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對批評與鼓勵的教學反思

對批評與鼓勵的教學反思

在課改浪潮的洗禮中,我作為一個試驗者、見證者,曾經心血來潮寫過幾句話:“春帶雨夜眠,花開葉落邊;晚風潮波起,朽木隨徵船。課標新思想,征程有無中;今年春又近,收成幾關重”。如今回頭來看,除了傷感與自勵,卻也有幾分真實的寫照。且不説理念不斷更新帶來的目不暇接,不説曾經走過的誤區,也不説實踐給自己帶來的尷尬難堪,單説對“批評”“鼓勵”的認識,已是給了我無盡的思考。

對批評與鼓勵的教學反思

曾記得,在傳統教育中,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採用的“批評”或“鼓勵”都是直接簡單的,很少温婉曲折,是非對錯,鐵板釘釘,一目瞭然,確實給家長、教師省了不少事兒,可因此也埋下了另一狀況的誘因:因為這類批評,我們之中的.一部分人由忍受而習慣,習慣而奴化,奴化而漸漸缺失自我,成了畏首畏尾、毫無膽色、不敢表現、創新的一批人;而因為這類鼓勵,我們當中的一部分人又變得個性膨脹,不知地厚天高而為所欲為,這兩種人的結局以及他們的感受是令人傷感的。今天,有不少人提起傳統批評與鼓勵教育的積極功效和不足,卻很少有人審視到它的這種隱性弊端。批評除了講究技巧方略、尺度,還要具體到位,要尊重事實,不得無中生有,更勿全盤通殺,一無餘地。

也曾記得,3年前到某地觀摩學習的一節優質課上,執教者對學生頻頻出口的表揚讚美之語,直接而虛浮,繁多而不精,面廣無重點,籠統而又不具體。我想,面對這種廉價的鼓勵,學生體會不到它的可貴,只會遞增隨意性;聽得多了不會有發自內心的成就感,反而有肉麻、倒胃口之嫌。

也聽説有人主張學生陳説意見、回答問題無對錯,只有好壞的課堂就是新課堂。初次聽聞,蠻覺新鮮,也曾一度以為然,可後來實踐於課堂就深以為不妥。如果真是那樣,那麼“不對”的怎麼評判呢?如果僅僅用“不好”來對待,是非觀怎樣培養、樹立呢?如果説“不好”,也包含對“錯”的寬容嗎?好像有點以極端對付極端的感覺,我想既然存在了,不妨學學姑蘇慕容復的絕技,以免貽害加深,真的走了極端路線,再反正還是遲了一點。鼓勵是需要的,但得運用恰當,得因人施為,既懂得怎麼鼓勵,也要讓學生明白為什麼鼓勵他,有的放矢,不愠不火。

簡單粗暴的批評,廉價虛浮的鼓勵,我們不再選擇。

“程標”中有這樣一句話:要儘量用鼓勵性的語言以及暗示性的批評。我覺得可行,但是應該具細一點,因為在操作過程如果一味地濫用鼓勵和讚揚會走入誤區,我們的學生生活環境本來就比我們那一代優越了不少,心理素質相對脆弱,這樣的話,一旦她們遭受挫折,只會更加沒有承受能力,肩扛不起今後的許許多多。現狀已經表明,苦難教育、挫折教育已成了當代青少年的急修課、必修課。批評和暗示性的批評應該存在,不然過不了多久,學生連接受批評的正常心態和承載能力都會喪失,確實是不可等閒視之的事情。對一些學生而言,一味的鼓勵會使他們自視清高,全以為是,適當的批評能使他們認識到錯誤,從而警醒改過。

這年月,敢於向孩子、學生説“不”,已經成為新鮮事物了,不知這是幸與不幸。我還是贊成批評與鼓勵並存,只不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因人而異,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講究藝術,做到既不傷害學生心理與自尊,又能督促他改正錯誤;既能讓他們感知成就,又能讓他們有自知之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jypy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