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六年級數學正負數教學反思

六年級數學正負數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正負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數學正負數教學反思

在設計本節課的時候,教師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展示了一組洪災肆掠的圖片,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會發現有警戒水位線,然後教師再呈現某市8月1日至7日的水位記錄表,讓學生説説表中的信息,學生通過觀察發現8月2日至5日的水位都達到或者超過了警戒水位線,其餘幾日的水位都低於警戒水位線;細心的學生還發現只有8月2日的水位高於歷史最高水位。此時教師再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警戒水位和歷史最高水位的理解,學生的體會和感受已經比較深刻,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説出來,再鼓勵學生以0米為0點,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水位變化情況並標出警戒水位就不是什麼難事。

然後教師出示8月1日至7日的水位統計表,讓學生用正負數來記錄每天的水位變化情況,並以8月1日和2日的水位作範例嘗試填一填,學生很快得出8月1日的水位是41.80米,記作高出警戒水位-0.20米,8月2日的水位是42.60m米,記作高出警戒水位+0.60米,再讓學生説説每個正負數表示什麼意思,學生結合表中的數據理解:把警戒水位看作0米,-0.20米表示比警戒水位低0.20米;+0.60米表示比警戒水位高0.60米,然後再填其他值,學生通過填和説,體會到了“0”的相對性。接着教師鼓勵學生以警戒水位為0米,畫出折現統計圖,學生在製圖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兩幅圖的形狀是一樣的。

有了以上的鋪墊,再讓學生以歷史最高水位為0米記錄每天的水位變化,畫出折現統計圖,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再次體會到“0”的相對性,然後教師鼓勵學生將三幅折線統計圖進行比較,談談有什麼想法或者發現。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三幅折線統計圖的形狀(即水位變化趨勢)是完全一樣的,不同點是每幅圖的參照標準不一樣,第一幅折線統計圖是以0米為標準,第二幅是把警戒水位看作0米畫的折現統計圖,第三幅是把歷史最高水位看作0米作的統計圖。學生通過數據的比較還發現,雖然每次的0點不同,但數的相對大小關係不變,因此折現統計圖的形狀是不變的。

整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掌握如何用正負數表示不同參照標準下的水位變化情況,能説説每個數實際表示的意義,體會“0”的相對性,感受到在研究問題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人為規定0點。難點在於比較三幅折線統計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畫了三幅折線統計圖,學生會感到困惑,為什麼每次都要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它的意義在哪裏?通過觀察、比較和討論,學生的困惑終於解開了,明白了畫折線統計圖的意義就是要體會不同參照標準下畫出的圖變化趨勢一樣,是因為每個數的相對大小沒有發生變化,只是0點不同而已,從而深化學生對“0”的相對性的`理解。

整堂課的設計比較清晰有條理,每個環節的過渡比較自然流暢,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了“0”的相對性,會用正負數記錄生活中的一些數據,能説出實際表示的意義;課堂氛圍融洽,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和討論,感受深刻。可是整堂課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學生在比較過程中只知道了三幅折線統計圖的變化趨勢一樣,卻沒有深入細緻討論不一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雖然教參建議這個討論不作為基本要求,但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會遇到類似問題,由於在課堂上沒有將此部分深入處理,學生在練習時就説不出深層原因,回答比較淺顯,有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外在課堂時間的把握上也要多注意,課堂節奏的掌握還要教師多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訓練提高,本節課也正是因為時間上處理得不是很準,才使得最後環節的討論沒有時間深入滲透。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多學習多思考多請教,爭取有更大的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873vg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