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範文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範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範文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通過語言文字瞭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通過了解作者的遊覽順序,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從外洞進內洞的那一段。

教學重點:

1、瞭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

2、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錄像機、錄像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五課《記金華的雙龍洞》。

二、整體感知

過渡:葉聖陶老先生從金華出發,經過羅甸漸漸入山,一路上,眼前一片明豔,耳邊溪流潺潺,不知不覺,大家看,雙龍洞到了。(電腦出示雙龍洞遠觀圖片)

當你看到這幅圖畫時,你想知道什麼?(學生紛紛説出自己的問題)

帶着問題,學生自由朗讀三——五段。

通過朗讀,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同學們讀懂了很多,老師這裏還有一個問題:這節課,作者將依次帶我們遊覽哪些地方?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外洞——孔隙——內洞

三、探究新知

(一)外洞

過渡:這高大的雙龍洞,無論是外洞、空隙,還是內洞,景色都非常的奇特,讓我們首先來看一看外洞。

生讀第三段。

用一個字來概括外洞的特點。(板書:大)

你是從哪裏體會出外洞很大的,從書中勾畫出相關的句子

聯繫學生所在教室想一想,外洞有多大?

(二)孔隙

過渡:外洞又高又大,大得能容下一千人或八百人,不過,這還不足以讓你驚歎,更讓你想不到的還是那從外洞進入內洞的通道——孔隙,這才是雙龍洞最為奇妙的地方。

生讀第四段。

談談對孔隙的瞭解。

出示重點文字,體會作者的心情,指導朗讀。

我懷着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卧在小船裏,自以為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着船底了,才説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分析、體會孔隙的特點。(板書:小)

放有關“孔隙”的錄像

(三)內洞

過渡:從孔隙出來,大約過了七八米就來到了內洞,內洞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

小組內自學,電腦出示自學提示:

初入內洞有什麼感覺?

內洞有哪些景物?

你如何理解“進”這個字?

整個內洞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彙報,交流。

做小導遊員,為大家介紹內洞景象。

小結:這美麗的景象,這動聽的泉水,都是誰給我們的(大自然),所以,要想使這美麗的景色永駐人間,我們就得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板書: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四、課下作業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像雙龍洞這樣神奇壯麗的景色,還有很多。課下,從你喜歡的景點中選擇一處設計一段導遊詞,等下次活動課上,咱們天南海北遊一遊。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瞭解從金華去雙龍洞的路上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製作一張遊覽示意圖。

3、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讀第一段。

1、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老作家、老教育家葉聖陶爺爺的遊記——記金華的雙龍洞。

2、釋題。“記”是什麼意思?

3、讀第一段。

二、初讀課文。

1、激趣。聽説,雙龍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遊覽一番,你們想去嗎?要想去,事先要對雙龍洞有些瞭解,課文會告訴你。趕快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讀幾遍。快讀吧。

2、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學習字詞和課文的情況。

三、理清順序。

看,這是什麼?(出示小紅旗小黃帽)誰用的?説起導遊這個職業,可真好,天南海北,遊山玩水。現在,有一個當導遊的機會,你們想不想當?想當的都來當吧,現在,你們都是導遊,就我一個遊客。(讓一個女生起立)導遊小姐,你怎麼安排我今天的旅遊路線?教你一個方法,可以畫一張遊覽示意圖。怎麼畫?細細讀課文,藉助課文中地點轉換的語句來畫。例如:四人小組合作製作一張。一組板演。導遊小姐,你怎麼安排我今天的旅遊路線?你這個導遊當得真好,這個旅遊帽作為獎品獎給你。

四、學習第二段。

1、剛才就我一個遊客太冷清了,你們還是陪伴我一起來當遊客吧。現在讓我們從金華出發到雙龍洞去,請你注意欣賞沿途景物。(出示相機)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你們也帶了嗎?下面請同學們當攝影師,把路上的美景拍攝下來,並且配上解説詞。(出示一張照片做例子)拍鏡頭時,要拍一個你最喜歡的景物,配解説詞時,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讀2——3段。

2、學生自由朗讀2——3段。

3、討論。

(1)你拍了什麼鏡頭?為什麼拍了這了這個鏡頭?隨學生出示圖,補充介紹:映山紅花色眾多,有紫紅、紅、桃紅、粉紅、橙、金黃、雪青、純白等顏色。

(2)還有誰也拍了這個鏡頭,你們願不願意來一次配解説詞的比賽。

(3)猜一猜,油桐開的花是什麼顏色的?出示圖。

(4)出示實物,新綠。

4、看到大家拍了這麼多的鏡頭,我也憋不住了,我讓你們看看我拍的鏡頭,不過,我有一個問題。(出示問題:溪聲為什麼會變換調子,溪流與雙龍洞有什麼關係?)播放錄象,看完後討論。指導朗讀。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麗,請你能否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景色。比如,葉聖陶爺爺就用了一個詞——明豔,你用什麼詞?

6、景色美,文章美,我們來把它背下來,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句話背給同桌聽。

五、課堂總結,作業。這堂課,我們遊了路上,又遊了洞口和外洞,玩得開心嗎?今天回去,把你的見聞告訴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記敍的金華雙龍洞的奇異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課文的提綱,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瞭解過渡句在課文中的作用。瞭解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4、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稍微”、“時而”造句

5、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6、學習“孔隙”一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瞭解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2、瞭解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學習“孔隙”一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談話引入

1、齊讀課題,從課題中知道些什麼?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2、老師引入:

既然同學們想知道那麼多有關浙江金華雙龍洞的情況,今天咱們也和葉老先生一起去遊覽雙龍洞,體會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你們想去嗎?

二、指名分讀課文,找出表示遊覽順序變化的語句,討論分段:

按遊覽順序可分六段:

第一段:(1自然段)

第二段:(2~3自然段)

第三段:(4自然段)

第四段:(5自然段)

第五段:(6~7自然段)

第六段:(8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掃清生字新詞障礙

四、課堂小結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新詞

二、指名説説本課敍述順序

三、學習第三段

1、當葉老來到雙龍洞口,他都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覺?指名讀課文。

2、集體討論:

山:相當高、突兀森鬱,感覺有氣勢。

洞口:像橋洞,很寬。

外洞:高、大、像大會堂,可容800~1000人,不覺擁擠。

3、自由讀文,作者採用什麼句式來寫的?(比喻)

4、歸納段意。

四、學習第四、五段

1、合作小組自學,提綱:

讀課文,標出孔隙、內洞的特點。

想:是怎樣寫具體的?用了什麼方法?

2、集體討論:

孔隙:窄,只能容兩人並排仰卧的小船。

矮:小船進出靠人工拉,人仰卧在船內。

險: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昏暗、八九米長。

內洞:黑:一團漆黑,什麼都看不見;提着汽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餘外全是昏暗。

大:不知道有多麼寬廣;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來進房子那麼大。

深奇:洞頂有蜿蜒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有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採用比喻、對比、誇張的手法,通過心理活動的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景物特點。

3、練習朗讀課文,讀出孔隙和內洞的不同特點。

4、想:

作者此刻的心情怎樣?

5、有語氣朗讀課文:

小組成員互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6、小結:

金華的雙龍洞無論是洞口、外洞、還是孔隙、內洞,景色各異,特點突出,真可謂是奇觀異景,值得前去欣賞。

7、歸納這兩段的段意。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

全文既然寫遊覽雙龍洞,可為什麼還寫路上的所見所聞?作者在途中看到、聽到、感受到什麼?

2、討論:

看到、感到、聽到。

公路:盤曲溪聲時時變換調子。

映山紅:開滿、比盆栽的顯得有精神。

油桐:正開花、一從、一簇、很不少,一片明豔。

沙土:呈粉紅色,在別處似乎沒見過。

溪流:隨山勢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從洞裏流出來。

3、小結:

沿途景色猶如懸掛在天地間的一幅巨大的彩色山水風景畫。它是那麼吸引人,雙龍洞在此山中,不正是畫中畫,景中景嗎?洞內外渾然一體,真是美不可言,令人神往!

4、齊讀課文,歸納段意。

六、總結全文

1、指名讀句子,結合板書體會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説出主要內容。

3、標畫出文中寫溪流的句子,想:它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4、從本文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4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課文的前三段向我們介紹了作者遊覽的時間、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見聞,那盤曲而上的盤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豔的山路景色,那時時變換調子的溪流聲是多麼迷人啊!那麼作者遊覽了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又各有什麼特點?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總體感知:

1、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A、請大家打開書55頁,讀讀課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遊覽了哪些地方?

B、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瞭解。

C、指名學生回答,並徵求全體同學意見

D、板書:外洞孔隙內洞

2、再讀課文,歸納特點:

A、同學們再讀讀這幾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內洞分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B、學生閲讀理解,教師巡視瞭解。

C、指名學生回答,徵求其餘同學意見。

D、板畫並板書:(畫出外洞、孔隙、內洞)

3、小結過渡,佈置下一步學習任務:

其實呀,你們剛才談的這些就是這幾個地方的特點。通過剛才兩次讀課文,我們知道作者遊覽了這幾個地方,也知道了這幾個分別有着這樣的特點。那麼,你對哪個地方最感興趣呢?(瞭解學生大概情況)同學們都分別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你們想讓大家都來喜歡這裏嗎?那就要你們去細細地讀文章,喜歡哪個地放就讀哪個部分,看看你從文章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了這些特點,然後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通過你的理解,通過你的表達,把別人都吸引過來,好嗎?

我們這樣去讀:這個地方有什麼特點?你是從文章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這些特點的?找到後就按平時讀書的方法做上記號。

三、精讀課文,自讀自悟:

1、學生閲讀,做批註,教師巡視輔導,並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

2、課堂討論:

A、組織:有一些同學已經想好了。下面,我們先按課堂小組開展討論,跟同學們説一説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這些個特點讓你喜歡的?

B、學生討論,教師巡視,初步瞭解學生自學情況。

3、交流評議:

A、分別指幾名同學圍繞以下幾個要點開展討論: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勢

4)乘船感覺

(找出相關詞句,説出思維過程,弄明白作者通過寫什麼來表現孔隙窄小的特點,讀出乘船的姿勢和感受。)

B、同學們體會得不錯。通過剛才幾位同學的介紹,有哪些同學也對孔隙產生了興趣?正因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點寫,使我們如臨其境。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們,是這樣的嗎?

4、讀寫結合,突破難點:

A、那麼作者又是怎樣把從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步步説清楚的呢?請看黑板,作者先寫什麼?接着呢?然後呢?最後呢?

B、誰能聯繫課文中的內容把這個問題連起來説一難問題?

5、分層朗讀,體會寫法:

這樣小的小船,這樣獨特的進洞方式和乘船姿勢,這樣奇特的乘船感覺,是多麼有趣啊!下面,我們分組來讀這一段,再來體會一下作者是怎樣把從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層層説清楚的請大家拿好書。

6、學法小結:

我們在剛才的學習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點是窄小的;接着抓住關鍵詞句進一步體會到了空隙的特點;最後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洞這個意思一步步説清楚的。

7、指名介紹內洞特點: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奇特的內洞也很有趣,喜歡內洞的同學,你們有信心把同學們都吸引過來嗎?好,一個個來,你先説。

B、你從這兒看出內洞很奇特,能説説你是怎樣想的嗎?

C、為什麼説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D、那吸引你,使你們對內洞感興趣的是什麼呢?現在有哪些同學也對內洞產生了興趣?

E、小結:同學們談得不錯,聽的也很認真。作者抓住奇特這個特點來寫內洞同樣打動了我們的心,我們來把這幾句讀一讀。那些同學想讀?想讀的同學一起來讀。

F、再看看,內洞除了奇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

理解進

8、總結學法:

A、學完了孔隙和內洞,你準備怎樣來學外洞這一段呢?

B、洞內寬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學一起説。

C、學生答,教師版畫。(畫出後山)

四、讀寫指導:

1、設疑質疑:

A、游完了雙龍洞,回過頭來看,作者介紹最詳細的是哪個地方?剛才,我們也有很多同學對這兒感興趣,那作者為什麼不先寫這兒呢?這樣重點不是更突出嗎?

B、那你説説作者的遊覽順序是怎樣的呢?(學生回答時教師在黑板上標出路線圖)

C、那麼,今後我們應該怎樣來寫參觀遊記呢?除了寫作順序之外,要想吸引讀者,打動讀者的心,還應該抓住什麼去寫?

2、小結寫作方法:

學到這裏,我們得到兩點啟示:第一、寫參觀遊記要按參觀遊覽的順序寫;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點寫清楚。

五、賞讀課文,體會感情:

1、過渡談話: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你喜歡哪裏就讀哪裏,看看怎樣才能讀出文章的感情來。

2、自由讀、指名讀、學生評議。

六、總結本課內容,佈置下課時任務:

課上到這兒就結束了。這節課我們不僅弄清楚了作者遊覽了雙龍洞的那些地方,還弄清楚了雙龍洞的外洞、孔隙、內洞各有什麼特點。那麼,作者又是怎樣出洞的呢?此外,作者從上山到進洞每次都提到的泉水和作者遊雙龍洞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些問題我們下節課再來討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jqow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