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淺談什麼是閲讀能力(七年級選修)

淺談什麼是閲讀能力(七年級選修)

   你會讀書嗎?提出這個問題,似乎很可笑。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大學,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讀書,那還成什麼問題嗎?其實讀書並不容易,“會讀”則更不簡單。這裏所説的“會讀書”,並不是指拿一本書或一篇文章,能按字逐句較流暢地念下來,而是説要會理解,會分析,能品味並化為自己的知識,就是説要具有一定的閲讀能力。什麼是閲讀能力?所謂閲讀能力,是指在閲讀實踐中和閲讀後的理解、分析、概括、聯想、鑑賞和評判能力。

淺談什麼是閲讀能力(七年級選修)

     一般説來,閲讀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是在長期的讀書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同其他知識積累一樣,閲讀能力的養成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漸近過程。通常所説的閲讀能力,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感性認知能力,即對文章表面的理解能力。讀過一篇文章,能弄懂詞、句所表達的基本意思,知道文章是什麼體裁,寫的是什麼,能對所寫內容進行復述。一般人以為有了這種能力就是會讀書了,不需要下功夫學語文了,重理輕文的現象與這種認識不無關係。應當明白,這種能力只是最低級的閲讀能力,滿足於此,是讀不好書的。

     二、內在關係的理解能力。精讀文章後,能理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上的各種關係,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求和把握語言的深層含意,善於捕捉作者在字裏行間隱含的“言外之意”。知道文章為什麼這樣寫。閲讀如果不具備這種對深層含意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往往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中心,不能準確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沒有真正讀懂文章。

     三、鑑賞性理解能力,即評判能力。能對文章作認真的評析,能考察其真實性,能判定是非曲直。就是説不盲目讀書,不迷信書本。閲讀時,能在全面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對作者在作品中表達的內容與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判斷與評價,不使自己的頭腦成為作者(或其他讀者)思想任意馳騁的跑馬場。能品味作品的優劣:看到佳處,能道出其中的高妙;發現缺陷,不為其錯誤迷惑。既能鑑賞,又能批判,從而真正在閲讀中增長學識。

     四、創造性理解能力。讀過的東西經過思維的過濾,融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並能因此生出新意。從閲讀中生出新意,就是能活讀書,跳出書本的侷限,從書本中走出來。對作品的理解能同現實生活相聯繫,把書本知識同自己掌握的知識相溝通,善於觸發聯想。如讀這篇作品能聯想到以往讀過的其他作品;見到這種技巧能想到另外的方法;學到這種知識,能聯繫到別的知識;由此種文體延及到多種文體;從書本上講到的情景聯想到自己感受到的某些情景,等等。這樣就能將死書本化為活材料,由舊知識生成新思想。

     以上是對閲讀能力作一簡單的闡釋,其中前兩項屬於初級階段的閲讀能力,後兩項屬於較高級的閲讀能力。應當説只有具備了較高級的閲讀能力,才算真正會讀書。當然,對於語文教師而言,具有較高級的閲讀能力不是過高的要求,試想,缺乏了這種能力,還有資格教語文嗎?

培根的讀書名言: 1、 讀書能給人樂趣、文雅和能力。 2、 讀書不是為着要辯駁,也不是要盲目信從,更不是去找尋談話的資料,而是要去權衡和思考。 3、 有些書只需淺嘗,有些書可以狼吞,有些書要細嚼爛咽,慢慢消化。 4、 讀書使人淵博,辯論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精細。 5、 讀書可以剷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礙,正如適當的運動能夠矯治身體上某些疾病一般。 6、閲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7、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補讀書之不足。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 8、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咀嚼消化。 9、讀書在於造就完全的人格。 10、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培根) 11、把一本書置於一個無知者的手中,就像把一柄劍放在一個頑童手中那樣危險。 12、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有一個奇異的小村莊,村莊裏除了雨水沒有任何水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村裏的長者決定對外簽訂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裏,有兩個人願意接受這份工作,於是村裏的`長者把這份合同同時給了這兩個人。 得到合同的兩個人中有一個叫艾德,他立刻行動了起來,每日奔波於1公里以外的湖泊和村莊之間,用他的兩隻桶從湖中打水並運回村莊,再把打來的水倒在由村民們修建的一個結實的大蓄水池中。儘管這是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興,因為他能不斷地掙錢。 另外一個獲得合同的人叫比爾。令人奇怪的是自從簽訂合同後比爾就消失了,幾個月來,人們一直沒有看見過比爾。這點更令艾德興奮不已,由於沒人與他競爭,他掙到了所有的水錢。 比爾幹什麼去了呢?他做了一份詳細的商業計劃,並憑藉這份計劃書找到了4位投資者,和他一起開了一家公司,6個月後,比爾帶着一個施工隊和一筆投資回到了村莊。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比爾的施工隊修建了一條從村莊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鏽鋼管道。 此時,比爾卻在思考:如果這個村莊需要水,其他有類似環境的村莊一定也需要水。於是他重新制定了他的商業計劃,開始向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村莊推銷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並且衞生的送水系統。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賺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幾十萬桶水。無論他是否工作,幾十萬的人都要消費這幾十萬桶水,而所有的這些錢便都流入了比爾的銀行帳户中。顯然,比爾不但開發了使水流向村莊的管道,而且還開發了一個使錢流向自己的錢包的管道。 從此以後,比爾幸福地生活着,而艾德在他的餘生裏仍拼命地工作,最終還是陷入了“永久”的財務問題。 多年來,比爾和艾德的故事一直指導着人們。每當人們要做出生活決策時,這個故事都能給人以幫助。 

恩格斯的讀書法 恩格斯的讀書方法之一是重視讀原著,一般不輕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格奧爾格享利希福爾馬爾給恩格斯寫了一封,説有一位女士對社會主義感興趣並打算研究社會科學,但不知進哪一所高等學校才。恩格斯覆信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大學裏每一門科學尤其是經濟學被糟蹋得很厲害,關鍵是要自學,並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説:“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起,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國經濟學簡述讀物或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起。”“最主要的是,認真學習從重農學派到斯密和李嘉圖及其他學派的古典經濟學,還有空想社會主義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著作,以及馬克思著作,同時要不斷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也就是説,要系統地讀原著,因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 從其閲讀過的書目來看,他雖然也讀過大量的通俗小冊子,報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讀得最多的還是那些經典原著。他認為,系統讀原著是從事研究的一種正確的讀書方法。這樣,可以瞭解一個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不僅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發展過程,瞭解這一理論的全貌。 

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一絲不苟、專心致志、孜孜不倦、一心一意、 

全心全意、精雕細刻、鍥而不捨、持之以恆、 堅持不懈、滴水穿石、 

懸樑刺骨、 鑿壁偷光、 囊螢映雪 、聞雞起舞 、程門立雪、秉燭旦、 篤學好古、 牛角掛書、夜以繼日、韋編三絕、廢寢忘食、學而不厭、 

爭分奪秒、晝耕夜誦、圓木警枕、手不釋卷、不知肉味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着,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是當國王還是讀書? 

著名歷史學家麥考萊曾給一個小女孩寫信説,如果有人要我當最偉大的國王,一輩子住在宮殿裏,有花園、佳餚、美酒、大馬車、華麗的衣服和成百的僕人,條件是不允許我讀書,那麼我決不當國王。 

我寧願做一個窮人,住在藏書很多的閣樓裏,也不願當一個不能讀書的國王。 

王亞南睡三腳牀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 

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牀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牀。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牀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牀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牀,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 

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②名人讀書法 

恩格斯的讀書法 

恩格斯的讀書方法之一是重視讀原著,一般不輕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格奧爾格享利希福爾馬爾給恩格斯寫了一封,説有一位女士對社會主義感興趣並打算研究社會科學,但不知進哪一所高等學校才。恩格斯覆信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大學裏每一門科學尤其是經濟學被糟蹋得很厲害,關鍵是要自學,並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説:“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起,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國經濟學簡述讀物或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起。”“最主要的是,認真學習從重農學派到斯密和李嘉圖及其他學派的古典經濟學,還有空想社會主義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著作,以及馬克思著作,同時要不斷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也就是説,要系統地讀原著,因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 

從其閲讀過的書目來看,他雖然也讀過大量的通俗小冊子,報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讀得最多的還是那些經典原著。他認為,系統讀原著是從事研究的一種正確的讀書方法。這樣,可以瞭解一個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不僅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發展過程,瞭解這一理論的全貌。 

傑克倫敦的“餓狼式”讀書法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經過苦難磨練,十分珍視讀書機會。他遇到一本書時,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開它的鎖,然後盜取點滴內容,而是像一頭餓狼,把牙齒沒進書的咽喉,兇暴的吮盡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頭!直到那本書的所有纖維和筋肉成為他的一部分。 

楊振寧的“滲透”讀書法 

楊振寧教授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 

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識鏈條中的一環,則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 

對於那些相關專業的書籍,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不妨拿來讀一讀,暫弄不懂也沒關係,一些有價值的啟示,也許正產生於半通之中。採用滲透性學習方法,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思路活躍,大力提高學習的效率。 

毛姆的“樂趣”讀書法 

英國作家毛姆提出“為樂趣而讀書”的主張,他説:“我也不勸你一定要讀完一本再讀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發覺同時讀五、六本書反而更合理。因為,我們無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變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內也不見得會對一本書具有同樣的熱情。” 

愛因斯坦的“總、分、合”三步讀書法 

所謂總,就是先對全書形成總體印象。在瀏覽前言、後記、編後等總述性東西的基礎上,認真地閲讀目錄,概括瞭解全書的結構、體系、線索內容和要點等。 

所謂分,就是在“總”體瞭解基礎上,逐頁卻不是逐字地掠讀全文。在掠讀中,要特別注意書中的重點、要點以及與自己需要密切相關的內容。 

所謂合,就是在掠讀全書後,把已經獲得的印象條理化、系統化,使觀點與材料有機結合。經過認真思考、綜合,弄清全書的內在聯繫,以達到總結、深化、提高的目的。 

餘秋雨的“畏友”讀書法 

散文家餘秋雨提出:“應該着力尋找高於自己的‘畏友’,使閲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儘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閲讀層面,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我們的書架裏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於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2jkd7v.html
專題