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讓語文學習走進生活(網友來稿)

讓語文學習走進生活(網友來稿)

徐小霞  

讓語文學習走進生活(網友來稿)

  傳統的教育導致了應試教育, 嚴重摧殘了學生的身心,使教學質量停滯不前。新一輪課程改革順應時代潮流,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就要求語文課和語文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讓學生走進生活,讓語文走進學生是達到這個目標的有用途徑 。

眾所周知,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無論何時,語文都是在生活中產生和發展的,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的。一個人的語文學習不是從進入學校那天開始的,也不是離開學校就結束,而是隨時隨地都有語文的學習。

 “語文譬花果,社會乃其根。土沃椒蘭茂,源開江海深。”當語文教學與生活聯繫時,語文課就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學生就會有興趣,有動力。與其大道理、小道理苦口婆心的教育他們珍惜糧食,不如讓他們自己到田裏去體會一下勞動的艱辛,真真懂得“鋤禾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其實我們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學習主體“悟”後“練”出來的,而絕非是“講”和“聽”出來的。只有讓學生走進生活,學生才能真正的悟出,語文內容無比豐富,她負載着人類文化、民族精神,涉及到政治、軍事、藝術、美學乃至自然界的每一個領域。也只有具備這些知識的學生,才能叫做“具備良好的素養”。只有讓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醜,學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內涵。

課堂語文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而生活實踐卻可以對課堂語文學習進行有力的補充,擴大和加深學生課內的學習,滿足和發展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可見,從發揮教育的完整功能和作用、有利於人才的培養説,也必須強調課堂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可惜直到現在,語文課堂教學聯繫生活的`問題便沒有真正解決好。有的教師為滿足應試教育的需要,仍然課堂教學堅持“滿堂灌”、“填鴨式”,使本來充滿情感內涵的文章,變成沒有了營養價值的苦澀的幹饃饃,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上課老師是唾沫橫飛,學生是懨懨欲睡。這樣的語文課能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嗎?

語文教材中每一篇都是經過專家精心挑選的,處處都閃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輝,直接謳歌人類的智慧、高贊人類的品格,對這樣的課文,在教學中僅靠教師內容分析 ,而沒有心靈的呼喚、情感的激發、智慧的啟迪,不讓學生設身處地、入情入境地去想一想,做一做,是不會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的,教學效果是不會好的。

於是更新我們的語文教師那種“唯書”、“唯師”、“唯一”的陳舊教育觀和育人觀,學習和實踐《新課標》,與時俱進,是當務之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離開了生活這個大舞台,單單靠語文老師枯燥無味的語言分析與支離破碎的內容講解是學不好語文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請我們的語文老師還是放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探索學習規律、自覺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真正掌握學習語文的主動權,成為學習語文的真正主人吧。

 作者郵箱: 19962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e4gy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