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料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料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料,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料

世界心理衞生聯合會將心理健康定義為:

(1)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

(2)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着有效率的生活。

一、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為哪三個等級?

心理健康又稱精神健康,它是一種持續的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為一般常態心理、輕度失調心理、嚴重病態心理三個等級。

一般常態心理者表現為經常有愉快的心理體驗,適應能力強,善於與別人相處,能較好地完成同齡人發展水平應做的活動,具有調節情緒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數人屬於一般常態心理者。

輕度失調心理者表現出不具有同齡人所應有的愉快,與他人相處略感困難,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動調節或通過心理輔導專業人員的幫助,就會消除或緩解心理問題,逐步恢復常態。

嚴重病態心理。表現為嚴重的心理適應失調,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惡化,成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嚴重的心理疾病。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概述

小學生年齡一般在6~12歲之間,在發展心理學上屬學齡期。在心理髮展的健康問題上,小學生有以下幾點是比較突出的。

在小學階段,兒童的大腦在不斷地發展,尤其是與高級心理功能有關的額葉。在學齡期其認知功能有很大發展,表現在感知覺與觀察力的發展,特別是差別感受性迅速增長。如視覺的顏色差別、聽覺的音調辨別;手、腳運動的協調性、精確性、靈敏度等明顯提高。在空間知覺、方位感、時間知覺都有很大進步。觀察力的發展體現在精確性、目的性、判斷力的進步。隨着知識的學習,記憶力不斷提高,有意記憶逐漸佔據主導地位;理解記憶日益增加。記憶策略不斷豐富。思維發展在這個時期要完成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轉變。學齡期的認知能力發展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完成。

學齡期的語言能力發展,口頭言語在一年級以對話言語為主;2-3年級時,獨白語言開始發展,一般到5-6年級,口頭言語表達能力初步完善。書面語言在入學初是落後於口頭言語,隨着教育進程,書面語言能力得以發展(學校或家庭教育起決定性影響)。關於內部語言的發展是在入學後,學習任務需要獨立思考(學會“先想後説、先想後寫、先想後做”)。這樣使學生在教學和生活實踐中,內部語言逐漸發展;研究表明,小學生的內部語言發展經歷“出聲思維、過渡時期、無聲思維”三個階段。

學齡兒童在智力上獲得的最大進步是具備“心理操作”能力,也就是説,兒童可以用抽象思維(是內部語言的進一步發展)去認識和反映內、外部世界,這是使智力更為廣泛、靈活和深刻。這個時期是皮阿杰理論的“具體運算期”,主要的表現是兒童學會了“守恆”(7歲左右出現,對某種事物不變的概念,如將量筒中的水倒入杯中,學齡前兒童會覺得水變少了,而學齡兒童就不受影響);“比較”(幼兒一般不會使用“比較”這個詞彙來表示事物的關係,而是用絕對化的詞彙);“排序”(學齡兒童會按大小、長短來為事物排序)。當然皮阿杰理論的年齡劃分過分絕對化,實際上存在個體差異,也與教育有關。

個性發展方面,學齡期兒童的個性傾向性及個性心理特徵都有進一步的發展,需要與動機逐漸向高層次發展(普遍的是尊重的需要,也有自我實現需要的萌生);興趣、愛好隨學齡、學識的增長不斷擴大(現在家庭為兒童設計成長線路,在某種程度上是妨礙兒童個性發展);價值觀的形成在於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個性心理特徵在當前教育制度下,在相當程度上受智力(具體説是學習成績所影響)。

學齡期是兒童獲得自我意識的重要時期,孩子從“以家庭、個人為中心”轉入“以學校、集體為中心”的環境,學習新的社會角色行為,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在學齡初期,自我概念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自我描述(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時,低年級學生是從姓名、年齡、性別、籍貫、體貌等特徵敍述)。隨着年齡增長,自我概念逐漸複雜化,逐漸將自我分化為身體的自我、學業的`自我、社會的自我;所以高年級學生則的回答會涉及個性品質、興趣、特長、社會角色等來介紹自己。

學齡兒童的自我評價能力方面,表現為獨立性、穩定性開始發展;抽象概括的評價仍不多。有研究表明,自我評價與兒童交往有關,高自我評價的男孩較富創造性,能較快被社會團體接受;而低自我評價的男孩常較孤僻,有不良行為習慣。進入學校後,自我體驗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自尊感。自尊感強的兒童自我評價較積極,自尊感弱者常易自暴自棄。學校的教育理念和評價標準與方法會影響兒童的自尊感,值得關注。研究表明,自我體驗包括自己所產生的各種情緒體驗,發生、發展並不同步,一般是愉快感、憤怒感發展早,羞恥感、自尊感、委屈感發展慢。

學習適應能力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習是小學生培養自己良好心理品質的主要途徑。但小學生要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一方面,必須在生活習慣、情感、意志、智力等方面能夠適應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和內容,否則,將很容易出現學習心理障礙。另一方面,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接受適應社會生活,處理人際關係,融入集體,遵紀守法,傳承民族文化的素質教育。由於孩子們在學前教育(家庭、社區、幼兒園)影響下的心身基礎不同,與學校教育的要求、家長的期望、同學水平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適應性差異。這種適應性的差異如果超過了心理可容度,即有可能引起小學生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這一點,可從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及不當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許許多多小學生心理障礙事件中得到説明。

智力的發展是構成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不僅指智力發展正常與否,智力發展本身即可用作評判小學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而且,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一些研究表明,小學生的許多心理疾病的發生都與其智力的發展低下相關。對於小學生來説,智力的發展既是他們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同時也是影響其他心理成分的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以及社會的環境,智力(具體地説是學業成績)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是起決定作用的。

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還處於微弱狀態。同情緒的不穩定性相聯繫,小學生的意志品質,如自覺性、自制性、堅持性等品質尚在形成中,不能有效地作用於自我控制,這使得自我控制能力仍然處於比較差的狀態。因此,小學生容易發生異常行為,並表現出某些心理障礙,如多動症、品德不良等。

三、小學生怎樣正確對待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首先,要對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是“病”,而不是什麼思想問題或道德問題,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負擔。對待有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同學要多關懷而不是迴避和歧視。 其次,要了解一些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基本常識。判定心理疾病可以依據三個標誌:

第一、看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是否與客觀現實相符合。也就是是否與周圍的環境一致。

第二、看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是否協調一致。正常人的認知、情感、意志活動都是協調一致的,人的認知能有效地調節自己的言行,情感也是正常的。如果知、情、意失調,不僅自己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而且雖經別人幫助和分析,仍堅持己見,甚至不能照管自己的生活等,那就表明這人已患了某種心理疾病。 三是看一個人的個性特徵是否相對穩定。人的個性特徵一經形成,就具有穩定性的特點。如果一個人的某種個性特徵突然變得異乎尋常,就很可能是心理病態了。如,一個人本來很活潑,性格很開朗,突然莫名其妙地變得情感淡薄、消沉,情緒低落、鬱鬱寡歡、表情呆板、憂鬱沮喪,甚至悲觀厭世。

第三、要堅信心理疾病是能夠治好的。儘管心理疾病的原因十分複雜,療效也比較緩慢。但是,患了心理疾病的同學,不要過分地懼怕、恐懼,只要善於瞭解自己,控制自己,增強信心,懂得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識,在心理醫生或專家的指導下,掌握並運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那麼心理疾病就一定能夠治好。

第四、要堅持心理諮詢和治療。一旦出現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不要害怕,因為每個人都育可能受到心理障礙的困擾,不要覺得內疚或麻煩別人。及時尋求幫助和堅持心理治療和諮詢有助於儘快恢復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jn9p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