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學會反思與自我批判

學會反思與自我批判

客觀講,人也許到了一定的年齡和程度就會漸漸的迷失和失去自我的判斷力。而現實中更多的人是失去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能力。我們實際上更多的時候是慣着自己、溺愛着自己,甚至可以説是縱容着自我的墮落。這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的,我們總可以找到各種理由來搪塞自己的質疑。因為這個社會太複雜、太浮躁了,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可是更多的人卻靜不下心來哪怕踏踏實實地做好一件小事情。我們稍微遭遇一點不公,就心裏憤憤不平,就感覺全世界都虧欠了自己,但是自己在抱怨中卻失去了更多更重要的寶貴機會,甚至這些機會要遠遠珍貴於自己前面的不公造成的損失。因此本質上對自己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個人修養和人性,也許對自己最不公的人還是自己。

學會反思與自我批判

很多人為什麼考慮別人問題時能頭頭是道,客觀入理,而一旦牽涉到自己或者是自己的親人朋友,就方寸大亂,評價失之水準呢?因為更多的時候人們總是首先從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忽略了理性和客觀的狀況。

每個人客觀來説都是要求進步的,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每個人生下來他所遭遇的環境是不同的。有人先天十足,有人步步坎坷,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畢竟上天給了人們很多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現在自己已經記不得自己讀過的一本書,書中説,每個人在一生的發展中都會遇到一到兩個最最重要的機遇,可能使人,也可能是事,就看他能否把握到而已。

所以啊,人們首先要學會每天反思自己的得失,首先需要學會正確的認識和理解自己,這裏包括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所在。每天剖析自己的心靈,其實有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有趣快樂的事情。

為什麼現在的人選擇的機會多了,卻越來越不快樂呢?為什麼世界越來越精彩,我們每天的內心卻充塞着各種孤獨和各種野望?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們是否想到了對自我心靈的救贖和批判,對自己的斥責和反思呢?我們是否利用生命中有限的時間靜下心來坐在窗前,坐在池塘的石板上,坐在公園的草地裏,站在天橋的護欄前,坐在旋轉飯店的頂層,坐在大海的礁石旁認真的反思,認真的想一想自己現實的擁有,認真的拋棄所有的煩惱,對自己的心靈想一想,那出生時的一張白紙上,現在信手塗鴉,充滿劃痕的幾十年中,自己是否還能如年輕時的夢想和執着一樣追尋和實現着自己的夢想和渴望?每次走過的一段心路是否還都是那麼地充實和認真?是否存在着很多錯誤和不可挽回的損失?過去的每一天是否真的像自己過去那樣想的一樣踏踏實實?自己是否每天還在不斷激勵自我的拼搏,而不是可笑地放棄和埋怨?我們是否真正地思考自己過去的每一細微事情,每一次自己生氣或發怒的`時機和場景是否合適,自己的情緒怎麼就那麼容易失控了呢?我們是否真的考慮自己的存在價值和意義?

我們很多的人每天被各種壓力所包圍,房貸、車貸、結婚生子、求學等等,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問題,收入和失業的問題等等,我們甚至忽略了太多、太多更為重要的事情。我們每天似乎都很悲觀,可是為什麼我們要做一個悲觀主義着呢?我們似乎每天都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我們懷疑一切,偶爾的感動也被我們認為那些是人為地導演和悲情的演繹所吹淡。在我們的心中,早已經認同這個社會充滿着黑色的慾望和無盡的貪婪。誠然在這個社會大染缸中許多身邊的人都是貪婪和自私的,他們充滿着無盡的佔有慾和不勞而獲的陰暗層面,自己是否也滑到了那個泥潭裏?

很多人無法真正的操控自己的心靈生活和現實世界,更多的是被慾望和感情所掌握,無法完善和美麗自己的心靈世界。我們現在很多時候不敢相信自己眼中看到的一切,因為這些可能都是別人早就編制或者導演好的一場戲,我們質疑網絡和現實中所有的是是非非,我們看到那些周圍冷漠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更多的是對生活的無聊和絕望,其實這也是他們對自己和對生活的絕望的流露。

聯想到自己的精神生活貧瘠,我們又在幹什麼呢?我們可曾想到自己的思想也正在慢慢地被自己荒漠化。我們已經不敢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可以留給自己。

這個世界上發生的無數事情似乎都在給向我們講述一個事實,就是身邊那些虛偽的人都在做着掩耳盜鈴的事情,難道我們就可以獨善其身?我們正在演繹着小時候都不敢想象的成語故事諸如矛盾、掩耳盜鈴、刻舟求劍、拔苗助長等等。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給人的總是不同的面孔,極度光明的背後似乎都掩藏着陰謀和詭計。當然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純粹的陽光和純粹的陰暗都是不合理的想象,實際上,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在為了生存而掙扎,但是在掙扎中應該學會自我救贖,不要迷失了自我。

可是很多的時候我們在問自己,我們的自我精神是什麼?

因為我們這裏沒有教堂,即使有,你也沒有時間去傾聽或訴説。我們每個人的精神開始變得枯竭,變得如荒漠般的蒼涼。因此生活中你會看到很多人在絕望中選擇了最沒有意義的自殺,因為他或她承受不了各種壓力和打擊。

既然社會無法引導我們的心靈,為什麼我們不能學會反思和救贖,對自己靈魂的救贖和感動?

標籤: 批判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4v08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