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報任安書(節選) 教案教學設計

報任安書(節選) 教案教學設計

   

報任安書(節選)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瞭解《史記》的體例內容。 

2、瞭解《史記》的寫作過程和成書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

3、掌握更多文言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閲讀能力。

能力目標:體會本文敍事、説理、抒情融於一爐的寫法。

德育目標:感受司馬遷逆境中發憤的高尚人格,體會作者遭受奇恥大辱後的精神苦痛和著書雪恥的頑強意志。

教學重點: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與句式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敍事、説理、抒情融於一爐的寫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一、新課導入: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當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才開始了關於生與死的思考。而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一位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生死抉擇中已經做出了響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不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下面,我們就通過《報任安書》來走近司馬遷,走入司馬遷的內心世界。

二、關於題目的“書”:

 “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就是“書信”的意思。

古人寫信,多有題目,説明是寫給誰的信,信題多為“報……書”“答……書”“與……書”“上……書”“寄……書”等,例如:《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與朱元思書》(吳均)、《與山巨源絕交書》(嵇康)、《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等等。

三、關於寫作背景: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給朋友任安的一封覆信。司馬遷因李陵之禍(對此稍作解釋),被捕下獄,慘遭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表面上看,這是宮中的機要職務,實際上卻是以一個宦官的身份在內廷侍候,為一般士大夫所鄙視。任安,字少卿,滎陽人,曾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他是司馬遷的朋友。在這期間,任安寫信給司馬遷,希望他利用中書令的地位“盡推賢進士之義”,委婉地要求司馬遷為他説情。司馬遷由於自己的遭遇和處境,出於以往的沉痛教訓和對黑暗現實的深刻認識,司馬遷覺得實在難以按任安的話去做,所以一直沒有覆信。

徵和二年(前91年)七月,太子劉據在京城長安發兵誅殺借巫蠱誣陷他的江充等人,大戰丞相劉屈軍隊。當時任安是北軍使者護軍,負責監理京城禁衞軍北軍,亂中接受劉據要他發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動。太子劉據兵敗自殺。漢武帝急忙從二百多裏外避暑的離宮甘泉宮趕回長安,平定事件後,漢武帝認為任安“坐觀成敗”,“懷詐,有不忠之心”,將任安下獄,論罪腰斬,狀況危急。司馬遷擔心任安一旦被處死,就會永遠失去給他回信的機會,同時自己也無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積憤,使他抱憾終生,於是寫下了這封著名的回信。

李陵事件:

李陵是漢初名將李廣的孫子,在天漢二年(前99年)隨李廣利(武帝寵姬李夫人之兄出師擊匈奴,在矢盡糧絕、寡不敵眾的情況下李陵投降了匈奴。武帝聞訊十分煩憂,曾就此事召問司馬遷。司馬遷認為李陵的行為確實是“不當”,但他不滿朝臣趨炎附勢、見風使舵、對李陵落井下石的態度,就向漢武帝讚揚李陵獨當匈奴之功,並根據李陵平時的表現,推測他的投降可能出於權宜之計。司馬遷這樣講的目的,是希望武帝慎重處理,以便鼓勵臣子盡心國事。不料這番話引起武帝的猜忌,以為司馬遷讚揚李陵獨當匈奴,是暗諷李廣利按兵不救,是有意為李陵開脱,打擊李廣利,於是將司馬遷下獄,加以“誣罔主上”的罪名,按律當死。司馬遷無錢自贖,只得被迫接受宮刑。

四、信的內容:

司馬遷在此信中以無比激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訴説了自己因李陵之禍所受的奇恥大辱,傾吐了內心鬱積已久的痛苦與憤懣,大膽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還不加掩飾地流露了對漢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滿。信中還委婉述説了他受刑後“隱忍苟活”的一片苦衷。為了完成《史記》的著述,司馬遷所忍受的屈辱和恥笑,絕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條非常堅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價值,要“重於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記》的寫作,絕不能輕易去死,即使一時被人誤解也在所不惜。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地活了下來,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終於實現了他的夙願,完成了他的大業。今天我們讀着這部不朽的.鉅著,遙想司馬遷當年寫作時的艱辛與堅毅,怎能不對他的崇高精神無比敬佩呢! 

五、研讀課文

第1段:先説明任安來信的內容,再就答覆遲表示歉意。“推賢進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説情”的委婉説法,“僕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陳己志。

第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極辱而不自殺的原因。從“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至“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説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為了使“文采表於後世”。司馬遷進一步申明,他並不顧念家庭,也不缺少“臧獲婢妾,猶能引決”那樣的勇氣,但輕輕一死,也就同時斷送了為之獻身效命的事業。對生命和事業,司馬遷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使“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他的這種將個人價值置於歷史長河中來衡量的宏闊眼光,終於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節”觀念的束縛,而選擇了一條更為考驗人的精神與意志的荊棘路。

第3段:列舉為後世傳頌的古代“倜儻非常之人”歷經苦難、獻身著述而奮發有為的事蹟。

司馬遷對生命與事業的崇高信念,是基於他對歷史上傑出人物歷經磨難而奮發有為的事蹟的觀察和認識;是基於他對古代學者歷經苦難,獻身著述的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他發現,往昔“富貴而名磨滅”的人“不可勝記”,只有“倜儻非常之人”,即對歷史和文化作出貢獻的人,才能不朽。他認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詩經》,都是古代“聖賢發憤之所為作”;都是作者“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來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識,著述成文,留給來者去思辨驗察。這些古代聖賢歷盡磨難,強志不屈,“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為人類作出了貢獻。司馬遷正是從這歷史和文化發展的艱難歷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樣和前驅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進取的道路,所以才會忍辱活了下來,就是為了完成《史記》。

本段中寫到的八件事,用孟子的話説是“殷憂啟聖”,用現代的話説是“逆境成才”,激人奮發,催人向上,八個排比句成了千古流傳的名句。

第4段:介紹《史記》的體例內容,説明自己著書的宗旨和意願。

緊承上段,説明自己效法聖賢發憤著書,介紹了《史記》的有關情況:著述的方法、分類及篇數、特點等,以及忍辱成就此書的最大意願是“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並以此“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而這些只能説給知己的“智者”聽,“難為俗人言也”。

第5段:是書信的結尾。司馬遷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憤懣心情,並陳説他對餘生的看法。司馬遷説他不能“自引深藏於巖穴”,只能“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這種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貶語,其實是作者寓悲憤於自貶。最後與開頭相照應,再次婉辭解説無從進士的苦衷。

六、學習鋪排句和用典句:

1、鋪排句: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2、用典句: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七、討論: 

1、司馬遷在李陵之禍後,受到了哪些肉體和精神上的摧殘?司馬遷受宮刑後的感受是什麼? 

【點撥】:司馬遷下獄之後受盡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於圜牆之中。”直至受宮刑。精神上也受到殘酷的迫害,“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毀謗恥笑接踵而來。在這種可怕的輿論壓力下,他直至沒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2、司馬遷在遭受奇恥大辱後為什麼仍“苟活於世”? 

① 司馬遷強調“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② “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司馬遷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來,陷於糞土般的污濁環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為《史記》沒有完成。 

③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熱情歌頌了這些古代聖賢,他們雖然身處逆境,備受迫害,但並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給後人留下有價值的東西。作者以此作為對自己的激勵,表現了司馬遷那種堅強的意志,頑強奮鬥的精神。 

八、體會本文敍事、説理、抒情融於一爐的寫法:

1、“理至”:敍事議論條理清楚,環環緊扣,層層深入。 

作者議論的基本路徑是: 

①受辱--引決(士人對待羞辱和生死的態度):士人,一方面潔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當羞辱加於自身的時候,決計自殺,以死保持自己純潔的名聲。但是作者筆鋒一轉,卻列舉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韓信、彭越、張敖、周勃、竇嬰、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將相受辱的事例,説明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為奇。那麼,對待羞辱就一定要死節,才算保持了高尚純潔的名聲嗎?否!作者從這個角度繼續深入地論述下去。作者提出這樣的認識:人在受辱時,不一定非要為高尚純潔名聲的這種所謂“節義”而死;為了崇高的事業,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負重。最後表明自己的態度:“我”深知節義的含義,也敢於為節義去死,但是我現在所以忍辱屈生,是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業,實現我最大的理想。這才是生命的真正價值。【此屬原文內容】  

②受辱--隱忍--完成偉大的事業(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馬遷)受辱--學習前賢,選擇隱忍--為了完成鉅著《史記》。 

    這説明,對待受辱,引決不是唯一的處理方法,那要從生命的價值來認識,從“義”的深層意義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説要學習前賢,有忍辱負重的精神;一方面説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話,則不能完成著述《史記》的任務,一個人死的窩窩囊囊,無所作為,就失去了人生的價值,也就“輕於鴻毛”了。這個道理講得清楚明白,環環緊扣,層層深入。當然,這並不是説,人不應該為“義”去死,而是從長遠的意義上理解這個“義”的含義。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時奔放激盪,豪情滿懷;有時又迴腸蕩氣,如泣如訴。第一段寫受辱的痛苦時,説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這抒發了他對社會不公的憤慨之情;寫自己選擇忍受侮辱時説:“僕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這裏表現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鬱悶之情,溢於言表。第二段寫出他為了完成偉大的鉅著《史記》,“就極刑而無愠色”,“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則又表現他豪邁激盪的情感。第三段作者痛定思痛,抒發了更加難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可見,忍辱負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馬遷敢於選擇這條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氣!我們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絕,如泣如訴的表情。

九、此文的重要意義:本篇不僅對我們研究司馬遷的思想以及《史記》的寫作動機和完成過程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並且在文學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傑作,古人早就把它視為天下奇文,可與《離騷》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現為氣勢的磅礴。作者長久鬱積心中的悲憤,藉此文噴薄而出,有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其氣勢之壯闊,令人驚歎。此文之奇,更在於他的縱橫開闔、起伏迭巖。作者是坦率的,但內心的矛盾與痛苦又是極其複雜的,他無意矯飾,但三言兩語又無法説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實道來。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旁徵博引,時而欲言又止。曲折反覆,一波三折,充分表現出筆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暢,語言的生動,駢句、散句自然錯落,排句、疊句時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 

十、總結:

    從上述三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與計多高尚士人一樣,能正確對待受辱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價值的高度,敢於正視現實,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並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鉅著《史記》,給後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表現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作者字字血聲聲淚,也控訴了那個社會的不公和皇權的黑暗。

十一、作業:背誦第3、4段

 

標籤: 任安 教學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lrv3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