個方向巡邏?唸到哪個字的時候換雞窩。

(2)內圈的母雞巡邏(學習隨四個樂句變換四個舞伴),外圈的男孩原地做相應動作。(不配音樂)

(3)配A段音樂來一次。

2、學習B段遊戲音樂動作和遊戲規則。

(1)老師示範一次

(2)幼兒學習隨兩個樂句內外圈交換位置(配B段音樂)

3、學習聽口令,做出逃離或追逐(可以重複2次,鞏固追和逃的方法)

四、幼兒進行集體音樂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1、幼兒跟隨AB音樂,完整地表演“母雞找狐狸、公雞母雞交換位置找狐狸”的遊戲情節。

2、幼兒聽教師發出的數字信號,進行快速反應遊戲。

五、活動結束,律動出室。

指導語:“母雞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把狐狸找出來了,讓我們跟隨音樂一起去慶祝一下吧!”

【活動反思】

用故事、動作、音樂以及加其他的流程讓孩子在不斷地循序漸進當中感受到不同的挑戰。首先,運用了故事表達了所有的故事情節,然後是動作,一步一步地添加。最先讓孩子感受到的是狐狸的動作。在瞭解狐狸動作之後,添加了老師的示範。兩位教師示範增加了一個老虎的動作。讓孩子在觀察模仿學習當中,教師的自然交換角色以後,讓孩子有了一個再次觀察的機會。明確了老虎的角色動作之後,再添加到一個老師以及一個孩子的互動,這時一個教師可以解放出來,讓孩子看到,嘗試聽到音樂做所有完整的過程。然後到最後又有互動。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一個遊戲,首先是面向圓心來玩這樣一個遊戲的,接着是面向圈上玩這樣一個遊戲的,最後變成站起來移動着玩,在循序

漸進中,孩子們在自然而然中掌握了遊戲的玩法。

在活動中,教師加了一個“耶、耶!誰勝利了?耶、耶!誰勝利了?耶、耶!我勝利了。”這樣一個動作和語令,這是對音樂最高核心部分的詮釋,這個《山大王宮殿裏》的音樂非常工整,16個重複的樂句,漸強。教師運用了語言和誇張的動作,一步步情緒情感激發,讓幼兒從動作,一種不自覺方式感受,完整對音樂的種種美感的追求,這個美感不是教師直接灌輸的,而是讓幼兒用行動體驗的。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遊戲的快樂,也體會到音樂遊戲的結束。

整個活動陳老師運用遊戲化,情境化教學,以故事情境創設遊戲情境,在完整感受音樂的基礎上,通過狐狸和老虎的角色扮演,讓幼兒更進一步感知音樂。在基本動作熟練掌握的情況下,隨音樂玩“狡猾的狐狸在哪裏”的“領頭人”遊戲,幼兒與教師互動,幼兒與幼兒互動,玩得不亦樂乎。幼兒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自主表現的能力,感受到音樂遊戲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我們這個城市中綠地越來越多,孩子在綠地中玩耍,與自然親近,很愉快。但是,由於我們幼兒園離綠地較遠,出行不太方便,所以,孩子就產生了“我們這裏(周圍)為什麼不造一個花園呢?"“我們也應該造個花園"的想法,就這樣,孩子的想象活動開始了。

在活動中,孩子交流着各自的信息,分享着同伴的經驗,是一次相互學習的典型範例。

另外,這樣的活動還具有綜合的特質,所以,我們應該把握時機,適時地整合孩子的生活經驗,使活動既具有生活的流暢,又具有教育的完整。

內容與要求

瞭解一些植物的特徵,感受我們與周圍植物的關係。

活動準備

有關植物的圖書和故事、謎語、兒歌書等置於書架上。市區綠地的錄像存在電視裏。有關花園和花卉的照片和圖片存在電腦裏。

過程與指導

一、活動導入

老師:大家已經參觀了一些花園和公園。我們也正準備在教室裏一個花園。我們在想,這個花園如果能使許多各種各樣的人喜歡來玩,最好是一年四季都可以來玩的,那該有多好啊。

昨天已經有的小朋友開始考慮在花園裏種什麼植物,才能讓更多的人來。今天我們來安排安排,這些植物怎麼種才合適,設計設計這個花園怎樣才能更美麗。教室裏的書架、電腦、電視機、白板上都有你們需要的東西,你們可以自己去找一找。需要我幫助,就對我説。

——老師的目的是引起孩子對上次活動回想,使活動有承上啟下的聯繫。介紹活動現有的環境,並含蓄地交代今天的活動內容。

二、合作設計

幼兒合作設計花園。

老師指導:(1)引導合理地種植植物——在説明自己的理由時,一定有對植物的瞭解和理解。(2)觀察合作探索學習的水平,並引導體會合作的好處。(3)支持孩子的學習探索行為(給予物質材料和肯定鼓勵等支持)。

三、活動記錄

小仁對我説:“我要尺。"拿了後,説:“我去操場了。"一會兒,把尺還給老師,提着一根繩子,圍成一個圈:“我們花園裏的香樟樹是這麼粗的。"我欣喜:“好,記在你們的設計後面。"

羅羅對我説:“這把尺我要。"走出教室,一會兒,跑來告訴我:“我們的香樟樹高有6尺。”我問“你量出來的?"“是的。"“我不相信。"樹那麼高啊。“你來看。”我隨她來到大樹旁。她指着樹的一半高度(估計的):“這是樹的一半,我這樣量,量到這裏是3尺,所以這棵樹就是3加3,是6尺高。”這是孩子自己的測量方法和規則。

許多孩子分別在電視機、電腦、書架和剪貼板上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 ——好幾組孩子的合作水平不夠高效,這時我的關注點應該在引導如何快樂快速地完成任務,如可提議:“你們在忙,他幹什麼?"或“他在忙,你們幹嘛呢?”或“怎麼才能更快一些呢?你們有這麼多人。”也可表揚一些合作得高效的,如“呀,你們做得又快又好看,怎麼會的?"(不一定要有説明和回答)

四、交流欣賞

交流自己的設計。

老師把握:

(1)各種植物特徵的交流。

(2)植物對人們的用處。

(3)鼓勵不同的表達表現的行為。

看見幾個孩子欲罷不能的樣子,我説:“我們一起來説説。還沒有完成的,你可以繼續做你的事,也可以先來聽聽別人的花園設計和安排”

——適度地考慮個別孩子積極學習的願望和狀態,是尊重孩子的表現。但是,如果有較多的孩子是這樣的話,這就表明在預設時,我對孩子的原有經驗和活動能力把握得不夠準確,就必須調整教學計劃了。

小組1説:“我們在花園的前面安排6盆豆苗,中間4盆小的,旁邊2盆大的。”老師:“為什麼要種豆苗呢?"他們説:“許多老人要買菜,去菜場很煩,還要付錢。就讓老人來我們的花園裏採豆苗。我們還種了許多向日葵,因為等瓜子熟了,孩子到樹下來,把瓜子扔進嘴裏,多有勁啊!"大家都笑起來了。

——老師適時作一些小結,如:“哦,種些蔬菜是為了讓更多的老人來,那樣老人就更方便……”等等。

小組2説:“我們的花園裏種了大王花。這是很少見的花,讓大家看看。”另一個:“但是,它們會發臭,我們就在後面種一排香樟樹,把臭氣趕走;我們又在前面種了一排豬籠草,因為臭氣會生蟲,豬籠草是捉蟲的。我們還要種麪包樹,讓人們餓了可以吃,又種了椰子樹,吃麪包很乾的,就喝椰子水。"

——老師適時小結,如:“他們的花園有好看的,又有吃的喝的,有誰願意去他們的花園呢?”吸引孩子欣賞別人的作品。

小組3説:“我們在這裏種了桂花和迎春花,它們的顏色都是黃色的,(一個孩子:我反對,桂花是白的)不,有點黃的。我們這樣是因為迎春花是春天開花的,秋天它謝了,桂花就開了(同組的孩子補充:是啊,桂花還可以釀酒,做糖吃)。"我説:‘‘這樣人們在春天可以看到黃色的迎春花,秋天可以看到黃色的桂花。”孩子:“我們還在花園裏種了吊燈樹,它的果子像燈籠一樣吊着,很好看的。”

——老師引發孩子對新的植物的認識興趣,如:“有誰認識吊燈樹,你們的吊燈樹在哪本書上的第幾頁,把它記下來,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也可以去看看書。”

小組4説:“我們在花園裏種了蝴蝶花、一串紅和仙人掌……"任任説:“我反對,因為仙人掌只能一個月澆一次水,而一串紅要天天澆水,天天澆水仙人掌的根會爛掉的。”嘉文:“有一種仙人掌叫龍鼓是種在泥裏的,可以天天澆水的,我家有的。”我問:“那你們的是什麼?”小組4説:“那就龍鼓吧,這樣就合適了。我們還種了王蓮,它的葉子很大,給小朋友當小船,旁邊種楊柳樹。”我試探他們對楊柳樹的瞭解程度:“為什麼喜歡楊柳樹?”他們説:“楊柳樹彎彎的樹枝很好看的。我們還種了一串紅,那個黃的是一串黃。"我引發回憶:“一串黃在哪裏看見的?"“在森林公園的暖房。這裏一排是一棵樟樹、一棵黃楊樹……"我追問:“為什麼這麼種?”孩子看着我比劃的手勢,醒悟地説:“這樣一高一矮,像是綠色的波浪。"羅羅説:“我們的樟樹有這麼粗,有6尺那麼高。"

——這裏我的推動和引導使全體孩子都比較投入,既從點上完成着預設的目標,也引發了孩子新的學習內容,如自然測量等。

五、展示延續

將設計的花園圖紙展示在牆上,並鼓勵孩子在個別活動時用各種材料在教室裏造自己的花園模型。

六、活動相關鏈接

1、孩子在城市的花園裏玩耍過,並與植物之間有過感興趣的事。

2、孩子有自己查閲現有資料的經驗。

3、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點滴的有關植物的經驗積累。

4、這可以是一個有關植物的主題活動的開始。

——這次活動給我的警示是:

1.預設的集體活動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集體活動有着與其他學習形式有別的功能,目標的指向性強,是它的特點。所以,在活動設計以前,一定要想好“我想幹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

2.在活動的過程中,我的指導策略在追隨孩子的同時,應該有屬於一個教師的理性的推動。如梳理、提升孩子的已有經驗,構建孩子的新認識。

大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數的分合和10以內數的加減了,針對孩子們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邏輯思維幾乎沒有的情況,我將數學的學習融入故事、圖片、遊戲等活動中,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孩子們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得輕鬆自如,教學目標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我的設計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評指正。

教學目標:

1、複習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礎上,學習5的加減。

2、進一步理解加減的實際意義,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加減問題。

3、能根據分合式説出加減法算式。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加減法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加減法問題、

教學準備:

背景圖一幅,活動動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減算式23=532=5

5-2=35-3=2,5的分合式、幼兒書寫用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請幼兒認讀。

2、遊戲:碰球(複習5的分合)

師: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來是5。;(依次説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減。

A1、出示背景圖,老師邊操作邊講解:草地上先跳來了2只小兔子,又跳來了3只小兔子,現在,草地上一共有幾隻小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

3、啟發幼兒説出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4、請幼兒口頭説出算式。

5、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23=5)

6、提問:如果草地上先跳來3只兔子,後跳來2只兔子,應該怎樣説出算式?

7、請一名幼兒説出相關的算式(32=5)

8、比較兩道加法算式的異同。

9、拓展練習:89=17;98=?

B1、老師再次出示背景圖,操作並講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現在草地上有幾隻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並説出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3、請幼兒口頭説出算式。

4、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5-2=3)

5、提問: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還剩下幾隻兔子?

6、請幼兒交流、討論並回答。(5-3=2)

7、比較兩道減法算式的異同。

C遊戲:你問我答

師:小朋友,我問你,23=?生:╳老師,告訴你23=5

依次説完所有的算式。遊戲熟悉後,可以讓孩子們互相提問回答,鞏固加減法計算、

D搶答:看誰最快?

老師準備一些口頭的加減法應用題,師讀生搶答,比一比,誰最快?例如:河裏游來了3只鴨子,又游來了2只鴨子,一共有幾隻鴨子?(答得多又對的為勝,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勵)

活動反思:

一、教學目標

這次公開課教學目標的制定有些考慮不全面,沒有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班級幼兒出勤不是很好,有的幼兒5的加法已經學會了,有的還沒有學到),如果把這詞目標制定5以內加法的複習課會給好,另外,自己的心裏素質有待於加強,講課時候有些緊張,把事先預定好的內容由於緊張給忘講了。

二、師幼互動

班級的孩子在教學過程中表現都很出色,也很配合老師,上課時候積極表現,大膽發言,在進行過河的遊戲的時候幼兒能為同伴去鼓勵,加油,讓我感覺到孩子們的有愛和善良。

三、公開課體會

每次公開課,都會有所收穫,看到其他老師的公開課,在和自己對比,可以發現他們和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反思大大的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將反思後的想法填補到展示活動中,更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還要反思的是:我們平日的教學活動不能總是在一次次試教中進行,沒有時間讓我們反覆的修改活動環節,所以課前反思尤為重要,讓我們具有前瞻性,想到活動中的可能性,根據幼兒年齡特徵預設提問、有效迴應、精煉小結;執教過程中及時地發現問題,及時修改原備課內容,解決新生成的問題;課後深刻反思,儘量在今後類似的活動中避免重複錯誤,少走彎路,促進專業水平的提高!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進一步豐富幼兒對雲的認識。

活動準備:

電視機、電腦各一台,雲的圖片(一)(二)(三)(四)(五)(六)。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雲的形象,引出主題。

二、根據已有經驗講述雲。

1、教師提問:你平時看見的雲是什麼樣子的?它們有哪些形狀?

2、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幼兒個別回答。

三、引導幼兒通過想象,用簡單的語句説出這朵雲像什麼。

1、教師出示一張雲的圖片並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提問:這朵雲像什麼?為什麼像?

(先請幼兒和旁邊的同伴自由説,然後個別回答。)

3、教師依次出示雲的圖片並引導幼兒觀察。

(幼兒觀察後,個別回答。)

四、教師小結雲能變化成各種形狀及表揚能動腦筋的幼兒,鼓勵大膽回答的幼兒。

活動反思:

由於已經有過一次對雲的觀察,所以對於雲可以變化成各種形象孩子們也已經瞭解了。在活動中,孩子們對於雲所形成的形象充滿了興趣,並通過“這朵雲像什麼?為什麼像?”這些問題展開了討論。在觀察和討論中孩子們瞭解到雲不光會形成各種形象而且一朵雲還能形成幾種形象。通過這次活動即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又提高了他們觀察、探索自然事物的興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ozrn7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