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家長應該要知道的五個教育誤區

家長應該要知道的五個教育誤區

中西方文化教育背景和氛圍不同,中西方家長、老師對待教育的態度也存在差異。華人家長大多關注名校排行,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着較高的期待和要求,給孩子安排大量課外補習和技能培訓。但是在西人看來,這樣很容易造成機械化教育模式,剝奪孩子的天真和創造力。

家長應該要知道的五個教育誤區

 誤區之一:過於關注學校名氣

當很多家長和孩子在談及自己為什麼要上某所學校時,大多會説因為“這是最好的”或是“第一名的”。這些名校也確實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形象和名氣。但是正如我一直強調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最好的學校”,只有對自己孩子而言“最好的學校”,也就是説,最合適自己孩子的學校。

但是,關注學校名氣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最好的”學校能夠增加找到好工作的機會、賺更多的錢,成為人生贏家。這些都沒有錯,但並不是真相的全部。能培養出優秀學生的學校並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名校也不會為成功打下包票。我們教育諮詢中心的一位共同創始人的故事就是一個好例子。他擁有令無數人羨慕的哈佛本科學位和牛津碩士學位,但是他卻告訴我,自己的很多哈佛同學如今依舊待業,或是在咖啡店打工。並且,他在牛津讀MBA的大部分同學來自“非著名”大學。我要説的事實就是,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我見過許多來自公立學校的優異學生,他們肯定會在人生中獲得成功。所以説,最好的學校其實是最適合您孩子的學校,是最能令他快樂,並激起他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學校。所以,與其過分關注學校的排名,不如全面去考察這所學校是否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式和興趣,確保這所學校提供足夠的學術、體育、藝術和課外項目來滿足成長中的孩子的大量好奇心和需求。

 誤區之二:過於關注學業成績

 不少家長們常説,成績、分數對於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他們相信這是衡量學生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但這令我想起自己高中老師曾説過的一句話:“這個世界是由拿B+的學生在運轉的。”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商界或政界名人,都不是A+型人才,而他們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能夠靈活運用人際關係。

在這個競爭激烈和發展迅速的時代,一個人需要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擁有強大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成功。也就是説,情商(EQ)比智商(IQ)更重要。有些孩子非常會讀書,但缺少社交能力,就很難在當今社會大展身手。一個不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的人,再有智慧也很難受歡迎。無論是僱主,還是高等院校,都希望招收多方面發展的、有想法、有趣的孩子。

我在擔任康奈爾大學BC省校友招生委員會的主席時,曾面試過許多分高而無趣的孩子,除了單方面發展的學術成績以外,沒有其他地方吸引面試官。希望同學們,尤其是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學業上的同學們明白,在大學中真正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應該只有30-40%,其餘60-70%的時間用來發現自己是誰,開發潛能和興趣,做一份兼職,並體驗賺錢的不易,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多創造與該領域人士見面交流的機會,為自己搭建未來的人脈。這一切並不是説分數不重要、學術不重要,更不是説學生可以不努力學習。而是説,孩子應該在學術和其他活動之間維持平衡。學會團隊合作也非常重要,因為當孩子走上工作崗位時,他們要做的不僅僅時靠自己的力量單打獨鬥,還要理解和顧及其他團隊合作者及老闆的需求。

 誤區之三:全權掌控孩子的時間

有些孩子的時間安排其實比大人還要緊張。很多華人家長都知道,要讓孩子在未來的報考名校競爭中脱穎而出,需要在文藝或體育方面有特長,於是往往從小給孩子安排很多課外活動,體育、繪畫、音樂、演講辯論、學習第二甚至第三門語言等等。過早給孩子安排過多的課外活動,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孩子缺乏遊戲玩耍的時間,壓力過大,容易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孩子需要做回真正的孩子,對他們來説,閒暇和玩耍的時光和課程學習一樣重要。

家長對子女的過度掌控,不僅體現在小孩子身上,更體現在高中生,尤其是要報考名牌大學的孩子身上,他們往往需要學至少一樣樂器、學畫畫,參加體育活動、社區服務、俱樂部,在某些團隊中擔任領導職位,上AP課、準備SAT。少數孩子能夠承受這樣的壓力並獲得成功,但對於大多數孩子而言,往往會有兩種結果:1.精疲力盡;2.失去獨立的個性和熱情,成為學習機器人。這些都只會傷害到孩子。舉例來説,在面試過程中,我曾遇到一位申請康奈爾大學的學生。當我問他生活中有什麼興趣時,這個孩子帶着一臉疑惑,要求我重複剛才的問題,並表示自己的生活中沒有別的興趣,因為父母要求他專注於申請大學。讀者可想而知我是如何將這次面試內容反饋給康奈爾大學的。

所以,對於孩子來説,充分參加課外活動很重要,但父母需要保證孩子的生活平衡,有足夠的時間享受生活。我曾與一些頂尖私校和名牌大學的面試官討論過,什麼樣的.孩子是真實、有趣、有熱情的。他們都不希望招收過於程序化、壓力太大的孩子。所以,讓孩子獲得生活的快樂,對於他們的學業成功也至關重要。

誤區之四:全方位護航

全方位護航型父母,指的是那種一直盤旋在子女頭頂,一旦發現子女遇到麻煩,立刻衝下來救助的家長。換句話説,就是保護過度。在某些人才就業市場,甚至能看到父母陪伴孩子去面試。當然,我們從未聽説這樣的孩子被錄取的例子。

一些家長很怕看到孩子失敗,因此願意做任何事情去避免孩子受傷。我在自己工作過的私立學校,曾親眼看見家長揹着孩子的書包送他們來學校,或是在午休時送來午餐,坐在那裏看着孩子吃完,然後帶走空飯盒。走出xx塔後,現實生活並非如此温和。這些家長並未給孩子鋪設成功之路,反而是用溺愛造就了一個不現實的世界,結果只會害了孩子。

誤區之五:將人生期盼投射在孩子身上

長期在父母深切期望之下生活的孩子,其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他們的人生職業道路似乎已經被安排好了:成為一名醫生、律師或銀行投資家。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是好事,但是到了最後,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家長應該扮演的角色是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熱情和興趣。在家長的指導下,由孩子發揮自己的潛力。我的父親是一個商人,他希望我成為一個銀行投資家或理財顧問;我的母親是一個小學老師,除了鼓勵我去順應內心的熱情之外,不對我做其他的要求。而我現在做的就是我最愛的事情,幫助家庭和學生做他們最重要的決定,並規劃自己的夢想。

標籤: 教育 五個 家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kx094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