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詞曲五首》教案(共5課時)長春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詞曲五首》教案(共5課時)長春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望江南

《詞曲五首》教案(共5課時)長春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著名詞作家的生平,詞的風格及代表作品。

(2)掌握吟誦欣賞古詩的技巧與方法。

(3)領會這些詩詞所具有的濃厚的藝術感染力。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掌握適當的停頓、節奏和語氣。

(2)賞讀詩詞啟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悟性、靈性和創造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古人面對自然、生活與自身變化所持的態度,在感悟中同(2)古人心靈交融,使學生多一份寶貴的情感經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欣賞古典詩詞新凝練的語言,優美的意境。

難點:培養學生對詩詞的鑑賞與感悟能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導入:

展示《久別的人》mtv.

同學們,大家剛才聽到的這首歌曲名字叫《久別的人》,(展示歌詞)有誰能説説你的感受呢?(生説感受。)這首歌曲表達了情侶(朋友)之間切盼重逢卻又無法相逢的複雜情感。是啊,和自己心愛的人分別了很長時間了,想見卻不能相見,心中是何等的痛苦!今天,也有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她正在江邊,痴痴盼着久別的人的歸來。大家想去看看嗎?那麼,就請同學們跟着我一起走進温庭筠的《望江南》。

二、 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閲讀方式,自讀這首詞。(A、瞭解作者。B、讀準字音。C、結合註釋理解詞的大意,並將不懂的字、詞、句作上記號,然後全班交流。)

2、師生交流:

①、解題

“望江南”,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

②、簡介詞的知識。師:這是一首詞,有誰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詞的一些知識呢?(生介紹)師補充:詞又叫長短句,曲子詞、詩餘。它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開始只是為配樂演唱時所用,後來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詩體。按字數多少來分,詞可以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至90字以內)、長調(91字以上)。那麼這首詞屬於哪一類呢?

③瞭解作者:温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唐代温彥博之裔孫,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詞人,是花間派的重要作家。他的詩與李商隱的詩齊名,時稱温李。花間派。五代時,後蜀的趙崇祚選錄了温庭筠、韋莊等十八家詞五百首,編為《花間集》。他們多寫閨情,在詞風上也大體一致,因此,後世就將他們稱為“花間派”。

④積累字詞:A、請一生朗讀,檢查是不否讀通全詞。B、針對字詞相互質疑。

三、整體感知:

<一>指導朗讀:

過渡:俗話説“書讀百變,其義自見。”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詞,在讀中來感受這一幅美麗的畫面。

1、 朗讀方法:同學們知道朗讀應該注意些什麼嗎?(如:讀準字音、節奏、重音(感情色彩較重的要重讀)、把握感情基調等。)

2、 學生自由朗讀兩次。

3、 請一生朗讀一次。

4、 聽朗讀錄音,注意語速、節奏、重音。(展示節奏劃分等課件

5、 自由讀,模仿錄音。

6、 指名讀。比較,學生評價。

7、 男生讀、女生讀。比較評價。

8、 齊讀,讀出感情。

<二>概括詞意

過渡:同學們剛才讀得非常好!老師也似乎跟着你們走進了美麗的畫面。那麼,你們能用用簡潔的語言説説這首詞描繪了怎樣一幅畫面嗎?

大意:一位思念愛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畢後,在樓上憑欄眺望,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卻沒有自己要等的那隻船。夕陽西下,愛人沒有回來,只空見江水東流, 思念讓她肝腸寸斷。

四、 理解詞的意境

A、 理解人物心境:過渡:剛才有同學説了,詞中這位美麗的女子是多麼傷心絕望,那麼,從整首詞看,她一直是這種心境嗎?請同學們將這位女子等待的心境變化過程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來,並在詞中找出依據。

出示課件:

喜 悦 充滿希望--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失 望--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傷 心 絕 望--腸斷白蘋洲

B、萊辛説得好:“詩是動的畫,畫是動的詩。”下面請同學們跟着温庭筠的妙筆,融入這幅美麗的圖畫。請同學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現這幅圖畫。

展示課件:

説:結合詞意給大家講一個動人的故事

唱:找一至兩首能表達此情此景的歌曲,並唱出其中最合乎意境的幾句

寫: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出每一個細節

畫:畫一幅切合詞意的畫

演:扮演詞中的女主人公,將自己融入其中

請各學習小組自行選擇一種形式,開始準備,然後在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些組完成得最好。(生開始準備,師巡迴檢查並加入其中)

C、各組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五、課堂鞏固

背誦練習(A、接龍式背誦;B、指名背誦;C、齊背誦)

六、拓展延伸--改寫這首詞

師:這首詞只有27個字,卻給我們展現瞭如此豐富的內容,同學們能體會到這首詞的語言特點嗎?(凝練、含蓄。)其實同學們也能做到的,相信嗎?那麼,請同學們只須對這首詞的部分詞句作一些改換,就可以將這首詞的畫面改為思婦與她心上人相會的喜悦場面。同學們有信心試一下嗎?

虞美人

教學目的

1. 瞭解詞的基本知識及詞作者的相關情況;

2. 理解詞的基本意義和詞思想內涵;

3. 體會詞的藝術特點, 對李煜的詞風有一定的瞭解。

教學重點

1. 如何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2.提高詩歌鑑能力。

多媒體課件。教學平台。

(一)導入新課。

教師解説:

李後主作為一代詞人,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詩篇,《虞美人》就是其中的之一,下面請聽鄧麗君的《幾多愁》。請同學們跟着旋律默誦歌詞。

2出示多媒幻燈片,填寫李煜的小檔案。

教師明確並幻燈片展示。

姓名:李煜 別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貫:徐州 國籍:南唐 身份:國主,詞人 信仰:佛教

(二)疏通文意。

1“春花秋月何時了?”原是代表美好的事物的“春花秋月”,作者為什麼希望它早點結束呢?

學生甲:李煜身陷囹圄,放眼窗外,春花秋月空有好風光,而自已成為階下囚,縱有千種風情,也與我無緣。

學生乙:李煜觸景生情,無限感慨湧現心頭,亡國之君的失落、惆悵、無奈、悔恨、寂寞、怨哀、傷感、悵恨,在“春花秋月何時了”句中的充分體現出來了。

師生互動討論明確:

亡國之君內心痛苦,以樂景寫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會想起哪些往事呢?

學生甲:往事如煙,世事難料,眾多後宮佳麗,無數信臣利卒,都臣服李後主的腳下。

學生乙:美女如雲,豔如桃花,飲酒賦詩,好不逍遙。

學生丙:絃歌悠悠,如一江春水,不可遏抑,詞性大發,毫無節制。國運衰微,詞性勃發使然。

師生互動討論明確:

是快樂的往事。物質層面:錦衣玉食,後宮佳麗等;精神層面:尊嚴、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雕欄玉砌應猶在”反映了作者什麼樣的心理活動?

教師明確:“雕欄玉砌”是作者過去生活的象徵。因作者身在汴京未見故都情景,故用猜測的語氣,含有國破家亡,江山變色,不知新的主人對它們的態度如何之意。反映了作者悔恨、追思、滿腔悲慨的心理活動。

4“只是朱顏改”中的.“朱顏”的含義指哪些?

學生:李後主身陷囹圄,觸景傷懷,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一國之君,只有悔恨交織,抱恨終生。想當年,後宮佳麗三千,輕歌曼舞,逍遙自在。

學生:李後主從一國之君淪為囚犯,心力憔悴,形容枯槁。想當年,眉如墨畫,面如桃花,目如秋波,如今自已的容顏凋零,連自己也不認識自己了。

教師頷首一笑,露出滿意的神色:這位同學形象地説出了“朱顏”的含義,並且用語優美雋永,富有文采。

有一位同學不以為然,一臉不屑的目光,讓人有初生牛犢不畏虎的氣勢。

教師微笑着對這位同學説:請你談談自已的理解。

老師我們是否理解的太深奧了一點罷。這位同學淡然地説。

教師點了點頭説:這位同學説的很好,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特別關注自已的體驗,重視原始閲讀以後的原始理解。

這位同學説:這個“朱顏”就是“雕欄玉砌”中的紅顏色吧。

教師微微點頭,沉默了幾分鐘,然後讓學生反覆朗讀了這句詞句。 

最後教師明確:我們是否可以把“朱顏”理解成後宮佳麗的容顏,詞人自已的容顏,國家的容顏,當然也包括“雕欄玉砌”中的紅顏色。

5“問君能有幾多愁?”是他問還是自問?為什麼?

學生:這個“君”就是自己,“問君”就是問自己。問自己體恤黎民百姓乎?問自己兀兀窮年治理國家大事乎?問自己沉湎酒色聽信小人乎?問自己詞性大發不問國事乎?

一位多情善感的女生慼慼地説:“問君”最好理解成問他人。這個人能夠傾聽李後主的滿腔激情,能夠諒解李後主的種種過失,能夠融化李後主的無限愁緒。

教師明確:是自問也可以是他問。作者的愁情,問天問地皆不知,愁腸百結惟有自已最明瞭;也可以説是上天在問作者,作為國君,你何以淪為階下囚?你的愁,是你沒有勤政的苦果,這愁裏包含着幾多悔啊!

(三)把握主旨。

1如果我們把“愁”作為本詞的核心情感,那麼,作者的愁有哪些?

教師明確:往事之歎,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家之苦。

2以水喻愁,形象往往大於思想。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為有形的流水,但無窮無盡,無邊無際,豐盈而沉重。這哪裏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着愁情的眼淚。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發的感情兼有了無邊無際的廣度和深度。可以説,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此句富有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成為千古名句。

浣溪沙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含義,領悟詩的意境。 

2、理解詩歌的內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名句就出自晏殊的《浣溪沙》,《浣溪沙》這是一個詞牌名。

二、出示目標:

出示目標,解讀目標。

三、導學達標:

1、結合註釋瞭解作者及背景 

晏殊, 北宋詞人。

2、、鑑賞詩歌 

①. 能表現一切必然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阻止時仍然會有美好事物出現的語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②.詩中着重寫今日的感傷、被譽為"千古奇句"的詩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四、課堂檢測:

1.背誦課文

2.理解內容。

五、拓展延伸: 

比較《論語》中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六、小結:

這首詞是范仲淹在西北軍中所作,表現了他決心守邊禦敵的英雄氣概,同時也反映了守邊戰士的思鄉之情。

七、作業;

1、 熟讀、背誦。

2、完成練習。

八、板書設計:

《浣溪沙》 北宋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天淨沙 秋思

教學目的要求: 

1、 通過反覆誦讀,能正確説出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2、 通過畫面的賞析,準確描述曲中表現的形象,體會形象中藴涵的意境。 

3、 通過對比閲讀,學習用具體的意象表達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多渠道引導學生品味寫景語言,培養學生自主閲讀、感悟詩情之能力。 

5、學生領會和學習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提供了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課例。 

教學重難點:遊子思鄉之情,羈旅之思。 

教學目標:通過閲讀欣賞這兩首古詩,培養學生的古詩朗讀能力,學會如何閲讀欣賞古代詩歌。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課時數: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可由秋天的詩詞導入(如劉禹錫的《秋詞》等)。或由學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導入。 

(二) 朗讀這首詞 

可通過自由讀、默讀、賽讀、有感情地朗讀等方式進行 

(三) 背誦這首詞 

(四) 學習小組討論、探究這首詞 

1. 這首詞寫了哪些景色? 

2. 作者在這首詞中藴涵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 這首詞的獨特之處(如色彩的搭配等) 

4. 點明這首詞的主旨句是什麼? 

5. 品味文中的語言。 

6. 分析文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五) 拓展: 

1. 可提起筆來補充內容,擴寫《天淨沙》,也可拿起畫筆來畫。 

2. 比較閲讀:引劉禹錫《秋詞》其一,與《天淨沙 秋思》進行比較。 

(六) 作業: 

寫一段短文,描寫《我心中的秋》。

山坡羊 潼關懷古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兩首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體裁常識] 

3、培養誦讀的習慣,訓練閲讀的能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講解體裁 

1、揭示課題:粗知曲是詩詞以外的另一種文學作品 

2、講解體裁: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且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是曲。曲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戲曲,另一種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説白,便於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為獨立單位。小令以一支為限,如果兩三支合為一個單位,叫做帶過曲。課題的《天淨沙》《山坡羊》都是標有題目的小令。 

二、分析《山坡羊 潼關懷古》 

1、教師範讀,學生自由散讀一次後齊讀,教師發現問題進行糾正 

2、教師簡要講解: 作者這時正行進在潼關的路上,峯巒、波濤、都是親眼見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躊躇)的原因是:災難頻繁,百姓受苦。 

3、獨立思考後個別提問: 按寫景、抒情、議論給這首曲劃分成三個層次。本小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後兩句來理解) 

4、自讀兩次,抽若干人背。 

三、課堂探討:學生通讀全部課文後,提問: 

你認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試説明理由。此題為了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只要 

説得合理就給予肯定和表揚,説得不合理的要指出。例如:望 弄清影 怒 聚 等等 

四、堂上練習:完成下發的練習 

五、佈置作業:默寫這首曲子 

封志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n4y7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