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部編版桂花雨教學反思(精選5篇)

部編版桂花雨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桂花雨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部編版桂花雨教學反思(精選5篇)

部編版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1

很榮幸在學校和教研組的關注下,十二月初我參加了三校聯誼研討課的執教。雖然課文上完了,但留給我的卻不僅僅只是一堂課後的感覺。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為什麼這課與預設的會出入那麼大?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為什麼我會接受不了這樣的教學?難道真的是我的教學理念不對嗎?等等疑問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直到最近才覺得有了些許明朗。

一、學生永遠是主角

首先我想我的課與預設的出入這麼大關鍵就是我沒有備好學生的課。雖然試教時分別上了四年級與五年級,感覺也不錯,但我沒估計到正式上課時學生的狀態是不一樣的。他們很緊張,而我恰恰沒有很好地舒緩他們這種情緒。在課始的閒聊中,學生談家鄉給他們留下的記憶時我就沒有很好地引導他們説具體説生動而是匆匆走了一個過場,以至於自己就開始對整堂課沒有底了。如果那時我能放鬆地引導學生好好聊聊,輕鬆聊聊,相信學生不但會徹底放鬆還會更容易進入整堂課的情景中。就如王紅校長點評時所説的“學生是活的,不可能與你預的那樣一成不變的。”是的,學生是鮮活的,怎麼可以用我試教時得來的經驗套呢?我真的忽略了這堂課的主角了,所以把學生永遠把在第一位,讓你的學生永遠是主角這對於上好一堂課至關重要。

二、散文的形散教學

其次《桂花雨》是一篇散文,從沒嘗試過散文教學的我現在想來那堂課其實可以用更開放的形式教學的。不管課前怎麼備課其實上的時候完全可以放開上,特別是本課,既然是散文,何不學學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呢?讓學生質疑,在解惑的時候抓住幹線——桂花雨為什麼能牽動我和母親的情思,這到底是是什麼?或許學生在質疑解惑的過程中自然就會理出那條線——我的搖花樂和母親的思鄉情。但很遺憾我只是在開頭讓學生質疑,然後又是走過場一樣趕緊引到我預設的步驟中來,我怕學生的開放會漫無邊際,會讓我點不了題結不了尾。説白了我不敢放手教學,依然是循規蹈矩地按教學設計上,所以才會上得連自己都感覺很生硬很牽強,感覺我在拉着學生走完整堂課。現在想來真的是慚愧啊!其實無論學生怎麼理解我只要抓住主線不就是讓自己的課也與文本結合起來了嗎?那才是真正的散文教學啊!

遺憾也是一種收穫,雖然這種收穫有些苦澀,但這樣的收穫會更長久,一堂研討課讓我看到了自己關於語文教學的薄弱點,也讓我明白了我的語文教學發展的前進方向,相信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研究會讓我在語文這條道路上成長得更快!

部編版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2

《桂花雨》是一篇充滿着濃濃鄉情的優美散文,文章緊扣“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這句,以童年時代的眼光展開敍述,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學生讀後,很容易產生強烈的共鳴。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搖花的樂趣,難點是體會作者對故鄉桂花的懷念。

在讀通讀順課文時,我要求學生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的原因,學生帶着問題讀懂了作者最喜歡桂花的原因是因為桂花香味迷人,讓學生聯繫已有的生活體驗有感情朗讀,學生從朗讀中如真地聞到桂花香。在介紹桂花的“香”這一特點時,孩子們都找到了“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説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這一句話。我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感悟語言文字,學生經過品讀感悟,能通過“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香飄十里”重點詞句體會桂花香得遠;通過“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與“全都浸在桂花香裏”的換句式訓練,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比較,體會詞語的含義,學生懂得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感情深厚可不一樣,指導並幫助學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語言。

在體會“搖花樂”時,“纏”字寫出了作者急切心情,“使勁”、“喊”寫出了搖桂花的快樂,同時反映出他對桂花的喜愛。我試圖用回憶生活、聯繫生活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包含的情感。講“纏“字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回憶生活中類似“纏”父母的情景。接着用同桌分角色讀和師生分角色讀的方式來引導。終於可以搖桂花了,這可把“我”樂壞了,我怎麼樂壞了,學生入情境朗讀,讀好詞語“使勁”,讓孩子們站起來加上動作搖一搖。學生從使盡地搖到動情地讀,真的感受到搖桂花的樂趣。當桂花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集體讀等方式體會如雨般的桂花飄落的美麗情景。

課文最後我試圖通過母親心思的討論,母親話語的品讀,以及課外補充填空訓練來加深學生對母親話語的理解,更加深刻地體會文章表達的作者對故鄉桂花的懷念。

這篇文章的教學主要通過多種形式地有感情朗讀,品詞、品句、品段,讀中悟語、讀中悟情,基本上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另外,我還鼓勵學生摘抄課文精美的詞句,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部編版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3

今天我執教了《桂花雨》這一課,課前我認真地進行了備課,做了充分的準備,雖然感覺胸有成竹,但是夜裏還是因為夢到課上得一塌糊塗而一次次驚醒,也許是因為這份執着吧,我早早地來到學校,到教室進行課件的演示,在確保一切無誤的情況下,我靜靜地等待着孩子們的到來。

終於上課的鈴聲開始敲響,聽課的老師陸陸續續走進教室,孩子們端坐位上,我們開始了這節公開課。

首先我從複習導入開始,讓孩子們説一説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什麼?孩子們説出了桂花香和搖花樂兩部分內容,接着我就讓孩子在課文中尋找為什麼要搖桂花以及搖桂花對琦君一家的快樂。

然後按部就班地學習琦君、母親、父親以及全家的搖花樂。其中對於琦君的搖花樂我採用抓動詞,抓語言描寫,體會搖桂花對琦君來説的妙處,而對於母親的描寫我則通過拓展方式,來激發孩子想一想,為什麼編者要刪除原文?對於描寫父親的文字,我重點採用帶領孩子誦讀父親寫的絕句來完成,通過誦讀,配閲讀,讓孩子把詩歌讀成一幅圖,一幅畫。

接着是感受“吃花”的妙處。課文中寫了桂花曬乾之後可以吃,做桂花滷,做糕餅,泡茶喝,所以全年整個村子都沉浸在桂花的香氣中。接着我出示琦君的原文中描寫“吃花”的句子,讓孩子感受食桂花的樂趣。

最後是母親的思鄉情的感悟和昇華。首先抓母親為什麼會説“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讓孩子們感受母親對故鄉桂花的情有獨鍾。接着進行拓展,母親還會説——的再好,也比不得——。讓孩子懂得故鄉好,思鄉情。接着我通過古詩文中描寫月亮詩歌的拓展來,讓孩子們明白,只是同樣的物品,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説法呢?最後我出示余光中的《鄉愁》讓孩子感受思鄉情,故鄉意。

這節課獲得了大家的一直好評,但是我心中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我利用希沃白板上課,課前掩飾課件的時候,把關於“撿”和“揀”的同義字區別的內容拖到應該放的位置,結果忘記返回了,可是我因為當時沒有多想,又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導致我在這一環節出現了失誤。

關注孩子不夠全面,坐在進門的張哲一同學居然睡着了,可是我一開始沒有看到,還是坐在其旁邊的校長髮現他睡得正香,我發現之後,喊醒他啦。

備課還是不夠充分,寧可的“寧”是多音字,我當時居然讀錯了,感覺很遺憾。後來還是孩子讀對了,我進行了糾正。

每上一節課對自己都是一種歷練,雖然上過無數的公開課,但是還是有點緊張。我從夜裏的失眠,到不斷地做夢,都可以看到自己焦灼的神經。也許是因為昨天的一位同事大聲地告訴我:“你的課,我讓我們辦公室所有人都要調課前去聽課……”的原因吧,同事的重視對自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不過這樣也好,讓我不懈努力,挑戰自己。

部編版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4

《桂花雨》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筆調,寫下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懷念。文筆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開篇明旨,寫小時候我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童年的搖花樂,文章後半部分,寫母親愛家鄉的桂花。我教學時設定的本課教學目標是: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創設情境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詞。

3、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母親説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上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一、課前準備兩問。

本課教學,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電教法。由於孩子們對掛花很熟悉,我通過圖片和描寫桂花的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達成第一個目標,我在給學生出示自學提示後,引導其自讀課文,之後再檢查自讀情況。檢查中及時糾正讀錯的字詞。

二、課堂教學兩問。

在檢查讀字詞和課文時發現少數同學都連朗讀的最基本要求“正確”都做不到,掉字、加字、把字讀錯了。

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引導學生融入課文描繪的生活情境。在體會“搖花樂”時,“纏”字寫出了作者急切情緒,“使勁”、“喊”寫出了搖桂花的快樂,同時反映出他對桂花的喜愛。但是在學習這幾個重點詞語時,詞語的含義學生體會得不夠深。而我用自我的講解讓學生理解,而沒有用回憶生活、聯繫生活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包含的情感。講“纏“字的時候,如果能夠讓學生回憶生活中類似“纏”父母的情景,有助於學生理解用詞準確。

本節課中孩子們朗讀的形式只有齊讀、小組讀和自由讀的三種方式。而這樣的朗讀形式很明顯不利於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談不上到達以讀促悟的效果。在上課的過程中,我也觀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來挑戰他人或小組的衝動,可我卻忽略了這一點。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採用過這種挑戰式的朗讀,效果甚好。

三、課後反思兩問:

我的課堂教學總體來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母親説的這句話時,出示杭州的桂花圖片,十分美十分香,引導學生質疑:為什麼母親還是認為家鄉的桂花更香更美呢?迴文再讀,再次品味那搖花樂,那桂花香。於是這份快樂更樂,這份花香這香,情感上自然也就提升到了思鄉的層面,讓學生深入體會母親比的不是桂花味道的濃淡,比的是感情,與其説母親談的是桂花,不如説母親在表達自我的思鄉之情。

四、作業佈置兩問。

作業佈置如下:

1、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

2、完成習字冊。這兩項作業學生都能完成,能兼顧到班級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

3、完成練筆:介紹家鄉。

五、學生輔導兩問。

針對學困生,在學習中可能會讀不準字音和書寫倒筆順。課下請小老師檢查其朗讀情況。教師重點檢查聽寫、背誦課文。

部編版桂花雨教學反思 篇5

第11課《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寫的這篇文章的確非常優美,幾遍下來,我真的如淋浴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濃郁而迷人的香氣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鄉之情。不過,雖然文章四溢琦君的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細地從綠葉叢裏找細花”一樣的得從字裏行間細品方見。所以一定要將自己全身心放入課文當中,你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的那一番思鄉情,童年樂。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課堂上的三點小小的體會:

一、指導學生讀出喜愛:

課文的第一小節主要寫了作者最喜歡桂花。在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時,我就是抓住了“最”字進行做文章,問學生作者最喜歡桂花的什麼?學生開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歡桂花的“香氣迷人”。其實作者除了喜歡桂花的“香氣迷人”外,還喜歡桂花的“謙虛”,“不愛張揚”。開始學生回答不出,我就讓學生靜心默讀課文,一遍下來,學生舉手了,找到了課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與繁花爭豔”等,於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二、指導學生讀出快樂:

課文的第三小節是重點段落,在這節中,我着重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搖花樂”、父親的“豐收樂”、母親的“助人樂”以及母親和全村人的濃濃的鄉情。雖説這節是重點段落,因為有了上次姚老師上課的經驗,所以和學生同搖同樂,覺得很是開心,特別是學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搖花時的句子和纏着母親要搖花的樣子,學生很放得開,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連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學生一起喊,一起讀。

三、指導學生讀出真情

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這時需要學生靜心體會,默默感受,特別是母親的那句話以及作者懷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這兩段的學習,我學着姚老師的樣子,一開始就拎出來,在精讀課文前先讓學生朗讀,在學完課文的基礎上,再次將這兩段話提出來,學生此時的體會已深刻,不用多講,他們就體會到了作者和母親的那份情。

簡單地讀,讀出喜愛,讀出快樂,讀出真情,我想這是我今天這兩節課最大的收穫。不過還是有遺憾的,就是課文學完後,我也和姚老師一樣,佈置了一個作業,讓學生也寫寫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事後我在想,學生現在才四年級,他們能寫得出來嗎?如果要他們寫,我又該如何指導他們寫呢?如果也照作者這樣用散文的格式寫,肯定是不行的,我想還是用一般的記事方式教他們寫吧,畢竟他們才剛剛升入四年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kp0x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